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13-秋]世界通史押题与解答

一楼张智慧!

hyqinglan.net

回复: [13-秋]世界通史押题与解答

二楼目录:

1、名词解释:雅尔塔会议(3楼)
2、名词解释:波茨坦会议(4楼)
3、简述冷战格局形成的过程(5楼)
4、简述20世纪50年代美苏关系的缓和(6楼)
5、简述战后法国外交政策的调整(7楼)
6、简述战后西德外交政策的调整(8楼)
7、请谈一谈一战后苏联、德国和美国的国家模式(9楼)
8、述评一战后国际关系模式的形成及其特点(10楼)
9、名词解释:万隆会议(11楼)
10、名词解释:不结盟运动(12楼)
11、名词解释:印巴分治(13楼)
12、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14楼)

hyqinglan.net

回复: [13-秋]世界通史押题与解答

1、名词解释:雅尔塔会议

答:

雅尔塔会议是1945年2月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的一次国际会议,参与者主要是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
雅尔塔会议召开时,德国败局已定。在这一基础上,会议主要到讨论了战后德国处置、波兰复国、联合国建立和苏联对日作战四个问题。
这次会议是二战进程中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对协调盟国反法西斯的步伐、迎接最终胜利和建立联合国方面都起了积极作用;但会议在苏联对日作战问题方面,背着中国签订了交易中国领土主权的秘密协定,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体现了大国强权的政治色彩,是美苏两分天下、划分势力范围的产物,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附:万一不是名词解释可以写的内容

1、德国问题:
(1)确定四国对德分区占领,并在柏林设置管制委员会(柏林也遭到分区占领)
(2)德国必须赔偿盟国战争损失
(3)德意志非军国主义化

2、波兰问题:
(1)包括疆界与政府组成,美英与苏联为各自阵营和利益考虑,争夺激烈

3、建立联合国:
(1)6个主要机构,最重要的是安全理事会
(2)美、英、苏、法、中的常任理事国地位和大国一致原则

4、苏联对日作战:
(1)交换条件有:
  1)维持外蒙古的独立
  2)苏联获得日俄战争中日本从沙俄手中夺取的部分中国主权
  3)千岛群岛交予苏联

hyqinglan.net

回复: [13-秋]世界通史押题与解答

2、名词解释:波茨坦会议

波茨坦会议是1945年7-8月间在柏林附近的波茨坦举行的会议。它是盟国在战争期间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会议。参与者主要有美国总统杜鲁门、英国首相丘吉尔(大选后由新任首相艾德礼接替)和苏联的斯大林。在这次会议前,德国法西斯已被摧毁,日本军国主义正负隅顽抗,美国原子弹试爆成功,但实战效果尚难预卜;在这一时期,美、英、苏之间新的纠纷不断出现。
波茨坦会议是解决这些纠纷的一次尝试。它主要针对三个方面:首先是具体讨论了雅尔塔会议上已经提出的德国和波兰等战后世界处理问题的细节;其次,决定设立美、苏、英、法、中五国外长会议,负责准备与战败国签订的和约;最后,讨论并重申了苏联对日作战问题,发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公布了占领日本的原则。
波茨坦会议是战争期间最长的一次首脑会议,会议多方虽然就一些重大问题达成了协议,使三国的战时联盟得以继续维持,但随着战争接近尾声,英美和苏联的分歧和争执也日趋激化。

hyqinglan.net

回复: [13-秋]世界通史押题与解答

3、请简述冷战格局形成的经过及其原因

答:

冷战格局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意识形态的对立,美国所主张的资本主义与苏联所主张的共产主义的分歧是难以调和的,这为美苏之间的争霸在最深处埋下了根源;其次是美苏扩展势力范围上的对立,特别是美苏两国对发展经济的要求,促使它们走向全球扩张的道路,这直接促成了两国的对立;而即便在二战期间,美、苏两国间也存在着许多意见分歧,这些分歧在战后最终被扩大,成为两国及其背后的两大阵营之间的冷战。

一般认为,冷战开始于1946年3月的“富尔敦演说”,其中,丘吉尔以“铁幕”作比,分割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但实际上,在此之前,两国已经在伊朗、土耳其等地展开了角逐和较量,并以美国对苏联成功的“遏制”告终。

很快,冷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1947年3月,杜鲁门发表国情咨文,“杜鲁门主义”出台。杜鲁门将共产主义与民主政治对立,认为世界上存在着两种生活方式的斗争,而共产主义“暴君”及其背后的极权主义正威胁着“自由世界”,因此,美国必须领导自由世界,抗击共产主义。

在杜鲁门主义下,出台了欧洲复兴计划(又称“马歇尔计划”)和第四点计划。其中,前者主要针对西欧国家,美国在1948-1952年间向西欧提供131.5亿美元援助,推动了西欧经济的复苏;后者主要针对第三世界国家,但实际重视程度远远不及前者。

苏联方面,为了对抗美国的扩张并拉拢东欧国家,于1947年成立了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并推出“莫洛托夫计划”(后发展演变为经互会),援助东欧国家的经济建设。至此,以苏联和美国为首的东西欧在经济上分裂为两个阵营。

此外,在军事层面,美国和苏联也各自通过与东、西欧国家签署的一系列协定确立了各自的军事阵营。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的最终签订标志着北约组织的诞生;而1955年西德加入北约的风波推动了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成立。华约的诞生标志欧洲出现两大完全对立的军事政治集团,加剧了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对抗。至此,两大阵营的冷战局面完全形成。

hyqinglan.net

回复: [13-秋]世界通史押题与解答

4、简述20世纪50年代美苏关系的缓和

答:

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后,美苏关系开始有所缓和。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首先提出“和平取胜战略”,他认为斯大林的去世将终止一个时代,主张与苏联进行对话谈判。

苏联也开始逐渐改变斯大林的对外战略,它集中体现于的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的外交新方针。赫鲁晓夫主张“三和”,即“和平共处、和平过渡、和平竞赛”的对美方针;在此基础上,将对外战略由“阵营对抗战略”调整为“和平渗透战略”,希望把资本主义国家和平过渡为社会主义国家。这一战略主要表现于开展首脑级的双边和多边会谈,同时积极与第三世界国家开展外交活动,倡导国际新秩序。

美国方面则是在1960年肯尼迪当选总统后,提出了“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枝”的所谓“和平战略”。这一战略表现为:加强军事力量,推行“灵活反应战略”;在寻求与苏联对话、援助第三世界的同时,利用并扩大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裂痕,捍卫西方国家的利益。双方外交政策的改变促成了1961年赫鲁晓夫与肯尼迪在维也纳的会谈。

但我们必须认识到的是,美苏关系的缓和以及其外交政策的调整实际上只是一种冷战策略的调整。在外交政策的调整过程中,美苏双方始终不放弃的“和平演变”策略就是其有力证据。因此,这一时期的改变只是一种基于军事、经济实力变化所作的战略调整,并没有改变冷战和两极化世界格局。

hyqinglan.net

回复: [13-秋]世界通史押题与解答

5、简述战后法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答:

战后法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主要体现在戴高乐主义的出现。在这一挑战的背后,隐藏着美法之间的矛盾:首先,作为战后法国政权前身的“自由法国”,在战时一直得不到美国承认;其次,美、法双方对时及战后法国地位的认识也不同,在处理战后问题时,法国的诉求也常常被忽略。戴高乐主义就这样应时而生。

戴高乐主义的实质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战后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掌握自己的命运,争取和维护法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大国地位,并以欧洲联合为基础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其核心是维护法国内政外交的地位。

戴高乐的路线具体表现为以下四点:

第一,发展法国独立的核力量,努力摆脱美国的核保护伞,为独立自主政策提供可靠的实力保障。
第二,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积极发展独立的军事防卫体系,争取在国际事务中保持独立的发言权。
第三,积极发展法德联盟,以此为基础巩固和加强欧洲经济共同体,同时抵制英国加入,防止美国控制欧洲。
第四,发展独立的对苏关系,用“缓和、谅解、合作”的外交政策替代冷战与对抗,增强在美苏对抗夹缝中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除此之外,法国还在法属殖民地推行“从殖民化导合作”的政策,进一步扩大外交面,最终实现了二战后法国政治经济的独立自主,提高了法国的国际地位。

hyqinglan.net

回复: [13-秋]世界通史押题与解答

6、简述战后西德外交政策的调整

答:

战后西德外交政策的调整主要是其“新东方政策”。在战后初期,联邦德国推行亲近美国,不承认民主德国的强硬外交政策,但这一政策并未实现两德的统一。6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联邦德国的政治家开始考虑处理东方问题的新政策。

1969年勃兰特出任总理,他坚持推行缓和政策,最终完成了联邦德国东方政策的转变,这一政策后来被称为“新东方政策”。新东方政策有三个目标:第一,要改善同苏联的关系;第二,要同东欧各国关系正常化;第三,要暂时解决德国两部分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三点,为此,才需要从积极主动改善同苏东国家的关系中谋求新的统一机会。

在“新东方政策”的指导下,西德签订了四个重要条约。首先是1970年8月与苏联签订《莫斯科条约》,改善了同苏联的关系;其次是1970年12月在华沙与波兰签约;最后在1971-72年间,先后签订了《四方协定》和两德《关系基础条约》,承认两德为“一个民族,两个国家”,至此,新东方政策全面形成并实行。

“新东方政策”为两德统一打下重要基础,它,促使东西方关系趋于缓和,更使战后美德关系发生了变化。这一政策是在联邦德国的“经济奇迹”与迅猛发展的基础下实现的,同时也成为这个经济大国改变其“政治侏儒”地位的第一步,是联邦德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重新发挥重要作用的开端和标志。

hyqinglan.net

回复: [13-秋]世界通史押题与解答

7、请谈一谈一战后苏联、德国和美国的国家模式

答:

一战后苏联、德国和美国分别走上了社会主义、法西斯专政和罗斯福新政的道路。

苏联的社会主义国家模式始于1917年的十月革命的十月革命。这一事件推翻了二月革命后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政府,从此,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取得了俄国的领导地位,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1922年进一步发展为苏联)。

早期的苏俄为确保对国内外干涉势力的战争胜利,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余粮收集制、企业国有化和取消贸易实行集中分配。这种经济制度在特殊时期为集中有限的资源对抗敌人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更多地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特别是余粮收集制大大损害了农民利益,打击了生产积极性。因此当1921年形势稳定后,苏俄政府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有:废止余粮收集制、改为征收粮食税;放宽土地租佃和雇佣劳动关系;重新实行自由贸易;允许外资和私人介入中小企业。这些措施改善了1921年初被战时共产主义破坏的经济形势,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提高了生产积极性,使苏俄经济稳步恢复。

但列宁逝世后的1925年,斯大林开始着手改变新经济政策,他提出提出苏联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开展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并最终过渡到后来所谓的“斯大林模式”。

这一模式有两个最显著的特征:第一,是在政治上实行一党专政。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而且领导终身任职,基本不受群众监督。权力愈来愈集中于个人手里,最后形成个人高度集权的制度。第二,是在经济上实行完全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它不仅一味推行国有化、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还因为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造成经济发展失衡。

这一建设模式是在苏联外部强敌环伺,内部经济落后的条件下形成的。在短期上,它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斯大林通过它把苏联建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但这一模式与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的根本原则是相悖的。它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也不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从长远看,它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

德国的法西斯专政在一定程度上与苏联的斯大林模式有相似之处。

在政治上,它取缔其他政党,实行纳粹党一党专制,希特勒个人权力高度膨胀。此外还设置特务机构,建立集中营,迫害进步人士。并宣扬种族主义,大肆屠杀犹太人。

经济上,它大力推行垄断政策。政府通过和大资本家、金融寡头紧密勾结,控制全国经济。纳粹还发展军事型经济,积极扩军备战,逐年增加军火工业投资,带动经济增长。此外,在农村实行的“世袭农庄”,也大大巩固了纳粹政权。

应该说,纳粹上台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其上台并非是单纯的偶然,而是有充分的理由的。首先,苛刻的凡尔赛条约激发了德国人民的不满,德国的国家地位空前降低,积累了复仇情绪。其次,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危机影响巨大,到1932年,德国失业人数800多万,占全国劳动力的43.8%。

希特勒正是针对这两点建立了自己的纲领,他一方面鼓吹人种论和“生存空间说”,挑动民族复仇情绪;一方面把经济纳入战时轨道,通过军火制造和公共事业刺激经济增长,既解决了失业问题,又获得了垄断资本家和军方的大力支持。在这样的条件下,法西斯专政得以建立,也不足为怪了。

而在美国方面,却采用了不同于苏联和德国模式的罗斯福新政来摆脱一战后、特别是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对美国社会的打击是巨大的:银行倒闭,工业生产下降,失业人数增加,人民生活水平降低等等都成为美国政府急需解决的难题。

在这一历史背景下,1932年上台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开始实行以国家调控为特色,以复兴、救济、改革为目标的新政。在新政的第一阶段,主要为医治经济危机的创伤,推出复兴经济的法案和计划。如颁布《紧急银行法》稳定金融秩序,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解决失业问题,颁布《农业调整法》和《全国产业复兴法》复苏工农业经济等。在1935年以后,则开始致力于一些具有长远意义的改革,如协调劳资矛盾、加强社会保障等等,颁布了《紧急救济拨款法》、《全国劳工关系法》、《社会保险法》等相关法律。

罗斯福新政利用资产阶级民主范围内的国家干预,解脱了由于经危机造成的法西斯势力对美国的威胁。它通过国会立法对美国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扩大了政府和总统的权力,还加强了美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这场改革对二战后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和措施产生了深远影响。

hyqinglan.net

回复: [13-秋]世界通史押题与解答

8、述评一战后国际关系模式的形成及其特点

答: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国际关系模式主要有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体系始于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这场会议的核心问题主要有两个,第一是处置战败国的地位,第二是建立处理战后国际问题的超国家组织,这两点相互结合,就成为一个建立战后国际体系的问题。

凡尔赛体系建立的基础是战胜国中大国的一些共识,譬如要求战败国承担责任、抵制苏俄社会主义、有限承认民族自决权和建立常设国际组织等等。但实际上,美、英、法、意、日等大国的诉求不尽相同,彼此之间也矛盾重重。

譬如美国总统威尔逊,他提出“十四点原则”,同时也是国际联盟最积极的倡导者,这实际是美国对战后国际秩序的设想,而在这一设想中,美国将走出美洲,积极介入对长期以来欧洲列强主宰世界的国际格局,争夺世界的领导地位。相比之下,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试图重建欧洲均势、同时努力保持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以维护正在动摇的国际地位。法国总统克列孟梭却以永久保证法国的安全为借口,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以实现自身在欧洲大陆的霸权。意大利与日本也提出了各自的领土要求,但并未获得重视。

于是在会后签订的《凡尔赛条约》及相关条约体系中,可以看到一个鲜明的特点:战胜国之间的分赃激励而不均衡,战败国遭到了极大的削弱,而战胜国之间的诉求却没有得到满足,这为后来的争端埋下伏笔。

综上所述,凡尔赛体系不是一个完善的国际体系。它的实质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为将来德国法西斯发动新的战争提供了借口。而这一体系错误地将苏俄排斥在外,也使欧洲的稳定成为一句空话。更糟糕的是,美国国会未批准《凡尔赛条约》,也未参加国联,使凡尔赛体系少了一个有力支柱。除此之外,对于其他国家的处置还在东欧和东南欧小国间制造了不和,给整个欧洲带来了不安定因素。

华盛顿体系则始于1921-22年间的华盛顿会议。当时由于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凡尔赛条约和加入国际联盟,实际上导致凡尔赛体系下的战后全球新秩序未能建立,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不但没有解决,反而益显尖锐。特别是日本的快速崛起对旧世界格局造成了冲击,英日、美日在远东特别是中国问题上产生了对立,海军军备竞赛问题也日益严重。

这一局面最终促使三国走向了谈判桌。在华盛顿会议上,列席的九国主要就限制海军军备和远东太平洋问题展开讨论,总共签订了三个重要条约。其中《四国条约》终止了英日同盟、限制了日本的扩张;《五国海军条约》规定英、美、日、法、意主力舰吨位为5:5:3:1.75:1.75,标志着英国海上优势从此终结,也使得日本的扩军计划受到限制;《九国公约》及《解决山东悬案条约》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重申机会均等、门户开放的政策,将中国重新纳入列强共同主导的国际秩序中。

总体而言,华盛顿会议解决了巴黎和会遗留的一些问题,但华盛顿体系和凡尔赛体系同样是不稳固的。在华盛顿会议中,美国实现了自己的战略目标,使英国、日本在远东的势力被削弱。但由于日本对会议结果却心怀不满,之后美日矛盾尖锐化,也为二战中的太平洋战争埋下伏笔。除此之外,会议后各大国间的军备竞赛和势力范围争夺反而更加激烈,限制海军军备没有实现预期的效果。

在两个不平衡的世界体系中,值得一提的是1920年1月正式成立的国际联盟。它曾经作为欧洲人渴望和平的理想乡备受瞩目,也确实在解决一些领土的争端和组织日内瓦国际裁军会议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制度设计等方面的问题,国际联盟没有强制的执行力,相反,它常常依赖大国的军事援助,使得国联被英法等少数大国所控制,成为大国手中的工具。除此之外,作为国联发起者的美国未能加入,也使得国际联盟中的力量平衡缺失了一角,最终在没有发挥多少实际作用的情况下无疾而终。

hyqinglan.net

回复: [13-秋]世界通史押题与解答

9、名词解释:万隆会议

万隆会议,又称第一次亚非会议,召开于1955年4月18日-4月24日,是部分亚洲和非洲的第三世界国家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国际会议,也是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事务的大型国际会议。万隆会议主要目的是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并共同抵制美国与苏联的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活动。会上提出了提出了处理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体现了亚非人民为反帝反殖、争取民族独立、维护世界和平而团结合作、共同斗争的崇高思想和愿望,被称为“万隆精神”。

hyqinglan.net

回复: [13-秋]世界通史押题与解答

10、名词解释:不结盟运动

不结盟运动是第三世界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 50 年代后期美苏争霸的国际格局日益明朗,“北约”、“华约”两大集团的对峙日益加剧,于是许多新兴的民族主义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主权和独立,不愿介入美苏之间的斗争,而希望能在两极化的国际关系格局中保持“积极中立”的地位,遂纷纷宣布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它们接受了 “第三世界”这个概念,并在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的积极斡旋下,召开了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不结盟运动发扬了“万隆精神”,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形成,并逐渐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冲击了两极格局,加快了殖民体系的瓦解。

hyqinglan.net

回复: [13-秋]世界通史押题与解答

11、名词解释:印巴分治

印巴分治是1947年8月14日和15日发生在印度次大陆的历史事件,大英帝国统治下的英属印度解体,诞生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新国家。印巴分治使得印度和巴基斯坦获得了独立,然而两国的对立直至今日都在继续。分治的依据是当时英属印度境内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冲突;由于印度执政党中印度教徒占居大多数,少数伊斯兰教徒鼓吹“二民族论”,最终得到英国殖民当局的支持,于是两国在8月14、15日分别独立,是为“印巴分治”。

hyqinglan.net

回复: [13-秋]世界通史押题与解答

12、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

答:

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是指发生在20世纪40、50年代的四次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矛盾与冲突。它们分别是苏南冲突、波兹南事件、匈牙利事件和中苏关系恶化。

其中,苏南冲突的由来最久,爆发也最早。  早在二战期间,苏联为笼络英、美,支持南斯拉夫王国流亡政府,就为两国共产党关系蒙上阴影;战后,苏联把“斯大林模式”强加于南斯拉夫,企图在政治经济外交上控制南斯拉夫政府,更为两国两党的关系雪上加霜,最终酿成了苏南两国共产党之间的严重分歧与冲突。结果1948年2月,苏联冻结了同南斯拉夫的经济、军事关系;6月,把南共开除出共产党中央情报局。苏南冲突实质上是苏共大党大国主义的突出表现,造成了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次分裂。

波兹南事件、匈牙利事件、则都是在斯大林去世后,受到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影响而发生的。在此之前,透过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东欧各国的共产党被苏共牢牢地控制在伞下,但斯大林去世后,这种局面发生了变化。在党内,原本就存在着的不同路线在斯大林去世后显现出来;在党外,工人、学生的示威游行向政府请愿,要求改革,并最终酿成流血冲突。

两次事件背后都有其历史背景和深层原因。首先是苏联的大党大国主义给两国造成了深重的灾难,民族、宗教、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自由均受到限制,甚至国家主权也得不到保障;另外,斯大林模式的僵化也给两国带来严重的经济问题。在波兰,还存在着卡廷事件等历史恩怨,这些都成为冲突爆发的潜在因素。

虽然这两次事件都因为苏联方面的介入和镇压被平息,但严重伤害了社会主义阵营中各个国家的感情,损害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声誉,为社会主义阵营将来的分崩离析打响了前奏。

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实际与前两次事件很有相似之处。在1956年秘密报告出台后,两国就陷入了虽有分歧,但仍能相互合作的境况。而1958年后,随着中苏在建立长波电台、联合舰队以及炮击金门、中印冲突等事件上的对立,两国关系迅速恶化。1960年,苏联撕毁合同,撤走全部专家,中苏关系进入冰点,从此陷入中苏全面论战阶段。社会主义阵营于是进一步地分裂了。

hyqinglan.net

回复: [13-秋]世界通史押题与解答

13、多极化格局中的美苏争霸

答:

在60年代后逐渐产生的多极化世界格局中,美苏两国的霸主地位受到一定的冲击,他们在反复的调整中继续着冷战和世界范围内的争霸活动。

勃列日涅夫执政以后,随着苏联经济、军事力量的增强,60年代末开始采取进攻态势。苏联提出“全球攻势战略”,强调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团结”,一面扩张势力范围,挑起地区冲突,一面扩大在新兴国家中的影响。

美国方面则经历了“尼克松主义”到“星球大战计划”的转变。其中,“尼克松主义”以伙伴关系为核心,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缓和东西方矛盾。在尼克松任上,结束了越南战争,调整了与中国的关系,并且同苏联举行了最高级会谈。

但随后的里根内阁实行的是对苏的强硬态度。他推行实力政策,强调要遏制苏联的“全球野心”,并在1983年3月提出了遏制苏联的战略防御构想,即“星球大战计划”。标志美国开始推行对苏强硬的军事新政策。

这样的争锋一直持续到戈尔巴乔夫提出他的“新思维”。到80年代初期,苏联的内政外交开始陷入危机之中,长年的争霸消耗了苏联的国力。于是戈尔巴乔夫在1986年1月《关于彻底销毁核武器的建议》中首次提出“新思维”。其主要内容包括对资本主义和当代世界的认识,对全人类原则和阶级原则的认识(核战争与人类利益)以及对西方文明的肯定。

在“新思维”理论指导下,苏联调整外交政策。戈尔巴乔夫积极改善苏美关系、建立国际关系新秩序,同时推动欧洲外交。对第三世界方面,苏联也采取了收缩政策。

然而,“新思维”却对苏联解体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苏联对东欧剧变的不干预,坐视了社会主义阵营的覆灭,也最终招致了苏联的解体。

面对苏联、东欧及整个国际局势的重大变化,1989年5月,美国总统布什提出“超越遏制战略”。其主要内容包括促进苏联接受美国的价值观,支持东欧的政治经济自由化和增强美国的综合实力等等。这一战略对促进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同样产生了极大影响,就在这样的局势下,苏联解体,两极争霸的时代就此过去。

hyqingl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