主题: [12-秋]中国古代史A(1)复习要点及详细解析

1、古史辨派的学说
2、三集团说
3、中国传说时代的社会
4、夏王朝的建立与史事
5、商王朝史事、王位继承制
6、西周的建立与史事
7、西周政治制度
8、春秋时期政治新格局
9、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方面的深刻变化
10、春秋战国的学术思想文化
11、秦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2、西汉初年黄老思想。
13、西汉初年中央和地方封国的斗争。
14、武帝时期在政治、文化方面加强统治的措施。
15、武帝开通西域。
16、武帝轮台之诏。
17、王莽篡汉。
18、清议和党锢
19、两汉经学

hyqinglan.net

回复: [12-秋]中国古代史A(1)复习要点及详细解析

1、古史辨派的学说

答:

20世纪,原本的旧史权威遭到质疑,远古史受到冲击,古史辨派就在这样的局面下出现,推翻了千百年来对于历史开端的传统认识。它的创立者是顾颉刚,代表作有《古史辨》七册,主要观点包括以下两条:

1、中国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

顾颉刚通过大量的观察发现,在年代较早的文献——比如《诗经》中,上古人物只出现了禹,还没有其他人。到了战国时代成书的《论语》中,人物却丰富起来,记载的内容也更早,出现尧、舜。时代越后,知道的古史越前;文献越无征,知道的古史越多;古史发生的次序和排列的系统恰是一个反背。由此他得出结论:从战国到西汉,中国的上古伪史是一步步地创作出来的。

2、打破民族、地域向来一统的传统说法

从前人们认为中国向来是一统的,就是出自黄帝;中国疆域从黄帝时已经基本确立。但古史辨派提出,上古时代应有许多小部族存在于中原,各部落不存在统一始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不断融合。但最终疆域的不断扩大和版图的稳固,实际上始于春秋战国。

hyqinglan.net

回复: [12-秋]中国古代史A(1)复习要点及详细解析

2、三集团说

答:

徐旭生认为当时社会的单位是氏族,而氏族的名字与个人的名字常相棍淆,无法分辨。因为在氏族中间常常有一个神通广大、半人半神的人物作它的代表。他不惟活着的时候可以代表,就是死以后,经过若干时期还可以代表。名字开始或者属于个人,但如果他这个人能力很大,特别烜赫,他死以后就很可能成为氏族的名字。

而当时的中国存在三个大的集团,分别是以黄帝、炎帝、颛顼、共工、祝融为代表的华夏集团,以大皞(大昊、太昊)、少皞、蚩尤为代表的东夷集团和以三苗、獾兜、梼杌为代表的苗蛮集团。这三大集团的交互关系就构成了传说时代的古史。经过炎、黄两部族的迁徙和华夏集团的三次巨变,华夏国家最终得以建立起来。

hyqinglan.net

回复: [12-秋]中国古代史A(1)复习要点及详细解析

3、中国传说时代的社会

答:

传统上,我们认为中国传说时代的社会状况是"部落联盟"。该认识来自于郭沫若,而郭沫若的结论又可以上溯自摩尔根《古代社会》中美洲印第安人的社会组织:即“部落联盟”是国家产生前的阶段(这一理论建立在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国家的四段论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很推崇摩尔根的研究,认为摩尔根与己暗合——于是马、恩整合摩尔根的笔记,最终恩格斯写作《家庭、私有制与国家起源》。郭沫若阅读了《家庭、私有制与国家起源》之后,发现没有用中国材料,也没有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内容;于是他就用马恩的理论来处理中国材料(或者说用中国证据补充了恩格斯的理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学界开始反思该理论(如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引进新的国外人类学理论);最有力的反击在于,19世纪以后,美洲许多人类学家又发展出许多新的理论:他们认为摩尔根的结果只是个案,不具有普适性;其中有一个塞维斯,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另一条道路“酋邦理论”(游团->部落->酋邦->国家),其中酋邦是平等社会向不平等社会过渡的阶段。

部落联盟与酋邦的区别在于,前者:没有最高首领,最高权力属于集体而非个人;联盟会议的议事原则是一致通过,没有少数服从多数的概念;参加联盟的各部落保持各自的独立,部落间完全平等;部落联盟的军长有二权制和三权制特征。而后者:酋长有真正的实权;酋长周围有官僚政治机构;官僚有特权;酋长地位具有永久性。

与中国传说时代的社会进行对比之后,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尧、舜、禹部落联合体有最高首领,议事原则是最高首领决断,部落只有最高首领一个权力点,且拥有初步形式化的官僚体系。这样的话,酋邦学说无疑比部落联盟学说更贴近中国传说时代的社会状况。

hyqinglan.net

回复: [12-秋]中国古代史A(1)复习要点及详细解析

4、夏王朝的建立与史事

答:

夏族,姒姓,是中原地区的古老部落,在禹父鲧时争夺王权失败。然而禹通过治水得到拥护,初步确立王权,并通过征伐三苗等活动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他在中原地区建立都城,主持“涂山之会”,诸部咸来朝贡、臣服,至此,夏王朝正式得到建立。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位。东方偃姓的伯益与西部同姓的有扈氏借维护禅让制度之名起事,都被启击败,由此确立了王位世袭制,开始我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局面。后来夏启在都城阳翟召集天下诸侯,举行“钧台之享”,至此,夏王朝的统治基础确立了。

启死后,太康继位,内有争立之讧,外有武装叛乱。太康挫败政敌取得政权后,沉湎享乐,疏于朝政,统治权为有穷方伯后羿所夺,是为“太康失国”。然而后羿亦非贤能,他只顾田猎游乐,结果又被寒浞所害,政权也被其夺去,

而太康失国不久便死去,其弟仲康虽然建立一个小朝廷,也无力复国而亡。直到仲康之孙少康的时代,才在有虞氏的支持下,联合夏的余众和夏臣伯靡,消灭了寒浞和有穷国重新恢复夏王朝的统治。

少康与随后继位的儿子杼是夏朝中期的两个明君。在少康的时代,社会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及杼时,更彻底肃清寒浞残余势力,重新征服东夷各部,缔造了夏中期的极盛时期。后历五代六王,到胤甲时。夏王朝基本上处于稳定发展时期,其统治势力及影响不断深入中国各地区。

然后到胤甲末年,夏王朝开始衰败。胤甲的继承人孔甲“乱夏”,荒淫暴虐,激起民众反抗,诸侯开始叛离。再三传到桀,其人生性残暴、酷好声色、饮酒无度,他强行征讨有缗,令夏王朝元气大伤,也使得许多诸侯和方国从此离心离德。此外,他还对百姓竭尽暴虐搜刮之能事,使得民怨沸腾。最终在外有诸侯叛离,内有众人反抗的局面下,一意孤行的夏桀被商汤击败,夏王朝从此灭亡。

hyqinglan.net

回复: [12-秋]中国古代史A(1)复习要点及详细解析

5、商王朝史事、王位继承制

答:

传说商人出自高辛氏,是诸夏之族中历史悠久的部族之一。早期主要活动于孟渚泽畔的商丘附近,并在对这一土地肥沃、物资丰富的薮泽地带的开发过程中发展起来。

相传商族的始祖是契,他兴于尧舜之际,辅佐禹治水有功,被舜封于商,赐姓子氏,为商族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业。太康失国时,契的孙子相土开始大力向东发展,其势力可能已达东海之滨,甚至征服过沿海或海岛的部落。契的六世孙冥相传为夏的水正,是一位以身殉职的治水英雄。冥死后,子王亥继位,大约在这一时期,商人驯服牛马,用于交通和生产,使生产力水平有的较大的发展。后来王亥越过河、济之间,向黄河以北发展,结果被有易氏酋长绵臣所杀。后来其子上甲微借助河伯的力量战胜有易,增强了实力,振兴了商族,成为后世商王祭祀的第一位先公。

由上甲微再传六代到汤,此时的商已成为东方的一个强大方国。借夏王朝日薄西山、夏桀重叛亲离之机,汤积极展开灭夏的准备工作。他将商丘旧邑扩建为亳邑,一方面在此积蓄军事力量,一方面大力争取小邦的归顺,还任贤使能,让伊尹、仲虺辅佐自己,逐步展开灭夏的攻势。在消灭葛、韦、顾和昆吾等国后,商汤在公元前1600年兴兵伐夏,在鸣条摧毁夏的主力,正式建立商王朝。

商汤灭夏后,诸侯臣服,又向四面征伐,使商王朝的统治区进一步扩展。商汤死后,因长子太丁早亡,太丁之弟外丙、仲壬先后继位,均由伊尹辅佐。仲壬死后,伊尹立太丁之子太甲为王,但太甲不遵循典则,被伊尹放逐在桐宫,三年后悔过方才恢复王位。太甲复位后励精图治,为商的发展作出较大贡献,后世尊其为“太宗”。

太甲以后,商王朝的统治比较稳定。雍己时一度发生“诸侯或不至”的情况,但太戊继立后,“殷复兴,诸侯归之”。从仲丁以后至盘庚以前,王室先后迁都五次。原因可能与仲丁到阳甲前后五代九王时的“九世之乱”,多次发生“弟子争相代立”的王室内部争斗有关。盘庚继立时,政治混乱、阶级斗争激烈;盘庚为拯救政治危机、缓和阶级矛盾,再次迁都于殷。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以后,商王朝结束动荡岁月,迎来了全面发展的崭新时期。

盘庚迁殷以后,商王朝各个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盘庚死后,其弟小辛、小乙先后继位。1251年,小乙死,其子武丁继位。武丁时期(前1250年~前1192年)是商王朝最为强盛的时期,他提拔傅说为相,大力改革政治,使殷道复兴。面对地方上的威胁,武丁时期因其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发展而武力大盛,有效地阻遏了周边游牧民族和其他方国的侵扰,开拓了疆域,传播了先进的商文化,对各地的开发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武丁以后,子祖庚、祖甲相继当政。从祖甲开始,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复杂,商王朝逐渐出现衰乱的迹象。统治者日益腐败。在社会上层,王权与贵族权势的矛盾一直存在,由此引起了王室内部的混乱,伏下商王朝趋于败亡的危机;在下层,阶级矛盾成为商末社会的主要矛盾,奴隶和平民群众反抗奴隶主贵族的斗争——主要是集体逃亡现象日益严重,加重了统治阶级内部的混乱和社会的动荡。

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在商王纣(即帝辛,前1075~前1046年在位)的时候更为激化。在统治阶级内部,他削弱一些贵族的权势,遭到强烈反对,许多人在他的严厉打击下叛逃,商王室与贵族之间的矛盾加剧,统治机构趋于涣散,大大削弱了统治力量。纣还是一个有名的暴君。他大兴土木、加强搜刮,又滥施酷刑、肆意屠杀,激起平民与商统治阶级为敌。在众叛亲离、四面楚歌的局面下,商的败亡已成定局。在统治危机日益严重的形势下,各地诸侯纷纷叛离,周边各部也乘机内侵。为了转移人民群众和一部分贵族的视线,商王纣决定对周边各部用兵。但穷兵黩武的结果只是招致了自己的灭亡。在各种矛盾打到极端尖锐化的情况下,周武王兴兵伐纣,纣王兵败自焚,商就此灭亡。

商王朝由汤开始建立,到纣灭亡,共传十七代三十王。从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046年,大约存在了554年。

商王世系图参考及解析:

1、商王的继承以父死子继为主,辅以兄终弟及。
2、在早期的王位继承中,弟弟继承了王位的,在死后还要把王位传回给兄长(嫡长)一系。
3、第二十一代小乙之后,弟弟继承王位的再不将王位传回给兄长的子孙。
4、第二十七代武乙之后,再也没有兄终弟及的。
5、由此可见,商的王位继承制度是在实践中不断变化、走向成熟的。最终的结果标明,商王的个人权威日益上升,在王室中的支配力越来越大,从而控制了王位的继承,将后世的王位牢牢掌握在自己这一系手中。

Post's attachments

01300000633587126139752794223.jpg
01300000633587126139752794223.jpg 71.15 kb, file has never been downloaded. 

You don't have the permssions to download the attachments of this post.
hyqinglan.net

回复: [12-秋]中国古代史A(1)复习要点及详细解析

6、西周的建立与史事

答:

周族的先民从很早以前就居住在我过西北部的泾、渭水一带,即陕西中部和甘肃东部的黄土高原地区。传说周人是帝喾的后人,姓姬。虞夏之际的弃是周族的第一个男性始祖,他定都邰,继承和发展了烈山氏以来种植“百谷百蔬”的传统,对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称为“后稷”。

夏初以来,周一直是夏王朝西部的一个重要方国。夏代后期,统治力量削弱,西北黄土高原上的游牧部落不断南下侵扰,渭北平原的农业生产遭到破坏,周人的居住地受到严重影响。首领不窋于是率众北迁至泾水中游,经历数代,直到商初,公刘才在豳又发展起来,周又成为商王统治下的一个方国。

公刘在豳发展农业,周很快成为一个繁庶兴旺之邦,接着扩充武力,活动范围不断扩大。随着生产发展的需要,他们涉过采掘矿石,改进生产工具和武器,振兴周邦,为后来周人的发展奠定基础。再经七八代,到高圉、亚圉时代(约武丁时期),周已发展成为殷西的大邦。

再传两代,到公亶父时期,周人由豳迁到雍、杜之间的岐山之阳,就是后来有名的“周原”。公亶父在此兴建城邑,疆理田地,使周人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军事力量。散居在岐山西北的混夷、西戎诸部落都被击败逃走,附近的一些小邦也纷纷归服。公亶父在岐周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强大势力,开始周人的“翦商”事业,后来被追尊为“太王”。

太王以后,幼子季历继位,展开对西北诸戎部落的进攻,取得很大胜利。商王朝命季历为“牧师”,成为西方强大的方伯之国。然而,周人势力的迅速崛起加剧了与商王朝的矛盾。季历死后,子昌继立,是为周文王。文王初立时,仍以主要力量进攻西北各部,巩固后方后,就全力向东发展,消灭亲商的崇国,先后占据渭南和整个关中平原,号称“西伯”。

周的蒸蒸日上与商内外交困的混乱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周文王勤于政事,亲自督促发展生产,又注意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经济基础、安定人心,稳定了统治秩序。周人的势力扩展到河东地区,又至于江淮之间,南及江汉、西南入于巴蜀,南方的大部分邦国和少数民族部落大都归服于周,“三分天下有其二”。综上所述,文王时期周的社会经济有大的进步,阶级关系急剧变化,军事实力大增,逐渐成为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基本完成了翦商的各项准备。

文王死后,子发继立,是为武王。周武王继位时,殷之叛国越来越多,商王朝内外交困,由周代商的天下形势已经形成。经过几年的准备,武王大会诸侯于孟津,举行“孟津之誓”,从此,众多诸侯都听从周的指挥。不满两年,周武王便兴兵伐商,最终在牧野大获全胜,商王纣自焚身死。

武王攻克殷都,又分兵四出,基本控制商王朝统治的主要地区后便班师回到镐京。他封纣子武庚于殷,统率殷的遗民,以弟管叔、蔡叔和霍叔领兵驻守在殷都周围,就近监视,号称“三监”。但仅仅四年之后武王就去世了,继立的成王年幼,由武王弟周公辅政。管叔、蔡叔等贵族怀疑周公图谋王位,就散布流言。武庚见机拉拢管叔、蔡叔,又联合东方各部起兵反周。周公及时协调好内部关系后,亲率大军东征,集中兵力诛灭武庚,又杀死管叔,流放蔡叔,最终平定东方诸国。这次战争的规模和艰巨程度更胜过武王伐纣,它标志着周的灭商事业最终完成。

后期历史:

成、康时期稳定

昭、穆两代矛盾日趋尖锐,国家走向衰落;与周边各族矛盾、与楚国矛盾;昭王伐楚身死;与犬戎矛盾;

内部矛盾、奴隶主之间矛盾;民众反抗;厉王时期宗周国人暴动、共和行政;宣王“中兴”,但胜利没有缓和社会矛盾,最后失败,面临全面崩溃

王室衰微,诸侯国离心,周宣王又违反嫡长子继承制,干涉他国继承,直接引发西周灭亡

hyqinglan.net

回复: [12-秋]中国古代史A(1)复习要点及详细解析

7、西周政治制度

周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分封制和宗法制。

分封制是将被征服地图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自己的亲戚子弟,使这些亲戚子弟连同被征服地区的居民与其本身所带领的族人一起组成一个兼具国家规模与周朝地方组织双重性质的新的共同体。分封制下的地方团体与夏商时代的地方组织有着根本的不同,它为古代国家和社会结构注入了新的内容,从而对我国早期国家向成熟的转变起到重要意义。、

宗法制建立在嫡长子继承制的基础上,是一项使周人家族结构中的血缘亲属关系与政权结构中的尊卑上下关系相互结合的制度。它规定自天子一下的各级贵族,只有嫡长子可以被确立为宗子,他相对于各个支系来说是大宗,各个支系则是小宗,同时在政治地位上相应地归于下一级贵族。

hyqinglan.net

回复: [12-秋]中国古代史A(1)复习要点及详细解析

8、春秋时期政治新格局

答:

幽王死后,平王继位,于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邑,建立东周王朝。很快,天子的领地、控制诸侯的权力和直接拥有的军事力量就日益丧失,仅剩“共主”的名义和号召力。一些随着地方经济发展逐步强大的诸侯国就利用王室这个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积极发展自己势力。

最初扮演这个角色的位于中原中部、商业比较发达的郑国。后来郑国与周天子交恶,双方交战,王师惨败,天子的威严扫地,从此一蹶不振。随着王权的沦落,诸侯对天子的朝聘、贡献大大减少,王室不仅经济上有求于诸侯,政治上也往往受诸侯的摆布。曾经低声下气地向郑国“请盟”,后来又接受晋侯的召唤,参加诸侯召开的会议。天子共主的地位已经名存实亡。社会进入一个动乱的时代,各种矛盾急剧发展,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继郑之后,齐、晋、秦、楚、吴、越等国先后崛起,励精图治,努力发展自身势力,积极从事霸业活动。

hyqinglan.net

回复: [12-秋]中国古代史A(1)复习要点及详细解析

9、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方面的深刻变化

社会变化:
1、从分封到郡县
(1)春秋时代大夫的封邑
  1)西周时期:天子-诸侯-大夫-士的层层分封,土地所有权下移
  2)大夫实力上升后,除分封土地于士,也用邑宰(家臣:只对大夫负责,拿大夫发的俸禄,无视天子与诸侯)治理土地,这种土地事实上还是属于大夫
  3)“大夫模式”上升到诸侯层面被普及
(2)郡县制的产生与推广(从拿土地到拿工资)
2、从世官制到官僚制
(1)俸禄制度的改变
  1)西周时代给予的“俸禄”是土地和人民(既是守土的对象,也是守土的奖励)
  2)后来俸禄演变为谷物等等价物
(2)从世官制到官僚制

1、从分封到均线

政治变化:各国的变法

1、魏国的李悝变法

1)废除奴隶主官爵世袭制
2)推行“尽地力之数”
3)实行“平籴法”
4)创制《法经》

2、楚国的吴起变法

1)均爵平禄:损其有余而继其不足
2)剥夺王室贵族的威权,削减无用的开支
3)新的脱兔殖民形式:以所不足,益所有余
武器之死:出动世袭贵族的政治经济利益

3、秦商鞅变法

(1)前356年的第一次变法
  1)实施“连坐法”、“告奸法”
  2)强制兄弟分家(增加税收)
  3)奖励军功,禁止私斗
  4)奖励耕织,排抑商贾
  5)限制宗室贵族的特权

(2)前350年第二次变法
  1)推行县制
  2)改革田制,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人民可以买卖(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
  3)统一度量衡,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

hyqinglan.net

回复: [12-秋]中国古代史A(1)复习要点及详细解析

10、春秋战国的学术思想文化

七、东周的思想与文化

1、产生的原因:学术下移,私学兴起
(1)学术下移
  1)春秋以前,学术包括教育都掌握在官府手中
  2)随着宗法制的瓦解,学术资源和掌握者均流散民间
(2)私学兴起
  1)“畴人”子弟分散、官学衰微
  2)普通庶民亦可接受教育
2、士阶层的活跃
(1)士阶层的产生
  1)出身于贵族、庶民、工、商,特点是有知识(西周时期的士是下级贵族贵族,春秋以后的不一定是贵族)
  2)具有独立的人格和身份
(2)战国时期在特殊历史环境下士阶层的活跃
  1)各国变法的需要和环境,促进学术的百花绽放和百家争鸣
  2)稷下学宫:“不治而议论”(齐国研究院,潜心研究,不必急功近利)
3、诸子百家
(1)主要学派:儒、道、法、墨、名、农、杂、阴阳、纵横、小说
(2)孔子
  1)作为思想家和教育家很成功,但作为政治家很失败,晚年成为古文献整理家
  2)主要思想:
  (Ⅰ)复礼(政治理想):“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希望恢复礼制下等级森严、有序的社会
  (Ⅱ)正名(恢复礼制的方法):“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希望君臣父子各安其位,遵守自己的本分
  (Ⅲ)仁政(实现正名的方法):“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3)孟子
  1)同样是伟大的思想家,但作为政治家非常失败;境遇比孔子更惨,在战国时代富国强兵的背景下被斥为迂腐(别的知识分子被称为“先生”,孟子被称为“叟”)
  2)主要思想:
  (Ⅰ)尊崇孔子,推行仁政
  (Ⅱ)性善论:认为“四端”人尽有之,坏人出现是因为善的根苗被摧残
  (Ⅲ)“大丈夫”的人格思想:“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
(4)老子:
  1)年代略早于孔子,做过管理王室藏书的守藏史,幼年牧牛耕读,晚年在故里陈国居住,后出关赴秦讲学
  2)主要思想:
  (Ⅰ)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政治理想):“不尚贤使民不争”、“使民不盗”、“使民不X”;“老死不相往来”
  (Ⅱ)虚幻混沌的“道”(哲学思想的本源):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但又否定万物的本源是一个客观实在(客观唯心主义)
(5)庄子:
  1)战国时期的道家代表,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
  2)主要思想:
  (Ⅰ)顺乎自然的理想境界(反对违背人性的道德和教化)
  (Ⅱ)主观唯心主义的“道”的观念
  (Ⅲ)对个人存在的特别关注,重视个人生命在宇宙间的存在意义,向往身心不受羁绊的自由
  (Ⅳ)庄周梦蝶的“相对论”
(6)墨子:
  1)长期奔走于诸侯国之间,实施兼爱、非攻:“急行十昼夜,止楚攻宋”
  2)“墨守”:擅长防守,曾当堂化解鲁班的攻城手段
  3)尚贤、尚同:全社会学习贤人
  4)非乐、节用、节葬(这一点与儒家区别分明)
  5)尊天、事鬼:通过迷信说法劝人遵从规范(赏善罚恶)
(7)韩非子:
  1)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2)主要思想
  (Ⅰ)坚决反对复古,强调因时制宜
  (Ⅱ)攻击仁爱学说,主张法治,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
  (Ⅲ)提倡君权神授
  (Ⅳ)“法、术、势”结合,以法令为统一全国思想的标准,以权术为国君驾驭群臣的技能,以权势xxx
  3)非常现实,有可操作性

hyqinglan.net

回复: [12-秋]中国古代史A(1)复习要点及详细解析

11、秦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答:

秦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

1、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

秦王政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王的称号已不能显示他至高无上的权势和地位,因此更改名号,将三皇五帝的称号合二为一,号称“皇帝”。此外,还规定皇帝自称“朕”,“名”称“制”,“令”称“诏”,印称“玺”,并废除子议父、臣议君的“谥法”,规定皇帝按照时代排列,“传之无穷”,显示出皇帝在封建国家中享有神圣的地位和至高的权力。

2、在皇帝之下,设置一整套官僚系统:

(1)在中枢机构中,主要丞相是“三公”——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为皇帝的助手,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协助皇帝掌握军队,是全国武装部队首脑,但秦代一直虚设其位,以便皇帝亲自控制军队,权力更加集中。御史大夫的指责是监察“百官”,又为“副丞相”,实际作用是牵制丞相,防其专权,但职位低于丞相。三公相互分权,又相互牵制,使得最后的大权操在皇帝手中。三公以下,还有诸卿,这些官僚都由皇帝任免,概不世袭。

(2)在地方行政机构上,废除封国建藩制度,将战国后期的郡县制推行到全国。郡设郡守,掌管全郡,直接受中央政府管辖。郡守之下设郡尉,辅佐郡守掌管军事;又设郡御史,负责监察。各郡每年必须定期向中央报告本地的租税收入、户口统计和治安情况。一郡之内辖若干县,万户以上的县设县令,不足万户的设县长,统治全县人民。下设县尉,管全县军事;设县丞,助理县令、县长,并负责司法裁判。一县之内分若干乡,设三老掌教化、啬夫征租税和徭役、游徼负责地方治安。乡之下有里,另有亭、邮等,构成一套严密的地方机构。

hyqinglan.net

回复: [12-秋]中国古代史A(1)复习要点及详细解析

12、西汉初年黄老思想

答:

黄老思想是汉初“无为而治”的统治政策的指导思想。它实际是道家学说中的两派揉合的结果,即黄帝之学和老子之学。黄帝之学是战国时期形成的一个学派,它与老子学说的根本区别是:黄帝之学不仅讲道,而且讲法。

黄老学说的特点是:在政治上肯定大一统王朝的统治秩序、承认君臣关系的前提下,极力主张“无为而治”,认为用少所作为的办法就能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统治秩序,反之则民“难治”、“盗贼多有”。它与老子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不同,维护统一的封建制度,是“无为而治”在更大政治舞台上的发展与尝试。

黄老思想的代表作有陆贾的《新语》和《淮南子》。前者是陆贾总结秦亡教训,提出无为政治主张的名篇;后者由淮南王集结门客千人编成,在黄老思想的基础上又杂糅各家。黄老思想的其他代表人物还有曹参、窦太后等等,它在汉初的盛行促进了封建统治秩序的稳固,为社会生产的恢复创造了条件,但随着政权的逐渐巩固,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如和亲不能根本消除匈奴的骚扰,分封潜伏着分裂的危机。因此,到文景时期,逐渐由无为变成有为,儒家思想开始抬头,为汉武帝独尊儒术提供了有利条件。

hyqinglan.net

回复: [12-秋]中国古代史A(1)复习要点及详细解析

13、西汉初年中央和地方封国的斗争

答:

西汉最初的地方国主是楚汉战争时期刘邦为打败项羽分封的一些重要将领,被称为“异姓王”。汉初,受封的异姓王共有7人,他们领地广阔,握有重兵,是中央集权的严重威胁。在公元前202年到公元前195年的7年间,汉高祖借口谋反先后杀死、废黜其中6人,基本剪灭了异姓王的势力。

但汉高祖在总结秦亡教训时,认为其短命的关键是没有分封同姓子弟。所以在剪除异姓王的同时,又陆续分封了九个刘姓子弟为王。汉高祖以为这样可保刘家天下固若金汤,但实际上,封国的存在对中央集权必然是一个离心力。尽管汉高祖也规定王国的重要官吏由中央委派,以限制诸侯王的权力,但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到文景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刘氏诸王的年龄增大、野心增加、势力也日益膨胀,诸王掌握国内政治、经济大权,形成尾大不掉之势,日益骄横,甚至想举兵夺取皇位。文帝时,济北王、淮南王先后反派。吴王也图谋不轨。

面对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势力的尖锐矛盾,许多官吏试图寻求解决的办法。文帝时,贾谊上《治安策》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景帝时,晁错进一步建议削夺诸侯王的封地。景帝采纳后者的建议“削藩”,直接引发了公元前154年的吴楚七国之乱,所幸被周亚夫平定,诸侯王势力也受到致命的打击。到公元前145年,景帝“抑损诸侯,减黜其官”,并把王国的行政权和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从此,王国实际上变成了和中央直接统辖的郡一样的地方政权。

hyqinglan.net

回复: [12-秋]中国古代史A(1)复习要点及详细解析

14、武帝时期在政治、文化方面加强统治的措施

答:

武帝时期在政治上加强统治的措施主要有:

1、继续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1)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固定诸侯王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诸子都在王国范围内分到封地,作为侯国。从此分国越分越小,势力大为削弱。除此之外,他还作“左官法”,规定在诸侯王国任官者,地位低于中央任命的官吏,并不得进入中央任职,以此限制诸侯王网罗人才;作“附益法”,严禁封国的官吏与诸侯王串通,以孤立诸侯王。他更找各种借口夺走诸侯的爵位,至此,王、侯虽然还存在,但只能“衣食税租”,不得过问政事,封土而不治民。

(2)汉武帝还打击西汉前期随封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而实力膨胀的地方豪强。他一方面把他们迁至关中,置于中央政府控制之下;另一方面由任用酷吏诛杀豪强,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2、加强中央集权

(1)汉武帝限制丞相权力,亲自过问政务,令九卿不通过丞相直接向他奏事。与此同时,选拔一批中下层官员,作为自己的高级侍从和助手,出谋划策、发号施令,在朝官中形成了“中朝”和“外朝”。其中,皇帝控制的“中朝”成为实际的决策机关,而以丞相为首的“外朝”逐渐沦为执行政务的机关。

(2)汉武帝建立新的选官制度,通过察举、征召和选用博士弟子等措施选拔有识之士,进一步充实和加强了封建统治机构。

3、独尊儒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经过董仲舒改造过的儒学思想作为统治思想。董仲舒的儒家思想主张加强君主集权,非常适合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他还吸收道、法、阴阳五行等学派中有利于地主阶级统治的学说,一面利用道家的天道观为封建政权服务,一面又糅合儒、法两家,强调法治,形成汉家制度“外儒内法”的格局。

hyqinglan.net

回复: [12-秋]中国古代史A(1)复习要点及详细解析

15、武帝开通西域

答:

西汉初年的西域主要是指自玉门关、阳关以西至葱岭之间的地区。西域原本小国林立,但公元前2世纪初,匈奴单于冒顿征服了西域,并将其作为匈奴的军事据点和经济后端。

在这样的形势下,汉武帝于公元前138年募人出使曾被匈奴击败的大月氏,准备联合它夹击匈奴。张骞应募出使,但途中被匈奴抓去,拘禁十余年,后来趁机逃走,终于到达大月氏。但大月氏不愿东归,张骞无奈东返,又被匈奴扣留一年多,直到公元前126年方才回到长安。

公元前119年,张骞为对抗匈奴再次出使西域联络乌孙,但又未能达成原定目的。但他访问中亚的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国,扩大了政治影响,最后顺利返回长安。此举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此后中西交通畅通,贸易大盛,天山南北成为中西交通的桥梁,西域各地与中原大大的政治、经济联系日趋密切。

hyqinglan.net

回复: [12-秋]中国古代史A(1)复习要点及详细解析

16、武帝轮台之诏

汉武帝末年,由于武帝长期对外征伐、兴师动众、劳民伤财、国力过度虚耗,再加上当时的严刑峻法,使得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起义不断。而汉武帝追求长生不老的迷信行为却造成巨大浪费。在统治集团内部更出现公元前91年的巫蛊之乱,动摇国家根基。在这样的危机中,汉武帝不得不下轮台罪己诏,宣布“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表示与民更始,发展生产,与民休息。汉武帝晚年的悬崖勒马使他“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

hyqinglan.net

回复: [12-秋]中国古代史A(1)复习要点及详细解析

17、王莽篡汉

1、王莽篡汉与改制
(1)王莽篡汉
  1)汉武帝后,农民和地主阶级的矛盾一天天严重
  2)王莽以外戚起家,成为道德楷模
(2)王莽改制:即位后,刻意仿照周礼,实施种种改制,主要项目有:
  1)实行王田制度和奴婢政策(不可买卖,重视人道)
  2)实行“五均赊贷”和“六筦”政策
  3)改革币制
  4)模仿《周礼》,恢复古代官制

hyqinglan.net

回复: [12-秋]中国古代史A(1)复习要点及详细解析

18、清议和党锢

答:

清议是东汉后期外戚宦官腐朽黑暗统治下,统治阶级中的一部分人,出于对东汉政权的前途感到忧虑,反对外戚宦官转圈,要求改革政治,维系东汉王朝摇摇欲坠的统治的运动。他们以一部分开明的官僚为主体,聚合一些太学生和郡国生徒,议论政治、品评人物,对外戚宦官进行猛烈的攻击。特别是桓灵以后外戚宦官势力完全把持朝政,甚至废立皇帝,政治更加败坏,人民的苦难也越发深重。更多的官僚和知识分子联合起来投入反对外戚宦官腐朽势力的斗争中,却遭到后者的镇压,形成所谓的“党锢”之祸。

第一次党锢始于公元166年,宦官派人诬告李膺与太学生及郡国生徒朋比为奸,“诽讪朝廷,疑乱风俗”。桓帝遂诏令全国,逮捕“党人”二百余,第二年赦归田里,禁锢终身。第二次党锢适于在公元169年,宦官侯览使人诬告张俭结党谋反,曹节又乘机奏捕“党人”。百余人死于狱中,其他因仇怨相牵连,以致于死、徙、废、禁者六七百人。172年,宦官集团借口有人书写反对宦官专权的文字,又一次四出搜捕“党人”及太学生千余人,后又下诏规定凡是“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兄子弟及五服以内的亲属,一律免官禁锢。这次党锢持续十几年,直到黄巾起义后才宣布赦免“党人”,启用他们去镇压农民军。

hyqinglan.net

回复: [12-秋]中国古代史A(1)复习要点及详细解析

19、两汉经学

答:

两汉经学的问题主要是今、古文经学之争。今文经由文景时代的伏生口述默出,在西汉一直作为官方教材;而古文经为汉武帝时期从孔子祖宅壁中发现,起初密不示人,直到西汉晚期刘向、刘歆整理时发现。刘歆认为左传更接近历史(左丘明年代与孔子更近),希望以左传和古文尚书等古文经为教材,遭到今文经学派抵制,被迫出走。王莽篡汉后为“托古改制”,重新重用刘歆,后者趁机推行古文经。王莽被杀后,东汉建立,今文学派与古文学派围绕立学官的问题又重开战火。最终今文经学重新取得统治地位,但古文经学也在民间得到发展。

两种经学在最初只是文本不同,后来演变为学风也不同。今文经讲究“经典”为孔子原话,至尊,微言大义;今文经学者致力于去解释“大义”;古文经认为“经典”就是历史书,认为孔子不过是一个历史编纂家,最终与今文经学走上不同道路。后来在政府及学者的努力下,两派也逐渐开始融合,兼采众家之长,择善而从。

hyqingl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