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转载][文献综述]《对照记》内容与分析综述
不才把自己撸的文献综述拿上来给大家瞎眼了!
警告:以下内容慎入!可能会引起心理及生理不适!
摘要
本文从国内的研究现状出发,对文中所说到的张爱玲的《对照记》做了阐述,根据现有资源从而了解到了《对照记》的主要内容和其中所表现出来的她的个人人生经历,和由此形成的人格魅力。并指出了张爱玲和他人、和社会的对照下的强烈的个人主义特点,和最终孤独终老的结局。接着根据阅读文本发现了《对照记》中的时间意识,进而探究张爱玲的时间意识与生命意识的关联,并为论文的论证做铺垫。
关键词
对照记》;张爱玲;时间意识;生命意识
正文
(1)、《对照记》中的分析
在对于《对照记》的分析当中,主要存在这样一些观点。
李欧梵指出在《对照记》当中,首先可以看出存在很多“缺席”的现象,比如配偶的缺席、朋友的缺席,而这其中她祖父的照片,指出了《对照记》的“实际意涵是怀古的幽思”;在《对照记》中,张爱玲母亲的独照非常多,却缺乏解说词,使得她的母亲“更像是张爱玲小说中的一个人物,而不是亲人”,虽然也有父亲的照片,但是却没有父女合照,在祖父母的照片中,也没有她本人的身影,可以看出她的“孤儿”形象。这些照片中,难以感受到岁月的温情,反而有种苍凉感;张爱玲的独照虽然展示出了女性的魅力,实际上则是一种苍凉美学和神秘感的体现;随着时间的流逝,连苍凉也几乎不复存在,她虽然年纪不大,照片上却不再显得年轻,她也就慢慢地淡出了历史舞台。[ 李欧梵.看张爱玲的《对照记》[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1-5.]
王剑萍在论文中指出,照片中有外婆的照片、祖父的照片、姑姑的照片等等,都体现了张爱玲的宗族意识;而对于父母、姑姑合照的描述,则表现了她的恋父和恋母情节;作为《对照记》的主体,张爱玲更多的是自己与自己的对照,她更倾向于把照片上所表现出的记忆放在自己的心里,而不是与他人共享。这部作品中她的语言平淡自然,描写细腻真实,虽然和她小说的文字风格略有不同,但是可以看出她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她在小说中的情感,是一脉相承的。[ 王剑萍.图文并茂的“寻根”之作——张爱玲《对照记——看老照相簿》赏析[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03,202-204.]
姚玳玫通过对比丁玲和张爱玲的影集,论述了一些观点。“其实是张爱玲封笔之前的所作的最后一次文学叙述,彻头彻尾地贯穿着编者演绎自我、演绎人生、演绎世界的思路。”《对照记》是“作为私人‘老照相簿’的个人叙述格调”;张爱玲的家族关系非常复杂,和李欧梵的观点一样,姚玳玫也认为《对照记》是蒙太奇式的;“张一直对家族的贵族血统和遗老遗少作风,有自炫且自嘲之意”,破落贵族家庭的出生成为张爱玲促成了张爱玲的早熟,而这些照片的挑选,又显示着她对于自己的一种形象追认;“正是母亲的生活方式催生了张爱玲的女性自恋感和物质欲望,使她在体会生命苍凉意蕴的同时,多了一份世俗女子顾影自怜的个人感”;而她的朋友炎樱多元、混合、游离于主流之外的形象,也是张爱玲本人的一种形象和处世态度写照;张爱玲通过和弟弟的对照从而获得自我认证,同样的,父亲、祖父、配偶等等,更像是她人生中的过客或者是配角,她始终与世界保持着一种“对照”的关系;绝对的以自我为中心最后以生命寂寞的本质作为收场,《对照记》所展现的也就是张爱玲这样的一生。[ 姚玳玫.个人影像的叙述:丁玲与《对照记》对读[J].艺术评论,2009,11,55-64.]
总的来说,《对照记》是一本按照时间顺序来表现张爱玲生命历程的,而这其中的照片都是她自己选出来的,也正是一种她对自己的认知,照片中的她和祖辈、父辈、弟弟和朋友的缺席和对照,呈现了她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她被家庭排斥、她也排斥着家庭和社会,她的孤独一直陪伴着她。
(2)、张爱玲的时间意识
《对照记》中从张爱玲三四岁的照片、到二零年代母亲的照片、三零年代自己的照片……一直到六零年代末的照片,都收录在里面。虽然并不是每年都有一张,但时间上却是十分紧密的。基本上可以五年为单位,每个时间单位内至少有一张,在四零年代、六零年代,照片则更多一些。在四零年代以前她本人的照片,她基本上没有直接说摄于哪一年,而是用此时几岁,或者发生了什么来做注释;但是母亲的照片一律都写上了几几年拍摄,由此可以看出张爱玲对于时间有一种很特殊的意识。
李建英在《论张爱玲的时间意识》中指出“在张爱玲的观念中,时间恢复了它的连续与运动,它连同生命一起形成一股连续不断的流。这种混沌未分明的时间意识与古代循环时间中的混沌意识又自不同,它比后者多了生命意识的介入。”接着又指出,“张爱玲对中国传统的时间观念是鄙视的,而对机器文明的时间观念又不满意”。通过叙述张爱玲两次死里逃生的经历,总结出张爱玲个人主义倾向强烈的原因就是来在于此,她更加重视生命,对于未来并不看好,她“只想过一种自由的、理想的生活”,所以才会和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 李建英.论张爱玲的时间意识[J].社会科学战线,2002,02,257-259.]
《论张爱玲小说的时间意识》中则指出张爱玲小说中有两种时间模式,一是物理时间,二是心理时间;在张爱玲的作品中,时间是点式的,而非线性的,她笔下的人物在一个无法前进也无法后退的当下时间点中挣扎,张爱玲借助这两种时间模式“来凸现人生的变迁与虚空,人事的无常与无聊,并以此生成其作品独特的主题话语——‘虚无’。”在这里,此文作者与李建英的观点有些不谋而合,他们都认为张爱玲对于未来是没有期待的,所以特别喜欢现世安稳,享受生活。并且此文还高度赞扬了张爱玲的独立思考和对个人关怀的精神。[ 程箐,刘建春.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时间意识[J].江西社会科学,2005,01,131-135.]
孟二伟同样通过叙述张爱玲的两次死里逃生的经历,指出张爱玲时间意识的两种模式,“瞬间和永恒”,“过去,现在和未来”。实际上这一观点可以说是和前面几个研究结果相反的,李建英就认为张爱玲并不认可“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一三段式的时间进化观。[ 孟二伟.张爱玲生命感悟下的时间意识[J].现代语文,2006,12,59-60.
]接下来通过结合文本阐述了这两种时间模式的具体表现。并指出这两种时间模式并没有给张爱玲带来现实艰难困苦的解脱。
张爱玲的《对照记》记录了她的一生,图片是凝固的瞬间的影像,这是一种短暂,一种现世。这正是张爱玲时间意识的一种表现,她非常注重现世,所以挑选出很有纪念意义的一些相片来编成这本《对照记》。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中,存在着一些截然相反的观念。主要是在两种时间模式的问题上存在争议,一种认为两种时间模式是短暂与永恒,过去现在和未来;另一种是认为是物理时间和心理时间,并且是没有“过去,现在和未来”这样的时间线的。
三、小结
从前人的研究成果看,本人其实并不赞同那种“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线,根据文中所说的曹七巧等人“似乎在那悠远的未来继续传唱”[ 孟二伟.张爱玲生命感悟下的时间意识[J].现代语文,2006,12,59-60.
],实际上并不应当是张爱玲的时间意识,而是人物或者事件的重复性,因为从宏观来看时间始终是流动的,然而人类和社会都是多样的,所以会产生类似甚至完全一样的场景和事件,那也是可以理解的,张爱玲所书写的人物,也不过是这其中的一小部分罢了。基本上所有的观点都指向张爱玲对于现世的享受和个人主义的联系,即她的时间意识的实践部分,在《对照记》当中的时间意识还表现在于,她记录时间时并不仅仅是数字,往往是伴随着事件的,也就是时间产生联想,和记忆相关。时间存在于多个维度,也就是既有物理时间,也有心理时间,这个心理时间在《对照记》中,有情感的选择,也有记忆的选择,是互相交织在一起不可分割的,这种时间意识一面由张爱玲过往的人生经历产生,一面又成为她回顾一生时的自我认证的一种依据,让后人由此窥视揣度而无法知其全貌,只能扼腕叹息了。
参考文献:
[1]姚玳玫.个人影像的叙述:丁玲与《对照记》对读[J].艺术评论,2009,11,55-64.
[2]李欧梵.看张爱玲的《对照记》[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1-5.
[3]王剑萍.图文并茂的“寻根”之作——张爱玲《对照记——看老照相簿》赏析[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03,202-204.
[4]谷苇.张爱玲的照相簿[J].世纪,1996,01,32-35.
[5]李建英.论张爱玲的时间意识[J].社会科学战线,2002,02,257-259.
[6]程箐,刘建春.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时间意识[J].江西社会科学,2005,01,131-135.
[7]孟二伟.张爱玲生命感悟下的时间意识[J].现代语文,2006,12,59-60.
[8]吴晓东,李佳,费冬梅 等.时间与记忆的“灰烬”——关于张爱玲《小团圆》的讨论[J].现代中文学刊,2009,06,95-110.
如需转载,请与本人联系。(喂泥垢谁要转载啊)
请大家批评指正,射射泥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