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地址:http://blog.renren.com/blog/260297172/922837660

452

(0 篇回复,发表在 梦轩)

ed2k://|file|[COSQ-015]%20ハートã‚ャプターさくや.mp4|1837803704|059CA1C616F2839B854A34FB1DD47168|/

需要安装的包:file-roller p7zip-full p7zip-rar p7zip

额外要打的补丁:zip乱码解决

454

(1 篇回复,发表在 晴岚馆)

原载于:http://blog.kdnet.net/boke.asp?guogenqituofen.showtopic.319094.html

这篇文章的细节我没有详考,如果史实没有错误,结论是很有说服力的,并且也很合我的胃口。

455

(1 篇回复,发表在 晴岚馆)

1914年6月28日上午10时,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的拉丁桥边向奥匈帝国的斐迪南大公夫妇射出了两颗费效比极佳的子弹,大公夫妇随之毙命,而随后倒下的,还有100万塞尔维亚人以及1200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丧生的人们。

与教科书中所述的内容不同,普林西普并不是当地人(也就是波斯尼亚-黑塞哥维纳,简称波黑)眼中的“民族英雄”,在行刺行动之后,愤怒的萨拉热窝市民当场擒住了这个“爱国者”,警察不得不把他与波斯尼亚人拉扯开来。

波斯尼亚人的这种态度并不令人匪夷所思,因为从1643年开始,波黑就是东正教塞尔维亚、穆斯林土耳其、天主教奥地利的争夺之地,三者之间,塞尔维亚既不强大,也不富足,同时更不具备文化上的感染力——它们最拿手的,仅仅是“同属斯拉夫民族”这个空洞无物、但足以慷慨激昂的民族主义大旗。与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者相反,斐迪南大公夫妇却没有道理遭致痛恨,这个酷爱狩猎的奥地利贵族虽是帝国的继承人,但其不功名利、平易近人,甚至为了他的爱人——出身低微的苏菲女伯爵——放弃了子女的王位继承权,成就了“爱美人不爱江山”的爱情佳话,更重要的是,他对波斯尼亚的独立倾向,一直持一种宽容、理解的态度,以至于他反倒成了波斯尼亚人的父母官、奥匈帝国鹰派人物的眼中钉——塞尔维亚愤青普林西普所刺杀的,一个是奥匈帝国鸽派的代表人物,另一个则是哈布斯堡皇室痛恨不已的下层外来户——所以说,这两枪打得有何意义,实在有些不明不白。

但是民族主义所培养的那些爱国愤青可不这么想,这班人考虑问题的方式就是:杀了奥匈的高官,就是打击了奥匈帝国,至于这个高官是什么地干活,则没有必要考虑;同理,他们也认为,波斯尼亚人属于斯拉夫人,塞尔维亚也属于斯拉夫人,塞尔维亚要“大国崛起”,那么就一定要把波斯尼亚从奥匈帝国手里抢过来,至于波斯尼亚人愿不愿意、或者抢过来之后能不能管理好这片土地——则不是他们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也不是他们能够考虑的)。

塞尔维亚就是这样患上了巴尔干半岛上常见的“大国综合症”,这个国家在历史、文化上比不了希腊,经济上又与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相距甚远,但野心却无人能及,这个深居巴尔干核心位置的国家,冥冥中似乎有一种代表南斯拉夫人根本利益的“历史使命”(这一点很像俄罗斯自诩的“天命”),于是在自己的国家还未走上正轨的时候,便忙不迭地开始了“输出革命”——难怪这个国家与俄罗斯总是惺惺相惜、投怀送抱。

讽刺的是,在普林西普刺杀了斐迪南大公之后,弹冠相庆的竟然是德国的威廉二世和奥匈的好战人物(如奥匈帝国总参谋长赫特岑多夫)——他们都认为挑起战争最好的借口来了,而较之协约国,同盟国的准备更充分,胜算更大(一战的历程说明了这个判断多少有些道理),而被吓破胆的反而是塞尔维亚的帕西奇政府,面对奥匈帝国随之提出的一连串赔偿条件(一共十项要求),若不是俄国背后撑腰,它本来是打算全盘接受的;俄国也在为这一事件懊悔不已,因为它们并没有做好打仗的准备(他们对塞尔维亚驻俄公使说“我们建议塞尔维亚政府要非常慎重地对待那些能够增加反塞情绪并造成危险局面的问题”),沙俄在此之前曾秘密扶植普林西普所在的“黑手会”,显然是想让这班人为其火中取栗,但发现这支敢死队很有可能把自己也拉下水后,俄国便狠踩刹车,停止了资助——可惜为时已晚。

塞尔维亚伟大的爱国愤青普林西普可能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的那两枪给世界造成了多么大的混乱——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7月30日,俄国开始战争动员;8月1日,德国对俄宣战;8月3日,德国对法宣战;8月4日,英国对德宣战;8月6日,奥匈对俄宣战;8月12日,英国对奥匈宣战——萨拉热窝事件就像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击,撞倒了欧洲维持了半个世纪的相对和平。

可怜而又可悲的塞尔维亚为自己的民族主义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因为它的军队并不如同它的野心那样强大,在成功地抵挡了奥匈帝国漏洞百出的几轮攻势之后,随着德军的来到以及保加利亚(这个国家号称“巴尔干的普鲁士”,以穷兵黩武而著称)的参战,塞尔维亚彻底崩溃了——直到一战末期,塞尔维亚的大部分领土仍被敌人所占领。

1918年末,德国战败投降,塞尔维亚人重新回到了巴尔干,这场战争本不属于塞尔维亚,它的分量亦无足轻重,对战争的影响更是微乎其微,但它却为此付出了45万军人和65万平民的生命,占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死亡率位列各交战国之首——这一代价是令人惊讶的,普林西普为了一片法理上不那么站得住脚的“失地”(波黑的塞族比例仅为三分之一左右),刺杀了一个温和的外国贵族,换来的却是无数国民的死亡,此种“爱国”真是匪夷所思。

值得一提的是,奥匈帝国对待普林西普这个刺客,倒也没有丧心病狂地处以极刑(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甚至还赦免了另外两名刺客),而是将其关押在监狱里,其间还为他做了一次手术,直到1918年4月,这个塞尔维亚的“爱国者”终于由于肺结核死于狱中,年仅24岁。

普林西普同志的“爱国”虽然“爱”死了一百万同胞,但他毕竟是为了响当当的民族主义而献身,无论付出了多么大的牺牲,塞尔维亚人好歹扬眉吐了一口气(对于民族主义者来说,能够扬眉吐气一把,便尽可以忘却其代价了):1918年12月,“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也就是后来的“南斯拉夫王国”)成立,从国名来看,“塞尔维亚”排在了第一位,而且他们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波斯尼亚,甚至还把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和马其顿收入囊中,可谓风光一时。此时奥匈帝国已烟消云散,普林西普也终于名正言顺地成了英雄。1920年,普林西普的遗骸被迁入萨拉热窝的荣誉公墓,其上演“爱国壮举”的那座拉丁桥也改名为“普林西普桥”。

可惜的是,历史并不总是向着某些理想主义者设定的方向前进,塞尔维亚人把持的“南斯拉夫王国”并非就此铁板一块,它的各个民族从来也未像童话中所说的那样“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经济发达的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不满塞尔维亚的统治,波黑、科索沃的穆斯林也异常反感“大塞尔维亚”的滥觞。1941年4月6日,纳粹德国入侵南斯拉夫,南斯拉夫军队中的非塞尔维亚人立刻离心离德,反戈一击,在“闪电战”前,南军迅速分崩离析。萨拉热窝沦陷之时,普林西普再次被打成叛国者,那些“英雄陈迹”被纷纷扫除。在德国人的庇护下,师从于“大塞尔维亚主义”的“大克罗地亚主义”甚嚣尘上,他们成立了恶名昭著的“乌斯塔斯”,这班人屠杀起塞尔维亚人来,比德国人、奥匈人更加残酷无情(德国占领军甚至为此多次向“克罗地亚独立国”政府提出抗议)。

当南斯拉夫游击队配合苏联红军把德国人第二次赶出国土之后,普林西普再次恢复了“民族英雄”的“身份”,作为一个克罗地亚人,铁托深知“大塞尔维亚”的危害,但是毕竟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是旧南斯拉夫王国的继承者,如果仍把普林西普打入冷宫,那就太傻了,于是在1977年,“普林西普桥”再次得名,普林西普当年持枪站立的地方被用水泥浇铸成脚印的印模,旁边的铭文写道:

“1914年6月28日,加弗利洛·普林西普就是从这个地方刺杀了奥地利斐迪南皇储及其夫人索菲亚王妃。”

历史有趣但又公正的地方在于:它从来都会教那些荒谬的行为露出马脚——无论时间早晚,也会为骇人听闻的事情书写定论——无论它曾披上什么样的华贵外衣。铁托凭借着高超的政治智慧维系了几十年的南斯拉夫,终于在重重民族矛盾之中轰然倒塌了,“大塞尔维亚”再次蹦了出来,但此时的世界,已经不是奥匈帝国、德国、苏联张牙舞爪、用大炮说话的那个丛林时代了,米洛舍维奇、卡拉季奇之流再次带着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和坦克滚滚而来,迎接他们的,却是自由和民主的坚强抵抗。1992年,萨拉热窝被波黑塞族所包围,这一围困竟然持续到了1995年“岱顿协定”的签署为止,这漫长的三年多时间里,萨拉热窝成为了一座死城,却没有被攻陷。围城期间,波斯尼亚人深切地体会到了塞尔维亚“斯拉夫同胞”的“深厚情谊”:作为“侵略者”的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视察的时候尚知慰问孤儿院,拜谒教堂,而如今的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竟居高临下以狙杀到河边取水的儿童为乐,并且有计划地炮轰市内的一切文化古迹——这在酝酿了辉煌文明的欧洲,在民智已开的20世纪90年代,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世像!

就这样,“大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终于被其倡导者自己毁掉了名声,也让1914年的那个“先行者”声名狼藉,在签署“岱顿协定”前夕,美国巴尔干问题特别代表霍尔布鲁克来到了萨拉热窝,当他行至“普林西普桥”时,他说道:普林西普,是一个恐怖分子。

岂止是普林西普呢?米洛舍维奇、卡拉季奇、姆拉迪奇这些“塞尔维亚民族英雄”,在风光一时之后,皆成为了遭人唾弃的过街老鼠——他们要么在海牙“杀身成仁”,要么远遁深山老林“英雄不问出处”去了,一个多世纪中阴魂不散的“大塞尔维亚主义”,在祸害了无数同胞的生灵过后,便是如此可笑地再次把他们的祖国变成了一个孤零零的、小小的塞尔维亚——连黑山、科索沃这些塞尔维亚“本土”都义无反顾地相继离去。在这一过程中,塞尔维亚的名声是如此地不堪,以至于那个与其一衣带水、沆瀣一气的“友好邻邦”俄罗斯,对米洛舍维奇主动提出的建立“俄-白-南三国联盟”这等送上门来的“好事”,竟然都敬而远之——比起一战中的沙俄来,实在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如今,萨拉热窝的那座“普林西普桥”已经被更名为“斐迪南桥”,而原先的“普林西普纪念馆”则成为了“奥匈帝国纪念馆”,波斯尼亚人拆除了普林西普刺杀斐迪南的那段铭文,并声称“永不再建”,代之的是另一段文字——“惟愿世界和平”。

普林西普与斐迪南,在教科书中一个是浑身镀金的民族英雄,一个是侵略者的万恶代表,但时至今日,他们一个被人民挫骨扬灰、弃之如敝屣,一个厚葬故土,受人尊敬,并延续着他的爱情佳话——如果说这样的下场有些令人不解的话,那么,认真看一看那个拉丁桥边爱国愤青的壮举,以及他代表的民族主义的真实嘴脸——我们就不得不赞赏历史给我们留下的最终答案。

456

(2 篇回复,发表在 梦轩)

华兴会-黄兴

457

(2 篇回复,发表在 梦轩)

兴中会-孙文-第一个反清革命团体

458

(2 篇回复,发表在 梦轩)

康有为-强学会

459

(14 篇回复,发表在 通宵自习室)

13、多极化格局中的美苏争霸

答:

在60年代后逐渐产生的多极化世界格局中,美苏两国的霸主地位受到一定的冲击,他们在反复的调整中继续着冷战和世界范围内的争霸活动。

勃列日涅夫执政以后,随着苏联经济、军事力量的增强,60年代末开始采取进攻态势。苏联提出“全球攻势战略”,强调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团结”,一面扩张势力范围,挑起地区冲突,一面扩大在新兴国家中的影响。

美国方面则经历了“尼克松主义”到“星球大战计划”的转变。其中,“尼克松主义”以伙伴关系为核心,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缓和东西方矛盾。在尼克松任上,结束了越南战争,调整了与中国的关系,并且同苏联举行了最高级会谈。

但随后的里根内阁实行的是对苏的强硬态度。他推行实力政策,强调要遏制苏联的“全球野心”,并在1983年3月提出了遏制苏联的战略防御构想,即“星球大战计划”。标志美国开始推行对苏强硬的军事新政策。

这样的争锋一直持续到戈尔巴乔夫提出他的“新思维”。到80年代初期,苏联的内政外交开始陷入危机之中,长年的争霸消耗了苏联的国力。于是戈尔巴乔夫在1986年1月《关于彻底销毁核武器的建议》中首次提出“新思维”。其主要内容包括对资本主义和当代世界的认识,对全人类原则和阶级原则的认识(核战争与人类利益)以及对西方文明的肯定。

在“新思维”理论指导下,苏联调整外交政策。戈尔巴乔夫积极改善苏美关系、建立国际关系新秩序,同时推动欧洲外交。对第三世界方面,苏联也采取了收缩政策。

然而,“新思维”却对苏联解体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苏联对东欧剧变的不干预,坐视了社会主义阵营的覆灭,也最终招致了苏联的解体。

面对苏联、东欧及整个国际局势的重大变化,1989年5月,美国总统布什提出“超越遏制战略”。其主要内容包括促进苏联接受美国的价值观,支持东欧的政治经济自由化和增强美国的综合实力等等。这一战略对促进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同样产生了极大影响,就在这样的局势下,苏联解体,两极争霸的时代就此过去。

460

(14 篇回复,发表在 通宵自习室)

12、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

答:

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是指发生在20世纪40、50年代的四次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矛盾与冲突。它们分别是苏南冲突、波兹南事件、匈牙利事件和中苏关系恶化。

其中,苏南冲突的由来最久,爆发也最早。  早在二战期间,苏联为笼络英、美,支持南斯拉夫王国流亡政府,就为两国共产党关系蒙上阴影;战后,苏联把“斯大林模式”强加于南斯拉夫,企图在政治经济外交上控制南斯拉夫政府,更为两国两党的关系雪上加霜,最终酿成了苏南两国共产党之间的严重分歧与冲突。结果1948年2月,苏联冻结了同南斯拉夫的经济、军事关系;6月,把南共开除出共产党中央情报局。苏南冲突实质上是苏共大党大国主义的突出表现,造成了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次分裂。

波兹南事件、匈牙利事件、则都是在斯大林去世后,受到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影响而发生的。在此之前,透过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东欧各国的共产党被苏共牢牢地控制在伞下,但斯大林去世后,这种局面发生了变化。在党内,原本就存在着的不同路线在斯大林去世后显现出来;在党外,工人、学生的示威游行向政府请愿,要求改革,并最终酿成流血冲突。

两次事件背后都有其历史背景和深层原因。首先是苏联的大党大国主义给两国造成了深重的灾难,民族、宗教、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自由均受到限制,甚至国家主权也得不到保障;另外,斯大林模式的僵化也给两国带来严重的经济问题。在波兰,还存在着卡廷事件等历史恩怨,这些都成为冲突爆发的潜在因素。

虽然这两次事件都因为苏联方面的介入和镇压被平息,但严重伤害了社会主义阵营中各个国家的感情,损害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声誉,为社会主义阵营将来的分崩离析打响了前奏。

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实际与前两次事件很有相似之处。在1956年秘密报告出台后,两国就陷入了虽有分歧,但仍能相互合作的境况。而1958年后,随着中苏在建立长波电台、联合舰队以及炮击金门、中印冲突等事件上的对立,两国关系迅速恶化。1960年,苏联撕毁合同,撤走全部专家,中苏关系进入冰点,从此陷入中苏全面论战阶段。社会主义阵营于是进一步地分裂了。

461

(14 篇回复,发表在 通宵自习室)

11、名词解释:印巴分治

印巴分治是1947年8月14日和15日发生在印度次大陆的历史事件,大英帝国统治下的英属印度解体,诞生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新国家。印巴分治使得印度和巴基斯坦获得了独立,然而两国的对立直至今日都在继续。分治的依据是当时英属印度境内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冲突;由于印度执政党中印度教徒占居大多数,少数伊斯兰教徒鼓吹“二民族论”,最终得到英国殖民当局的支持,于是两国在8月14、15日分别独立,是为“印巴分治”。

462

(14 篇回复,发表在 通宵自习室)

10、名词解释:不结盟运动

不结盟运动是第三世界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 50 年代后期美苏争霸的国际格局日益明朗,“北约”、“华约”两大集团的对峙日益加剧,于是许多新兴的民族主义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主权和独立,不愿介入美苏之间的斗争,而希望能在两极化的国际关系格局中保持“积极中立”的地位,遂纷纷宣布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它们接受了 “第三世界”这个概念,并在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的积极斡旋下,召开了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不结盟运动发扬了“万隆精神”,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形成,并逐渐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冲击了两极格局,加快了殖民体系的瓦解。

463

(14 篇回复,发表在 通宵自习室)

9、名词解释:万隆会议

万隆会议,又称第一次亚非会议,召开于1955年4月18日-4月24日,是部分亚洲和非洲的第三世界国家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国际会议,也是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事务的大型国际会议。万隆会议主要目的是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并共同抵制美国与苏联的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活动。会上提出了提出了处理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体现了亚非人民为反帝反殖、争取民族独立、维护世界和平而团结合作、共同斗争的崇高思想和愿望,被称为“万隆精神”。

464

(14 篇回复,发表在 通宵自习室)

8、述评一战后国际关系模式的形成及其特点

答: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国际关系模式主要有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体系始于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这场会议的核心问题主要有两个,第一是处置战败国的地位,第二是建立处理战后国际问题的超国家组织,这两点相互结合,就成为一个建立战后国际体系的问题。

凡尔赛体系建立的基础是战胜国中大国的一些共识,譬如要求战败国承担责任、抵制苏俄社会主义、有限承认民族自决权和建立常设国际组织等等。但实际上,美、英、法、意、日等大国的诉求不尽相同,彼此之间也矛盾重重。

譬如美国总统威尔逊,他提出“十四点原则”,同时也是国际联盟最积极的倡导者,这实际是美国对战后国际秩序的设想,而在这一设想中,美国将走出美洲,积极介入对长期以来欧洲列强主宰世界的国际格局,争夺世界的领导地位。相比之下,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试图重建欧洲均势、同时努力保持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以维护正在动摇的国际地位。法国总统克列孟梭却以永久保证法国的安全为借口,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以实现自身在欧洲大陆的霸权。意大利与日本也提出了各自的领土要求,但并未获得重视。

于是在会后签订的《凡尔赛条约》及相关条约体系中,可以看到一个鲜明的特点:战胜国之间的分赃激励而不均衡,战败国遭到了极大的削弱,而战胜国之间的诉求却没有得到满足,这为后来的争端埋下伏笔。

综上所述,凡尔赛体系不是一个完善的国际体系。它的实质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为将来德国法西斯发动新的战争提供了借口。而这一体系错误地将苏俄排斥在外,也使欧洲的稳定成为一句空话。更糟糕的是,美国国会未批准《凡尔赛条约》,也未参加国联,使凡尔赛体系少了一个有力支柱。除此之外,对于其他国家的处置还在东欧和东南欧小国间制造了不和,给整个欧洲带来了不安定因素。

华盛顿体系则始于1921-22年间的华盛顿会议。当时由于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凡尔赛条约和加入国际联盟,实际上导致凡尔赛体系下的战后全球新秩序未能建立,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不但没有解决,反而益显尖锐。特别是日本的快速崛起对旧世界格局造成了冲击,英日、美日在远东特别是中国问题上产生了对立,海军军备竞赛问题也日益严重。

这一局面最终促使三国走向了谈判桌。在华盛顿会议上,列席的九国主要就限制海军军备和远东太平洋问题展开讨论,总共签订了三个重要条约。其中《四国条约》终止了英日同盟、限制了日本的扩张;《五国海军条约》规定英、美、日、法、意主力舰吨位为5:5:3:1.75:1.75,标志着英国海上优势从此终结,也使得日本的扩军计划受到限制;《九国公约》及《解决山东悬案条约》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重申机会均等、门户开放的政策,将中国重新纳入列强共同主导的国际秩序中。

总体而言,华盛顿会议解决了巴黎和会遗留的一些问题,但华盛顿体系和凡尔赛体系同样是不稳固的。在华盛顿会议中,美国实现了自己的战略目标,使英国、日本在远东的势力被削弱。但由于日本对会议结果却心怀不满,之后美日矛盾尖锐化,也为二战中的太平洋战争埋下伏笔。除此之外,会议后各大国间的军备竞赛和势力范围争夺反而更加激烈,限制海军军备没有实现预期的效果。

在两个不平衡的世界体系中,值得一提的是1920年1月正式成立的国际联盟。它曾经作为欧洲人渴望和平的理想乡备受瞩目,也确实在解决一些领土的争端和组织日内瓦国际裁军会议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制度设计等方面的问题,国际联盟没有强制的执行力,相反,它常常依赖大国的军事援助,使得国联被英法等少数大国所控制,成为大国手中的工具。除此之外,作为国联发起者的美国未能加入,也使得国际联盟中的力量平衡缺失了一角,最终在没有发挥多少实际作用的情况下无疾而终。

465

(14 篇回复,发表在 通宵自习室)

7、请谈一谈一战后苏联、德国和美国的国家模式

答:

一战后苏联、德国和美国分别走上了社会主义、法西斯专政和罗斯福新政的道路。

苏联的社会主义国家模式始于1917年的十月革命的十月革命。这一事件推翻了二月革命后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政府,从此,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取得了俄国的领导地位,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1922年进一步发展为苏联)。

早期的苏俄为确保对国内外干涉势力的战争胜利,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余粮收集制、企业国有化和取消贸易实行集中分配。这种经济制度在特殊时期为集中有限的资源对抗敌人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更多地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特别是余粮收集制大大损害了农民利益,打击了生产积极性。因此当1921年形势稳定后,苏俄政府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有:废止余粮收集制、改为征收粮食税;放宽土地租佃和雇佣劳动关系;重新实行自由贸易;允许外资和私人介入中小企业。这些措施改善了1921年初被战时共产主义破坏的经济形势,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提高了生产积极性,使苏俄经济稳步恢复。

但列宁逝世后的1925年,斯大林开始着手改变新经济政策,他提出提出苏联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开展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并最终过渡到后来所谓的“斯大林模式”。

这一模式有两个最显著的特征:第一,是在政治上实行一党专政。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而且领导终身任职,基本不受群众监督。权力愈来愈集中于个人手里,最后形成个人高度集权的制度。第二,是在经济上实行完全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它不仅一味推行国有化、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还因为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造成经济发展失衡。

这一建设模式是在苏联外部强敌环伺,内部经济落后的条件下形成的。在短期上,它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斯大林通过它把苏联建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但这一模式与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的根本原则是相悖的。它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也不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从长远看,它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

德国的法西斯专政在一定程度上与苏联的斯大林模式有相似之处。

在政治上,它取缔其他政党,实行纳粹党一党专制,希特勒个人权力高度膨胀。此外还设置特务机构,建立集中营,迫害进步人士。并宣扬种族主义,大肆屠杀犹太人。

经济上,它大力推行垄断政策。政府通过和大资本家、金融寡头紧密勾结,控制全国经济。纳粹还发展军事型经济,积极扩军备战,逐年增加军火工业投资,带动经济增长。此外,在农村实行的“世袭农庄”,也大大巩固了纳粹政权。

应该说,纳粹上台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其上台并非是单纯的偶然,而是有充分的理由的。首先,苛刻的凡尔赛条约激发了德国人民的不满,德国的国家地位空前降低,积累了复仇情绪。其次,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危机影响巨大,到1932年,德国失业人数800多万,占全国劳动力的43.8%。

希特勒正是针对这两点建立了自己的纲领,他一方面鼓吹人种论和“生存空间说”,挑动民族复仇情绪;一方面把经济纳入战时轨道,通过军火制造和公共事业刺激经济增长,既解决了失业问题,又获得了垄断资本家和军方的大力支持。在这样的条件下,法西斯专政得以建立,也不足为怪了。

而在美国方面,却采用了不同于苏联和德国模式的罗斯福新政来摆脱一战后、特别是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对美国社会的打击是巨大的:银行倒闭,工业生产下降,失业人数增加,人民生活水平降低等等都成为美国政府急需解决的难题。

在这一历史背景下,1932年上台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开始实行以国家调控为特色,以复兴、救济、改革为目标的新政。在新政的第一阶段,主要为医治经济危机的创伤,推出复兴经济的法案和计划。如颁布《紧急银行法》稳定金融秩序,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解决失业问题,颁布《农业调整法》和《全国产业复兴法》复苏工农业经济等。在1935年以后,则开始致力于一些具有长远意义的改革,如协调劳资矛盾、加强社会保障等等,颁布了《紧急救济拨款法》、《全国劳工关系法》、《社会保险法》等相关法律。

罗斯福新政利用资产阶级民主范围内的国家干预,解脱了由于经危机造成的法西斯势力对美国的威胁。它通过国会立法对美国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扩大了政府和总统的权力,还加强了美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这场改革对二战后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和措施产生了深远影响。

466

(14 篇回复,发表在 通宵自习室)

6、简述战后西德外交政策的调整

答:

战后西德外交政策的调整主要是其“新东方政策”。在战后初期,联邦德国推行亲近美国,不承认民主德国的强硬外交政策,但这一政策并未实现两德的统一。6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联邦德国的政治家开始考虑处理东方问题的新政策。

1969年勃兰特出任总理,他坚持推行缓和政策,最终完成了联邦德国东方政策的转变,这一政策后来被称为“新东方政策”。新东方政策有三个目标:第一,要改善同苏联的关系;第二,要同东欧各国关系正常化;第三,要暂时解决德国两部分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三点,为此,才需要从积极主动改善同苏东国家的关系中谋求新的统一机会。

在“新东方政策”的指导下,西德签订了四个重要条约。首先是1970年8月与苏联签订《莫斯科条约》,改善了同苏联的关系;其次是1970年12月在华沙与波兰签约;最后在1971-72年间,先后签订了《四方协定》和两德《关系基础条约》,承认两德为“一个民族,两个国家”,至此,新东方政策全面形成并实行。

“新东方政策”为两德统一打下重要基础,它,促使东西方关系趋于缓和,更使战后美德关系发生了变化。这一政策是在联邦德国的“经济奇迹”与迅猛发展的基础下实现的,同时也成为这个经济大国改变其“政治侏儒”地位的第一步,是联邦德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重新发挥重要作用的开端和标志。

467

(14 篇回复,发表在 通宵自习室)

5、简述战后法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答:

战后法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主要体现在戴高乐主义的出现。在这一挑战的背后,隐藏着美法之间的矛盾:首先,作为战后法国政权前身的“自由法国”,在战时一直得不到美国承认;其次,美、法双方对时及战后法国地位的认识也不同,在处理战后问题时,法国的诉求也常常被忽略。戴高乐主义就这样应时而生。

戴高乐主义的实质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战后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掌握自己的命运,争取和维护法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大国地位,并以欧洲联合为基础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其核心是维护法国内政外交的地位。

戴高乐的路线具体表现为以下四点:

第一,发展法国独立的核力量,努力摆脱美国的核保护伞,为独立自主政策提供可靠的实力保障。
第二,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积极发展独立的军事防卫体系,争取在国际事务中保持独立的发言权。
第三,积极发展法德联盟,以此为基础巩固和加强欧洲经济共同体,同时抵制英国加入,防止美国控制欧洲。
第四,发展独立的对苏关系,用“缓和、谅解、合作”的外交政策替代冷战与对抗,增强在美苏对抗夹缝中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除此之外,法国还在法属殖民地推行“从殖民化导合作”的政策,进一步扩大外交面,最终实现了二战后法国政治经济的独立自主,提高了法国的国际地位。

468

(14 篇回复,发表在 通宵自习室)

4、简述20世纪50年代美苏关系的缓和

答:

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后,美苏关系开始有所缓和。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首先提出“和平取胜战略”,他认为斯大林的去世将终止一个时代,主张与苏联进行对话谈判。

苏联也开始逐渐改变斯大林的对外战略,它集中体现于的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的外交新方针。赫鲁晓夫主张“三和”,即“和平共处、和平过渡、和平竞赛”的对美方针;在此基础上,将对外战略由“阵营对抗战略”调整为“和平渗透战略”,希望把资本主义国家和平过渡为社会主义国家。这一战略主要表现于开展首脑级的双边和多边会谈,同时积极与第三世界国家开展外交活动,倡导国际新秩序。

美国方面则是在1960年肯尼迪当选总统后,提出了“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枝”的所谓“和平战略”。这一战略表现为:加强军事力量,推行“灵活反应战略”;在寻求与苏联对话、援助第三世界的同时,利用并扩大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裂痕,捍卫西方国家的利益。双方外交政策的改变促成了1961年赫鲁晓夫与肯尼迪在维也纳的会谈。

但我们必须认识到的是,美苏关系的缓和以及其外交政策的调整实际上只是一种冷战策略的调整。在外交政策的调整过程中,美苏双方始终不放弃的“和平演变”策略就是其有力证据。因此,这一时期的改变只是一种基于军事、经济实力变化所作的战略调整,并没有改变冷战和两极化世界格局。

469

(14 篇回复,发表在 通宵自习室)

3、请简述冷战格局形成的经过及其原因

答:

冷战格局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意识形态的对立,美国所主张的资本主义与苏联所主张的共产主义的分歧是难以调和的,这为美苏之间的争霸在最深处埋下了根源;其次是美苏扩展势力范围上的对立,特别是美苏两国对发展经济的要求,促使它们走向全球扩张的道路,这直接促成了两国的对立;而即便在二战期间,美、苏两国间也存在着许多意见分歧,这些分歧在战后最终被扩大,成为两国及其背后的两大阵营之间的冷战。

一般认为,冷战开始于1946年3月的“富尔敦演说”,其中,丘吉尔以“铁幕”作比,分割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但实际上,在此之前,两国已经在伊朗、土耳其等地展开了角逐和较量,并以美国对苏联成功的“遏制”告终。

很快,冷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1947年3月,杜鲁门发表国情咨文,“杜鲁门主义”出台。杜鲁门将共产主义与民主政治对立,认为世界上存在着两种生活方式的斗争,而共产主义“暴君”及其背后的极权主义正威胁着“自由世界”,因此,美国必须领导自由世界,抗击共产主义。

在杜鲁门主义下,出台了欧洲复兴计划(又称“马歇尔计划”)和第四点计划。其中,前者主要针对西欧国家,美国在1948-1952年间向西欧提供131.5亿美元援助,推动了西欧经济的复苏;后者主要针对第三世界国家,但实际重视程度远远不及前者。

苏联方面,为了对抗美国的扩张并拉拢东欧国家,于1947年成立了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并推出“莫洛托夫计划”(后发展演变为经互会),援助东欧国家的经济建设。至此,以苏联和美国为首的东西欧在经济上分裂为两个阵营。

此外,在军事层面,美国和苏联也各自通过与东、西欧国家签署的一系列协定确立了各自的军事阵营。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的最终签订标志着北约组织的诞生;而1955年西德加入北约的风波推动了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成立。华约的诞生标志欧洲出现两大完全对立的军事政治集团,加剧了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对抗。至此,两大阵营的冷战局面完全形成。

470

(14 篇回复,发表在 通宵自习室)

2、名词解释:波茨坦会议

波茨坦会议是1945年7-8月间在柏林附近的波茨坦举行的会议。它是盟国在战争期间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会议。参与者主要有美国总统杜鲁门、英国首相丘吉尔(大选后由新任首相艾德礼接替)和苏联的斯大林。在这次会议前,德国法西斯已被摧毁,日本军国主义正负隅顽抗,美国原子弹试爆成功,但实战效果尚难预卜;在这一时期,美、英、苏之间新的纠纷不断出现。
波茨坦会议是解决这些纠纷的一次尝试。它主要针对三个方面:首先是具体讨论了雅尔塔会议上已经提出的德国和波兰等战后世界处理问题的细节;其次,决定设立美、苏、英、法、中五国外长会议,负责准备与战败国签订的和约;最后,讨论并重申了苏联对日作战问题,发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公布了占领日本的原则。
波茨坦会议是战争期间最长的一次首脑会议,会议多方虽然就一些重大问题达成了协议,使三国的战时联盟得以继续维持,但随着战争接近尾声,英美和苏联的分歧和争执也日趋激化。

471

(14 篇回复,发表在 通宵自习室)

1、名词解释:雅尔塔会议

答:

雅尔塔会议是1945年2月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的一次国际会议,参与者主要是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
雅尔塔会议召开时,德国败局已定。在这一基础上,会议主要到讨论了战后德国处置、波兰复国、联合国建立和苏联对日作战四个问题。
这次会议是二战进程中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对协调盟国反法西斯的步伐、迎接最终胜利和建立联合国方面都起了积极作用;但会议在苏联对日作战问题方面,背着中国签订了交易中国领土主权的秘密协定,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体现了大国强权的政治色彩,是美苏两分天下、划分势力范围的产物,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附:万一不是名词解释可以写的内容

1、德国问题:
(1)确定四国对德分区占领,并在柏林设置管制委员会(柏林也遭到分区占领)
(2)德国必须赔偿盟国战争损失
(3)德意志非军国主义化

2、波兰问题:
(1)包括疆界与政府组成,美英与苏联为各自阵营和利益考虑,争夺激烈

3、建立联合国:
(1)6个主要机构,最重要的是安全理事会
(2)美、英、苏、法、中的常任理事国地位和大国一致原则

4、苏联对日作战:
(1)交换条件有:
  1)维持外蒙古的独立
  2)苏联获得日俄战争中日本从沙俄手中夺取的部分中国主权
  3)千岛群岛交予苏联

472

(14 篇回复,发表在 通宵自习室)

二楼目录:

1、名词解释:雅尔塔会议(3楼)
2、名词解释:波茨坦会议(4楼)
3、简述冷战格局形成的过程(5楼)
4、简述20世纪50年代美苏关系的缓和(6楼)
5、简述战后法国外交政策的调整(7楼)
6、简述战后西德外交政策的调整(8楼)
7、请谈一谈一战后苏联、德国和美国的国家模式(9楼)
8、述评一战后国际关系模式的形成及其特点(10楼)
9、名词解释:万隆会议(11楼)
10、名词解释:不结盟运动(12楼)
11、名词解释:印巴分治(13楼)
12、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14楼)

473

(14 篇回复,发表在 通宵自习室)

一楼张智慧!

474

(0 篇回复,发表在 晴岚馆)

123

475

(0 篇回复,发表在 梦轩)

一楼张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