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题: [书摘]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

还是这里好,不严肃可以随便记记,那什么精品笔记的太高级了。吾实在是难以望其项背了。
这次是文化诗学一课的阅读作品。
主要内容是记忆诗学。
物与记忆,死者与记忆。

书目:
宇文所安:《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

2

回复: [书摘]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

宇文所安:三联版前言

1.《追忆》是尝试把英文“散文”(essay)和中国式的感兴进行混合而造成的结果。


2.现代中国散文强调作者的主观性和文体的随意性,而英语的essay则可以把文学、文学批评以及学术研究,几种被分开了的范畴,重新融合为一体。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essay,必须读起来令人愉悦;而且,既然属于文学的一部分,它就应该时时更新,不能只是一成不变。作为文学批评的essay,则应该具有思辨性,至少它提出来的应该是一些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的难度不应该被简化。作者面临的挑战是把思想纳入文学的形式,使二者合二为一。

3.essay的本义,是“努力”或“尝试”。每一篇essay都是一次尝试,把那些被历史分隔开了的领域重新融为一体。

3

回复: [书摘]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

导论:诱惑及其来源

1.早在草创时期,中国古典文学就给人以这样的承诺:优秀的作家借助于它,能够身垂不朽。……然而在中国的传统长期演变中,这种承诺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像海市蜃楼似的引人入胜:它不但能使作家名垂千古,也能让作家内在的东西流传不衰,因此,后世的人读了他的作品,有可能真正了解他这个人。这种承诺换气的希望越大,引起的焦虑感就越严重,带来的困难就越难克服。
由于这种强烈的诱惑,中国古典文学渗透了对不朽的期望,它们成了它的核心主题之一。……就这样,古典文学常常从自身复制出自身,用已有的内容来充实新的期望,从往事中寻找根据,拿前人的行为和作品来印证今日的复现。……惧怕湮没和销蚀的心理,须臾不离地给永恒地“写下自我”的期望罩上了阴影。

2.成文的东西同它要表达的意义之间,表面线路的东西同真实之间,总有一段距离、一条鸿沟。在这种认知形态里,隐喻法占有重要的地位,同一个词,既向我们揭示,又向我们隐瞒,即告诉我们真情,又向我们散布谣言。
……比起另一种认知形态来说,它是次要的。另一种认知形态也有鸿沟,另一种鸿沟,时间、消逝和记忆的鸿沟。这里,举隅法占有重要地位,以部分使你想到全体,用残存的碎片使你设法重构想失去的整体。……如果说,在希望传统里,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意义和真实上,那么,在中国传统中,与它们大致相等的,是往事所起的作用和拥有的力量。

(流言:“以部分使你想到全体,用残存的碎片使你设法重构想失去的整体。”大约就是《骸骨》这一张吧?骸骨是残存的物,既是物又是人,和活着的人产生了联系。想要忘记却又忘不掉,是痛苦还是欣喜呢。所以说遗忘永远是不可能的吧。就连遗忘本身,也会被记住,成为回忆。)

3.回忆永远是向被回忆的东西靠近,时间在两者之间横有鸿沟,总有东西忘掉,总有东西记不完整。回忆同样永远是从属的、后起的。文学的力量就在于有这样的鸿沟和面纱存在,它们既让我们靠近、与此同时,又不让我们接近。

4.艺术品有自己的边界,它们会把它同周围的世界隔开,它可以取代现实世界,但不会同它混为一体。……正是这种自成一体的状态,这种艺术品内在的生存力,使得它能够脱离历史而自立。

5.记忆的鸿沟则不同:引起记忆的对象和景物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向不复存在的的完整的情景,两者成都无别,处在同一水平上。一件纪念品,譬如一束头发,不能代替往事;它把现在同过去连结起来,把我们引向已经消逝的完整的情景。引起回忆的是个别的对象,它们自身永远是不完整的;要想完整,就得借助于恢复某种整体。

6.没有这些阅读和已有的想象,就没有诗:我们会被排斥在外,成为既不了解说话者也不了解受话者的局外人。

7.他站在我们面前歌唱,四周笼罩着开元时代的幽灵,一个恣纵耽乐,、对即将降临的灾难懵然无知的时代。

(流言:因为太有感觉所以摘录一下)

8.诗意不在于记起的场景、不在于记起它们的事实,甚至也不在于昔日同今日的对比。诗意在于这样一条途径,通过这条途径,语词把想象力的运动引导向前,也是在这条途径上,语词由于无力跟随想象力完成它们的运动,因而败退下来。

9.现在,失去了可以随意相聚的机会,相逢的经常性本身也成了值得珍视的东西。“寻常”成了异乎寻常。此时此刻,记忆力是他们意识到自己失去了某种东西,由于这种失落,过去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东西,现在有了新的价值。

(流言:前面这段分析《江南逢李龟年》实在太牛逼……不全摘抄了)

10.没有付诸文字的东西给能够体会出这层诗意的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1.他挥手向展现在我们眼前的美丽景色,把我们的注意力从对消逝的时间的追忆上引开,或许还从未来上引开。然而,这个姿态是一种面纱,它是这样透明,以致是我们更加强烈地感受到我们所失去的东西。当我们说:“让我们别再谈它了”,并且试图转移话题是,我们所处的正是个令人痛苦的时刻,它说明了一个真情,标志着我们的思想难以摆脱我们同意要忘掉的东西,而且现在比以前更难摆脱了。

12.诗人把它说成是普通的重复——“我又碰到你了”——有一半是为了装样子,装作他想要掩饰他有这次相逢而承受到的重量,以及从中感受到的独特的欢愉和痛苦,而他们恰恰是因为这次相逢同以往的相逢全都不同而造成的。这个姿态又是一层透明的面纱:它通过无言而喊出想说又没说的东西。

13.这四行诗是回忆、失落和怅惘的诗:失去了的过去、可以想见的、完全没有希望的将来。然而,整首诗没有一个字将到同丧失有关的事。它谈到的只是相会。

14.写往事可以记下它的来龙去脉(“本末”),写历史则是在对文明的集体记忆中撷取材料。

15.到处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先人和沿袭的习俗上,这种习俗希腊人称为nomos,即传统惯例这个意义上的“法律”,我们在本书中称为“礼法”。

16.“周颂”做愚公圈钱10世纪初,在它里面,被风味神祇的祖先就在我们四周;在这里,无时无刻不顾及到先人和沿袭的习俗,并不是把过去的事作为过去来考虑,作为消逝而不存在的东西,相反,倒是把它们看作压迫人的、现实存在的东西。在初民社会中,过去同现实离得并不太远;父辈们和奉作神祇的祖先们就在近处徘徊。人们说话时小心翼翼,知道自己说些什么他们都听得见。

17.诗歌是用我们今天可以视为表演性的演唱词结束的,用大声强调真实可信来使它真实可信。

18.孔子怎样把周礼搁置到更为坚固的基础上,这种方法极为微妙,或者可以说极为重要:从孔子起,周代的道德准则不再作为一种事实,而是作为一种可能性,不再作为某种可以抓到手的东西,而是作为某种值得追求的东西,出现在人们面前。

19.把周礼从眼前实有的东西转化为遥远的渴慕对象,实际上也就是成人,传统是有可能中断或丢失的。

20.过去成了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成了必须竭诚追求的渴慕对象;它经过改头换面才保存下来,失去了过去,使人感到悲哀。

21.在中国,古代周朝的氏族礼法没有被哲学的探求和功利的考虑取代,也没有借助超自然的力量转化为法规;它作为一种历史的可能性而存在,人们抱着恢复它的希望,保存和研究记载它的断简残篇。然而,我们总是没有办法把它恢复得尽善尽美。当我们举行丰收的庆典,歌颂典礼的完美无缺时,神话的祖先一直站在我们身后望着。我们转过头去,祖先们消失不见了,于是,我们不知道该如何继续下去了。剩下的只是对以往如何完美地举行祭祀的不完整的回忆;我们拿得出的只有少量古时的记载。……功利主义的传统清楚地意识到,对过去的留恋才是它真正的敌人;用争鸣的方法无法击败这种情感,最终它不得不诉诸暴力。然而,它失败了。

22.司马迁: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观所以得尊宠及所以得废辱,亦当世得失之林也。(《史记·离祖功臣侯者年表》)
《史记》这段话是建议我们为了一定的目的,为了对自己有所帮助,任意把历史事实抽出来作为例证;儒家则坚持说,在同古代的人物和事件打交道时,我们自身一定会得到改善——古代的东西并不是可以任意摆布的工具,它们是价值的具体体现。

23.如果你想找,在所有同过去有关的书里都可以找到同现在有关联的东西,但是,这些东西就其程度而言,是层次不齐的,其中有的所谓过去,根本就不再作为过去而存在,它们只不过是现在用来掩盖自己的、依稀透明的幌子。
当我在这里说到过去是,我指的是“存在于过去”,指的是某种已经结束和消失的、完整的东西,说它还存在——存在于典籍、碎片和记忆里——只是一种比喻的说法。

24.我们不应该仅仅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去研究和利用历史上有影响的事例;这样的事例要求我们承认它的历史存在,一旦我们承认了它的要求,它同我们分处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这一点,就有它的意义了。……正如我们永远不能完整无缺地了解过去一样,如果仅仅把过去应用于现在,我们就永远掌握不了完整的过去和有生命的过去。

25.要真正领悟过去,就不能不对文明的延续性性有所反思,思考一下什么能够传递给后人,什么不能传递给后人,以及在传递过程中,什么是能够为人所知的。只有在世俗的传统里,人的行动才会具有永久的价值和意义(使得“自我”永垂不朽、这种“自我”的本性,先是道教后是佛教都揭示过,它们赋予它以虚幻缥缈的外形);就此而论,传递的问题是个不容轻视的问题。凡是遇上这个问题的人,都会感到惴惴不安、心绪不宁。

4

回复: [书摘]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

这文章太萌了!

顾彬之外,宇文所安如何?
             今儿个 发表于: 2009-3-10 13:52 来源: 今天
http://www.jintian.net/today/html/52/t-11252.html

5

回复: [书摘]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

1.黍稷和石碑:回忆者与被回忆者

a.因为我们渴望要“存在”——在有形的物体内,在著作里,在作品中——我们绝不可能无动于衷地把经过抹拭的地方简单地看作一片空白。

b.我们所以轻蔑地把这种反应称为“老生常谈”,是因为我们憎恨人人都会对这个人的毁灭作出同样的反应,抱有同样的情感。老生常谈也是一种抹拭,是普遍对个别的抹拭,我们对它报之以一种出于恐惧的蔑视,这种恐惧是一种预感,预感到还存在有另一种陨灭:人的身份名望的陨灭。

c.通过回忆我们自己也成了回忆的对象,成了值得为后人记起的对象。

d.只有得到不断传递下去的许诺,人类的行为才有希望超越有限的现在而继续生存。

e.由于任何传递都不能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人们因此而辗转不安,因此而迸发出激情。

f.回忆者被人回忆,他的回忆的行为比它所回忆的对象更为生动鲜明。……这是对自己的嘲弄:传递自身变成了传递的对象;借以生存的形式变成了生存物的内容。在这里,我们发现了关于文明史性质的一个藏而不露的真理,这就是:文明之所以能永远延续发展下去,最重要的是因为它的结构来自它自身。

g.从记载中国文明的早期典籍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广泛普遍地关心保存古代有价值的东西。

h.后世诗人所写的“怀古”诗,其中许多因素已经出现在《毛诗》的传文里:诗人邂逅相遇的遗址,人类的失落与大自然的周而复始之间的对比在诗人胸中引起的不安和激情,失落造成的空白所留下的轮廓,它们吸引了诗人的注意力,使他流连忘返。

i.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问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它们是用古代儒家的教条“知人”来诘难读者。

j.回忆者比被回忆者更伟大。(有语境)

k.我们做他做过的事,感受他感受过的情感。

l.自然场景同典籍书本一样,对于回忆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时间不会倒流的,只有依靠它们,才有可能重温故事、重游旧地、重睹故人。

m.挤满先人的地方没有后人插足的余地,只有为数不多的人会被后人记住。

6

回复: [书摘]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

2.骨骸
a.庄子明明知道“南面王乐”并无欢乐可言,然而还是用它来比喻人世间的最大快乐。
b.我们想要死去的人同我们在一起,想方设法使它们能够对我们说话,即使就像在这则寓言中那样,仅仅为了告诉我们:他们生活在一个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世界里,对我们这些活着的人,他们无话可说。
c.没有附带任何纪念标志的骨骸代表了一种失落:身份的失落、时代的失落和家族的失落,家族的目的就在于要保持回忆。骨骸是不分时代的,它们无名无姓,没有亲系。
d.我们不得不把无名的死者同我们自己联系起来,不管他们是不是情愿。在后世那一小批套用庄子这则寓言而写的作品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压抑不住的欲望。其中最有名的要算张衡。
e.套用旧故事写新作品,这种做法值得我们注意。当早先的作品既吸引读者,又使读者不安时,这种现象就出现了。
f.庄子所问的是:“你怎么落到今天这种地步?”张衡把问题变成:“你是谁?”而且得到的回答是:“庄子(庄周)。”原先的提问者如今成了被问者……这种变更处于一种在我们之中普遍存在的疑惑,不相信庄子的寓言里包含的那种价值观——死者的欢乐和毫无遗憾。
g.在庄子笔下,髑髅所说的话,同弃之于荒野的骨骸那不明身份的身份是相符的,它讲的是生的劳碌和死的解脱。
h.髑髅可以津津乐道冥府的自由,克尽厥职的活人社会却为这些死者悲哀,悲叹他们无人可以依靠,把依赖和亲属这些概念强加给他们。党校家庭无力照料自己的成员时,更大的社会家庭就插手相助,以便无名的死者也能同活人保持一定的联系。
i.(谢惠连)他对这一死者一无所知,无法按照所需的程式撰写祭文;于是,他就像庄子和张衡那样,凡是需要讲到死者生平中重要事项的地方,就用问题来取代,用体温的形式来掩饰他的无知。
j.骨骼两重性的外在化:他们既是人,又只是单纯的“物”。
k.这个我们借以称呼他们的名字,正反映出他们已经脱离了同我们的干系。
l.死者已经完全脱离了我们,我们却仍然把他们当作仿佛生活在我们之中来对待。他们既是物又是人,是一种有强大作用力的记忆变形,是湮没的人铭刻给现在人看的志文。
m.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为基础的。
n.死者缄默不语。可是我们仍然克制不住要同他们交谈的欲望,控制不了想把他们套进人际关系这张大网里去的冲动。
o.对生的依恋是我们同死者建立关系的基础,然而,由于感到被人辜负了,这种单纯的依恋就变得复杂了。
p.死亡使我们更加急不可耐地依恋于生活,这种依恋之情使得我们迁怒于那些背弃了生活的人:我们召回他们的亡魂,对他们加以叱责。
q.王守仁对冥府的看法同庄子的和张衡的一样富有诗意,但也有不同的地方——死亡最令人恐怖的是要离世远去,是由此而来的孤独,是断绝与人类的一切往来。

7

回复: [书摘]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

3.繁盛与衰落:必然性的机械运转

a.最终,当他经过磨洗让物体显露出本形时,他没有发现事情是什么,只是发现了事情不是什么。

b.一旦我们了解了它,一旦我们把围绕在它周围的、被遗忘的过去全都重新拼拢起来,这件蒙着泥沙锈迹的物品自身就将失去意义。

c.必然性贯穿于朝代更迭的历史中,偏离了这种必然性,就是异端。注释是传统借以惩罚异端的的工具。

d.无论是犯罪还是惩罚,都是神一手炮制的。

e.想象者要控制他所写的情节,就得依靠超验的意志在情节中的作用:在西方传统里,有意识的虚构越是起了作用,真正可以成为悲剧的作品也就越加凝练,反之亦然,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f.在所有的引人入胜的繁华和所有的感官快乐之中,都隐藏着罪恶和危险以及惩罚和厄运的暗流。

g.物非故物,染苍染黄,自然界已经带上了人类社会的色彩,即使是在无人居住的废墟之中,仿佛也能听到人类所范过错的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