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楼张智慧!
482 2013-10-08 16:20:57
主题: 学而时习之 (3 篇回复,发表在 梦轩)
论文结构
1 解释的理想模型
2 “学而时习之”的理解
2.1 “学”的含义
2.2 “时”的含义
2.3 “习”的含义
3、后两句的理解
4、总体的理解
483 2013-10-03 12:11:02
主题: [转载]袁征:于丹真对不起孔子 (0 篇回复,发表在 晴岚馆)
袁 征(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这个学期上课,花了四个礼拜讲《论语》。一个研究生问,课程的参考资料为什么里没有于丹的书。我老老实实地回答,因为那些书错得太离谱。
《于丹<论语>心得》是她谈《论语》的第一本书。全书的头一句是:“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这真是一开口就错。宋朝的开国宰相是范质、王溥和魏仁浦。赵普是建国4年以后才当上宰相的。
至于于丹对《论语》的解释,那错得更多。随便举个例子。《于丹<论语>感悟》写道:“孔子说,忠恕之道,一以贯之。对己对人,都应该是这样。我们想,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心都不能宽容的话,那何谈宽容别人呢?”按于丹的讲法,孔子是个大大咧咧、散漫随意的老头,主张对别人宽,对自己也要宽。不过就在几页之前,于丹引用了孔子的两句话,认为人们对别人要求要宽,但对自己要求要严,犯了错误要自责,不能宽容自己:“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见其过而内自讼”。于丹的话跟孔子的主张势不两立。这是怎么回事?
孔子的确提倡“恕”,不过他明确说,“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勿施于人”四个字清清楚楚地表明,“恕”是对别人的态度,而不是宽容自己。要是孔子主张宽容自己,他老人家就会说“勿施于己”了。
朱熹在解释孔子的忠恕思想时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那就是说,“忠”是绝不原谅自己,做事竭尽自己的全部力量;“恕”是把自己的愿望推及别人,不让别人经受自己不愿经受的事情。忠是严格地要求自己,恕是宽厚地对待别人。孔子是个严肃认真的人。于丹的书引用了朱熹的讲法,而且明确说:“朱熹对‘忠恕’两个字解释得非常好”。既然如此,她干嘛还讲出完全违反孔子意见的话?
有人说因为于丹缺少知识。我不赞成。孔子曾经自称“不知老之将至”。于丹把这句话译为“不知道我的生命已经垂垂老矣。”但是,“老之将至”怎么会是“已经垂垂老矣”呢?连小孩子都知道“将”和“已经”的意思很不相同。“妈咪将会给我一个芭比娃娃”肯定不是“妈咪已经给了我一个芭比娃娃。”于丹无论如何不至于连这样的知识都没有。问题应该出在别的地方。
好长时间以来,我总觉得有一种玩弄权威的风气。有些人讲话写文章,动辄就说儒家思想认为如何如何,或者某某理论认为如何如何。但你翻遍了儒家或某某理论的经典,却根本找不到他们说的如何如何。实际上,那些如何如何是他们自己的主意,所谓儒家思想之类不过是他们鼓吹自己想法的工具。广州话里有“扮鬼吓人”的讲法,大概就是指这类把戏。玩弄权威的人对权威当然不会虔诚。于丹不断地对读者说,孔子多么神圣。但她自己却潇洒得很,高兴说啥就说啥,对孔子的原话毫不在意。
这样玩弄孔子自然惹来好多不满。于丹回应说:“一些学者站在纯学理的角度,认为我这样解读不通,我完全能理解。......我觉得,那些严谨治学的学者不一定是教传媒的,他们的角度是一种研究的角度,而我的角度是一种普及的角度。”这是一种挺古怪的讲法。有可能一个意见从“研究的角度”看是错误的,从“普及的角度”看却是正确的吗?所谓“普及”,是指用通俗易懂的方法把专业研究的结果传播给普通民众。普及不是不顾“严谨治学”另搞一套。要是一个主张从研究的角度看是胡闹,那么用通俗的办法传播,它还是胡闹。如果科学家的研究发现某种食物有害,传媒却说它延年益寿,这算哪门子的科学普及?
于丹又解释说,她讲的是自己个人的“心得”、个人的“感悟”:“解读《论语》的角度可以不同”,“千颗心有千种所得,万颗心有万种所得,而我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心之得。”的确,对于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的感觉。但不是每一种感觉都正确。例如一个人说他觉得苏东坡的词比柳永的好,另一个人说她觉得柳永的比苏东坡的好。由于艺术爱好和饮食口味纯粹是个人的主观感觉,那两个人的讲法都只是说有这样一个事实:说话的人有某种感觉。要是咱们能证明这个事实,证明他们确实有那样的感觉,那么,尽管两种讲法针锋相对,它们都是正确的。
不过好多关于感觉的讲法不是那么简单。如果于丹说她觉得赵普是宋朝的开国宰相,这个讲法就牵涉两个事实:首先,她是不是真的有那样的感觉。另外,更要紧的是,赵普是否宋朝的开国宰相。即使她说的感觉确有其事,那句话还是不符合第二个事实,所以是错的。
对于一个事物,符合事实的认识是真理,不符合事实的讲法是谬误。千个人有千种感觉,可能有些感觉准确,有些感觉离谱。万颗心有万种所得,可能有些感悟高明,有些感悟荒唐。孔子不赞成宽容自己,这是历史事实。不管于丹有什么心得,有什么感悟,不管她是做研究还是搞传媒,她的讲法违反了这个事实,所以是一定是错误的。
我绝不反对于丹推崇孔子。但推崇孔子就该真心尊重孔子。要是孔子主张男女平等,随便说他轻视妇女是不尊重孔子。要是孔子轻视妇女,硬说孔子为男女平等奋斗也是不尊重孔子。不管咱们赞成不赞成,孔子的主张就是孔子的主张,随意篡改就是蔑视古人。如果有人把孔子做成一个木偶,威风凛凛,又面带伟人谦虚的微笑;那人躲在幕后,自己爱讲什么就讲什么,却让偶像的嘴巴一张一合,叫别人相信那些高论都是圣人之言,那么,凡是知道底细的,都会说这是大不敬。
毫无疑问,在现代文明国家,大不敬属于法律保护的言论自由。于丹可以继续随心所欲地讲《论语》。当然,其他公民也有权利跟她抬杠。至于我自己,当教师多少得照顾教学质量,所以没敢把于丹的书列进参考文献。
484 2013-09-24 12:42:03
主题: 威廉·格莱斯顿的演讲 (0 篇回复,发表在 晴岚馆)
a war more unjust in its origin, a war more calculated to cover this country with permanent disgrace, I do not know and have not read", Wiliam Gladstone's speech, 8 April 1840, Handard, House of Commons, cols, pp. 800-820
486 2013-09-06 00:52:05
回复: 生字生词摘抄专用楼 (16 篇回复,发表在 晴岚馆)
择善固执(擇善固執)添至备忘录
zé shàn gù zhí
ㄗㄜˊ ㄕㄢˋ ㄍㄨˋ ㄓㄧˊ
词语解释
对认为正确的事就坚持执行。 上官鼎 《阳光三迭》第二九章:“择善固执,未始不是一件好事!”参见“ 择执 ”。
487 2013-09-05 13:50:52
回复: 生字生词摘抄专用楼 (16 篇回复,发表在 晴岚馆)
狎
xiá ㄒㄧㄚˊ
1. 亲近而态度不庄重:~侮。~弄。~昵。~客(嫖客)。
2. 习惯。
3. 更替。
4. 拥挤:车骑并~。
488 2013-09-05 13:39:43
回复: 生字生词摘抄专用楼 (16 篇回复,发表在 晴岚馆)
◎ 博闻强识 bówén-qiángzhì
(1) [have wide learning and a retentive memory] 识:记忆。闻,学识。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礼记·典礼上》
(2) 亦作“博闻强志”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489 2013-09-02 01:50:04
主题: [转载]金庸小说里,让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段? (0 篇回复,发表在 琵琶湖酒馆)
作者: 严羽
早晨躺在床上翻手机,无意在知乎上看到这个问题,我花了一个来小时看完了全部255条回答,这里面有些是我记忆深刻的片段,有些是当时忽略现在想起来觉得“怎么会不记得这段话的”的片段,还有一些是以前年纪小还不大能体会,现在才觉出奥妙的片段。决定把一些回答摘录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顾朝惜《射雕英雄传》
欧阳克道:「黄姑娘,多谢你相救。我是活不成了,见到你出力救我,我是死也欢喜。」黄蓉心里忽感歉疚,说道:「你不用谢我。这是我布下的机关,你知道么?」欧阳克低声道:「别这么大声,给叔叔听到了,他可放你不过。我早知道啦,死在你手里,我一点也不怨。」
骑士哦。
2. 微蓝《倚天屠龙记》
张三丰正邪之说。寥寥几句话,境界立现。这也是金庸的大境界。
张三丰仍是捋须一笑,说道:“那有甚么干系?只要媳妇儿人品不错,也就是了,便算她人品不好,到得咱们山上,难道不能潜移默化于她么?天鹰教又怎样了?翠山,为人第一不可胸襟太窄,千万别自居名门正派,把旁人都瞧得小了。这正邪两字,原本难分,正派弟子若是心术不正,便是邪徒,邪派中人只要一心向善,便是正人君子。”张翠山大喜,想不到自己担了十年的心事,师父只轻轻两句话便揭了过去,当下满脸笑容,站起身来。
3. 卢嘉豪《倚天屠龙记》
张三丰教张无忌太极拳那段,“忘了一半……忘了四分之三……全忘了”“好,你可以上了~~~”,尼玛,一到考试就想起那段……
4. Notor《倚天屠龙记》
我喜欢看《倚天屠龙记》,经常从屠狮大会张无忌三战少林三大神僧开始重温,一直看到最后张无忌给赵敏画眉。《不识张郎是张郎》一回却印象最深刻:
殷离笑道:“我有甚么不知好歹?你放心,我才不会跟你争这丑八怪呢,我一心一意只喜欢一个人,那是蝴蝶谷中咬伤我手背的小张无忌。眼前这个丑八怪啊,他叫曾阿牛也好,叫张无忌也好,我一点也不喜欢。”她转过头来,柔声道“阿牛哥哥,你一直待我很好,我好生感激。可是我的心,早就许了给那个狠心的、凶恶的小张无忌了。你不是他,不,不是他……”张无忌好生奇怪,道:“我明明是张无忌,怎地……怎地……”殷离神色温柔的瞧着他,呆呆的看了半晌,目光中神情变幻,终于摇摇头,说道:“阿牛哥哥,你不懂的。在西域大漠之中,你与我同生共死,在那海外小岛之上,你对我仁至义尽。你是个好人。不过我对你说过,我的心早就给了那个张无忌啦。我要寻他去。我若是寻到了他,你说他还会打我、骂我、咬我吗?”说着也不等张无忌回答,转身缓缓走了开去。张无忌陡地领会,原来她真正所爱的,乃是她心中所想像的张无忌,是她记忆中在蝴蝶谷所遇上的张无忌,那个打她咬她、倔强凶狠的张无忌,却不是眼前这个真正的张无忌,不是这个长大了的、待人仁恕宽厚的张无忌。他心中三分伤感、三分留恋、又有三分宽慰,望着她的背影消失在黑暗之中。他知道殷离这一生,永远会记着蝴蝶谷中那个一身狠劲的少年,她是要去找寻他。她自然找不到,但也可以说,她早已寻到了,因为那个少年早就藏在她的心底。真正的人、真正的事,往往不及心中所想的那么好。
这个道理,原来金大侠也懂得的。
5.Andy Pan《射雕英雄传》
非诚勿扰的喧嚣之中,我真的是落伍了...我还是只记得当年看到这段时候的心情:
郭靖心神渐定,笑道:“我真胡涂,一直当你是男子,以后不能再叫你黄贤弟啦!”黄蓉笑道:“你也别叫我黄贤妹,叫我作蓉儿罢。我爸爸一向这样叫的。”郭靖忽然想起,说道:“我给你带了点心来。”从怀里掏出完颜康送来的细点,哪知他背负王处一、换水化毒、奔波求药,早把点心压得或扁或烂,不成模样。黄蓉看了点心的样子,轻轻一笑。郭靖红了脸,道:“吃不得了!”拿起来要抛入湖中。黄蓉伸手接过,道:“我爱吃。”郭靖一怔,黄蓉已把一块点心放在口里吃起来。郭靖见她吃了几口,眼圈渐红,眼眶中慢慢充了泪水,更是不解。黄蓉道:“我生下来就没了妈,从没有谁这样记着我过……”说着几颗泪水流了下来。她取出一块洁白的手帕,郭靖以为她要擦拭泪水,哪知她把几块压烂了的点心细心包好,放在怀里,回眸一笑,道:“我慢慢的吃。” 郭靖丝毫不懂这种女儿情怀,只觉这个“黄贤弟”的举动很是特异,当下问她道:“你说有要紧事对我说,是甚么事?”黄蓉笑道:“我要跟你说,我不是甚么黄贤弟,是蓉儿,这不是要紧事么?”郭靖也是微微一笑,说道:“你这样多好看,干么先前扮成个小叫化?”黄蓉侧过了头,道:“你说我好看吗?”郭靖叹道:“好看极啦,真像我们雪山顶上的仙女一般。”黄蓉笑道:“你见过仙女了?”郭靖道:“我没见过,见了那还有命活?” 黄蓉奇道:“怎么?”郭靖道:“蒙古的老人家说,谁见了仙女,就永远不想再回到草原上来啦,整天就在雪山上发痴,没几天就冻死了。”黄蓉笑道:“那么你见了我发不发痴?” 郭靖脸一红,急道:“咱们是好朋友,那不同的。”黄蓉点点头,正正经经的道:“我知道你是真心待我好,不管我是男的还是女的,是好看还是丑八怪。”隔了片刻,说道:“我穿这样的衣服,谁都会对我讨好,那有甚么希罕?我做小叫化的时候你对我好,那才是真好。
6.潘魏增《神雕侠侣》
小龙女拿起胭脂,调了些蜜水,对着镜子,着意打扮起来。她一生之中,这是第一次调脂抹粉,她脸色本白,实不须再搽水粉,只是重伤后全无血色,双颊上淡淡搽了一层胭脂,果然大增娇艳。她歇了一歇,拿起梳子梳了梳头,叹道:“要梳髻子,我可不会,过儿你会不会呢?”杨过道:“我也不会!你不梳还更好看些。”小龙女微笑道:“是么?”便放下梳子,戴上耳环,插上珠钗,手腕上戴了一双玉镯,红烛掩映之下,当真美艳无双。她喜孜孜的回过头来,想要杨过称赞几句。
一回头,只见杨过泪流满面,悲不自胜。小龙女一咬牙,只作不见,微笑道:“你说我好不好看?”杨过哽咽道:“好看极了!我给你带上凤冠!”拿起凤冠,走到她身后给她戴上。小龙女在镜中见他举袖擦干了泪水,再到身前时,脸上已作欢容,笑道:“我以后叫你娘子呢,还是仍然叫姑姑?”小龙女心想:“还说什么『以后』啊?难道咱俩真的还有『以后』么?”但仍是强作喜色,微笑道:“再叫姑姑自然不好。娘子夫人的,又太老气啦!”
杨过道:“你的小名儿到底叫什么?今天可以说给我听了罢。”小龙女道:“我没小名儿的,师父只叫我作龙儿。”杨过说道:“好,以后你叫我过儿,我便叫你龙儿。咱俩扯个直,谁也不吃亏。等到将来生了孩子,便叫:喂,孩子的爹!喂,孩子的妈!等到孩子大了,娶了媳妇儿……”
小龙女听着他这么胡扯,咬着牙齿不住微笑,终于忍耐不住,“哇”的一声,伏在箱子上哭了出来。
7.少年knife《笑傲江湖》
她眼中忽然发出光彩,嘴角边露出微笑,一副心满意足的模样。
令狐冲见到她这等神情,心想:“能见到她这般开心,不论多大的艰难困苦,也值得为她抵受。”忽然之间,岳灵珊轻轻唱起歌来。令狐冲胸口如受重击,听她唱的正是福建山歌,听到她口中吐出了“姊妹,上山采茶去”的曲调,那是林平之教她的福建山歌。当日在思过崖上心痛如绞,便是为了听到她口唱这山歌。她这时又唱了起来,自是想着当日与林平之在华山两情相悦的甜蜜时光。她歌声越来越低,渐渐松开了抓着令狐冲的手,终于手掌一张,慢慢闭上了眼睛。歌声止歇,也停住了呼吸。令狐冲心中一沉,似乎整个世界忽然间都死了,想要放声大哭,却又哭不出来。他伸出双手,将岳灵珊的身子抱了起来,轻轻叫道:“小师妹,小师妹,你别怕!我抱你到你妈妈那里去,没有人再欺侮你了。”
8.高涵玙《射雕英雄传》
从《射雕英雄传》到《神雕侠侣》,所有黄蓉和郭靖在一起的段落!
主要是靖哥哥实在太好了,像「蓉儿…蓉儿可不是小妖女,她是很好很好的姑娘……很好很好的……」那部分,以及 Andy Pan 贴出的带点心那段,看的时候直接就没出息地感动地哭了…
不过最击中我的,是这个「非主流」段:
黄蓉初与郭靖相识,即曾听他说起过射雕、养雕之事,心中好生羡慕,常想他日必当到大漠去,也养一对雕儿玩玩,这时忽见白雕,也不顾追兵已迫近身前,叫道:「给我玩!」伸手就去抚摸白雕的羽毛。那头白雕见黄蓉的手摸近,突然低头,一口啄将下来,若非她手缩得快,手背已然受伤。郭靖急忙喝止。黄蓉笑骂:「你这扁毛畜生好坏!」但心中究竟喜欢,侧了头观看。忽听郭靖叫道:「蓉儿,留神!」便有两枝劲箭当胸射来,黄蓉不加理会,伸手去搜那被箭射死的金兵身边。两枝箭射在她身上,哪里透得入软猬甲去,斜斜跌在脚旁。黄蓉在金兵怀里摸出几块乾肉,去喂那雕儿。郭靖道:「蓉儿,你玩雕儿吧,我去杀散金兵!」
敌人当前,周围都是金兵,蓉儿全不放在眼里,只想着跟大雕玩儿。
好嘛好嘛,那你开开心去玩,哥哥来帮你挡住千军万马。
嗷呜 ╥ ω ╥
9.黄天《天龙八部》
萧峰道:“不行!”突然拍出一掌,击向木几,只听得劈拍一声响,木几碎成数块,匕首随而跌落,凛然说道:“杀母大仇,岂可当作买卖交易?此仇能报便报,如不能报,则我父子毕命于此便了。这等肮脏之事,岂是我萧氏父子所屑为?”
慕容博仰天大笑,朗声说道:“我素闻萧峰萧大侠才略盖世,识见非凡,殊不知今日一见,竟虽个不明大义、徒逞意气的一勇之夫。嘿嘿,可笑啊可笑!”
萧峰知他是以言语相激,冷冷的道:“萧峰是英雄豪杰也罢,是凡夫俗子也罢,总不能中你圈套,成为手中的杀人之刀。”
慕容博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你是大辽国这臣,欲只记得父母私仇,不思尽忠报国,如何对得起大辽?”
萧峰蹭上一步,昂然说到:“你可曾见过边关之上、宋辽相互仇杀的惨状?可曾见过宋人辽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情景?宋辽之间好容易罢兵数十年,倘若刀兵再起,契丹铁骑侵入南朝,你可知将有多少宋人惨遭横死?多少辽人死于非命?”他说到这里,想起当日雁门关外宋兵和辽兵相互打草谷的残酷情状,越说越响,又道:“兵凶战危,世间岂有必胜之事?大宋兵多财足,只须有一二名将,率兵奋战,大辽、吐蕃联手,未必便能取胜。咱们打一个血流成河,尸骨如山,欲让你慕容氏来乘机兴复燕国,我对大辽尽忠报国,是在保土安民,而不是为了一己的荣华富贵,因而杀人取地、建功立业。”
忽听得长窗外一个苍老的声音说道:“善哉,善哉!萧居士宅心仁厚,如此以天下苍生为念,当真是菩萨心肠。”
荡气回肠,英雄本色
10.曹新彬《神雕侠侣》
入口香甜,芳甘似蜜,更微有醺醺然的酒气,正感心神俱畅,但嚼了几下,却有一股苦涩的味道,要待吐出,似觉不舍,要吞入肚内,又有点难以下咽。他细看花树,见枝叶上生满小刺,花瓣的颜色却娇艳无比,似玫瑰而更香,如山茶而增艳……”
这段对情花的描述,是我至今久久不能忘怀,回味不绝,余韵不止的佳段!
11.楚云帆《天龙八部》
第四十一章 燕云十八飞骑 奔腾如虎风烟举
但听得蹄声如雷,十余乘马疾风般卷上山来。马上乘客一色都是玄色薄毡大氅,里面玄色布衣,但见人似虎,马如龙,人既矫捷,马亦雄骏,每一匹马都是高头长腿,通体黑毛,奔到近处,群雄眼前一亮,金光闪闪,却见每匹马的蹄铁竟然是黄金打就。来者一共是一十九骑,人数虽不甚多,气势之壮,却似有如千军万马一般,前面一十八骑奔到近处,拉马向两旁一分,最后一骑从中驰出。
丐帮帮众之中,大群人猛地高声呼叫:“乔帮主,乔帮主!”数百名帮众从人丛中疾奔出来,在那人马前躬身参见。
这人正是萧峰。他自被逐出丐帮之后,只道帮中弟子人人视他有如寇仇,万没料到敌我已分,竟然仍有这许多旧时兄弟如此热诚的过来参见,陡然间热血上涌,虎目含泪,翻身下马,抱拳还礼,说道:“契丹人萧峰被逐出帮,与丐帮更无瓜葛。众位何得仍用旧日称呼? 众位兄弟,别来俱都安好?”最后这句话中,旧情拳拳之意,竟是难以自已。
过来参见的大都是帮中的三袋、四袋弟子。一二袋弟子是低辈新进,平素少有机会和萧峰相见,五六袋以上弟子却严于夷夏之防,年长位尊,不如年青的热肠汉子那么说干便干,极少顾虑。这数百名弟子听他这么说,才省起行事太过冲动,这位“乔帮主”乃是大对头契丹人,帮中早已上下均知,何以一见他突然现身,爱戴之情油然而生,竟将这大事忘了?有些人当下低头退了回去,却仍有不少人道:“乔……乔……你老人家好,自别之后,咱们无日不……不想念你老人家。”
道尽江湖恩义,夷夏之防。
12.某陈《倚天屠龙记》
金庸大苦大悲的场景不少,回答中以男女之情居多,我来添加个父母之情吧。
倚天屠龙记三十四章 新妇素手裂红裳
赵敏为张无忌和父兄决裂之后
汝阳王转身缓缓走下山去,左右牵过坐骑,他恍如不闻不见,并不上马,走了十余丈,他忽然回过身来,说道: 敏敏,你的伤势不碍么?身上带得有钱么?
看到这里,才觉得小说基于生活,武侠小说亦然。
13.王文强《笑傲江湖》
第一反应就是这一段。只见四周山峰环抱,处身之所是在一个山谷之中,树林苍翠,遍地山花,枝头啼鸟唱和不绝,是个十分清幽的所在。盈盈道:“咱们便在这里住些时候,一面养伤,一面伴坟。”令狐冲道:“好极了。小师妹独自个在这荒野之地,她就算是鬼,也很胆小的。”盈盈听他这话甚痴,不由得暗暗叹了口气。
14.宋庆文《神雕侠侣》
这一日中,他便如此痴痴的望见着那两行字发呆,当晚绳索双树而睡。次日在谷中到处闲游,见昔年自己与程英、陆无双铲灭的情花花树已不再重生,他戏称之为“龙女花”的红花却开得云霞灿烂,如火如锦,于是摘了一大束龙女花,堆在断崖的那一行字前。
这般苦苦等候了五日,已到三月初七,他已两日两夜未曾交睫入睡,到了这日,更是不离断肠崖半步,自晨至午,更自午至夕,每当风动树梢,花落林中,心中便是一跳,跃起来四下里搜寻观望,却那里有小龙女的影踪?
自从听了黄药师那几句话后,他早知“大智岛南海神尼”云云,乃是黄蓉捏造出来的鬼话,但崖上字迹确是小龙女所刻,却半点不假,只盼她言而有信,终来相会。眼见太阳缓缓落山,杨过的心也是跟着太阳不断的向下低沉。当太阳的一半被山头遮没时,他大叫一声,急奔上峰。身在高处,只见太阳的圆脸重又完整,心中略略一宽,只要太阳不落山,三月初七这一日就算没过完。
可是虽然登上了最高的山峰,太阳最终还是落入了地下。悄立山巅,四顾苍茫,但觉寒气侵体,暮色逼人而来,站了一个多时辰,竟是一动也不动。再过多时,半轮月亮慢慢移到中天,不但这一天已经过去,连这一夜也快过去了。
小龙女始终没有来。特别是看到最后一句 小龙女始终没有来 的时候,心都要碎了!
当太阳的一半被山头遮没时,他大叫一声,急奔上峰。身在高处,只见太阳的圆脸重又完整,心中略略一宽,只要太阳不落山,三月初七这一日就算没过完。
15.张钊《书剑恩仇录》
看过很多人的答案,真是看到了很多的感动,但记忆里印象最深的一段时在《书剑恩仇录》里。
写两军对阵,正要打仗,千军万马正要厮杀的时候,正好陈家洛带着香香公主从那里经过,两军暂时都不厮杀了,就看这个香香公主,“其时朝阳初升,两人迎着日光,控辔徐行。
那少女头发上,脸上,手上,衣上都是淡淡的阳光。清军官兵数万,眼光凝望着那少女出神,每个人的心忽然都剧烈跳动起来,不论军官兵士,都沉醉在这绝士丽容的光照之下。两军数万人马剑拔弩张,本来血战一触即发,突然之间,便似中了邪一般,人人都呆住了。只听得当啷一声,一名清兵手中长矛掉在地上,接着,无数长矛掉下地来,弓箭手的弓矢也收了回来。军官们忘了喝止,望着两人的背影渐渐远去。”
16.原博文《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第一次描写任盈盈的模样,小时候读的时候,感觉甜到心里了
那婆婆在高处见到他摔入山涧,心中一急,便也顺着斜坡滚落,滚到令狐冲身畔,左手抓住了他的左足踝。她喘息几下,伸右手抓住他背心,将他湿淋淋的提了起来。令狐冲已喝了好几口涧水,眼前金星乱舞,定了定神,只见清澈的涧水之中,映上来两个倒影,一个妙龄姑娘正抓着自己背心。他一呆之下,突然听得身后那姑娘“哇”的一声,吐出一大口鲜血,热烘烘的都吐在他颈中,同时伏在他的背上,便如瘫痪了一般。令狐冲感到那姑娘柔软的躯体,又觉她一头长发拂在自己脸上,不由得心下一片茫然。再看水中倒影时,见到那姑娘的半边脸蛋,眼睛紧闭,睫毛甚长,虽然倒影瞧不清楚,但显然容貌秀丽绝伦,不过十七八岁年纪。
17.onesuper《飞狐外传》
程灵素一口口地将毒汁从胡斐身体里吮出,把自己的命一口口地送给他。
“我师父说这无药可治,因为他以为天下没有一个医生,会不要自己性命来救活病人,大哥,他不知道我会对你这样……”
18.少年knife《射雕英雄传》
再加一个最近看到的
“我师南攻,将袭襄阳矣,知君精忠为国,冒死以闻。我累君母惨亡,愧无面目再见,西赴绝域以依长兄,终身不履故土矣。愿君善自珍重,福寿无极。”
华筝亲笔。
华筝是真正爱着靖哥哥的阿.....
19,付鑫《倚天屠龙记》后记
《倚天屠龙记》后记
《倚天屠龙记》是“射雕”三部曲的第三部。这三部书的男主角性格完全不同。郭靖诚朴质实,杨过深情狂放,张无忌的个性却比较复杂,也是比较软弱。他较少英雄气概,个性中固然颇有优点,缺点也很多,或许,和我们普通人更加相似些。杨过是绝对主动性的。郭靖在大关节上把持得很定,小事要黄蓉来推动一下。张无忌的一生却总是受到别人的影响,被环境所支配,无法解脱束缚。在爱情上,杨过对小龙女至死靡他,视社会规范如无物;郭靖在黄蓉与华筝公主之间摇摆,纯粹是出于道德价值,在爱情上绝不犹疑。张无忌却始终拖泥带水,对于周芷若、赵敏、殷离、小昭这四个姑娘,似乎他对赵敏爱得最深,最后对周芷若也这般说了,但在他内心深处,到底爱哪一个姑娘更加多些?恐怕他自己也不知道。作者也不知道,既然他的个性已写成了这样子,一切发展全得凭他的性格而定,作者也无法干预了。
像张无忌这样的人,任他武功再高,终究是不能做政治上的大领袖。当然,他自己根本不想做,就算勉强做了,最后也必定失败。中国三千年的政治史,早就将结论明确地摆在那里。中国成功的政治领袖,第一个条件是“忍”,包括克制自己之忍、容人之忍、以及对付政敌的残忍。第二个条件是“决断明快”。第三是极强的权力欲。张无忌半个条件也没有。周芷若和赵敏却都有政治才能,因此这两个姑娘虽然美丽,却不可爱。
我自己心中,最爱小昭。只可惜不能让她跟张无忌在一起,想起来常常有些惆怅。
所以这部书中的爱情故事是不大美丽的,虽然,现实性可能更加强些。
张无忌不是好领袖,但可以做我们的好朋友。事实上,这部书情感的重点不在男女之间的爱情,而是男子与男子间的情义,武当七侠兄弟般的感情,张三丰对张翠山、谢逊对张无忌父子般的挚爱。然而,张三丰见到张翠山自刎时的悲痛,谢逊听到张无忌死讯时的伤心,书中写得太也肤浅了,真实人生中不是这样的。
因为那时候我还不明白。
一九七七.三.
注:金庸写完倚天屠龙记谢逊听到张无忌死讯那一段之后,其大儿子在美国自杀。大概彼时金庸才真正体会到丧子之痛。
20.underland《倚天屠龙记》
看下来,没有跟我要写的这段重复的,很好!
印象最深的一段是《倚天屠龙记》里面杨逍和杨不悔第一次见面,得知她姓名之后:
杨逍仰天长啸,只震得四下里木叶簌簌乱落,良久方绝,说道:“你果然姓杨,不悔,不悔。好!晓芙,我虽强逼于你,你却没懊悔。”
21.Wendy Wang《连城诀》
连城诀大结局,狄云厌倦了人世的险恶和喧嚣,决意回到那个冰天雪地的山谷。
在虐了一整本书之后,金庸老先生施舍给读者的最后也是唯一的温暖。(@sam 语)
终于,她的眼神发出了久违的光彩,她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她满脸欢笑,向他飞奔过来,叫道:“我等了你这么久!我知道你终于会回来的。”
所谓的家和爱人,是造物主赐给人 最后的 也是唯一的 温暖。
22.易知难《倚天屠龙记》
五人相对不语,各自想着各人的心事,波涛轻轻打着小舟,只觉清风明月,万古常存,人生忧患,亦复如是,永无断绝。
忽然之间,一声声极轻柔、极缥缈的歌声散在海上:“到头这一身,难逃那一日。百岁光阴,七十者稀。急急流年,滔滔逝水。”却是殷离在睡梦中低声唱着小曲。
张无忌心头一凛,记得在光明顶上秘道之中,出口被成昆堵死,无法脱身,小昭也曾唱过这个曲子,不禁向小昭望去。月光下只见小昭正自痴痴的瞧着自己。
殷离唱了这几句小曲,接着又唱起歌来,这一回的歌声却是说不出的诡异,和中土曲子浑不相同,细辨歌声,辞意也和小昭所唱的相同:“来如流水兮逝如风,不知何处来兮何所终!”她翻翻覆覆唱着这两句曲子,越唱越低,终于歌声随着水声风声,消没无踪。
各人想到生死无常,一人飘飘入世,实如江河流水,不知来自何处,不论你如何英雄豪杰,到头来终于不免一死,飘飘出世,又如清风之不知吹向何处。张无忌只觉掌里赵敏的纤指寒冷如冰,微微颤动。
————————————————————————————————————————————
《倚天屠龙记》不是金庸最好的小说,张无忌也是个善良软弱的普通人,但我一直觉得,这是金庸小说里,为数不多的用心刻画女性形象的佳作。其他的作品,往往是我还没搞清状况,女主就莫名其妙的爱上男主了,金庸很有灰王子与公主的情结呀!(大家都知道原因的)
不知怎么,常幻想于江南烟雨中泛舟江上,男主女主在轻烟远黛的飘渺气氛中侧面而坐,各怀心事,千言万语都在这滴滴答答的雨声中欲语还休~可能是自小把词读太多了。
也曾在西子湖畔与恍若隔世之人同坐一船,只是80元钱只够船夫划桨十五分钟,杭州也并不是我想象的那么诗情画意,被大漠风沙吹惯的我问他识不识得朱彝尊的《桂殿秋》?
思往事,渡江干,青娥低映越山看。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我一直觉得这是清代最好的小令,
虽然当时之人是永不会再见了。
23.QUIESCENCE《鹿鼎记》
陈圆圆的一段独白,印象极深。
尤其是一句:
“可是我甚么坏事也没做,连一句害人的话也没说过。”
陈圆圆退在房角,脸色惨白,闭住了眼睛,脑海中闪过了当年一幕幕情景:
“我在明朝的皇宫里,崇祯皇帝黄昏时临幸,赞叹我的美貌,第二天皇帝没上朝,一直在寝殿中陪伴着我,叫我唱曲子给他听,为我调脂抹粉,拿起眉笔来给我画眉毛。他答应要封我做贵妃,将来再封我做皇后。他说从今以后,皇宫里的妃嫔贵人,再也没一个瞧得上眼了。皇帝很年轻,笑得很欢畅的时候,突然间会怔怔的发愁。他是皇帝,但在我心里,他跟从前那些来嫖院的王孙公子也没甚么两样。三天之中,他日日夜夜,一步也没离开我。
“第四天早晨,我先醒了过来,见到身边枕头上一张没丝毫血色的脸,脸颊凹了进去,眉头皱得紧紧的,就是睡梦之中,他也在发愁。我想:‘这就是皇帝么?他做了皇帝,为甚么还这样不快活?’ “这天他去上朝了,中午回来,脸色更加白了,眉头皱得更加紧了。他忽然向我大发脾气,说我耽误了国事。他说,他是英明之主,不能沉迷女色,成为昏君。他要励精图治,于是命周皇后立刻将我送出宫去。他说我是误国的妖女,说我在宫里耽了三天,反贼李自成就攻破了三座城市。
“我也不伤心,男人都是这样的,甚么事不如意,就来埋怨女人。皇帝整天在发愁,心里怕得要死,他怕的是个名叫李自成的人。我那时心想:‘李自成可了不起哪,他能叫皇帝害怕,不知道是怎样的一个人?’”
陈圆圆睁开眼来,只见李自成挥舞禅杖,一杖杖向吴三桂打去。吴三桂闪避迅捷,禅杖始终打不中他。陈圆圆心想:“他身手还是挺快。这些年来,他天天还是在练武,因为……因为他想做皇帝,要带兵打到北京去。”
她想起从皇宫出来之后,回到周国丈府里。有一天,国丈府大宴宾客,叫她出来歌舞娱宾,就在那天晚上,吴三桂见到了她。此刻还是清清楚楚的记得,烛火下那满是情欲的火炽眼光,隔着酒席射过来。这种眼光她生平见得多了,随着这样的眼光,那野兽一般的男人就会扑将上来,紧紧的抱住她,撕去她的衣衫,只不过那时候是在大庭广众之间……忽想:“刚才那个娃娃大官见到我的时候,也露出过这样的眼光,当真好笑,这样一个小娃娃,也会对我色迷迷。唉!男人都是这样的,老头子是这样,连小孩子也这样。”
她抬起头来,向韦小宝瞧了一眼,只见他脸上充满了兴奋之色,注视李吴二人搏斗,这时候吴三桂在反击了,长矛不断刺出。
“他向周国丈把我要了去。过不了几天,皇帝便命他去镇守山海关,以防备满洲兵打进来。可是李自成先攻破了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死了。李自成的部下捉了我去,献了给他。这个粗豪的汉子,就是崇祯皇帝在睡梦中也在害怕的人吗?
“他攻破了北京,忙碌得很,明朝许许多多大官都给他杀了。他部下在北京城里奸淫掳掠,捉了许许多多人来拷打勒赎,许许多多无辜百姓也都给害死了。可是他每天晚上陪着我的时候,总是很开心,笑得很响。他鼻鼾声很大,常常半夜里吵得我醒了过来。他手臂上、大腿上、胸口的毛真长,真多。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男人。
“吴三桂本来已经投降了他,可是一听说他把我抢了去,就去向满洲人借兵,引着清兵打进关来。唉,这就是‘冲冠一怒为红颜’了。李自成带了大军出去,在一片石跟吴三桂大战,满洲精兵突然出现,李自成的部下就溃败了。他们说,一片石战场上满地是鲜血,几十里路之间,躺满了死尸。他们说,这些人都是为我死的。是我害死了这十几万人。我身上当真负了这样大的罪孽吗?
“李自成败回北京,就登基做了皇帝,说是大顺国皇帝。他带着我向西逃走,吴三桂一路跟着追来。李自成虽然打了败仗,还是笑得很爽朗。他手下的兵将一天天少了,局面越来越不利,他却不在乎。他说他本来甚么也没有,最多也不过仍旧甚么都没有,又有甚么希罕了?他说他生平做了三件得意事,第一是逼死了明朝皇帝,第二是自己做过皇帝,第三是睡过了天下第一美人。这人说话真粗俗,他说在三件事情之中,最得意的还是第三件。
“吴三桂一心一意的也想做皇帝,他从来没说过,可是我知道。只不过他心里害怕,老是在犹豫,又想动手,又是不敢。只要他今天不死,总有一天,他会做皇帝的;就算只在昆明城里做做也好,只做一天也好。永历皇帝逃到缅甸,吴三桂追去把他杀了。人家说,有三个皇帝断送在我手里,崇祯、永历,还有李自成这个大顺国皇帝。怎么崇祯皇帝的帐也算在我头上呢?今日吴三桂不知道会不会死?如果他将来做了皇帝,算我又多害死一个皇帝了。大明的江山,几十万兵将、几百万百姓的性命,还有四个皇帝,都是我陈圆圆害死的。
“可是我甚么坏事也没做,连一句害人的话也没说过。”
她耳中尽是乒乒乓乓的兵刃撞击之声,抬起头来,但见李自成和吴三桂窜高伏低,斗得极狠。二人年纪虽老,身手仍都十分矫捷。她生平最怕见的就是男人厮杀,脸上不自禁现出厌憎之色,又回忆起了往事:“李自成打了个大败仗,手下兵马都散了。黑夜之中,他也跟我失散了。吴三桂的部下遇到了我,急忙送我去献给大帅。他自然喜欢得甚么似的。他说人家骂他是大汉奸,可是为了我,负上了这恶名也很值得。我很感激他的情意。他是大汉奸也好,是大忠臣也好,总之他是对我一片真情,为了我,甚么都不顾了。除他之外,谁也没这样做过。
“那时候我想,从今以后,可以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了。甚么一品夫人、二品夫人,我也不希罕,只盼再也不必在许多男人手里转来转去。
“可是……可是……在昆明住了几年,他封了亲王,亲王就得有福晋。他元配夫人早已去世。他的弟弟吴三枚来跟我说,王爷为了福晋的事,心下很是烦恼。按理说,应当让我 当福晋,只是我的出身天下皆知,如把我名字报上去求皇上诰封,未免亵渎了朝廷。我自然明白,他做了亲王,嫌我是妓女出身的下贱女子,配不上受皇帝诰封。我不愿让他因我为难,不等吴三枚的话说完,就说这事好办,请王爷另选名门淑女作福晋,以免污了他的名头。他来向我道歉,说这件事很对我不起。
“哼,做不做福晋,那有甚么大不了?不过我终究明白,他对我的情意,也不过是这样罢了。我从王府里搬了出来,因为王爷要正式婚配,要立福晋。
“就在那时候,忽然李自成出现在我面前。他已做了和尚。
我吓了一跳。我只道他早已死了,也曾伤心了好几天,那想到他居然还活着。李自成说他改穿僧装,只是掩人耳目,同时也不愿薙头,穿鞑子的服色。他说他这几年来天天想念我,在昆明已住了三年多,总想等机会能见我一面,直等到今天。
唉,他对我的真情,比吴三桂要深得多罢?他天天晚上来陪我,直到我怀了孕,有了这女娃娃。我不能再见他了,须得立刻回王府去。我跟王爷说,我想念他得很,要他陪伴。王爷对他的福晋从来就没真心喜欢过,高高兴兴的接我回去。后来那女娃娃生了下来,也不知他有没疑心。
“这女孩儿在两岁多那一年,半夜里忽然不见了。我虽然舍不得,但想定是李自成派人来盗去了。这是他的孩子,他要,那也好。他一个人凄然寂寞,有个孩子陪在身边,也免得这么孤苦伶仃。那知道……唉,哪知道全不是这么一回事……”
24.ArtS《天龙八部》
天龙八部 少室山上那一段
段正淳低声向范骅、华赫艮、巴天石诸人道:“这位萧大侠于我有救命之恩,待会危急之际,咱们冲入人群,助他脱险。”范骅道:“是!”向拔刃相向的数千豪杰瞧了几眼,说道:“对方人多,不知主公有何妙策?”段正淳摇摇头,说道:“大丈夫恩怨分明,尽力而为,以死相报。”大理众士齐声道:“原当如此!”
第一次看这些都是配角没太注意,光看风头正劲的三男主角了 时隔多年第二次看 止不住泪流满面(高中上课偷偷的)
25.张亮《神雕侠侣》
太多了。随便摘一段儿最近几年最喜欢的:
盈盈接过长剑,微微侧头,凝视着他,令狐冲哈哈一笑,将胸膛挺了挺。盈盈道:“你死在临头,还笑什么?”令狐冲道:“正因为死在临头,所以要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贴两个我最喜欢的片段吧:
《白马啸西风》结尾:
白马带著她一步步的回到中原。白马已经老了,只能慢慢的走,但终是能回到中原的。江南有杨柳、桃花,有燕子、金鱼……汉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少年,倜傥潇洒的少年……但这个美丽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国人那样固执:“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神雕侠侣》结尾:
郭襄回头过来,见张君宝头上伤口兀自汨汨流血,于是从怀中取出手帕,替他包扎。张君宝好生感激,欲待出言道谢,却见郭襄眼中泪光莹莹,心下大是奇怪,不知她为甚么伤 心,道谢的言辞竟此便说不出口。 却听得杨过朗声说道:“今番良晤,豪兴不浅,他日江湖相逢,再当杯酒言欢。咱们就 此别过。”说着袍袖一拂,携着小龙女之手,与神雕并肩下山。 其时明月在天,清风吹叶,树巅乌鸦呀啊而鸣,郭襄再也忍耐不住,泪珠夺眶而出。 正是:
“秋风清,秋风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490 2013-08-07 19:05:18
回复: [转载]《大亨小传》,还是《了不起的盖茨比》? (2 篇回复,发表在 琵琶湖酒馆)
值得思考:我也不喜欢看翻译腔太浓重的文章,但我更讨厌的是把外国文学的文字全部本土化的表达。
491 2013-08-07 19:04:44
回复: [转载]《大亨小传》,还是《了不起的盖茨比》? (2 篇回复,发表在 琵琶湖酒馆)
5月以来,鲁曼的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在各国陆续上映。各地艺文圈闻风而动,菲茨杰拉德、盖茨比又成当令话题。
香港陶杰,素喜大言欺世,聊起The Great Gatsby,从译名下手:港译叫《大亨小传》,大陆译为《了不起的盖茨比》,“要比拼创意和想象力,自然是《大亨小传》胜许多筹。”不必说“胜许多筹”是古怪的中文,不像才子手笔,怎么就“自然是”了?“自然”的胜场在哪里?打笔仗、编排别人的不是,不作兴以“自然”、“无疑”、“肯定”……带过,不作解释,没有根据,便宣布自己获胜回朝。
翻译无定本。连《圣经》那么权威的译本,过一段时间还要订正修补一番,更何况一介书生单枪匹马的文学翻译。巫宁坤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乔志高的《大亨小传》,都是菲茨杰拉德名作的名译,但也各有砂石。硬要比较,单以书名论,我以为《了不起》的胜面更大。
乔志高用名《大亨小传》颇费心思,踌躇再三,最后取意鲁迅的《阿Q正传》。可惜得很,长考未必出仙着,“大亨小传”四个字,落在盖茨比身上,实在有点货不对板。“大亨”从老上海叫响,有钱有势、气焰熏天之谓也。老上海的杜月笙、黄金荣是大亨,香港的霍英东、何鸿燊是大亨。纽约西卵的盖茨比,虽然开名车、住豪宅、泡美妞,开过几场大派对,但仅此而已。盖茨比在外人嘴里,是来历不明的暴发户;在读者心中,是天真悲剧的追梦人。而且他无权无势,身后凄凉,葬礼上居然找不到一位像样的“生前友好”,要靠四五名佣人和邮差点缀场面。有这样的“大亨”吗?“小传”也有欠推敲:生死大事,惊心动魄,说“小传”太敷衍了。
相比之下,《了不起的盖茨比》几乎是直译。但直译并非硬译,从great中化出“了不起”,不生搬辞典里的“大”或者“伟大”,举重若轻,领会和表达恰到好处。
尴尬的是,乔志老用了《大亨小传》书名,不得不因此调整小说的译文。小说开头介绍盖茨比:“就是把名字赋予本书的那个人”(巫译)。到了乔志高笔下变成:“本书的主人翁,……这位‘大亨’”。“大亨”两字是老乔另加的,而“本书的主人翁”和the man who gives his name to this book的意思与句式都不一致。为了照顾自己别出心裁的书名,译家有点手忙脚乱,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叫做译文倒逼原文,译者倒逼作者。
平心而论,中文之精,英文之熟,乔志高明显高过巫宁坤一头。开篇处父亲教训尼克的一段话,乔志高的译文是:“你每次想开口批评别人的时候,只要记住,世界上的人不是个个都像你这样,从小就占了这么多便宜。”
巫译是:“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乔译是地道的中文,朗朗上口。巫译有翻译腔,差不多能反推原文的句型和用词,以我这样的初中英文水平,都可以猜到“优越条件”必是the advantages。
林以亮举过一个精彩的例子,说明乔志高语言功力不凡。原作里有一段话:I looked back at my cousin,who began to ask me questions in her low, thrilling voice. It was the kind of voice that the ear follows up and down, as if each speech is an arrangement of notes that will never be played again.
这段话看起来不难,其实很不好译。乔译:“我掉转头来,我的表妹开始用她那低低的、魅人的声音向我问话。她那种声音能够令人侧耳倾听,好像每一句话都是一些抑扬顿挫的音符所组成,一经演奏就成绝响。”
这段译文流畅自然,特别难能可贵的是,“如拿来和原作一核对,就会发现原文中每一个字都没有漏掉,真可以说是句对句,字对字,一字不讹”。就译文的妥帖通顺而言,巫宁坤当自愧不如。
巫译之病,病在中文之隔。相比乔译,巫宁坤的很多表述在中文里很陌生,有非常触目的英文胎记。但这个毛病——陌生和西化,恰恰是我欣赏的优点。如果要我在乔译和巫译中选择,我肯定弃乔择巫。我读翻译作品,不仅仅想听一个外国故事,还想领略西洋大家的语言风范表达习惯。乔志老熟极而流的中文,对我反而是个障碍。
拿巫、乔的译本对读,可以找到太多的例子。
尼克初到西卵,人生地不熟,后来慢慢熟悉,熟到可以为别人指路。“我成了领路人、开拓者、一个原始的移民。他(问路人)无意之中授予我这一带地方的荣誉市民权。”(巫译)乔志高把最后一句conferred on me the freedom of the neighborhood译为:“他在无意间使我荣任了这一地方的封疆大吏。”封疆大吏,以大陆现在的官制是政治局委员领衔地方首长,在香港过去是港督当下是特首,和荣誉市民(the freedom)差距也太大了吧?
汤姆评价威尔逊:“他蠢得要命,连自己活着都不知道。”(巫译)乔译:“那个傻瓜什么都不懂,醉生梦死。”把那么有力的表达he doesn't know he's alive改写成烂熟的四字成语“醉生梦死”,十分讨厌。
尼克知道盖茨比奢华盛宴的目的是寻找黛西,乔译:“原来如此。这样说来,六月里那天夜晚他所企求的不只是天上的星斗了,盖茨比在我眼里忽然有了生气,而不再是豪华世界中一个迷迷糊糊、盲无目标的鬼影。”
原文的最后一句是:He came alive to me , delivered suddenly from the womb of his purposeless splendor.
巫宁坤几乎是一字不漏地直译了这一句:“盖茨比在我眼里有了生命,忽然之间从他那子宫般的毫无目的的豪华里分娩了出来。”
巫译显然不如乔译准确流利。可是我还是选择放弃对肚脐以下皮囊以内器官避之唯恐不远的中式美文,宁愿在巫译生硬的句式里想象一下美式美文里那颗漂亮的子宫。
492 2013-08-07 19:04:34
主题: [转载]《大亨小传》,还是《了不起的盖茨比》? (2 篇回复,发表在 琵琶湖酒馆)
源地址:http://www.dfdaily.com/html/1170/2013/7/21/1037136.shtml
493 2013-08-07 18:35:53
回复: [转载]给食物起个中国名字 (1 篇回复,发表在 琵琶湖酒馆)
中国人自古骄傲,很重华夏和蛮夷之分。蛮夷有好东西拿来吃喝,也要特别给个称谓。古代中国人图俭省,习惯这么起名字:西域来的,都给个前缀,叫“胡什么”,比如胡瓜、胡豆、胡萝卜、胡椒、胡桃,那都是西边来的。如果是海外来的呢,就叫“洋什么”,比如洋烟、洋葱、洋芹菜,那就是海外发来中土的。西边是胡,东边是洋,分门别类,各安其所,舒坦啊。
但总这么拿胡洋字样给人安插,也不是很雅驯。中国古人既风雅,又是礼仪之邦,入乡随俗吧。意大利人Matteo Ricci来中国,也不强逼着中国人咬意大利语字样,自定了汉名叫利玛窦。中国人也客气,到清朝就管英国叫英吉利,管美国叫美利坚,都是好字眼儿。
比如说吧,鼻烟这东西,英文叫snuff,清末大家都好闻这玩意,就给起个译名叫“士那夫”,纯是音译。烟草tobacco,在菲律宾种得甚好,中国士大夫听了,按字索音,就译作淡巴菰,也有种说法叫淡巴姑。乍看字眼听读音,会以为是种清新淡雅、适合熬汤的菌类。
万恶的鸦片,乃是opium的音译不提;好玩在鸦片另有个中文名,叫做阿芙蓉,乍听之下,还以为是犯毒瘾的,特别钟爱其气味芳香,定的美名。实际上一琢磨:鸦片在阿拉伯语里读作Afyum,那不就是“阿芙蓉”么?鸦片可恨不假,阿芙蓉这三字因音定字,上好的辞藻,不下于把希腊首都Athens译作雅典。
阿拉伯语的另一个贡献,就是咖啡这词。咖啡,英语写作coffee,读音更接近“柯非”;法语Café,跟汉语里“咖啡”俩字更像些;但其本原,却是阿拉伯语的 ???? :这玩意读音像是“咖哇”,“植物饮料”。有种传说,称最初这玩意产在埃塞俄比亚咖法省,被羊误吃了,才被人发现云云——这些更像是事后补遗,没法太当正史。但话说从头,“咖啡”俩字,的确比“柯非 ”、“咖哇”好听又好看。
咖啡里头的拿铁,意大利语写作Caffè latte,法语写作Cafe au lait,读作“欧蕾”,其实意大利语latte和法语lait,都是牛奶。这咖啡说白了,大可以叫做“牛奶咖啡”,但稍微想一想:中文读做拿铁,听来范儿十足,是给成年人喝的;嚷一句“伙计来杯牛奶咖啡”,立刻落了下乘,好像拿来哄小孩子的咖啡奶糖。同理意大利语macchiato初义彩绘,一叫成“玛奇朵”,异域风情就出来了,尤其这“玛”字选得,很容易让人觉得玛奇朵是哪个漂亮姑娘姓氏。
意大利有个典故:Ordine dei frati minori cappuccini,中文译作“嘉布虔小兄弟会”,是基督教某支派。这一派人,喜欢穿浅咖啡色袍子。意大利人后来发明了种咖啡,因为是奶泡打就,色彩特殊,很像嘉布虔派的袍子,于是借了cappuccini起名——于是就成了卡布其诺cappuccino。这字眼选得有讲究:你一杯奶泡咖啡,叫个卡布其诺,听着就活泼俏皮;如果译作嘉布虔,“兄弟我请你喝杯嘉布虔兄弟会咖啡”,煮鹤焚琴,大打折扣。
广东和西洋贸易最早,于是造出了许多漂亮的译名。粤语译名,都按粤语读音,不拘形格,比如David Beckham,大陆译作贝克汉姆,广东人译作碧咸。你用普通话念碧咸,念到死都觉得风马牛不相及。但用粤语一念,就觉得音极近。比如把kiwi翻成奇异果,真是神来之笔,意音皆近。milk shake翻成奶昔,就有点一半一半——前一半意译,后一半音译。把salmon翻成三文鱼也是源自粤语,一如sandwich翻成三文治,只是很容易让人疑惑:三文治和三文鱼有没有远亲关系?香港人至今称呼某种水果叫士多啤梨,不知道的会以为很神秘,细一看是草莓,再一想就明白:strawberry,直接音译过来啦。
葡萄牙人拿来做早饭吃的煎蛋omelette,粤语里叫做奄列。把egg tart译作蛋挞,也是粤语创意。在广东茶餐厅,吃到班戟这玩意,第一次见,会以为是班超之戟;看模样,又不太像戟。再一看:是pancake锅摊薄饼的音译,可见广东人译音用字,又险又奇。实际上,因为粤语读音引入甚早,所以至今如布丁(布甸)、奶昔、曲奇、芝士这类西式茶餐惯见词,大家都习以为常,把粤语称谓当作惯用了。甚至日语うどん,被翻成中文乌冬面,其实也是粤语发的端。
但译名界的通行语言,不只粤语一味。清末上海急起直追,语言上也不遑多让。比如,Russian soup俄罗斯汤,被上海话一捏,就成了罗宋汤;广东人不是管omelette叫奄列么?上海人偏要出奇,用吴语念做杏利蛋。欧陆面包toast,广东人叫做多士,上海人就抬杠:就得叫吐司。
有一种美丽的传说,称泰戈尔当年访华,徐志摩负责接待。两位才子一起抽cigar,吞云吐雾。末了泰戈尔问徐志摩,这玩意可有中文译名?徐志摩才情泉涌,答曰:“Cigar之燃灰白如雪,Cigar之烟草卷如茄,就叫雪茄吧!”——故事动人,但稍一查验便可发现,1905年连载完的《官场现形记》里头,早有了“雪茄”字样。而且上海、苏州、无锡、常州这吴语区的人都明白:雪茄俩字,用普通话念,与cigar不甚合衬;但用吴语念,就严丝合缝。徐志摩是浙江人,未必会特意挪到吴语来念这词。所以更可能的是:雪茄这词,出自清末某吴语区译者的手笔,多半不是苏州,就是上海人。
面包夹香肠,英语做hot dog,中文倒没有叫“霍特多格”,而是老实意译,叫做“热狗”。依此推论,cold stone冰淇淋该叫做“冷石”,和热狗还真是一对,但现在官方译名却叫做酷圣石,不免让人替热狗鸣不平:大可以改叫“炽热狗”,听着也威风些。
唐朝的《酉阳杂俎》里头,已经提到过冰与奶制品混一的玩意,叫做“酪饮”。宋朝时,大家也习惯类似东西叫冰酪。但ice cream传入我国,译者就半音半义,来了个“冰淇淋”——其实cream既然跟奶油搭界,干嘛不直接翻成“冰奶油”,或者古典些,直接叫“冰酪”呢?大概还是觉得“冰淇淋”更机灵好听吧。同理,Dairy Queen,直译该叫“奶品皇后”,但这一听,好像是要喂小孩子似的,一股子保姆感觉;官方译名“冰雪皇后”,立刻就冷艳清新,活泼动人起来。
19世纪,有福建华人,给英国首相厄尔·格雷二世伯爵献茶。后来这茶——说穿了就是红茶加香柠檬油——借了格雷首相的名讳成了名,英国都知道这东方风味的“厄尔·格雷茶”。问题是译作中文时,却完全翻转,叫做伯爵茶。为什么呢?大概厄尔·格雷名字太长,不好记;首相茶听上去又太老气横秋:几位夫人喝下午茶,一张嘴“来喝杯首相茶”,感觉格外拘束,大家都老了十七八岁;还是伯爵茶,又雍容,又尊贵。
法国有名的香槟酒及取产区香槟,原词是Champagne。这词本身,其实没啥深文奥义。法语里,田地是Champ,乡下人是campagne,所以Champagne,按法语套路,是往“田乡下”语境走的。实际上,17世纪,法国有位宫廷画家,就叫做Jean Baptiste de Champaigne,通译让·巴普蒂斯特·德·尚佩涅。如果按音译,champagne该译做“尚巴涅”,那酒也就叫做“尚巴涅酒”,就不那么好听了。稍微想像下:生意成了,大家庆祝,“来来,来杯尚巴涅酒!”感觉总是哪哪不对;“某某F1车手得到了该站冠军,在领奖台上狂洒尚巴涅”,字眼一点都不好看。但把这地方及其酒,翻成了“香槟”,立刻意思味道,全出来了,完美的营销。比起可口可乐、雪碧这样的漂亮译名,还要胜出一筹。
话说,古往今来,最曲折微妙的翻译,大概是这玩意:
葡萄牙人爱吃鱼,又信天主教。每逢大斋期,禁吃肉了,就来吃鱼。葡萄牙人的料理法很有名:拿奶油面糊,裹好了水果或海鲜,炸了吃,鱼亦然。这么吃鱼,又不破戒,又中 吃,真是两全其美。这种鱼吃法,就叫做ad tempora quadragesima——这吃法的意思:“守大斋期”。
16世纪,葡萄牙传教士去了日本,带去了火绳枪、钢琴、地球仪、基督教和“守大斋期”。日本人管欧洲外来者叫南蛮,管火绳枪叫铁炮,管基督徒Christians叫切支丹,最后,看中了这个“大斋期”。这玩意读音不是tempura么,好,就叫天妇罗吧。
日本人爱出天妇罗,却也难怪:古代人本就缺高热量,天妇罗是麦粉蛋汁混合了,裹好鱼肉或蔬菜炸了吃——如今考究些的面包糠蛋汁炸虾,是现代改良版本了——炸了吃,有油水,适口足胃,有益身心。德川家康当年未开幕府时,年少艰辛,中年跌宕,枪林弹雨下讨生活,在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两位枭雄门下等机会。好在他懂医术,善自保重,等花甲之年,一举夺了日本天下,开了德川幕府;又熬到七十五岁,在大阪夏之阵取胜,真正控制了全日本。到此地步,本来该安享晚年吧,忽然胃就出问题了,未几逝世,医官说:都怪将军大人一时贪欢,天妇罗吃多了——你看,天下在望,忍不住放纵一下嘴巴,倒了多大的霉。后来江户大奥,就严禁吃天妇罗。一说是以家康为戒,当然更靠谱的说法是:怕油炸着火,把房子都烧了。
好玩的是,天妇罗此后又被日本人带到台湾,再引到大陆。台湾人呼之为“甜不辣”。食物口味都会被本土化,甜不辣在台湾,被做得越来越像日本关西的萨摩扬,失了不少关东天妇罗的气势;还真有些作坊,特意给甜不辣抹几遍甜辣酱,以符合“甜不辣”这三个汉字意思的。至于你去考究,说甜不辣这词,本源是天妇罗,追根溯源是葡萄牙语的tempura,理该是油炸虾,想必一时也没人敢信:甜不辣这三个字,看着那么顺理成章,听着就是汉语,怎么能打葡萄牙来呢?
类似的故事,还有一则,只没那么复杂。老北京清真馆,有道菜叫“它似蜜”。唐鲁孙先生说,这玩意正牌儿做法是滑溜羊里脊丝。可是现在你找地方做这菜,还有些刻意做甜,大概觉得,让羊里脊甜,才能够“似蜜”,还有附会成慈禧命名之类。其实“它似蜜”和萨其马、勒特条这些满族小吃似的,全是外族话音译过来的。只是年深岁久,冷不丁一听,“甜不辣”、“它似蜜”,还真以为是汉语里本身就有的词儿、土生土长的食物。
给外来食物起名字,最常见的,是起得特别洋气,如此可以大抬价格——比如牛奶咖啡,一听就卖不出价;音译成拿铁或欧蕾,就忽然白领起来。但更狡猾的法子,就是让你丝毫不突兀,润物无声,融入你生活,潜伏到你有一天一愣神,“什么,这玩意是外国来的?”比如吧,土豆又叫洋芋,地瓜又叫番薯。大家听惯,不觉什么,但细想来,洋者洋人也,番者番邦也——这俩货还真像洋芹洋烟、胡桃胡瓜一样,是外国来的。然而本土化得实在太好,以至于现在如果有男生对女孩子说:“我给你备俩外国菜……一个烤地瓜,一个胡萝卜炒土豆丝,怎么样?”不挨耳光才怪。
494 2013-08-07 18:35:46
主题: [转载]给食物起个中国名字 (1 篇回复,发表在 琵琶湖酒馆)
源地址:http://9.douban.com/site/entry/688379813/
496 2013-08-02 13:59:24
主题: [转载]明年是阮元诞辰250周年 公道镇筹建阮元广场 (1 篇回复,发表在 琵琶湖酒馆)
本报讯(记者 陶敏)明年将迎来扬州清代大学者阮元诞辰250周年,记者昨获悉,有些破败的阮元墓最近得到了维修保护,而邗江区公道镇也正在筹建阮元广场。
扬州学派创始人阮元,有“一代名儒,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之美誉。位于平山乡境内的阮元墓,是省级文保单位。阮家墓地占地4200平方米,东南侧为阮元、继配夫人孔氏、侧室刘氏、谢氏、妾唐氏合葬墓,墓包直径8米,高1.8米,墓前有杨文定撰“阮文达公墓表”一块,而北侧分别为祖父母、父母合葬墓。
每年这里都吸引不少人前来瞻仰,但墓地周边环境较差,绿化较少。为此,前段时间,相关部门对阮元墓进行了维修保护,修建了与之相协调的具有古典特色的围墙,增添了绿化,并对周边环境进行了整治。
明年将迎来扬州清代大学者阮元诞辰250周年,记者昨从公道镇相关部门获悉,该镇正在借助这一契机,积极筹划一系列相关纪念活动。其中,公道镇将打造阮元广场,表现阮元三朝阁老、九省疆臣的历史功绩,目前,阮元广场的设计规划方案尚未“出炉”,相信,不久的将来,阮元广场的建成,将为古城扬州增添一道文化景观。 记者 陶敏
497 2013-08-01 02:42:31
回复: [塑芬]蘿莉日記(11) (1 篇回复,发表在 梦轩)
引人入勝的書
今天是兒子的生日,爸爸和媽媽做了他最愛吃的年糕,真香!
爸爸和媽媽已經坐在了桌邊,他們剛準備吃年糕,一陣笑聲從兒子的房間傳出來,爸媽才發覺到兒子還沒出來。爸爸大聲吆喝:“快來吃又香又軟的年糕喲!”可是叫了幾遍都沒有回應,爸爸就疑惑地走進了兒子的房間。兒子正趴在地上,雙手托著臉頰,張大了嘴瞪大了眼,津津有味地看著《馬提與祖父》。爸爸輕輕地拍拍兒子,和顏悅色地說:“吃年糕去,吃了再看書,它又不會跑!”兒子邊抱怨著說書裡那黑白馬為何不把自己接走,邊沮喪地走出了房間。爸爸十分詫異地拿起書:“這書怎麼那麼有吸引力?”邊說,邊看著目錄,“爺爺變小了、爺爺變得和洋娃娃一樣大。。。。。。有意思!”爸爸坐在了兒子的床上,看起書來。
過了幾分鐘,兒子發現爸爸又不見了,就小步跑進房間去叫爸爸。爸爸擺擺手,心不在焉地回答:“走過橋再說!”兒子撲到爸爸身上:“我也看到這兒,我們一起看吧!”
這時,媽媽一直呆呆地坐在桌邊,他們一起在“過橋”,一起在看書。
我的自述
我是一隻小白兔,渾身都長著雪白的茸毛;耳朵長長的,可以聽到很遠的聲音;尾巴又短又小,幫助我快速逃離敵人,不被野獸咬住尾巴而逃不了;我的眼睛又紅又亮,很可愛。
我長得可愛,吃相更加可愛。一根胡蘿蔔絲來到嘴邊,小巧的嘴巴就一點一點地把它咀嚼掉。我的主人們總是讓我舒服地睡,開心地吃。我最愛吃大白菜,胡蘿蔔,青草我也喜歡。
我一直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偶爾遇到主人不在的時候,我的姐妹就與我輪流溜進菜地里拔點兒青草帶回家吃。我和姐妹不常相聚,因為主人每星期只放一個姐妹從家裡出來玩。我好想和姐妹們一起玩。
我沒有和姐妹玩的時間,很孤單,但我有一到六年級12個班的朋友們給予我的精心照料和熱心陪伴。
富裕的生活讓我身強體壯,能夠跳得更遠,跑得更快了。我更加可愛了。
玩得真高興
我和父母一起遊覽了許多著名的景點,但我最喜歡日本大分的七個名叫“地獄溫泉”的水池。
這七個水池可真像鬼泡的,最熱有100℃,低的也有97℃呢!因為熱,所以水泡和水蒸氣會不斷從水面探出頭來,想涼快涼快。水面可真熱鬧,水底呢?還是不受影響,平平靜靜的。
七個池中,我最喜歡白池地獄,它的水面藍的很單純,水面平,有如一面鏡子,只冒出幾個雲霧繚繞的大石頭;其次是血池地獄,池水紅豔艷的好像這裡都是血,但並沒有多可怕,只是水裡的植物的微生物染的色而已嘛!我最印象深刻的就是一個溫度有100℃,還可以煮雞蛋的地獄溫泉。
我一踏進這個院子,就被熱氣包圍,令我更想看著溫泉吃著雞蛋了。我來到池邊,一個個賣白煮蛋的鋪子一字展開,身旁還有足浴呢!我連忙把鞋子放在一邊,讓熱水從腳趾間流過,手上拿著雞蛋,讓香和熱一起流進我的心裡,真美妙的感覺啊!
在這兒的一幕幕有趣的景象,在我的照相機和心田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不會把你忘記的——地獄溫泉。
我不想長大
我都10歲了,也應該自己睡了,我是大孩子了。可是我總是玩毛絨玩具,而且媽媽也與我共同入睡,爸爸也和我們一起睡,好像我很小。我也慶倖於此,小孩子可以自在如小鳥。
我依偎在父母身上,因為我是他們的“小棉襖”;我玩毛絨玩具,依偎它們是我小時候的“槍把”子,被我弄得面目全非,我對不起它們;我愛和父母入睡,因為我會怕冷的;媽媽也會為我搔癢,因為我喜歡那雙手。可是,我只要長大了,就肯定會有失去自在和兒童的快樂的一天;會被迫離開家,去工作的;總會離開少年,去當媽媽的!我不想離開那雙柔軟的手、那天籟般的聲音和天使般的笑容,不想讓朋友各自東奔西走去未知的世界,我不可以獨自走上人生的路,我需要依靠!
我一長大,單純的童心就拉著夢想的翅膀逃離我,會讓我忘了童年!我長大了,那條泥濘的路就來迎接我了,我會怕的,可是這路遇到兒童,就會開滿花朵、充滿芬芳。
我可不要長大,變得繁雜,不再單純了。
我的探索
“哇,雞蛋真的冒汗了,它也許怕熱呀!”我的實驗成功了,它流汗了。
流汗,當然要運動嘍。首先熱熱身,和父母把一人鐵鍋、一小堆沙子和雞蛋放在煤氣灶邊,就要開始運動了!我把沙子放進鍋裡堆平,再將雞雞的大頭埋在沙中,小頭露出,其實埋一半就好了,雞蛋固定住了,媽媽打開煤氣,就要用小火加熱。
過了一會兒,我迫不及待地跑來了,哈!雞蛋表面流出了一滴滴的水珠,它出汗了,好奇怪唉!這是爲什麽呀?我一看書,原來在加熱時,它的蛋白和蛋黃就會膨脹,造成蛋內壓力增大,使蛋的水分就被擠出來了,從蛋殼的表面的氣孔中流出來變成了水珠那樣的一滴滴水,出“汗”了!
人會出汗,蛋也會,這真有趣,科學的奧秘真多啊!
我愛你,科學!
498 2013-08-01 02:42:19
主题: [塑芬]蘿莉日記(11) (1 篇回复,发表在 梦轩)
我愛我家
每個人都有家,有的熱鬧,有的溫馨。我愛我的小家,但我更愛我的大家。
我的大家里,有年幼的小嬰兒,有年邁的爺爺奶奶,有親切的叔叔,有溫柔的阿姨。。。。。。早上,家裡大大小小的孩子互相打著招呼,相約一起上學;下午,我們放學後在樓下的花園里奔跑嬉戲。夏夜,“值日媽媽”領著三五個孩子穿上溜冰鞋、騎著滑板車到公園去玩耍。我們是快樂的大家庭,我愛這個家。
我的大家里有無窮無盡的寶貝。燒飯時,粗心的媽媽不時缺了佐料少了蔥蒜,我這個小小聯絡員就會從其它廚房領一些;遇到叔叔工作忙,我家的客廳就變成了臨時小學校,餐廳變成了熱鬧的食堂;做作業時遇到了問題,“媽媽熱線”里活躍著專業的“老師”。。。。。。我們是友愛的大家庭,我愛這個價。
我愛的大家庭就是我住的門棟。門棟里的鄰居相處得像一家人,大家互幫互助,快樂地生活著。
499 2013-08-01 02:41:48
回复: [塑芬]蘿莉日記(10) (1 篇回复,发表在 梦轩)
有趣的運動會
二零一零年十一月十二日,我校舉行了第二十六屆田徑運動會,一個難忘而有趣的運動會。
我們早早的就到學校,并在朝陽和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運動場上。放下外套、杯子或包,我們排好隊站在相應的點上,升旗、廣播操決賽和開幕式一一表述了運動員們激動的心情和啦啦隊員們必勝的渴望。
開始了,二年級的弟弟妹妹們在裁判的槍聲下展開了四十米、六十米、一百米等各項個人跑步比賽。“加油加油!”別的同學在看臺上也仿佛在進行叫聲比賽,一個比一個響。
接著,別的比賽也不比跑步的熱情底。在加油聲后,會有歎息聲出現,但不表示他們很傷心,只是那麼的可惜。然而,比賽後大家會安慰沒能奪冠的,鼓起他們的信心。在無數累得汗水淋漓的參賽者背後,有一群默默地為他們加油的人——老師,還有群喊出聲為他們加油的人——同學。
比賽,不管是奧運、亞運還是運動會,我們都知道,友誼第一。謝謝你們,拉拉隊員。
尊敬的曹大人:
您好!我是黃蓋。
我不是向您寫新戰書的。我軍只有三萬,兵太少了,肯定抵擋不住您的八十萬大軍,您的兵也比我的厲害!
周瑜和我商量過了,我說:“雞蛋去跟石頭碰,三萬兵士與八十萬大軍,我方肯定不回贏的。”可是他不願投降,非要與您拼個你死我活,肯定失。我再三勸告,他才同意我來投靠您,我是真心地服從于您的,您也可以多三萬兵,不是嗎?
明日我將帶上糧草兵士來投靠您,請您等待我。
最後,祝您身心健康。
希望能投靠您的黃蓋
公元二零八年
十一月十七日
我喜歡吃小籠包
小籠是我最喜愛的小吃之一,還是我週末早餐的最良品種。
小籠包一盒八個,個個小巧、精緻,肉餡兒里汁水充足,鮮美極了。週末一到,我就輕輕夾起小巧的又白又胖的小籠包,把油滗去,放入口中,頓時,心裡好似灌了蜜一樣。白色薄皮包不住豬肉和汁水,破了。豬肉餡兒的鮮,汁水的溫,薄皮的柔一下子流入口中,輕輕咀嚼,再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一絲溫暖。
小籠包不但鮮美而且可愛,還有各種搭配方法。白白胖胖的身子,頭上還頂了個“大便頭”,真像動畫片里的懶羊羊。小籠包因為白,是一個可以與各種顏色的食品搭配的點心。我喜歡它,就因為它雖然鮮,去可以百搭;爸爸喜歡用又甜又辣的辣椒;媽媽喜歡辣味十足的“老乾媽”來配,這都好吃。
我喜歡小籠包,因為它不僅好吃、精緻。而且百“搭”不厭。
外白渡橋
外白渡橋架在蘇州河下游河口,是一座全鋼結構的橋樑,兩跨52.16米,寬18.3米,還是舊上海的標誌性建築之一。經常上電視。
它有三代,第一代是座木橋,長137.25米,寬7.015米;第二代就有了“外白渡橋”這個名字;第三代重新建成了一座鋼橋。2008年4月6日上午,外白渡橋開始移橋,至2009年26日,這個百年老橋完整移走了。
爲了保護老橋歷史風貌,柳釘、油漆等作為外白渡橋的標誌部分都被最大限度地“還原”。爲了保持老橋上鑲嵌柳釘的特色工藝,修繕工程負責部門特地找來專業技術單位,共更換了柳釘6萬多個。
外白渡橋遠近馳名,是上海的驕傲,是上海的前進的腳步。
我知道的太陽
我知道的太陽是一個盤子大的火球,像一個有時慈祥有時暴躁的老公公,但我知道的太少了。
太陽沒有那麼小,它要一百三十萬個地球才能抵得上。可是因為太陽和地球距離有一點五億千米遠,所以看起來只有一個盤子那麼大。
太陽很大,也很熱,還會發光,它是一個火爐般的大火球。太陽溫度很高,表面就有六千度了,中心且不用說,太高了,是表面溫度的三千倍左右。不管是什麽,就算耐熱能力很好,碰到太陽也會變成汽。
別看太陽離我們遠,它可是和我們有密切關係的。春天,陽光照耀著大地,冰雪融化,樹木發芽;夏天,陽光充足,萬物蓬勃生長,為秋天的豐收貯存能量;秋天來臨了,蘋果、橙子等農作物在陽光的幫助下紛紛跑到了市場上找新的家;冬天一到,地上的水被秋天的太陽曬成了水蒸氣,又遇冷變成雪飄落下來,給過冬的作物蓋上厚厚的棉被。我們在冬天的陽光下等待著新的一年的到來,迫不及待要出去玩。
地球上的每個生物都是太陽給予的,它就像是地球的母親,很溫暖。它給了我們健康、光明和溫暖。沒有太陽,就沒有美麗的地球,美麗的家。
一本最喜歡看的書
我最愛我那一架子書了,但從漫畫到百科全書共一百多本中選一本最愛的書還是《絕對小孩》了。
這是一本有關小孩世界的書。小孩的心靈很單純,又是豐富的,這本書就通過了幾個小孩展現出我們兒童的想像世界:披頭、五毛、討厭,還有寶兒、波波等,他們為我們上演了一出戲,充分表達了自己不想長大的原因;充分說明了孩子的世界很可愛。
大人會老,因為他們沒有天真、單純的童心,因為他們不會做一些有用的事,只會天天上班,天天爭吵,沒有平靜的海洋讓大人安逸。大人不是小孩,他們雖然很聰明,但是沒有用,他們不知道的事太多了。
大人太死板了,不會為自己的身體著想,不會幻想。不知道小孩的事情,但《絕對小孩2》和《絕對小孩》等一系列漫畫書里的故事都是小孩的事兒。
如果我們是地球
“大家好,我們來猜個迷語吧!”
“我,身體高大,能在枝上生根,獨木成林,樹葉十分茂盛。哈哈,我是誰呢,那麼厲害!我來公佈答案,我就是一顆榕樹。我身上很舒服,鳥兒都在我這裡安家;我與朋友們相同,能將工廠的臟空氣轉化為乾淨空氣。我為地球添加樹木,誰比我強呀?”“就你?我可是活化石呢,我還為大街添彩,我可以像小扇子一樣扇風,秋天金燦燦,而且還可以用來做傢具!”小銀杏今天也來參加評優,他的確棒。“你們都厲害,可是我更棒。我還開花,花香葉綠!我可以做茶、傢具、香料。。。。。。太多了,我名字也美,桂花樹!”這些樹木都十分棒,這次我讓她來評:“玫瑰小姐,來為我們的娃娃評優吧,開放吧,鮮花公主同意嗎?”
我是地球,爲了讓人類能與萬物和平生存,我把自然界分了五分之一給他們。但他們濫用化學品,砍大量樹木,破壞了我的生命和健康,讓我這個生命之泉即將枯竭,現在人類完全要佔領地球了。我和大地萬物爲了保護自然,以毒攻毒,減少大樹爺爺的樹種,自然災害等都爲了一切自然資源。鮮花公主讓花不再開放給人;大樹爺爺讓樹木綠葉不供給給人一點好處。但人類不斷努力,讓自然又出現了“活化石”。這完全爲了人類做實驗呀,我們只有當奴隸的份兒。
我們大自然快要破碎成塵埃了,人也不管,我們只能互相為人類出氣,人類社會的評優也來了。
我的話人要能懂,我就說:“人類啊!你是我的孩子呀,不要那麼自私好嗎?對媽好一點兒,我還要養育你們的後代啊!你們只有一個家——地球,你們也只有一個地球啊!”
500 2013-08-01 02:41:39
主题: [塑芬]蘿莉日記(10) (1 篇回复,发表在 梦轩)
精彩的暑假生活
歲月如梭,一個暑假轉眼間已經過去了,我們已是四年級了。
想想這個暑假,我遇到了許多困難,可是快樂的“樂隊”打敗了它。
7月下旬,我從老家回上海,跟我同行的,不是只有父母,還有17歲的璐璐姐姐。她一個人來上海,是看世博會的。我自然要和她一起去了嘍!她和我、爸爸去了一天,自己去了一天,還帶著我去了趟上海科技館。我們姐妹倆自己坐地鐵去,還坐過了頭呢,20分鐘左右才到館內!我們帶了100圓的紙幣和50的,餘幾個銀幣,買學生票用了沒多少,所以很慶倖她才17歲不到,哈哈,真幸運!可以放心地玩個痛快拉!
我們剛到,就跑向“動物世界”的“熱帶雨林”了。正好趕上“暴風雨”!和她玩到了12點半,肚子咕咕的“鬧鐘聲”響了起來,我們來到了球狀的水晶宮里,“快餐”點什麽呀?怎麼那麼貴?最終,我還是要了40圓一份的牛柳飯。“一人一份好了,姐姐。”我盯著她手上的100塊錢。
她想了半天,才小聲嘀咕道:“一份好了,一人一半。太貴了,兮兮。”我只好同意。快餐慢得很,15分鐘才到我們,牛柳還沒了,我們又等了15分鐘才拿到飯。她真好,我吃了所有飯和肉,她只吃了點芹菜。我想分一點給她,可她不要?!
我們玩了所有的東西,回家!一出去我就熱得不行了。唉,我聰明的大腦一定會從耳朵里蒸發掉!
回到家,我真心謝謝璐璐姐姐給我的一碗飯。我已升四年級了,應該幫助低年級同學,姐姐啓發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