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青花瓷
答: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它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顶峰。
得名于钴料烧成后所呈蓝色。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因纹饰藏于釉下,也不易脱落。再加上钴料易于获得,使青花成为理想的瓷器品种。
您尚未登录。 请选择登录或是注册一个新帐号。
世间已无理想乡 → 由 和月清岚 发表的帖子
18、青花瓷
答: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它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顶峰。
得名于钴料烧成后所呈蓝色。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因纹饰藏于釉下,也不易脱落。再加上钴料易于获得,使青花成为理想的瓷器品种。
17、云梦秦简
答:
云梦秦简是1975年12月于中国湖北省云梦县城关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的秦代竹简,记录了当时的法律及公文。
据考证,该墓的主人名叫“喜”,生前曾担任过县的令吏,参与过“治狱”。
这些竹简可能是墓主人生前根据工作需要对秦朝的法律和法律文书所作的抄录,因此史料价值很高,是研究战国晚期至秦始皇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军事的珍贵材料,也是校核古籍的依据。
16、绝对年代与相对年代
绝对年代指遗迹遗物的具体形成时间或某一种考古学文化在历史上存续的具体年代范围。它以年作为计量单位,并不一定精确,只要是具体数字即可。有时以百年、千年、万年为计量单位。
相对年代指遗迹遗物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是以文化与文化之间以及人类遗存与自然界发生的事件之间的年代关系为依据所制定的时代序列。它只表示时间的先后顺序。
15、唐三彩
答: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它采用的是二次烧成法,以高岭土作胎,烧成后上釉彩再二次入窑烧成。由于使用不同的氧化金属作为着色剂,因而出现不同的颜色,其中又以黄、褐、绿三色为基本釉色,故称“唐三彩”。
因其胎质松脆,防水性能差,实用性远不如当时已经出现的青瓷和白瓷,故多用于随葬。最盛行的时间在唐高宗至玄宗时期,首先出现在两京地区的皇室成员和显贵勋臣墓中。它的盛行与唐代的厚葬之风密不可分。唐代盛行厚葬,不仅是达官贵族,百姓也如此,已形成一股风气。从上到下的厚葬之风,是唐三彩当时能够迅速在中原地区发展和兴起的一个主要原因。
唐三彩种类很多,一般可以分为动物、生活用具和人物三大类,而其中尤以动物居多。大致上较为人喜爱的是马俑。而因其早在唐初就输出国外,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因此也有大量带异域风情的器型,如胡人、骆驼等。这也可以被视为唐文化开放的一种表现。
14、绞胎瓷
答:
绞胎瓷是唐代陶瓷业中的新工艺,它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瓷土揉和在一起,然后相绞拉坯,制作成形,浇一层透明釉,烧制而成。由于泥坯绞揉方式不同,纹理变化亦无穷。能绞出木纹、鸟羽纹、云纹、流水纹,
这种技法在唐以前未曾出现,北宋时,绞胎瓷在焦作当阳峪实现大规模生产。对于绞胎瓷工艺失传之因,学界说法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靖康之变”后当阳峪窑火衰退,元时绝迹,绞胎瓷工艺由此失传。
绞胎陶瓷的烧制成功,象征着人们冲脱了隋、唐以前单调青白两色瓷的束缚,是深入到胎骨的“釉下彩绘”。
13、盟书(春秋时期结盟的文献)
答:
盟书又称“载书”。是古代记载盟誓各方缔约内容的文书材料,多为玉石薄片制成。
春秋战国时期,天子与诸侯之间、诸侯互相之间、诸侯与卿大夫之间,为政治目的常举行盟誓活动。盟书一式二份,一份藏于盟府,一份埋入地下或沉入河里,以取信于神鬼。
现存最主要的两批盟书材料是“侯马盟书”和“温县盟书”。
前者1965年出土于山西侯马晋国遗址,反映了春秋末期晋国赵鞅参与晋国内部由六卿内争至四卿并立的一场激烈政治斗争,正是这场政治斗争,拉开了作为标志战国时代开端的“三家分晋”这一重大事件的序幕。
后者1980年出土于河南温县,年代、反映的历史情况与前者相仿,是春秋末期晋国卿大夫之间举行盟誓时记载誓辞的文书。誓辞内容包括:一定要“忠心事主”,决不“与贼为徒”,否则将受到晋国先公在天之灵最严厉的惩罚,夷灭氏族,绝子绝孙。
12、定窑
答:
定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主要产地在今河北省曲阳县,因该地区唐宋时期属定州管辖,故名定窑。
定窑创烧于唐朝后期,从这时一直到五代的定窑瓷器较为粗糙简单。
五代中后期,定窑白瓷出现根本性飞跃,胎、釉呈现精、白、薄的特征。
北宋是定窑发展的鼎盛时期,制瓷技术有许多创造和进步。北宋中后期,定窑瓷器由于精良、优美,被政府选为宫廷用瓷,身价大增。“靖康之变”后,由于连年兵灾,逐渐衰落和废弃。
金朝统治中国北方后,定窑瓷业很快恢复,有些产品水平不亚于北宋时期。从有龙凤纹饰的一些器物上看,定窑产品也是金代统治者喜爱。
到了元朝,定窑终于逐渐没落。
定窑产品以白瓷为主,也烧制酱、红、黑等其他名贵品种。在当时不仅深受人们喜爱,而且产量较大,品种繁多,主要有碗、盘、瓶、碟、盒、枕等,风靡一时。其造型、装饰、烧造方法为各地瓷窑所仿效,对后世制瓷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11、大汶口文化
答:
1959年发掘,因山东省泰安县大汶口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山东省泰山周围地区,及苏北一带,安徽和河南省一部分,古为东夷之地。年代大约为公元前4300年-前2500年,此后发展为山东龙山文化。发现的遗址有200来处,已发掘十多处,多为墓地。
文化遗存有陶器、村落遗址和各级墓葬。
其中陶器以红陶为主,少量灰陶、黑陶和硬质白陶。彩陶善用对比强烈的白红色。
制作方法以手制为主,晚期发展为轮制陶器。三足器、圈足器发达,器物上多见刻划符号。
发现许多大小不等的村落遗址。房屋多数属于地面建筑,但也有少数半地穴式房屋。社会生产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辅以狩猎和捕鱼业。农业主要种植粟,生产工具仍然是石器。还发掘出大量牛、羊、猪、狗等家畜骨骼。家猪是大汶口氏族家族的一种重要动产。
墓葬方面,有许多多墓群,属于公共墓地,并逐渐出现等级分化。
早期随葬品的数量、质量差别不悬殊。一般为多人合葬墓、尤其是反映氏族成员间牢固血缘关系的同性合葬墓。
中、晚期出现贫富差别,表明私有制在逐渐形成。随葬的猪头和下颌骨可能财富和私有制的一种反映,墓葬形式也出现属于父权制确立后葬俗的夫妻合葬墓。
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时代后期父系氏族社会的典型文化形态。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使黄河下游原始文化的历史,由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
10、秦兵马俑
答:
发现于1974年3月,起因是村民挖井取水,无意中挖到兵马俑陪葬坑。当年7月,考古队开赴工地,拉开了考古发掘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序幕。
分为四座坑。
一号坑是面积最大的一个,其中是以步兵为主、相间排列战车部队的大型军阵,由前锋、翼卫、后卫和军阵主体组成。军阵主体战车与步兵结合编制作战的鱼丽阵法,以往仅见于文献的描述,在此被有力地证实。
二号坑有陶俑、陶马1400多件,兵种繁多,有骑兵、步兵及战车部队等。前部为弩兵阵,右侧是战车部队,中部为车、骑、徒混合编制的方阵,左侧为骑兵部队。
三号坑出土文物较少,从结构上看,一般认为是军幕。四号坑尚未建成,仅有一些淤泥沙石和残破瓦片,多数专家认为是因为秦末农民起义被迫停建。
据大多数考古学家的意见,四个兵马俑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一号坑为右军,二号坑为左军,三号坑为指挥部,尚未建成的四号坑可能是中军。
出土文物主要有陶俑、陶马、战车、兵器等。
陶俑是古代随葬明器的一种,用以代替人殉。秦俑群以规模宏大,雕塑精美闻名中外。
陶马大小与真马相差无几,运用浮雕、圆雕、线刻与彩绘相结合的艺术手法,生机盎然,威武壮观。
兵器材料中的铜、锡比例恰到好处,使剑灵巧而有杀伤力,还开始了标准化的武器生产,是一个了不起的创造。
综上所述,秦兵马俑不愧为世界文物宝库,是中国历史上和科学考古工作史上一次重大的发现。
9、元大都
答:
元大都城位于北京市旧城的内城及其以北地区(当时金中都东北郊),主要设计者为刘秉忠。
其规模在元世祖忽必烈时期已基本定型,不仅是元代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
大都城以以皇宫为中心的南北中轴线为基准,规划整个城市的布局;因系择址新建,城市规划不受旧格局约束,所以其居民区全部为开放形式的街巷,按照方位分为50坊。元大都的街道,规划整齐,经纬分明,相对的城门之间一般都有大道相通。
城内有中心台,是城市东西南北的中心,这在中国城市建筑史上尚属首创。市中心设有高大的钟楼、鼓楼为全城报时。
大都的城市规划在中国宗法专制王朝后期的都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直接为明清北京城所继承。
8、汉长安城
答:
汉长安城位于今西安市西北郊三公里的渭河南岸,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它初建于汉高祖时期。惠帝时始建城墙、西市,奠定长安城的基本轮廓。武帝时又多次扩建,直到汉末毁于王莽的战火。西汉以后,又有许多朝代先后以汉长安城为都,直到隋文帝迁都大兴城始废,历时近800年。
因受地形的影响,城墙多有曲折,而且是逐步扩建,事先并无统一规划,先宫后墙,所以长安城布局不甚规整。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或称为“斗城”。
它一改战国时期大小城相套的格局,把居民区、工商业区和宫殿区集中在一座城市里,后世的都城都沿用了这一体系。城内布局严整,分宫殿区、武库区、太仓区、居民区和工商业市区等。城内有八街九陌。宫殿约占城内面积的三分之二。
汉长安城的交通还沿袭了秦代的驰道制度,又称“御道”。汉代制定的驰道禁令极严,任何人都不能在驰道上行走或逾越。如犯禁,轻则没收所乘用的车马,重则坐罪国除。
7、河姆渡文化
答:
河姆渡文化是距今大约667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位于今浙江省余姚河姆渡,于1973年被偶然发现,1977-1978年集中进行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骨器、陶器、木建筑构件和动物骨骼。
社会生产方面,有发达的稻作农业和多种经济结构。除大量水稻遗存外,还有芦苇类茎叶、稻草、秕谷与谷壳。与此相适应的是先进的农业工具,如骨耜、木耜、木锄、长方形双孔石刀等,特别是骨耜操作方便、节省体力,使河姆渡农业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耜耕农业。家畜业也发展到一定规模,除猪、狗遗骨随处可见外,水牛骨骼数也较多。不过从遗址中发现的大量植物果实和野生动物骨骼来看,采集、渔猎、捕捞仍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项目。
手工业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特征鲜明的陶制器皿。除出土了数量不等的泥质陶外,还有掺合稻草的夹炭黑陶和夹砂陶。此外,用动物的各种骨骼和角为原料,加工制成的生产工具、生活工具和装饰艺术品也是河姆渡文化的又一特征。玉制装饰品也开始使用。这体现河姆渡人在精神文化方面逐渐形成相当水准的审美意识和艺术追求,创造了丰富多彩、高雅古朴的精神文化。
河姆渡的木结构建筑是一个奇观。发掘得到的建筑构件数不胜数,形式多样、结构复杂、精巧灵活、受力科学,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木结构干栏式建筑。除此之外,河姆渡人还发明了木构水井,它的利用扩大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空间,并改善了水质,方便了定居生活,为社会和聚落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6、山顶洞人及其文化
山顶洞人是生活在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晚期智人,年代距今约三万年,因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洞而得名。
山顶洞人遗址发现于1930年,1933-1934年由裴文中主持进行发掘。山顶洞分为洞口、上室、下室和下窨四部分。其中,上室是山顶洞人居住的地方,下室是墓葬。这种结构说明他们已经有了原始的宗教信仰。
在人类化石方面,山顶洞共发掘出8个男女老少不同的个体。据人类学研究,山顶洞人的体质已很进步,头骨、下颌等特征和现代人相一致。但是在山顶洞人的种族问题上,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德国体质人类学家魏敦瑞曾认为这个山顶洞人家庭成员来自不同的种族,但中国古人类学者却认为山顶洞人都是原始的蒙古人种。
在器物方面,山顶洞人遗址的石器很少,只有25件,都不具有代表性,方法也沿用自北京人。有代表性的骨器有一枚骨针,是中国最早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缝纫工具,由此可知山顶洞人已懂得缝衣御寒。除此之外,装饰品却非常丰富,发现的多达141件,制作精美,运用了钻孔和磨制技术,不仅显示出人类生产技能的提高,体现了山顶洞人已经有了审美需求。
除此之外,遗址中还发现了大量的野兔和数百个北京斑鹿个体的骨骼,显示出山顶洞人应该以狩猎和采集为生;同时发现的还有鲩鱼、鲤科的大胸椎和尾椎化石,说明山顶洞人已能捕捞水生动物,把生产范围扩大至水域,标志着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界能力的提高。
5、长江下游的史前文化
答:
长江下游的史前文化有河姆渡文化、马家浜-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前两者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后者属于铜石并用时期。
陶器方面,河姆渡文化具有代表性的是泥质陶、夹炭黑陶和夹砂陶;到马家浜-崧泽文化时期,仍以夹碳、夹砂为多,但主要是灰陶和红陶,外加少量的彩陶和彩绘陶;再发展到良渚时期,陶器就以黑陶为主,外加精美的红色彩绘。
社会生产方面,河姆渡文化时期就已有方便的骨耜、木耜支持下的先进农业,家畜养殖也比较发达,猪、狗随处可见;但直到马家浜文化时期,仍以骨质的渔猎工具发达著称,出土大量骨镞、鱼叉等,似乎狩猎型经济仍占有很大分量;直到崧泽时期,农业才占据绝对地位。良渚文化时期更出现犁耕农业,生产力大大提高。
三种文化均有玉制的装饰品,到良渚文化时期出现精美的大型玉制礼器,可以视为这一地区用玉传统发展的结果。
墓葬方面,河姆渡文化的墓葬形式不一,且多数无随葬品;马家浜文化则盛行俯身葬,葬俗特殊;到崧泽文化时期,开始出现一些陪葬较有品质的墓葬;到良渚文化时期,墓葬开始剧烈分化,贵族拥有大墓、精制葬具,平民只能散葬于居住地周边,且陪葬品非常简陋。
通过对长江中下游的史前文化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地区史前人类社会各个阶段是不断传承和发展的。陶器愈加精制、农业地位提高、出现象征地位的礼器、并且阶级开始分化,这就是一条从原始社会走向文明社会的道路。
4、殷墟的发现与研究
答:
殷墟发现的契机是1898年王懿荣无意中发现甲骨文。这一发现引发了罗振玉对甲骨真正出土地的考察,最终确定为安阳小屯。后来经王国维、董作宾深入研究后,确认其为盘庚迁殷到帝辛时期的都城,从此彻底确定了殷墟的历史地位和性质。
对殷墟的发掘始于1928年,到1937年抗战爆发为止,共发掘15次。1950年以后又继续发掘。
殷墟面积达30余万平方公里。整个国都布局合理,沿洹河而建。宫殿区西、南都发现了人工挖掘的壕沟,起着护卫城墙的作用。
城内有宗庙宫殿、居住址、手工业作坊、王陵、祭祀场所等区域,其中中心区域是宫殿区和王陵区,其外为居民区和手工业作坊区,再外侧是墓葬区。
殷墟时期的手工业空前发达,门类齐全,水平极高。主要手工业部门如青铜冶铸、制玉、制陶、制骨、制车、纺织等都已达到相当大规模。出土的手工艺品种类丰富,有青铜器、雕刻品和各种工艺品。
其中青铜器数量可观,包括礼器、乐器、兵器、生产工具和车马器等。其中著名的后母戊大方鼎,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
殷墟的石器与玉器亦可谓琳琅满目,体现出中国青铜时代高超的工艺水平和艺术想象力。其大理石雕刻是现存最早的真正的雕刻艺术品。
其余骨器、陶瓷、木车等也都是珍品文物,中华民族灿烂的物质文化,在商代殷墟的物华天宝中尽显无遗。
殷墟最重要的文化遗存是甲骨文,它标志着中华民族正式进入文明时代。到现在,共发现单字4500多个,其中可辨认的有1700多个。
甲骨文大部分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资料。商代社会充满迷信,事无大小都要占卜,因此,甲骨文涉及政治、军事、文化、社会、天文、历法、医药等各个方面,是中国早期历史的百科全书式的资料,对中国史研究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它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性,使传说中的商代历史成为信史。
殷墟甲骨文已经具备“六书”的造字方法,是中国汉字体系的发端。它历经数千年演变至今,书写了一部庞大的中华文明史。到今天,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仍然在使用方块字,它必将继续书写中华文明的未来。
3、二里头文化的发现与研究
答:
二里头文化发现于1959年。当时徐旭生先生据文献所载“伊洛竭而夏亡”的描述,在古伊洛河畔的洛阳地区寻访数月,终于河南偃师发现了密布着宫墙、居住址、道路、铸铜遗址、陶窑墓葬等重要遗迹,甚至还有属于贵族才能使用的铜器、玉器、卜骨等的二里头遗址。
二里头遗址发现的文物主要有宫殿建筑、城市遗址和工艺品。
其中,工艺品又包括青铜器、玉石器和陶器。
二里头出土的青铜制生活用品一般无纹饰,实用性强。其中有空心器物,说明已经掌握内外合范技术。此外,还有青铜武器,技术高超,杀伤力强,一方面表明人们对战争高度重视,一方面也表明青铜铸造业已达一定规模。
二里头玉器制作精美,有琮、圭、璋等礼器,大多带有纹饰,又以夔龙纹、饕餮兽面纹最为奇特,开中国美术史之先河。
出土陶器以灰色为主,也有供贵族使用的白陶和施釉陶器,代表了当时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另有很多陶塑艺术品,造型、图案多样。陶器上偶尔遗留刻划符号,目前发现几十种,有的造型十分接近甲骨文,专家认为是中国早期的文字。
二里头宫殿基址位于遗址中部,保存十分完整。这个基址的发现说明二里头文化已经出现了高等级社会的统治机构,是二里头文化已进入高等级社会的直接证据,意义和价值非同一般。
二里头的聚落遗址有很强的规划性,是经过精心规划的一座早期城市,它分为中心区和一般居住活动区两大部分,很有可能是根据居民的不同身份而加以区分的。规划性是中国古代城市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二里头都邑规划性的发现对于探索中国文明的源流有重要的标尺性意义。
至于二里头文化与夏毕竟有多大的联系,严格说来已经超出考古学范畴,并且尚未定论,我想,还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2、良渚文化
答:
良渚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支重要文化,距今大约5300年至4200年。迄今为止,共发现良渚文化遗址500多处,散布于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主要的遗址有:反山遗址、瑶山遗址、汇观山遗址、莫角山遗址等。
对良渚文化发现始于20世纪30年代,而正式定名是在1949年以后。最盛大的一次发掘在1986年,出土玉器5000多件,更有巨大的玉琮。
社会生产力方面,良渚文化所处的太湖地区是我国稻作农业最早的起源地之一。遗址中普遍发现的石质农具,如三角形石犁等表明良渚文化时期的农业已由耜耕农业发展到犁耕农业阶段,由此带动了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这种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进步,制陶、制玉、纺织等手工业部分逐步从农业中分离。良渚文化陶器以黑为主,有精美的红色彩绘,有鼎、壶等器形;玉器最具特色,有玉钺、琮、璧、玉璜、玉冠形器、玉三叉形器等,多为礼器。
这一时期的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激烈的变革。社会分化成不同的等级阶层,在墓葬遗存中表现尤其突出。各类型墓葬在墓地规模、墓葬形制、随葬品的数量和质量上,均存在明显的等级分界。贵族墓有宽大的墓穴,精制的葬具;小型平民墓则没有专门营建的墓地,散落在居住址的周围,墓穴狭小,随葬品简陋。
1、北京猿人及其文化
答:
北京猿人是旧石器时代生活在中国华北地区的直立人,距今约50万年,主要出土地点是北京西南的周口店。
发掘与研究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即二战前(1921-1937)和新中国建立后(1949- )。
人类化石方面,共出土5个比较完整的头盖骨、9块破碎的头骨及大量的面骨、下颌骨、牙齿等骨骼化石,估计来自40个不同的男女老幼,代表了一个相当完整的古人类群体。据人类学的研究,一些特征如沟形门齿等,显示与现代黄种人的关系较为密切。其反映的迹象,为研究人类种族的形成过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这些最初的发掘成果不幸在二战中遗失。新中国成立后断断续续地发掘并复原出一个相对完整的头骨,但后发现的无论从数量还是科学价值上,都无法与之前的相提并论。
器物方面,出土的石器和骨器之多是其他同时期遗址无法比拟的,数以十万计。加工石器的方法主要为锤击法,其次为砸击法,偶见碰砧法;器型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石锥、雕刻器等等;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以此为标志构成我国华北地区的一个石器系统类型。
此外还发现用火的遗迹。比如成堆的灰烬层及埋藏其中的烧石和烧骨。这证明北京人已有能力管制火。在鸽子堂的灰烬层中还发现了一块紫荆木炭,也是北京人用火的有力证据。
1、北京猿人及其文化
(1)遗存、人种特征、石器
(2)出大题可以提“几几年发掘”;记不住也没事
2、良渚文化
3、二里头文化的发现与研究
4、殷墟的发现与研究
(1)可提它是国家保护单位、世界遗产等
5、长江下游的史前文化
(1)时间、地点;遗存、器物;意义、认识作用
(2)相互比较
6、山顶洞人及其文化
7、河姆渡文化
8、汉长安城
9、元大都
10、秦兵马俑
11、大汶口文化
12、定窑(窑址)
13、盟书(春秋时期结盟的文献)
(1)主要两批材料:侯马盟书、温县盟书
14、绞胎瓷
15、唐三彩
16、绝对年代与相对年代
17、云梦秦简
18、青花瓷
(1)有争议的可以写出自己的观点(起源)
(2)制作工艺与原料(大题可写)
19、人殉与人牲
4、左传文献学常识FAQ
Q:《左传》的版本?
A:没有今文版,只有古文版(汉末在宫廷藏书里发现)。
Q:《左传》的真伪?
A:康有为《新学伪经考》攻击其为新朝政府(刘歆)蓄意伪造;钱穆《刘向、歆父子年谱》仅依据汉书材料,拨乱反正。
Q:《左传》的价值?
A:常常触类旁通,旁征博引,是先秦史的百科全书。
3、诗经文献学常识FAQ
Q:三家诗是哪三家?
A:齐诗、鲁诗、韩诗。都是今文经。
Q:现传《诗经》版本?
A:毛诗。属于古文经。
Q:《诗经》的真伪情况?
A:基本没有作伪问题,只明代有过一个假本“丰坊伪作《子夏诗传》”,很快被识破
Q:风、雅、颂的特点?
A:《风》诗大多不出自民间,而是贵族之手;《雅》、《颂》都是宫廷宴会和宗庙祭祀用乐。
2、尚书文献学常识FAQ
Q:尚书可分为哪三大类?
A:虞夏书;商书;周书。
Q:尚书的内容?
A:主要是上古流传下来的官方文献。
Q:尚书的体裁分类?
A:典(记载古代君王事迹)、谟(古代君臣的谋划大事)、训(下级对上级的规训、劝诫);诰(官方公告、文件);誓(誓师大会的演讲、战前动员);命(上对下的册命、赏赐)。
Q:尚书的版本?
A:伏生传《今文尚书》;孔壁竹书《古文尚书》;梅赜“孔传《古文尚书》”。
Q:今文尚书的派别?
A:欧阳派和大、小夏侯派。其中欧阳派为正统。
Q:三大石经及其所采用的《尚书》版本?
A:熹平石经,东汉,欧阳派《今文尚书》;三体石经,曹魏,郑玄版《古文尚书》;开成石经,唐,梅赜版“孔传《古文尚书》”。
Q:伪书的辨伪过程?
A:南宋时吴棫、朱熹开始怀疑,因为太好读;明代梅鹜开始系统辨伪;阎若据、惠栋的让梅版是伪作成为定论。
1、甲骨文文献学常识FAQ(以下打星号的为我自创,下同)
Q:主要内容?
A:大部分是占卜记录,有少量的记事文字。
Q:主要出土地点?
A:殷墟。
Q:“甲骨四堂”是谁?
A:“雪堂”罗振玉,“观堂”王国维,“彦堂”董作宾,“鼎堂”郭沫若。
Q:“甲骨四堂”的事迹怎么记?*
A:“甲骨四堂”的事迹是相互承接的,一个辨识寻找,一个研究表面,一个深度研究,一个整理成果。
Q:罗振玉做了什么?
A:“辨识寻找”:搜罗了很多甲骨片;确认安阳河就是洹水;辨识出殷墟是王室遗存。
Q:王国维做了什么?
A:“研究表面”:找到《史记》中记载的商王的名字(《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缀合甲骨。
Q:董作宾做了什么?
A:“深度研究”:给甲骨文断代(《甲骨文断代研究例》);复原了商代的历法(《殷历谱》)
Q:郭沫若做了什么?
A:“整理成果”:保存甲骨文资料(《卜辞通纂》、《甲骨文合集》)
Q:卜辞的组成部分?
A:前辞(癸巳卜、争贞);命辞(今一月不其雨);占辞(王占曰、丙雨);验辞(旬壬寅雨、甲辰亦雨);署辞(雀入二百十五)。
世间已无理想乡 → 由 和月清岚 发表的帖子
Powered by PunBB 1.4.6, supported by Informer Technologies,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