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题: 外国文学A4

一楼景春雨!

Post's attachments

[lehupt] Upside.Down.2012.BluRay.720p.DTS.x264-CHD.mkv.torrent 14.24 kb, file has never been downloaded. 

You don't have the permssions to download the attachments of this post.

2

回复: 外国文学A4

目前复习的资料主要有如下三种
一、殷梨亭版
二、赵敏版未整理
三、赵敏版(不全)




===============分割线=因为附件个数限制就不传了===============



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材料分析。

十九世纪后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Ⅰ陀思妥耶夫斯基
一、《罪与罚》
1.主要人物:
拉斯柯尔尼科夫:穷大学生,杀人犯;
冬尼亚: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妹妹,为了哥哥被迫嫁给地主卢仁;
马美拉多夫:城市贫民,失业,酗酒,车祸而死;
索尼亚:马美拉多夫之女,为全家生计,被迫卖身。

2.人物分析
拉斯柯尔尼科夫:
       具有双重人格,心地善良、有天赋、有正义感,但同时因压抑而变得性格阴郁、孤僻。“在他身上似乎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在交替变化”。正是这双重人格之间的激烈冲突,使主人公不断地摇摆于对自己的“理论”(即关于“平凡的人”与“不平凡的人”的观点)的肯定与否定之间。最终其人格中的主导倾向取得胜利,使其最后否定自己的“理论”。

3.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犯罪原因
       1、表层动机:为生活所迫。
       2、深层动因:为使自己成为不平凡的人,人可以分为平凡和不平凡两种,不平凡的人,即做人类的统治者或做人类的恩人。

4.《罪与罚》主题
关于“罪”
谁之罪?
何种罪?
由谁来定罪?
                     
关于“罚”。
谁有权实施“罚”?
如何惩罚?

二、《卡拉马佐夫兄弟》
1.《卡拉马佐夫兄弟》主要内容
第一部:第一卷    一个家庭的历史
                 第二卷不适当的聚会
                 第三卷好色之徒
第二部:第一卷折磨
                 第二卷赞成和反对
                 第三卷俄罗斯教士
第三部:第一卷阿辽沙
                 第二卷米卡
                 第三卷预审
第四部:第一卷男孩子们
                 第二卷伊凡·费多罗维奇哥哥
                 第三卷错判的案子
尾声

2.《卡拉玛佐夫兄弟》主要人物
费道尔·卡拉玛佐夫:地主,积聚巨额财产,粗鲁、贪婪、淫荡。
德米特里·卡拉玛佐夫:长子,继承父亲的劣根性,图谋弑父。
伊凡·卡拉玛佐夫:次子,受过良好教育,不信上帝和一般的道
                         德准则,认为世上无论什么事都可以允许,
                         不必加以禁止,有弑父的潜意识。
阿辽沙·卡拉玛佐夫:幼子,单纯虔诚,是宽恕、仁爱的化身。
斯麦尔加科夫:私生子,伪装忠实,仇视生父,实际的弑父者。 

3.卡拉马佐夫家族的特征
偶合式家庭:家庭成员间缺少共同的价值纽带和情感关联,缺少共同的信仰,仅因某个原因而聚合成家庭的形式。
卡拉玛佐夫气质(性格):卑鄙无耻、自私自利、野蛮残暴、放肆淫逸。

4.《卡拉马佐夫兄弟》主题
个体怎样实现自我救赎与精神重生:“凡人通过向耶稣对先辈的过错进行弥补达到救赎与重生,从而达到天下大同”。
如果没有对神的信仰,人的自由意志将会在何种向度上发展到何种程度?
如果缺少爱与宽恕,人性将会沦落到何种程度?

5.名词:复调小说
苏联文学理论家巴赫金在他的著作《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中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称为“复调小说”,用以区别于传统意义上作家全知全能型的单声部小说。他认为“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的真正的复调,这确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的特点。”

Ⅱ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
通过安娜追求爱情自由和列文探索社会出路这两条平行发展的情节线索,反映了19世纪下半期农奴制崩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介入等因素在俄国社会思想和生活中引发巨大变动,探讨个体与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1.主要人物:
安娜: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受资产阶级思想影响,追求个性自由、爱情幸福的贵族妇女,以个人力量反抗整个社会而导致悲剧结局。
列文:作者的自传性人物,道德高尚,具有进步思想,不断探索社会改良的道路,理想破灭后,在家庭幸福和宗法制农民的信仰中找到精神归宿。

作品的“双拱式”结构
奥勃浪斯基 -  -  -  -  -  -  -  陶丽
      │                     │
      安娜  -  -  -  -  -  -  列文
      │
     卡列宁                   │
      │
  渥伦斯基  -  -  -  -  -  -  - 吉娣
    城市          │         乡村
               精神探索


名词:心灵的辩证法
车尔尼雪夫斯基:心理分析具有不同的方向:一类作家热衷于刻划性格的轮廓;另一类作家善于描写社会关系与生活冲突对于性格的影响;第三类作家乐于说明感情与行动的联系;第四类作家精于剖析种种激情;而托尔斯泰伯爵最感兴趣的,却是心理过程本身,是这过程的形态和规律,用一个特定的术语来表达,就是心灵的辩证法。

《复活》
通过主人公的遭遇揭露沙皇官僚国家机器法庭、监狱、法律反人民的本质,揭开官办教会慈善的面纱,批判了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罪恶,表达了对底层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以及通过道德完善实现社会正义的理想。

忏悔的贵族
托尔斯泰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优秀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他们学识渊博,受过良好教养,同情下层百姓,不满奢侈浮华的上流社会生活,探求民族未来的出路。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中的尼考林卡,《战争与和平》中的彼埃尔,《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列文和《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均为忏悔的贵族的典型。


名词:托尔斯泰主义
托尔斯泰宗教思想集中表现为“托尔斯泰主义”。托尔斯泰主义的内容是他的著名的两个命题:“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托尔斯泰主义是立足于基督教的禁欲主义基础上的。“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都源于基督教教义。他要人们博爱、不抗恶、道德完善、放弃财产,用最大限度压制自己正常欲望的办法来消除不幸,求得灵魂的安宁和幸福。


十九世纪后期法国自然主义文学
名词:自然主义文学
十九世纪后期产生于法国的文学流派,1870-1880年代达到鼎盛
自然主义文学不以塑造典型人物为主要目的,重在揭示人物的内在心理特点和外部生理特征。在作品中淡化情节,力求展示最直观的生活景象。自然主义文学中有关现代社会异化现象的描写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Ⅰ.左拉
《卢贡—玛卡尔家族》
《萌芽》
《萌芽》的主要人物
斗争工人:艾蒂安·朗蒂耶
马厄一家:“善终老爹”
          图森夫妇
          卡特琳
工贼:皮埃龙
无政府主义者:苏瓦林
非暴力革命者:拉瑟纳尔
资本家:股东格雷古瓦、总经理埃内博

《萌芽》的主题
在资本家的生活场景和工人生活场景的对照中揭示工人贫困的原因及其与资本家之间的内在矛盾;
客观反映资本主义上升期工人运动从萌芽状态到发展壮大的过程;
在个体、群体与社会政治势力等多维视角中探讨工人运动发生的根源。

《萌芽》的特点
由于采用对照、对比的结构,小说的主要章节和情景都呈现出双重画面和图景。
成功地塑造了以艾蒂安为代表的煤矿工人群体形象。
虽偏重于从生理学的角度去解释矿工们的行为,但在一定程度上也用社会学的分析方式代替了生理和遗传学的分析,是对自然主义局限性的一种超越。

《萌芽》的意义及价值
第一次把 “劳资矛盾”这一突出社会问题作为小说表现的主要内容。
“我的小说描写工资劳动者的暴动,这是对社会的冲击,使它为之震动;一句话,是描写资本和劳动的斗争。这部小说的重要性就在于:我希望它预告未来,它提出的问题将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问题。”


Ⅱ.莫泊桑
莫泊桑代表作
长篇小说:
《一生》(1883年)           《漂亮朋友》(1885年)
《温泉》(1886年)           《皮埃尔与若望》(1888年)
《如死一般强》(1889年)     《我们的心》(1890年)
短篇小说:
月光、两个朋友、菲菲小姐、瓦尔特·施纳夫斯奇遇记、一场决斗、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一家子、西蒙的爸爸、修软椅的女人、珠宝、一封信

2.莫泊桑短篇小说的内容
描写资产阶级市民生活,揭示小市民的性格弱点:《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等。
描写诺曼底农民生活,颂扬其善良品质:《归来》、《衣柜》、《散步》等。
描写普法战争,反映法国下层劳动人民的爱国情感:《羊脂球》、《米龙老爹》和《菲菲小姐》等。
反映自然人性的美好:《月光》、《西蒙的爸爸》等。

3.莫泊桑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擅长从平凡生活中择取富于典型性的个别事件或生活画面,以小见大地反映生活。
在表现手法上,采用对比、对照、反衬等多种手法构思情节、描写场景和刻画人物。
长于细节描写。


十九世纪后期法国象征主义文学
名词:前期象征主义文学
19世纪后期发源于法国并在20世纪初影响到欧美其他国家的文学流派。
强调作家的个性、主观感受和“内心真实”,注重以心灵的想象创造某种带有象征性的神奇画面。主张在隐喻和暗示中通过特定形象的综合来表达内在的观念和精神世界。重视语言的多重功能和内涵的丰富性,追求华丽的形式效果。

Ⅰ.波德莱尔
“所谓‘现代性’,我指的是转瞬即逝的、即兴偶成、意外多变的那一半艺术,另一半艺术则是永恒不变的。 ”
   “丑恶经过艺术的表现化而为美,带有韵律和节奏的痛苦使精神充满了一种平静的快乐,这是艺术的奇妙的特权之一。”
《恶之花》
Ⅱ.魏尔伦
Ⅲ.兰波
《醉舟》
Ⅳ.马拉美
《牧神的午后》

十九世纪后期英国唯美主义文学
名词:唯美主义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发源于英国并波及到其他国家的一场文艺思潮;
认为艺术的使命只在于提供感观上的愉悦,提倡“为艺术而艺术”,强调艺术具有超越道德及功利之外的纯粹美,追求生活的艺术化,关注艺术技巧和艺术形式上的完美

王尔德
《莎乐美》
1.主要人物:
           希律王
           希罗底
           莎乐美
           约翰
           叙利亚侍卫
           女侍从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
起先希律为他兄弟腓力的妻子希罗底的缘故,把约翰拿住锁在监里。
因为约翰曾对他说:“你娶这妇人是不合理的。”
希律就想要杀他,只是怕百姓,因为他们以约翰为先知。
到了希律的生日,希罗底的女儿在众人面前跳舞,使希律欢喜。
希律就起誓,应许随她所求的给她。
女儿被母亲所使,就说:“请把施洗约翰的头放在盘子里,拿来给我。”
王便忧愁,但因他所起的誓,又因同席的人,就吩咐给她。
于是打发人去,在监里斩了约翰,
把头放在盘子里,拿来给了女子,女子拿去给她母亲。
约翰的门徒来,把尸首领去埋葬了,就去告诉耶稣。 


二十世纪俄苏现实主义文学
Ⅰ.高尔基:《母亲》
母亲尼洛夫娜是贯穿小说始终的形象。
小说着重描写了备受精神欺压、软弱柔顺的普通劳动妇女,如何在时代的感召和先进分子的影响下逐步觉醒、投入社会斗争的过程。

Ⅱ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
作品以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到1922年俄国国内战争结束的历史时期为背景,通过主人公葛利高里的悲剧性命运反映了顿河地区哥萨克人的生活变迁,展现了顿河地区的特殊风貌,表达了对二十世纪初期俄国社会动荡历程的思索。

主要人物:
潘台莱·麦列霍夫——伊丽妮奇娜
葛利高里·麦列霍夫——娜塔利亚
彼得罗·麦列霍夫——妲丽亚
杜尼亚什卡——米什卡·科舍沃伊
司捷潘·阿斯塔霍夫——阿克尼西亚

葛利高里的生命轨迹
1912年冬参加战争
1917年秋加入赤卫军
1918年春加入白卫军
1918年冬离队
1919年春加入白卫军
1920年春加入红军
1920年秋加入匪帮
1921年春回乡

作品主题
从普通人的视角入手,在个人与历史事件及时代发展的关联中表现处于时代变革中的个体的悲剧性命运,同时以人道主义情怀对这种悲剧性命运的成因进行了深入探究。

思考
葛利高里的人物形象分析
葛利高里悲剧性命运的成因


Ⅲ.爱伦堡(解冻文学)
对1950年代时期苏联文坛上涌现出的一种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创作倾向的概括,因1954年作家爱伦堡的中篇小说《解冻》而得名。解冻文学出现之前,宣扬“无冲突论”、粉饰生活、回避现实矛盾,公式化、概念化的创作长期占据苏联文坛的主流。解冻文学的出现引发了对一系列问题的深入思考,打破了文坛长期以来的沉闷空气,开启了苏联文学的新时代。

Ⅳ.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
以日瓦戈医生的人生经历为线索,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上再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05年革命、1917年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国内革命战争、新经济政策时期等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深刻地反思了个人命运与时代精神和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

主要人物
尤拉·日瓦戈——东尼娅
叶夫格拉夫·日瓦戈
帕沙——拉萨莉(拉拉)
科马罗夫斯基

主题关键词
自由与纯洁
人性的高贵与卑劣
善行与暴力
个人的发展与社会及历史的发展
革命与人道主义

思考
《日瓦戈医生》的主题及其意义
日瓦戈医生的形象

Ⅴ.布尔加科夫:《大师和玛格丽特》
主要人物:
魔王沃兰德及其随从
大师
玛格丽特
约书亚
彼拉多

作品中的三个世界
《圣经》故事-耶舒阿与彼拉多-神
魔鬼传说-魔王沃兰德及其随从-鬼
现实生活-大师和玛格丽特-人

主要情节线索
现实:大师因创作不被理解并遭到同行的嘲笑和批判而隐遁,玛格丽特寻找大师;
魔幻:魔王沃兰德及随从造访莫斯科,在探测人心的过程中引发一系列混乱,发现了大师与玛格丽特;
历史:在大师的作品中,总督彼拉多因处死约书亚而悔恨千年。

作品主题
通过大师的现实生活与魔王的奇幻世界之间的勾连和对照,在历史传奇、奇异幻想和生活现实构建的多元空间中,批判了庸俗、贪婪、虚伪的丑恶人性,表达了对纯洁、正直、执着的良善人性的赞美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Ⅵ.索尔仁尼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二十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Ⅰ.萧伯纳
1.创作概况
英国最具代表性的现实主义戏剧家,1925年因“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而获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作品:《人与超人》(1903)、《芭芭拉少校》(1905)、《伤心之家》(1913)、《皮革马利翁》(1914)、《圣女贞德》(1923)、《苹果车》(1929)、《突然出现的岛上愚人》(1936)

创作思想特点
批判讽刺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各种社会现实问题,包括中产阶级的文明习俗和伦理道德;
暴露中产阶级新生代的软弱;
揭示人性的丑陋、讥嘲以浪漫情调看待人生的处世观点,探讨更有普遍意义的人生态度与人性问题。

Ⅱ.高尔斯华绥:《福尔赛世家》
1932年,因其描述的卓越艺术—这种艺术在《福尔赛世家》中达到高峰”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创作概况
作品以十九世纪后期和二十世纪初期的英国社会为背景,描写英国资产阶级盛极而衰的历史过程。
代表作:长篇小说《福尔赛世家》三部曲:《有产业的人》1906、《骑虎》1920、《出租》1921;《现代喜剧》三部曲:《白猿》1926、《银匙》1926、《天鹅之歌》1928;《尾声》三部曲:《女侍》1931、《开花的荒野》1932、《河那边》1933。

Ⅲ.劳伦斯:《虹》
通过一家三代人的经历叙述了英国由传统农业社会进入现代工业社会的历史进程,从整体上反映了现代人在最初面对工业文明时的困惑和挣扎,表达了试图摆脱束缚寻找自由生活的愿望。

主要人物
第一代:汤姆·布兰文—莉迪亚·兰斯基
第二代:威廉·布兰文—安娜· 兰斯基
第三代:厄休拉·布兰文—安东·斯克里本斯基

特点
作品大量运用象征、比喻和意象描写的手法来展现人物的内在精神世界;
不以塑造人物为目的,重在描摹人物的心理,并由此分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思考
厄休拉的形象内涵及其意义
结合小说情节分析“虹”的象征意味

内容选
“神晓谕说,我与你们和你们的后裔立约。并与你们这里的一切活物立约;”
“我把虹放在云彩中,这就可作我与地立约的记号了。”
“我使云彩盖地的时候,必有虹现身在云彩中;”
“我便记念我与你们,和各样有血肉的活物所立的约,水就再不泛滥毁坏一切有血肉的物了。”
接着,在那飘动着的云彩之中,她看到一条淡淡的彩虹一般的光给那小山的一部分染上了鲜明的色彩。在遗忘之中,她微微一惊,伸着头去寻找那飘忽的色彩,结果却看到一道彩虹慢慢自动形成了。……那色彩不知来自何方,神秘地慢慢越聚越浓,最后终于聚集成一条淡淡的巨大的虹霓。
这彩虹耸立在大地之上。……在那彩虹之中,她看到了大地的新的结构,看到那脆弱的腐败的房屋和工厂全被一扫而光,看到这个世界将以真理作为它的活的支架重新建立起来,巍然屹立在苍穹之下。

Ⅳ.毛姆
代表作:
《人性的枷锁》1915               《月亮和六便士》1919
《面纱》1925                     《寻欢作乐》1930                  《刀锋》1944

Ⅴ.E·M 福斯特   
代表作:
《天使不敢驻足的地方》1905
《最长的旅行》1907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1908
《霍华德庄园》1910
《印度之行》1924


二十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名词:长河小说
即多卷本形式的长篇小说,得名于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第七卷的序言。罗曼·罗兰认为,《约翰·克利斯朵夫》这部作品始终就像是一条长河。由此,其他在此前后诞生的多卷本系列长篇小说也因情节线索清晰,具有长河般的连贯性和独特的时代气息而被归入长河小说行列。

Ⅰ.阿纳托尔·法朗士
作家、评论家、社会活动家。
长篇小说代表作:
《苔依丝》(1890)
《企鹅岛》(1908)
《诸神渴了》(1912)
《天使的反叛》(1914)
192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Ⅱ.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作品批判了资产阶级社会的腐朽堕落,通过主人公的人生历程,反映了20世纪初期欧洲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在社会斗争中从叛逆、追求到幻灭的整个过程,具有较强的典型意义。
克利斯朵夫的英雄主义和反抗精神使其成为20世纪西方社会进步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作品特点
作品在结构上与交响乐的乐章有对应之处,每一卷都是一个有着不同乐思、情绪和节奏的乐章,作品也由此被称为“音乐小说”。

Ⅲ.安德烈·马尔罗:长篇小说:《胜利者》、《人类的命运》

Ⅳ.圣·埃克絮佩里:童话:《小王子》

二十世纪德国现实主义文学
Ⅰ.亨利希·曼:《臣仆》

Ⅱ.托马斯·曼:《布登勃洛克一家》
通过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历经四代人,由繁荣走向没落的过程,反映了德国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走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程中,资本主义社会的传统理想和道德信念逐渐走向衰败的历史现实。

Ⅲ.赫尔曼·黑塞:《玻璃球游戏》

Ⅳ.布莱希特:《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
通过大胆妈妈一家人的不幸遭遇,揭示了战争对人类美好品质和幸福生活的毁灭性破坏,破除民众对战争所抱有的不切实际的幻想。

1.作品特点
以人为打断情节的方式增强戏剧的表演效果;
以开放式的情节结构促动观众的思索意识;
以共时性的场景设置增进戏剧情节的透明化,揭示事件本相。

间离效果
利用艺术方法把平常的事物变得不平常,揭示事物的因果关系,暴露事物的矛盾性质,使人们认识改变现实的可能性。
就表演而言,要求演员与角色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把二者融合为一,演员要高于角色、驾驭角色、表演角色。


二十世纪美国现实主义文学
名词:迷惘的一代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相似的主题和创作手法进行创作的一批作家的总称,他们的作品中都带有浓重的“迷惘”情绪。斯泰因曾指海明威称“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
海明威在《太阳照样升起》的扉页上以斯泰因之语为题词,使这一称谓流传于世。

名词:冰山原理
海明威在《死在午后》中提出的创作原则;
他认为,“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
意图借此比喻说明,作家不仅必须具备深厚的感情基础和生活积累,还要使自己的作品有含蓄简约、凝练深沉的艺术特征。简言之,即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Ⅰ.德莱塞:《美国悲剧》
克莱德·格里菲思因受到美国生活方式及其所代表的拜金价值观的影响而逐渐蜕变,最终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他的沦落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
作品真实展现了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揭露了物质社会对人的侵蚀和毒害,指出宗教思想在现实中的无能为力,同时也暴露了所谓的美国民主和司法公正的虚伪性。

德莱塞作品主题
作为美国现代小说的先驱,德莱塞率先在自己的作品中较为客观地对美国新出现的城市生活和社会道德进行了真实描绘。
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金钱至上和利己主义思想对个体的侵害,更揭示了物质欲望主导下的现代美国生活方式所造成的普遍恶果。

Ⅱ.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
其作品主要表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年轻一代对“美国梦”的追逐及其幻想的破灭。

爵士乐时代
主要指1919年5月至1929年10月这段时期,语出菲茨杰拉德《爵士乐时代的回声》一文。
菲茨杰拉德认为,“这是一个不断出奇迹的时代,这是一个艺术繁荣的时代,这是一个挥霍无度的时代,这是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时代”;
繁荣与衰败相依存,激情澎湃与彷徨迷惘相交织是这个时代的主要特点。

主要人物


Ⅲ.海明威:《老人与海》(硬汉形象)
以写实手法记录了老渔夫桑第亚哥与命运抗争的全过程,塑造了一个在重压下仍然保持优雅风度、在精神上永远不可战胜的“硬汉”形象。
“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但是打不败他。”

“硬汉”形象
海明威作品中出现的人物形象系列,有拳击师、斗牛士、猎人、渔夫等;
他们都具有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性格,面对暴力和死亡,面对不可改变的命运,都表现出从容、镇定的意志力,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
《老人与海》中的桑第亚哥即是这种典型的“硬汉”形象。

Ⅳ.斯坦贝克:《人鼠之间》
因“通过现实主义的、富于想象的创作,表现出富于同情的幽默和对社会的敏感的观察”于196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Ⅴ.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20世纪50年代美国青少年的代言人;
代表作:《麦田里的守望者》(1951),其主角霍尔登是最先出现的“反英雄”形象之一。


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名词+代表作家+代表作)
名词:未来主义
20世纪最早出现的一个以意大利为中心的反传统文学流派,以全新的、发达的未来为号召,肯定机器文明,讴歌力量、运动和速度,在无序联想和自由放任的文字中显示其刺激性和冲击力,致力于清除传统文化,表现出狂热的无政府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的反叛激情。

创始人是意大利作家马里内蒂:长篇小说《未来主义者马法尔卡》
代表人物有法国诗人阿波里奈尔,俄国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等。

名词:超现实主义
20世纪20年代中期兴起于法国的先锋文学流派,以达达主义为先驱,要求发动“文化革命”,摧毁一切旧传统,实现包括潜意识在内的精神领域的彻底解放。
创作中致力于运用超出意识控制的“自动写作”法,表现不受理性束缚的梦幻现实(即超现实),进而记录绝对真实,“解决人生的首要问题”。

创始人为法国作家安德烈·布勒东:1919年和苏波合作写出了第一部尝试“自动写作法”的小说《磁场》,其诗体小说《娜嘉》(1928)是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作。
代表作家有法国作家阿拉贡、艾吕雅等。

名词:后期象征主义
二十世纪初期影响遍及欧美多国的文学流派;
在创作理念上注重内在体验的象征表现,主要借助精致传神的鲜明意象,间接地暗示心灵对世界的把握,以求激起想象和联想,实现心灵体验的传达沟通,注重强调象征意义源于个人的内心感受,趋于抽象。

代表人物:法国的瓦莱里、德国的里尔克、俄国的叶赛宁、
美国的庞德: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爱尔兰的叶芝和
英国的艾略特:诗歌: 《荒原》(1922)、《空心人》(1925)、《四个四重奏》(1935-1941);
              文学批评:《传统与个人才能》(1917)、《批评的功能》(1923) 、
                       《诗歌的用途和批评的用途》(1933);
              历史剧:《大教堂凶杀案》(1935)。
等。

名词:表现主义
兴起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学流派;
侧重运用扭曲、变形、夸张、荒诞等手法,突出表现主体的内心体验、心理过程和感受,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人物形象往往被有意扭曲或抽象,情节怪诞突兀却发人深省,对后来的荒诞派戏剧有重要影响;

代表作家:瑞典的斯特林堡、
德国的卡夫卡:短篇小说: 《判决》(1912)            《中国长城的建造》(1919)
                        《饥饿艺术家》(1922)      《地洞》(1924)
中篇小说:《变形记》(1912)
长篇小说: 《美国》(1914)    《审判》(1918)    《城堡》(1922)、
美国的尤金·奥尼尔:《东航卡迪夫》1914                    《天边外》1918
                   《安娜·克里斯蒂》、 《琼斯皇》 1920   《毛猿》 1922
                   《榆树下的欲望》1926                  《奇异的插曲》1927
                   《悲悼》1931                          《卖冰人来了》1939
                   《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1941
等。

名词:意识流文学
20世纪上半期盛行于欧美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认为生活内容是主观印象、体验感受和意念思绪的总和,主张客观直接地摹写个人内心的意识流动和“心理时空” ;作品常呈现超越物理时空的现实与幻觉交织,过去、现在与未来并置的景象。

代表作家:法国的普鲁斯特:文集:《欢乐与时日》(1896)
                          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1913-1927)、
爱尔兰的乔伊斯:诗集:《室內乐》(1907)
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1914)              剧本:《流亡》(1915)
长篇小说: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1916)       《尤利西斯》(1922)
           《芬尼根守夜人》(1939) 、
英国的伍尔夫:《远航》(1915)          《夜与日》(1919)
             《雅各的房间》(1922)    《达罗威夫人》(1925)
             《到灯塔去》(1927)      《海浪》(1931)
             《岁月》(1937)
和美国的福克纳:《沙托里斯》(1929)         《喧嚣与骚动》(1929)
               《我弥留之际》(1930)       《八月之光》(1932)
               《押沙龙、押沙龙!》(1936)  《不败者》(1938)
               《去吧,摩西》(1942)       《寓言》(1954)。




后现代主义文学
名词:存在主义文学
在存在主义哲学思潮的基础上产生的文学流派,是存在主义哲学的主要表现形式。
产生于法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达到鼎盛时期,是后现代主义文学中影响最大的一个文学流派;
通过文学创作表达对存在的哲学思考,探讨人的存在与本质之间的关系、人的自由选择、存在的荒诞性等问题;

代表作家有萨特:小说:《恶心》(1938)、  《墙》(1939)、  《自由之路》(1945-1949)
                戏剧:    《苍蝇》(1943)、             《禁闭》(1944)、
                          《死无葬身之地》(1946)、       《毕恭毕敬的妓女》(1946)、       
                          《脏手》(1948)、             《特洛伊妇女》(1965)、
加缪:小说:《局外人》(1942)、   《鼠疫》(1947)
      戏剧:《误会》(1944)、  《卡利古拉》(1945)、  《戒严》(1948)、  《正义》(1949)
      哲学随笔:《西绪福斯神话》(1942)
和波伏瓦等。


名词:荒诞派戏剧
现代戏剧流派之一,是西方现代派文学中“荒诞文学”的发展。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兴起于法国,其后流行于欧美其他国家。
提倡纯粹戏剧性,放弃了形象塑造与戏剧冲突,运用支离破碎的舞台直观场景、奇特怪异的道具、颠三倒四的对话、混乱不堪的思维,表现现实的丑恶与恐怖、人生的痛苦与绝望,达到一种抽象的荒诞效果。

代表性作家作品有贝克特:小说:《马洛伊》、《马洛纳正在死去》和《无名的人》(1948-1949) ;
                       戏剧:《等待戈多》(1948)、   《结局》、《最后一局》(1957) 
                            《呵,美好的日于》(1961) 、
尤内斯库的《秃头歌女》等。

名词:黑色幽默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兴起于美国的小说流派;
多以夸张到荒谬程度的“幽默”去嘲讽社会和人生,因其中浸透着阴沉、痛苦、悲观、绝望的思想情绪故名“黑色”;
作品情节结构具有开放性、随意性,显得杂乱无章,人物荒诞怪异、愚蠢可笑,以喜剧的形式表现了悲剧性的内容;

代表作家:海勒: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1962)    《出了毛病》(1974)
                     《像高尔德一样好》(1979)    《上帝知道》(1984)
                     《并非玩笑》(1986)          《立此存照》(1988)
                     《结束时分》(1994)、
冯尼格、品钦、约翰·巴思等。

名词:魔幻现实主义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兴起于拉丁美洲,并于六十年代达到鼎盛时期的小说流派;
作品中呈现的往往是一个循环往复的、主客观时间相交错、多重空间相叠加的奇幻世界,以此来表达拉丁美洲独特的历史现实;
作品融汇了拉丁美洲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和宗教习俗,极富民族特色,体现了作家对本土文化和社会现实的关注。

代表作家:马尔克斯:小说:《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1961)
                         《恶时辰》、《格兰德大妈的葬礼》(1962)
                         《百年孤独》 (1967)         《家长的没落》(1975)
                         《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1981)
                         《霍乱时期的爱情》(1985)     《奇怪的朝圣者》(1992)
                         《绑架》(1996)、
阿斯图利亚斯、鲁尔福等。

*前、后期象征主义的主要区别:前期象征主义象征内涵意义较为单一、简单。暗示和对应的关系相对明晰;而后期象征主义则表现为多义、复杂,其内涵意义更具暗示性、联想性和含蓄性。
前期象征主义注重感情象征,提供对应和暗示,可以窥见作者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后期象征主义更在于表现抽象的思想观念,着眼于对艺术、生活和人生哲理的理性探索。
前期象征主义追求迷离朦胧的诗歌意境,把纯净的幻觉、梦境作为其审美追求,把直觉、梦幻、暗示、象征、音乐性等元素整合在一起;后期象征主义则把诗歌引入到宗教神秘之中,建立起象征主义的神话体系,将玄学、神话、宗教与象征元素融为一体。


一选择填空:
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  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佐拉《卢贡——玛卡尔家族》《萌芽》
波德莱尔《恶之花》
兰波《醉舟》 马拉美《牧神的午后》
王尔德《莎乐美》
高尔基《母亲》 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
爱伦堡“解冻文学”
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布尔加科夫《大师和玛格丽特》索尔仁尼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萧伯纳      高尔斯华绥《福尔赛世家》  劳伦斯《虹》 毛姆    E·M 福斯特
阿纳托尔·法朗士        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安德烈·马儿罗《胜利者》《人类的命运》    圣·埃克絮佩里《小王子》
亨里希·曼《臣仆》   托马斯·曼《布登勃洛克一家》   赫尔曼·黑塞《玻璃球游戏》
布莱希特《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
德莱塞《美国悲剧》   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  海明威《老人与海》(硬汉形象)
斯坦贝克《人鼠之间》   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各流派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
  未来主义:创始人【意大利】马里内蒂 代表作:《未来主义者马法尔卡》
            代表人物 【法国诗人】阿波里奈尔,【俄国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等。
  超现实主义:创始人 【法】 安德烈·布勒东,诗体小说《娜嘉》是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作。
             代表作家有法国作家阿拉贡、艾吕雅等。
  后期象征主义:代表人物:法国的瓦莱里、德国的里尔克、俄国的叶赛宁、美国的庞德、爱尔兰的叶芝
   英国的  艾略特  诗歌: 《荒原》《空心人》《四个四重奏》
                   文学批评:《传统与个人才能》《批评的功能》《诗歌的用途和批评的用途》
                    历史剧:《大教堂凶杀案》
  表现主义:代表作家:瑞典的斯特林堡、
                      德国的卡夫卡 短篇小说: 《判决》《中国长城的建造》《饥饿艺术家》《地洞》中篇小说:《变形记》长篇小说: 《美国》审判》《城堡》
  意识流文学:代表作家法国的普鲁斯特 文集:《欢乐与时日》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
                   爱尔兰的乔伊斯、诗集:《室內乐》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
  剧本:《流亡》长篇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尤利西斯》《芬尼根守夜人》
                    英国的伍尔夫《远航》《到灯塔去》《夜与日》《雅各的房间》《海浪》《岁月》
                    美国的福克纳  《沙托里斯》《喧嚣与骚动》《喧嚣与骚动》《去吧,摩西》《寓言》《八月之光》《不败者》


后现代主义文学各流派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
   存在主义文学  代表作家有萨特  小说《恶心》《墙》《自由之路》戏剧《苍蝇》《禁闭》
《死无葬身之地》《毕恭毕敬的妓女》《脏手》《特洛伊妇女》
                 加缪   小说:《局外人》《鼠疫》戏剧:《误会》《卡利古拉》《戒严》《正义》《西绪福斯神话》
               波伏瓦
   荒诞派戏剧  代表性作家作品有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尤内斯库的《秃头歌女》
   黑色幽默  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上帝知道》、冯尼格、品钦、约翰·巴思等。

   魔幻现实主义 代表作家: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绑架》、阿斯图利亚斯、鲁尔福等
垮掉的一代:代表性作家:金斯堡、凯鲁亚克
新小说:代表作家:娜塔丽·萨洛特、阿兰·罗布-格里耶、米歇尔·布托尔、克洛德·西蒙等



三 简答:
现代派某一流派的特点,具体作品举例分析
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作品分析
现代派特点
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
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
《虹》劳伦斯
《约翰·克利斯朵夫》罗曼·罗兰
《美国悲剧》
《了不起的盖茨比》
《 第二十二条军规》



================以上·殷梨亭版

3

回复: 外国文学A4

十九世纪文学

象征主义文学

象征主义文学(名词解释):
于十九世纪后期发源于法国,并在20世纪初影响到欧美其他国家的文学流派,强调作家的个性,主观感受和“内心真实”,注重以心灵的想象,创造某种带有象征性的神奇画面,艺术手法上主张用隐喻和暗示,重视语言的多重功能和内涵的丰富性,主要透过特定形象的综合来表达自己的观念和内在的精神联系,先驱为波德莱尔,前期代表作家为魏尔伦、兰波、马拉美,后期代表作家为瓦莱里、艾略特。

代表作家:
先驱:波德莱尔,法国著名诗人,代表作品为诗集《恶之花》
前期代表作家:
魏尔伦,法国人,被誉为法国象征派诗歌的“诗人之王”,著有《忧郁诗章》等诗集,并有诗论《诗的艺术》。
马拉美,法国人,代表作《一个牧神的午后》,马拉美以为,从诗性语言的本质来看,诗与散文的区别不是性质和形式上的,而是运用上的不同。
兰波,法国人,以“词汇诗人”著称,代表作《地狱一季》



自然主义文学

自然主义文学(名词解释):
十九世纪后期产生于法国的一个文学流派,1870~1880年代达到鼎盛后逐渐衰落。其理论来源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泰纳的艺术观以及贝尔纳、吕卡思的生理学研究;在创作中秉承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观,致力于反映社会历史的真实面貌,从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角度解读现代人的一切行动。注重细节,排斥想象性元素。提倡刻画群体形象,不着意塑造典型人物,淡化情节,不追求戏剧化叙述模式。其创始人为龚古尔兄弟,代表作家为左拉,莫泊桑。

左拉:法国作家,自然主义文学创始人,代表作为《卢贡-马卡尔家族的命运》、《小酒店》、《萌芽》,《萌芽》通过对矿工与资本家之间生活和工作条件的客观描写,真实地反映了工人运动兴起的整个过程和壮观的场面;初步揭示了造成工人贫困的原因,并将矿工与资本家之间内在的矛盾暴露出来,第一次把“劳资矛盾”这一突出社会问题作为小说表现的主要内容,从社会政治角度探讨工人贫困的根源。

莫泊桑:法国作家,代表作《羊脂球》。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卡拉马佐夫气质(名词解释):
出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卡拉马佐夫兄弟》,是对作品中人物特性的一种概括。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在性格品质上分别具有阴险、卑鄙、自私、残暴、贪婪、淫逸等特点,是人性中“恶”的集中显现。陀思妥耶夫斯基以这种暴露人性阴暗面的特殊方式反映了人性的双重性和复杂性,并力图在其中探讨人性救赎的可能途径。

复调小说(名词解释):
苏联文学理论家巴赫金在其著作《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中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不同于传统作家创作的全知全能的单声部小说,作品中“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的真正的复调”,由此,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也被视为“复调小说”的典型。

陀思妥耶夫斯基:
俄国十九世纪后期著名作家,世界文学天才,在二十世纪文学中受到极大的推崇,被西方现代派奉为鼻祖,其代表作为《罪与罚》和《卡拉马佐夫兄弟》。

《卡拉马佐夫兄弟》(在书目里):

主要人物
莫道尔·卡拉马佐夫:地主,积聚巨额财产,粗鲁、贪婪、淫荡。
德米特里·卡拉马佐夫:长子,继承父亲的劣根性,图谋弑父。
伊凡·卡拉马佐夫:次子,受过良好教育,不相信上帝和一般道德准则,有弑父的潜意识。
阿辽沙·卡拉马佐夫:幼子,单纯虔诚,是宽恕、仁爱的化身。
斯麦尔佳科夫:老拉拉马佐夫的私生子。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俄国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它是根据一桩真实的弑父案写成的。书中主要人物为旧俄外省地主卡拉马佐夫和他的儿子:德米特里、伊凡、阿辽沙及私生子斯麦尔佳科夫。老卡拉马佐夫在行将就木之年仍贪婪、好色,不仅霸占妻子留给儿子们的遗产,而且还与长子德米特里为一个女人争风吃醋。德米特里对父亲恨之入骨,一再扬言要杀死他,并且有一天夜晚真地闯到父亲的窗下,掏出了凶器……是夜老卡拉马佐夫被杀死了,德米特里因而被拘捕。可实际上,真正的弑父者并不是德米特里,而是斯麦尔佳科夫。他是在伊凡“既然没有上帝,则什么都可以做”的“理论”鼓动下,为发泄自己在长期卑屈处境下郁积起来的怨毒情绪,为取得金钱,冷酷地谋杀了自己的父亲。事情的结局是悲惨的:德米特里无辜被判刑,斯麦尔佳科夫畏罪自杀,伊凡因内咎自责而精神错乱,阿辽沙撇家远行。这一“偶合家庭”崩溃了,它成为分崩离析的沙皇专制社会的一个缩影。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艺术成就:1、复调小说,2、对话性,3、深度心理描写。




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俄苏现实主义文学

解冻文学(名词解释):
对1950年代时期苏联文坛上涌现出的一种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创作倾向的概括,因1954年作家爱伦堡的中篇小说《解冻》而得名。解冻文学出现之前,宣扬“无冲突论”、粉饰生活、回避现实矛盾,公式化、概念化的创作长期占据苏联文坛的主流,这些作品的出现引发了对一系列问题的深入思考,打破了文坛长期以来的沉闷空气,开启了苏联文学的新时代。

回归文学(名词解释):
对1980年代以来苏联文坛出现的一些作品的总称。“回归文学”一方面指世纪之初白银时代的一些侨民作家的作品在历经几十年的波折后得以重新回到俄罗斯读者面前;另一方面,“回归文学”也指自1920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被禁止发表、被封存或被“搁置”的作品从被禁状态回归到自由状态,得以重新面世。

发展脉络:

1、第一阶段:以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等为代表的老一代现实主义作家的创作直接影响了新一代作家,高尔基为新一代作家的代表人物。主要作品:绥拉菲莫维奇的《铁流》(1924)和法捷耶夫的《毁灭》(1927)较早描写国内战争、正面歌颂革命英雄人物;扎米亚京的日记体幻想小说《我们》(1924),表达了反对过于强调集中统一、维护个性自由独立的意向;普拉东诺夫的《切文古尔》(1927—1929)是“反乌托邦文学”代表;革拉特科夫的《水泥》(1925)和潘菲罗夫的《磨刀石农庄》(第1部,1928)以工业生产建设和农业集体化运动为题材,表达了对苏联社会现实的肯定。

2、第二阶段: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富尔曼诺夫:《恰巴耶夫》(1923)、高尔基:《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1925-1936)、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1926-1940)、阿·托尔斯泰:《苦难的历程》三部曲(1922-1941)、法捷耶夫:《青年近卫军》(1945)。

3、第三阶段:解冻文学:爱伦堡:《解冻》(1956)、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1957)、瓦西里耶夫:《这里的黎明静悄悄》(1969)、邦达列夫:《热的雪》(1969)、艾特玛托夫:《一日长于百年》(1980)。

4、第四阶段:回归文学时期: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1957,1988)、布尔加科夫:《大师与玛格丽特》(1928—1940,1988)、索尔仁尼琴:《古格拉群岛》(1989)、《癌病房》、《红轮》(1990)。





代表作家:

马克西姆·高尔基:

创作分期:
1、早期(1892—1907):《鹰之歌》(1894)、剧本《底层》(1902)、长篇小说《母亲》(1907)。
2、中期(1908—1924):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以主人公阿辽沙的经历为基本线索揭露了俄国旧社会的痼疾,批判了作为整个俄罗斯民族文化心理特点的愚昧与小市民习气,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深入思索和对美好生活的企盼与追求。
3、晚期(1925—1936):《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1936)

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1905—1984)

1965年,由于“他在描写俄国人民生活各个历史阶段的顿河史诗中所表现的艺术力量和正直的品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在顿河上》、
《在哥萨克集体农庄里》、《一个人的遭遇》

《静静的顿河》:
作品主题:从普通人的视角入手,在个人与历史事件及时代发展的关联中,表现处于时代变革中的个体的悲剧性命运,同时以人道主义情怀对这种悲剧性命运的成因进行了深入探究。

作品主要人物:
潘台莱·麦列霍夫——伊丽妮奇娜
葛利高里·麦列霍夫——娜塔莉亚
彼得罗·麦列霍夫——妲利亚
杜尼亚什卡——米什卡
司捷潘·阿斯塔霍夫——阿克尼西亚

葛利高里的生命轨迹
1912冬参加战争
1917秋参加赤卫军
1918春参加白卫军
1918冬离队
1919春加入白卫军
1920加入红军
1921春回乡

【百度百科的作品主题】

相对于波澜壮阔的革命而言,个人不过是旋涡中的一滴水。滚滚向前的时代车轮在行进的路上,不可避免地要碾碎许多个人的美梦。在《静静的顿河》中,肖洛霍夫正是以悲悯的情怀,通过描写主人公葛利高里与时代的复杂关系,从普通人的角度反观大时代里的大变动,从而唱出了一首人道主义的悲歌。 《静静的顿河》全书四部八卷,140余万字,据统计共写了434人。

而在这样宏大的篇幅中,主人公葛利高里的命运始终处于小说的中心位置。葛利高里有两大追求,一是爱情与婚姻,二是作为哥萨克的名誉。而在这两个方面,葛利高里的结局都是悲惨的。在个人生活中,他动摇于妻子娜塔莉亚与情人婀克西妮亚之间,两次回到妻子身边,三次投入情人怀抱,使这两个都深爱他的女人为他死得异常悲惨--娜塔莉亚痛恨丈夫的不忠,私自堕胎身亡;婀克西妮亚在与葛利高里逃亡途中,被枪打死。在哥萨克视为天职的战士生涯中,葛利高里徘徊于白军与红军之间,两次参加红军,三次加入白军,最后成了身处绝境的散兵游勇,年纪不到30却已鬓发斑白。穷途末路之际,他把武器丢进顿河的冰水之中,回到家破人亡的故居,此时,他与巨大的、冰冷的世界的唯一联系只是他幸存的儿子了。 造成葛利高里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他的哥萨克身份。哥萨克是俄国历史上形成的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哥萨克”一词源于突厥语,意为“自由人”。原指从中亚突厥国家逃到黑海北部从事游牧的人,后来泛指15-17世纪俄国从农奴制压迫下逃亡出来,迁移到边远各地的农奴、仆从和市民。南方顿河两岸的大草原是这些“自由人”聚居的地方之一。从16世纪开始,哥萨克因替沙皇政府镇守边疆,被免除劳役和赋税,并获得一定的奉禄和土地,同时哥萨克形成了带有相对自治性质的组织,他们是沙皇兵力的主要来源,18世纪开始成为特殊的军人阶层。特殊的历史一方面使哥萨克保留了许多封建思想,另一方面又使他们酷爱自由,粗犷善战。可以说,哥萨克最大的矛盾是:内心向往自由,身份上又是沙皇镇压自由的工具。葛利高里就是在矛盾的哥萨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个青年哥萨克的代表,他有责任感、有良心,有哥萨克特有的群体归属意识,也有自己桀骜不驯的性格。哥萨克自身的矛盾性决定了葛利高里的迷惘:是拥护布尔什维克,因为他们许诺给受压迫者以自由;还是选择哥萨克,因为自己世世代代身为哥萨克。就这样,葛利高里是千百万在红军和白军犹豫不决的哥萨克的缩影。正如葛利高里所属的那个白军师的师参谋长考佩洛夫所说:“一方面你是一个拥护旧时代的战士,另一方面--请原谅我说话尖刻,又有点象个布尔什维克。”

造成葛利高里的悲剧的第二个原因是他又不仅仅是个哥萨克,而是一个善良的、有良知的人。与他那些甘心被白军挟裹的亲戚朋友不同,葛利高里除了哥萨克效忠沙皇的原则之外,还有自己的原则--良心,还有自己的独立意志--珍惜人类生命。所以,当他第一次看白军滥杀俘虏,就勃然大怒,几乎杀了凶手“锅圈儿”。此后的战役中,葛利高里目睹了双方的残酷行径,虽然为了生存,自己也要不断地杀人,并且获得过白军颁发的四个乔治勋章和四个奖章,升为白军师长,但在他的内心世界,他一直痛恨杀人、特别是无缘无故地滥杀俘虏--无论是对红军还是对白军。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对战争渐生厌倦,几次想放下武器。但是社会与时代的具体环境又迫使他一次次重新拿起武器。于是,葛利高里的心灵运动始终建立在内心的矛盾与斗争之中:他厌恶白军的腐朽反动,又对红军的过激行为不能容忍。而在具体行动中又始终处于无可奈何、无法选择的状态:在克里摩甫斯基战役中,他勇猛地挥刀砍杀,之后又趴在地上大哭起来:“我杀死的是什么人呀?为了上帝,砍死我吧。”在1920年他回到家乡,却因为遭到红军政权的怀疑而再次当上了叛军。--一个独立、渴望自由与真理的人生活在一个无法找到独立和孤傲的世界里,这便是葛利高里的悲剧之所在。

肖洛霍夫对葛利高里的毁灭表示了无限惋惜和同情,也对导致葛利高里毁灭的红军的错误政策和过激行为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在某种意义上,葛利高里的悲剧既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革命的悲剧和历史的悲剧。



鲍里斯· 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
195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因苏联国内特殊政治环境的制约未能领奖。

主要作品:1914,诗集《云雾中的双子星座》;1922,诗集《主题与变奏》;1931,随笔《安全通行证》;1932,诗集《第二次诞生》;1956,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1958,随笔《人与事》。

《日瓦戈医生》:以日瓦戈医生的人生经历为线索,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上再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05年革命、1917年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国内革命战争、新经济政策时期等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深刻地反思了个人命运与时代精神和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

作品主要人物:
尤拉·日瓦戈——东尼娅
叶夫格拉夫·日瓦戈
帕沙——拉萨莉
科马罗夫斯基

思考:《日瓦戈医生》的主题及其意义;日瓦戈医生的形象。

米哈依尔·阿法纳西耶维奇·布尔加科夫(1891—1940)

创作概况:戏剧:《屠尔宾一家的日子》(1926)、《佐依卡的住宅》(1926)、《火红的岛》(1928)、《逃亡》、《伪君子的奴仆》(1932)、《普希金》(1935)、《亚当与夏娃》(1931);小说:中篇《不祥的蛋 》(1925)、《狗心》(1926),长篇《大师和玛格丽特》(1940)。

《大师和玛格丽特》:主题:通过大师的现实生活与魔王的奇幻世界之间的勾连和对照,在历史传奇、奇异幻想和生活现实构建的多元空间中,批判了庸俗、贪婪、虚伪的丑恶人性,表达了对纯洁、正直、执着的良善人性的赞美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主要情节线索:现实:大师因创作不被理解并遭到同行的嘲笑和批判而隐遁,玛格丽特寻找大师;魔幻:魔王沃兰德及随从造访莫斯科,在探测人心的过程中引发一系列混乱,发现了大师与玛格丽特;历史:在大师的作品中,总督彼拉多因处死约书亚而悔恨千年。

索尔仁尼琴(1918—2008)

1970年因“在追求俄罗斯文学不可缺少的传统时所具有的道德力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4年后补领。

创作概况:《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1962)、《玛特辽娜的家》(1963)、《第一圈》、《癌病房》(1968)、《古拉格群岛》(1973)、《牛犊顶橡树》(1978)、《红轮》三部曲:《1914年8月》(1971)、《1916年10月》、《1917年3月》(1978)。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时代背景: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去世,英国在殖民竞争中逐渐丧失了霸主地位,进入新旧交替的时代。此时的现实主义文学多以揭露社会弊端,批判社会丑恶现象为主要内容。加强了对英国社会的保守性和虚伪性的批判,具有一种冷峻地直面人生的特点。

萧伯纳(1856—1950)

创作概况:英国最具代表性的现实主义戏剧家,1925年因“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而获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作品:《人与超人》(1903)、《芭芭拉少校》(1905)、《伤心之家》(1913)、《皮革马利翁》(1914)、《圣女贞德》(1923)、《苹果车》(1929)、《突然出现的岛上愚人》(1936)等。

创作思想特点:批判讽刺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各种社会现实问题,包括中产阶级的文明习俗和伦理道德;暴露中产阶级新生代的软弱;揭示人性的丑陋、讥嘲以浪漫情调看待人生的处世观点,探讨更有普遍意义的人生态度与人性问题。

约翰·高尔斯华绥(1867—1933):

创作概况:作品以十九世纪后期和二十世纪初期的英国社会为背景,描写英国资产阶级盛极而衰的历史过程。1932年,因其描述的卓越艺术—这种艺术在《福尔赛世家》中达到高峰”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长篇小说《福尔赛世家》三部曲:《有产业的人》1906、《骑虎》1920、《出租》1921;《现代喜剧》三部曲:《白猿》1926、《银匙》1926、《天鹅之歌》1928;《尾声》三部曲:《女侍》1931、《开花的荒野》1932、《河那边》1933。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1885—1930)

创作概况:从两性关系的视角、以独特的艺术构思再现了人物的命运,从而展示了20和30年代英国的社会风貌;作品兼具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双重特点。

代表作品:《白孔雀》(1910)《儿子与情人》(1913)《虹》(1915)《恋爱中的女人》(1920)
《查太莱夫人的情人》1928

《虹》
主题:通过一家三代人的经历揭示了十九世纪后期英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展现了社会思想意识和人际关系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从两性关系的角度剖析现代社会对人性的异化。

特点:作品大量运用象征、比喻和意象描写的手法来展现人物的内在精神世界;不以塑造人物为目的,重在描摹人物的心理,并由此分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课后思考:厄休拉的形象内涵及其意义;结合小说情节分析“虹”的象征意味。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874-1965)
英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散文家。毛姆原是医学系学生,后转而致力写作。他的文章常在讥讽中潜藏对人性的怜悯与同情。《人性枷锁》是其毕业生心血巨著,也为他奠定了伟大小说家的不朽的地位。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长河小说(名词解释):即多卷本形式的长篇小说,得名于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第七卷的序言。罗曼·罗兰认为,《约翰·克利斯朵夫》这部作品始终就像是一条长河。由此,其他在此前后诞生的多卷本系列长篇小说也因情节线索清晰,具有长河般的连贯性和独特的时代气息而被归入长河小说行列。

阿纳托尔·法朗士(1844-1924)
创作概况:作家、评论家、社会活动家,192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长篇小说代表作:《苔依丝》(1890)《企鹅岛》(1908)《诸神渴了》(1912)《天使的反叛》(1914)

罗曼·罗兰(1866—1944)

创作概况:以质朴而粗犷的文笔刻画了身处时代风浪中,为追求理想和正义而奋斗的知识分子形象。191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甘地传》
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欣悦的灵魂》(《母与子》)

《约翰·克利斯朵夫》(1904-1912)
主题:作品批判了资产阶级社会的腐朽堕落,通过主人公的人生历程,反映了20世纪初期欧洲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在社会斗争中从叛逆、追求到幻灭的整个过程,具有较强的典型意义。克利斯朵夫的英雄主义和反抗精神使其成为20世纪西方社会进步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作品特点:作品在结构上与交响乐的乐章有对应之处,每一卷都是一个有着不同乐思、情绪和节奏的乐章,作品也由此被称为“音乐小说”。

罗杰·马丁-杜加尔(1881-1958)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崛起的新一代作家中,马丁·杜加尔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他的获奖主要是由于他花了二十年时间创作的系列长篇小说《蒂博一家》中“所描绘的人的冲突及当代生活中某些基本方面的艺术力量和真实性”。

代表作:长篇小说《蒂博一家》(1922-1940),1937年因“长篇小说《蒂博一家》中表現出來的艺术魅力和真实性。这是对人类生活面貌的基本反映。”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安德烈·马尔罗(1901-1976)

代表作:长篇小说:《西方的诱惑》( 1926 )、《胜利者》(1928)、《王家大道》(1930)、《人类的命运》(1933)。(其中《胜利者》和《人类的命运》是以中国革命为背景创作的小说。)
回忆录:《反回忆录》(1967)

圣·埃克絮佩里(1900-1944)

代表作:小说:《南方邮件》(1929)、《夜航》(1931)、《人类的大地》(1939)
童话:《小王子》(1943)



德国现实主义小说

间离效果(名词解释)(戏剧美学,陌生化):
就舞台效果而言,强调利用艺术手法把平常的事物变得不正常,揭示事物的因果关系,暴露事物的矛盾性,使人们认识改变现实的可能性。
就表演而言,要求演员与角色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把二者合而为一,演员要高于角色,驾驭角色,表演角色。


亨利希·曼
代表作:《懒人乐园》(1900)、《垃圾教授》(1905)、《臣仆》(1918)、《亨利四世》(1933-1938)

托马斯·曼
以较为典型的现实主义手法表现资本主义传统社会的衰败和没落。
192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1901)、《魔山》(1924)、《约瑟夫和他的兄弟们》四部曲(1933-1943)、《浮士德博士》(1947)
中篇小说:《魂断威尼斯》(1912)


《布登勃洛克一家》
通过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历经四代人,由繁荣走向没落的过程,反映了德国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走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程中,资本主义社会的传统理想和道德信念逐渐走向衰败的历史现实。

作品特点:
以现实主义的精细笔法,真实地再现生活画面;围绕着人物间的利益关系通过典型化的手法塑造典型人物;情节节奏疏密有度,结构较为严整。



赫尔曼·黑塞(1877-1962)代表作:《德米安》(1919)、《悉达多》(1922)、《荒原狼》(1929)、《纳尔齐斯和戈尔德蒙德》(1930)、《玻璃球游戏》(1943)。
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1898~1956)
采用自由舒展的结构形式,多侧面地展现生活的真实面貌和复杂性、矛盾性,引人深思。20世纪德国戏剧的代表性人物。

代表作:《夜半鼓声》(1919)、《城市丛林》(1922)、《巴登教育剧》(1929)、《母亲》(1932)、《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1939)、《四川好人》(1941)。

《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通过大胆妈妈一家人的不幸遭遇,揭示了战争对人类美好品质和幸福生活的毁灭性破坏,破除民众对战争所抱有的不切实际的幻想,以为在战争的间隙中能获得好处,实则要付出代价。

作品特点:
以人为打断情节的方式增强戏剧的表演效果;
以开放式的情节结构促动观众的思索意识;
以共时性的场景设置增进戏剧情节的透明化,揭示事件本相。





















美国现实主义文学(个人性,美国梦)

时代背景:
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获得巨大利益,表面的社会繁荣下隐藏着巨大的社会矛盾和深刻的精神危机。此时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主要致力于表现这些矛盾和危机,具有较为鲜活的时代气息。

爵士乐时代(名词解释):
语出菲茨杰拉德《爵士乐时代的回声》一文;主要指的是1919年五月至1929年十月这段时期;菲茨杰拉德认为:“这是一个不断出奇迹的时代,这是一个艺术繁荣的时代,这是一个挥霍无度的时代,这是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时代。”主要特点是繁荣与衰败相依存,激情澎湃与彷徨迷惘相交织。

迷惘的一代(名词解释):
是二十世纪20年代以相似的主题和创作手法进行创作的一批作家的总称,他们的作品中都带有浓重的“迷惘”情绪。斯泰因曾指海明威称“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在《太阳照样升起》的扉页上,以斯泰因之语为题词,使这一名称流传于世。其代表作家有:菲茨杰拉德、海明威等。

冰山原理(名词解释):
海明威在《死在午后》中提出的创作原则;他认为,“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意图借此比喻说明,作家不仅必须具备深厚的感情基础和生活积累,还要使自己的作品有含蓄简约、凝练深沉的艺术特征。简言之,即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西奥多·德莱塞(1871--1945)
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第一位杰出文学家,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长篇小说代表作:
《嘉莉妹妹》(1900),《珍妮姑娘》(1911),《美国悲剧》(1925)
重在表现20世纪美国物质社会对个体精神世界的改造。


※菲茨杰拉德(1896-1940)
为“迷惘的一代”的重要作家,美国“爵士乐时代”的“编年史家”和“桂冠诗人”。
其作品主要表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年轻一代人对美国梦的追逐,及其幻想的破灭。

代表作:《人间天堂》(1920),《漂亮冤家》(1922),《了不起的盖兹比》,《夜色温柔》,《最后一位君子》。

《了不起的盖兹比》:
主题:作品通过盖兹比的经历展示二十世纪20年代“美国梦”的破灭,探究了财富和成功背后的精神实质,批判了“爵士乐时代”腐败的社会现实,揭示了理想主义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遭到失败的必然性和悲剧性。

特点:结构布局严密;以大量象征和印象式手法揭示人物心理活动,推进情节发展;叙述视角独特,“我既身在其中,又身在其外,对人生的千变万化既感到陶醉,同时又感到厌恶。”

※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
“迷惘的一代”重要作家;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作品:
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1925)、《乞力马扎罗的雪》(1932)
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1926)、《永别了,武器》(1929)、《丧钟为谁而鸣》(1940)
中短篇小说:《过河入林》(1950)、《老人与海》(1952)

创作分期:
20年代:“迷惘的一代”
30年代:“冰山原理”
40年代后:作品思想深化,哲理性增强。

《老人与海》:以写实手法记录了老渔夫桑第亚哥与命运抗争的全过程,塑造了一个在重压下仍然保持优雅风度、在精神上永远不可战胜的“硬汉”形象。

“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但是打不败他。”(强调精神力量)

作品特点:
1、凝练的语言细致地刻画了自然场景和人物形象;利用象征手法表现人物的内在精神世界,表达深刻的哲理意蕴。
2、用象征手法表现人物的内在精神世界,表达深刻的哲理意蕴。

※约翰·斯坦贝克(1902-1968):
1962年因“通过现实主义的、富于想象的创作,表现出富于同情的幽默和对社会的敏感的观察”获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人鼠之间》(1937)、《愤怒的葡萄》(1939)、《月亮下去了》(1942)、《伊甸园以东》(1952)。

杰罗姆·大卫·塞林格(1919-2010)
20世纪50年代美国少年的代言人。
代表作:《麦田里的守望者》(1951),其主角霍尔登是最先出现的“反英雄”形象之一。
(主角形象有争议性,毁誉参半)
表达了战后青年没有目标,百无聊赖,不甘于平凡,却又不知道做什么的心理状态。







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特点:
1、20世纪上半叶西方文学的主要思潮之一,也是在这一思潮影响下所有文学流派的统称。
2、以柏格森、弗洛伊德等人的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强调非理性因素,主张从个体心灵出发,强调表现内心生活和心里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
3、在哲学思想上受叔本华和尼采的影响,反对传统对个体、物质、心灵、感性的压制,注重自然与人,社会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联,剖析个体的生存状态,具有虚无主义和文化批判倾向。
4、热衷于艺术技巧的革新与实验


未来主义

未来主义(名词解释):
20世纪最早出现的一个以意大利为重心的反传统文学流派,以全新的、发达的未来为号召,肯定机器文明,讴歌力量、运动和速度,在无序联想和自由放任的文字中显示其刺激性和冲击力,致力于清除传统文化,表现出狂热的无政府注意和文化虚无主义的反叛,创始人为意大利作家马里内蒂,代表作家有法国诗人阿波里奈尔和俄国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由1909年马里内蒂在巴黎《费加罗报》发表《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宣告了这一运动的诞生,在二十世纪20年代出现分化,趋于沉寂。






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名词解释):
二十世纪20年代中期兴起于法国的先锋文学流派,以达达主义为先驱,要求发动文化革命,摧毁一切旧传统,实现包括潜意识在内的精神领域的彻底解放。创作中致力于运用超出意识控制的“自动写作法”,表现不受理性束缚的梦幻现实(即超现实)。其创始人为法国作家安德烈·布勒东,代表作家有法国的阿拉贡和艾吕雅。








后期象征主义文学

后期象征主义文学(名词解释):
后期象征主义文学是二十世纪初期影响遍及欧美多国的文学流派之一,在创作理念上注重内在体验的象征表现,主要借助精致传神的鲜明意象,间接地暗示心灵对世界的把握,以求激起想象和联想,实现心灵体验的传达沟通。在肯定象征根源于个人对传统的创新的同时,突出强调其客观性。其代表人物为:法国的瓦莱里、德国的里尔克、俄国、的叶赛宁、美国的庞德、爱尔兰的叶芝和英国的艾略特等。

※ 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1888—1965)
后期象征主义诗人和文艺批评家 ,二十世纪欧美影响最大的诗人;1965年以“对当代诗歌作出的卓越贡献和所起的先锋作用”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艾略特主要作品:诗歌-《荒原》(1922)、《空心人》(1925)、《四个四重奏》(1935-1941);
文学批评《传统与个人才能》(1917)、《批评的功能》(1923) 、《诗歌的用途和批评的用途》(1933);
历史剧《大教堂凶杀案》(1935)。

艾略特总体创作特点:受法国象征派诗歌、文艺复兴后期英国剧作家和玄学派诗歌的影响,意象具体准确,思想与情感和谐一致,善用联想和暗示作关联。反映了20年代西方社会中弥漫着的怀疑和幻灭的情绪,30、40年代表达在宗教中求解脱的情绪。

《荒原》(The waste land):以“沉寂的荒原―萎顿的人类―复活的希望”为诗篇的主要线索,展现了处于精神和文化危机中的西方现代社会面貌,传达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西方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失望情绪和幻灭感,表现了现代人的精神危机,表达了作者对纯净精神家园的向往和追求。
(本人认为只是对生活不满的牢骚)



表现主义文学

表现主义文学(名词解释):
兴起于二、三十年代的文学流派,侧重于运用扭曲、变形、夸张、荒诞等手法,突出表现主体的内心体验,心理过程和感受,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人物形象往往被有意扭曲或抽象,情节怪诞突兀却发人深省,对后来的荒诞派戏剧有重要影响。代表作家有瑞典的斯特林堡,德国的卡夫卡,美国的尤金·奥尼尔。

弗兰兹·卡夫卡(1883~1924)
二十世纪杰出的德语小说家;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主要作品:短篇小说:《判决》(1912)、《中国长城的建造》(1919)、《饥饿艺术家》(1922)、《地洞》(1924);中篇小说:《变形记》(1912);长篇小说:《美国》(1914)、《审判》(1918)、《城堡》(1922)。


创作特点:
1、以现实主义手法描写非现实,超现实的内容,传达了现代人非理性的深层体验和感受,具有强烈的荒诞性和寓言性
2、作品多为多层次交叉构建的多元结构,使其具有多义性和复杂性
3、语言简洁生动,叙述者往往和主人公合二为一,不介入作者情感,具有冷峻的艺术效果

《变形记》
以荒诞的手法通过小职员格里高尔突然变成甲虫并悲惨死去的遭遇,表现了在以金钱为准则的现代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冷漠到极致。(“异化”的人性)

艺术特色:结构层次清晰,以层层推进的方式,逐步将悲剧推向最后的顶点;叙述角度时而切近时而冷漠,既直接反映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又形成一定的批判张力;大量运用对比手法增强反讽效果;以对现实生活的变形手段突出作品的荒诞性和象征意味,使其富有多义性。 


尤金·奥尼尔(1888-1953):
二十世纪美国最杰出的戏剧家,美国现代戏剧的开创者;193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主要作品:《东航卡迪夫》(1914)、《天边外》(1918)、《安娜·克里斯蒂》、《琼斯皇》(1920)、《毛猿》(1922)、《榆树下的欲望》(1926)、《奇异的插曲》(1927)、《悲悼》(1931)、《卖冰人来了》(1939)、《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1941)。

创作特点:善于通过多种戏剧艺术技巧反映生活、描摹人类的内心世界;成功地将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表现主义理念和心理分析模式融为一体;揭示出现代社会人生意义缺失、自我价值沦落和生活理想幻灭的现实性悲剧;达到了戏剧心理化和艺术哲理化的高度。

《毛猿》:表现主义戏剧代表作,通过主人公扬克的遭遇刻画了身处现代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从盲目乐观到逐渐清醒并最终绝望的心理过程,揭示了个体在发达工业社会的异化情境里失去归属感和生存意义的悲剧现实。

艺术特点:运用具有象征意味的戏剧元素将主题观念予以外化;人物形象具有符号化、抽象化的标志性特征;利用现代戏剧特有的灯光、音响、舞台布景和演员的夸张化表演形式营造氛围,刻画人物内心世界。










意识流文学

意识流文学(名词解释):
20世纪上半期盛行于欧美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认为生活内容是主观印象、体验感受和意念思绪的总和,主张客观直接地摹写个人内心的意识流动和“心理时空”;作品常呈现超越物理时空的现实与幻觉交织,过去、现在与未来并置的景象;代表作家:法国的普鲁斯特、爱尔兰的乔伊斯、英国的沃尔夫和美国的福克纳。


※马塞尔·普鲁斯特(1871—1922):
二十世纪法国小说革新的代表人物,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
主要作品:文集:《欢乐与时日》(1896)、《驳圣·勃夫》(1954);
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

《追忆似水年华》:
通过一个敏感而体弱的上流社会青年对自己成长过程的追忆,记录了他对身边的人和事的内心感受,展现了存在于主人公“主观意念”中的“客观世界”。在过去与现在的时空交叉和重叠中,展示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期法国上流社会的生活图景。 

作品特点:
以生活感触为契机,通过多样化的感觉生发与联想,追忆心灵中的生活片段,力图突破时间界限,连通过去与现实。
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在主人公、叙述者和作者之间形成心理张力。
重视意象与隐喻的作用,使其任务形象相贴合,使小说内容前后呼应。


詹姆斯·乔伊斯(1882-1941):
爱尔兰作家、诗人,二十世纪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
主要作品:诗集:《室內乐》(1907);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1914);剧本:《流亡》(1915)。长篇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1916)、《尤利西斯》(1922)、《芬尼根守夜人》(1939)。

《尤利西斯》:
以爱尔兰首府都柏林市民斯蒂芬·代达罗斯、利奥波德·布卢姆和妻子莫莉一天的生活为主线,通过他们日常的琐碎活动透视现代人的心灵世界,展现了现代人疲乏、平庸而又渴望情感的内在现实。(情感上的空白)

作品特点:
与荷马史诗建立互文性关系,在人物、情节与结构上形成对照,以反讽手法着力展现现代社会中“反英雄”的形象。
淡化情节,突出表现人物的潜意识和无意识
利用多种不同的文体和语言形成,丰富表现手段



威廉·福克纳(1897~1962)
美国现代主义作家;“南方文学派”的创始人
以“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强而有力的贡献”获得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作品:《沙托里斯》(1929)、《喧嚣与骚动》、《我弥留之际》(1930)、《八月之光》(1932)、《押沙龙、押沙龙!》(1936)、《不败者》(1938)、《去吧,摩西》(1942)、《寓言》(1954)。

《喧嚣与骚动》
“它(人生)是一个愚人所讲的故事,充满着喧嚣与骚动,却找不到一点意义。”(《麦克白》)
通过一个美国南方旧式家庭的分崩离析,真实地呈现了美国南方历史变迁的一幕,既表现了旧式南方社会的必然崩溃,也反映了资本主义价值标准对整个社会的渗透和影响。

作品特点:
采用“复合式”意识流的叙事方式,通过几位主要人物在不同时间段的意识流动来描述同一个事件,形成了多重意识流复合流动的效果,立体化的展现了事件的全貌,真实地反映同一事件在不同人物内心所产生的影响,并以此表现人物之间迥异的内在精神世界。


弗吉尼亚·沃尔夫(1882—1941):
英国著名女作家,二十世纪英国文坛的开拓者之一。
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女权主义运动的先驱人物。
主要作品:《远航》(1915)、《夜与日》(1919)、《雅各的房间》(1922)、《达罗威夫人》(1925)、《到灯塔去》(1927)、《海浪》(1931)、《岁月》(1937)。

《到灯塔去》:作品以“到灯塔去”这一事件作为贯穿全书的中心线索,以片断的形式叙述了拉姆齐一家和几位客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生活经历。通过“灯塔”这一象征物,深入探索了人内心深处的深层意识形态,展现了主人公精神世界的自我超越历程。 

作品特点:
作品分为“窗”、“岁月流逝”和“灯塔”三部分,形成了多层次展开的抒情性乐章结
运用象征手法,集中体现了人物的精神召唤力量,使主题更加突出;
以散文化语言连缀小说情节,增强作品的整体诗化氛围。













後现代主义文学

存在主义文学

存在主义文学(名词解释):
在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基础上产生的文学流派,是存在主义哲学的主要表现形式,产生于二十世纪39年代的法国,二十世纪50年代达到鼎盛期。是后现代主义文学中影响最大的一个文学流派。通过文学创作表达对存在的哲学思考,探讨人的存在与本质之间的关系,人的自由选择,存在的荒诞性等问题。代表作家有法国的萨特、加缪和波伏瓦。

让·保尔·萨特(1905-1980):
法国作家、哲学家;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代表人物;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1964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但本人拒绝接受。
主要作品:小说:《恶心》(1938)、《墙》(1939)、《自由之路》(1945-1949);戏剧:《苍蝇》(1943)、《禁闭》(1944)、《死无葬身之地》(1946)、《毕恭毕敬的妓女》(1946)、《脏手》(1948)、《特洛伊妇女》(1965)。

哲学思想主张:“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人应该进行 “自由选择”。

《禁闭》:
五场独幕剧,集中表现了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通过三个灵魂之间既互相依存又彼此对立的复杂关系,阐明了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实质,批判了企图以自己的意识去征服他人意识这种行为,揭示了自由选择必须为行为后果负责这一问题的本质性内涵。 

创作特点:
从人生的非理性和社会的荒诞性出发,把现实主义和反现实主义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利用“极限情境”凸现人物性格和主体意识,具有“境遇剧”的典型特点;
以人物的自由选择代替了命运冲突,表明了自己的存在主义哲学观点。



阿尔贝·加缪(1913-1960 ):
法国著名现代作家,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1957年以“形象地体现了现代人的道德良知,戏剧性地表现了自由、正义和死亡等有关人类存在的最基本的问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作品:小说:《局外人》(1942)、《鼠疫》(1947);戏剧:《误会》(1944)、《卡利古拉》(1945)、《戒严》(1948)、《正义》(1949);哲学随笔:《西绪福斯神话》(1942)。




《局外人》:通过描写默而索的短暂生活经历表达人生的荒谬感,在他漠视一切的人生态度中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反抗情绪,反映出第二次大战后西方社会的心理现实。美国版序言:“他远非麻木不仁,他怀有一种执着而深沉的激情,对于绝对和真实的激情。”

创作特点:
用白描手法极其客观地表现人物的言行;
文笔简洁、明快,蕴含着哲学家对人生的严肃思考和艺术家的激情;
作品中弥漫着浓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西蒙娜·德·波伏瓦(1908-1986):
法国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
主要作品:小说:《女宾》(1943)、《他人的血》(1945)、《人总是要死的》(1946)、《名士风流》(1954);论著:《第二性》(1949)、《特权》(1955)、《长征》(1957)。

荒诞派戏剧

荒诞派戏剧(名词解释):现代戏剧流派之一,是西方现代派文学中“荒诞文学”的发展。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兴起于法国,其后流行于欧美其他国家。提倡纯粹戏剧性,放弃了形象塑造与戏剧冲突,运用支离破碎的舞台直观场景、奇特怪异的道具、颠三倒四的对话、混乱不堪的思维,表现现实的丑恶与恐怖、人生的痛苦与绝望,达到一种抽象的荒诞效果。代表作家及作品有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尤内斯库的《秃头歌女》等。

塞缪尔·贝克特(1906~1989)
爱尔兰戏剧家、小说家,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人物之一;
1969年因其“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作品:小说:《马洛伊》、《马洛纳正在死去》和《无名的人》(1948-1949);
戏剧:《等待戈多》(1948)、《结局》、《最后一局》(1957)、《呵,美好的日子》(1961) 。

《等待戈多》:通过两个缺乏个性特征的流浪汉的茫然等待经历,显现了战后西方社会大众的生存状态——在平庸而无聊的生活中无奈地等待不可知的未来,等待救赎的希望;被无限期等待,却又从未出现过的戈多可以被理解为是人在精神迷茫的状态下的一种心理寄托,等待戈多的过程也即是人生不断在希望与失望的交织中流逝的过程。

主要人物:两个流浪汉:爱斯特拉冈(戈戈)、弗拉季米尔(狄狄)
一对主仆:波卓、幸运儿
一个小男孩

创作特点:具有极强的象征性;具有不同于传统戏剧的独特结构;情节及语言荒诞离奇。



黑色幽默(名词解释):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兴起于美国的小说流派;多以夸张到荒谬程度的“幽默”去嘲讽社会和人生,因其中浸透着阴沉、痛苦、悲观、绝望的思想情绪故名“黑色”;作品情节结构具有开放性、随意性,显得杂乱无章,人物荒诞怪异、愚蠢可笑,以喜剧的形式表现了悲剧性的内容;代表作家:海勒、冯尼格、品钦、约翰·巴思等。

约瑟夫·海勒(1923-1999):
美国当代作家,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主要作品: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1962)、《出了毛病》(1974)、《像高尔德一样好》(1979)、《上帝知道》(1984)、《并非玩笑》(1986)、《立此存照》(1988)、《结束时分》(1994)

《第二十二条军规》:
作品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通过主人公尤索林的一系列经历和见闻,反映了制度化的资本主义现代文明对个体人性的戕害,在极尽嘲讽的同时也表达了身处荒诞世界中小人物的无奈与悲愤。

创作特点:作品结构新颖奇特,以“人像展览”式的组织形式呈现出立体、生动的生活画面;语调冷峻幽默,具有“严肃的荒诞”的意味;利用反讽、夸张、象征等手法揭示出荒诞表象背后的悲剧性实质。

魔幻现实主义(名词解释):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兴起于拉丁美洲,并于六十年代达到鼎盛时期的小说流派;作品中呈现的往往是一个循环往复的、主客观时间相交错、多重空间相叠加的奇幻世界,以此来表达拉丁美洲独特的历史现实;作品融汇了拉丁美洲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和宗教习俗,极富民族特色,体现了作家对本土文化和社会现实的关注。代表作家:马尔克斯、阿斯图利亚斯、鲁尔福等。

※加西亚·马尔克斯(1928—):
哥伦比亚小说家,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
1982年因其“把幻想和现实融为一体,勾画出一个丰富多彩的想象中的世界,反映了拉丁美洲大陆的生活和斗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作品:《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1961)、《恶时辰》、《格兰德大妈的葬礼》(1962)、《百年孤独》(1967)、《家长的没落》(1975)、《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1981)、《霍乱时期的爱情》(1985)、《奇怪的朝圣者》(1992)、《绑架》(1996)。

《百年孤独》:作品通过布恩迪亚家族7代人充满神秘色彩的轮回经历反映了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进程和现实情境,表达了作者对拉丁美洲民族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创作特点:
1、运用大量奇异的描绘和荒诞不经的情节营造出一种魔幻的氛围;
2、将现实与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融为一体,增强了作品的神秘性;
3、以象征手法体现深刻寓意;
4、在独特的时空交错叙事形态中审视历史与未来的关联。


垮掉的一代(名词解释):
二战后有一些美国作家组成的创作流派,在创作手法上主张抛弃高雅的艺术特点,作品结构自由无须,语言风格狂放粗鄙。作家不仅在行为上表现出对社会的反抗,在作品中也塑造反叛的形象,狂放不羁,蔑视一切,并以放纵、堕落、颓废甚至犯罪来表现自身的反叛。其代表作家有:金斯堡、凯鲁亚克。

新小说(名词解释):
二十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文学流派,提倡对传统小说的反叛,在创作中不再追求小说对于意义的揭示,主张原封不动地照搬荒诞世界里的存在,不赋予其任何意义和感情色彩。抛弃传统小说的故事性与情节性,不再以人为中心,创立纯粹的写物风格。代表作家有:娜塔丽·萨洛特、罗布·格里那、米欧尔·布托尔、克洛德·西蒙等…。



================以上·赵敏版(不全)

回复: 外国文学A4

我操,你难道既有同学叫殷梨亭又有同学叫赵敏!太屌!

hyqinglan.net

5

回复: 外国文学A4

一楼居然是逆世界!这样会泄露passkey的!

以下来自乐乎PT帮助中心:
内容: 注意,每个种子都包含用户个人的passkey,相当于你的用户名和密码! (虽然passkey不等同用户名和密码,但是能用来证明用户身份) 虽然自己确实没有使用迅雷之类的违规软件,却被系统封禁,原因主要是: 之前曾把自己的种子文件发给其他用户,其他用户使用你的passkey通过违规软件下载 之前曾把自己的用户名密码告诉其他用户,其他用户使用你的passkey通过违规软件下载 之前曾不小心使用迅雷等违规软件,虽然马上关掉,没有真正下载,但这类软件已记录你的passkey,用于其他迅雷用户的加速 一旦发生此类问题,在封禁结束后,请立即 重置passke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