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历史研究论文“正文”部分有哪些内容?
答:
历史研究论文的“正文”部分包括引语、学术综述、主体内容、结语、附录、参考文献(注释)等部分。
您尚未登录。 请选择登录或是注册一个新帐号。
世间已无理想乡 → 由 和月清岚 发表的帖子
25、历史研究论文“正文”部分有哪些内容?
答:
历史研究论文的“正文”部分包括引语、学术综述、主体内容、结语、附录、参考文献(注释)等部分。
24、简述历史研究的一般选题原则
答:
历史研究的一般选题原则有四点:
1、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历史研究的选题必须具有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确定历史研究的课题,要站在历史的高度考虑那写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以及学科发展的问题。但研究具体问题应该遵循宜具体不宜抽象、宜细不宜粗、宜小不宜大的原则。
2、小题大做。青年人初涉学术,应做小题目,但要下大功夫。小问题可以集中精力,可以深入挖掘,由于是小课题,以一人之力做起来能够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容易成功。切忌做那种大而无当的空泛题目。
3、立足基本史料。研究历史,首先应该从基本史料中寻找问题,不能凭一是兴趣抱个题目去翻材料。那样做只能是跟风的研究做派,除了肤浅之外最终不会有太大的成就。除此之外,基本史料是否充足也是判断选题是否有价值的因素,有了好的选题,如果没有足够的基本史料作支撑,再好的题目也无法做出来。
4、不重复前人的老路。有了初步的选题意向,还应该检索论著目录,看看你的题目是否有人做过了,以免枉费精力。不能重复前人的老路,前人已经解决的问题不能再作为选题。当然要发现新问题就得有怀疑精神,要敢于怀疑前人,从怀疑中发现新问题。
23、列举历史研究“直接证据”的主要内涵
答:
历史研究中的“直接证据”主要指历史的当事者书写的文字材料或由当事者制作与使用的实物等。
属于这类直接证据的文字材料包括档案、政令、日记、书信、账簿、著作、金石铭刻、竹简文字以及未经技术篡改或复制的图像印象资料等。
直接证据这中的实物,主要指考古发现的各类遗址、文物以及流传世面的文物,包括建筑、墓葬、青铜器、钱币、服饰、字画等。
22、简述王国维治学三境界的内容
答:
王国维所说的三个境界分别是: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其含义是:做大学问首先要登高远望,勘察路径,明确方向和目标。其次还要耐得住寂寞,要有苦心孤诣的心理准备。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其含义是:成大事业、大学问绝非易事,要顽强执著,孜孜以求,锲而不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3、“众里寻她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其含义是:做学问是一个功到自然成的过程,最后的成功一刻来自于执著的追求,只要专心致志,下足功夫,终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成为大学问家。
21、简述郑天挺史学研究“五字法则”
答:
郑天挺史学研究的“五字法则”是:深、广、新、严、通。
1、深:指研究的深入,即深度挖掘史料、挖掘历史事实,深入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遇到事实多问几个为什么。
2、广:指详尽占有史料,搜集资料要广博。还要广泛联系,学说辩证地、联系地看待历史事件的发展。
3、新:指不断出新资料、新问题、新见解,对新资料新问题不断核实之、证明之、解决之。
4、严:指推论要严谨,不虚构、不臆想、不牵强、不附会。力求做到笔下所述事件件件有来历、处处有交代,不回避问题,将问题讲清楚。
5、通:指前后贯通、会通,事物来龙去脉要清楚,要道出隐含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因果关系,只有条贯地看问题,才能很好地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
20、简述爱因斯坦法则中的“三个不能”
答:
爱因斯坦法则中的“三个不能”是:因果关系不能颠倒,时间先后不能错乱,将来不能影响现在。这三句话概括了现代科学正题法则的基本内涵。
19、简述史学的四种基本价值
答:
历史的基本价值有以下四种:
1、历史学有助于我们寻找人性的来源,认识人性的本质。历史有助于我们塑造健康的人性,可以使人看到真、善、美,增进人的善恶、美丑、是非观念,树立健康的人格心理。
2、历史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改善人们的生活,帮助人们实现文化交流,增进人类的利益。人们普遍需要历史,它可以帮助人们吸取前车之鉴,也可以成为文化交流的一把钥匙。
3、历史具有满足人们求知欲的作用。它能够激活人类的思维,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求知欲望,让人们不仅对现实事物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4、历史具有娱乐人生的作用。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可以折射人性的美丑,帮助人们消除烦恼,起到启迪大众的作用。
18、解释中国古代“史”字的三种含义
答:
中国古代“史”字的含义有以下三种:
1、“史官”之“史”。“史官”是中国“史”的初义。商周的“史官”不仅是负责记录史事的重要职事官,也是负责沟通人神之间关系的神职人员。因为当时政教不分,“史”既掌握天人之际的事务,便是有权威的国家重要职官。到春秋后期,政教开始分离,史官地位下降,逐渐远离政权事务。西汉时史官已是地位卑微的职官。隋唐以后,史官以修撰国史为职事,彻底与宗教脱离关系,成为国家专门的文职官吏。
2、“史书”之“史”。战国时期,“史”开始指记载历史的书籍,但先秦时记载历史的史书名目不一。汉代以后,人们开始用“史”称呼史书,如司马迁的《太史公书》。从此,“史”被广泛用来指史书,后来逐渐有了“二十四史”等概念。
3、“史学”之“史”。中国古代“史”作为“史学”讲史书之学,始于魏晋以后。魏晋南北朝时期,汉代经学走向衰落,学术呈现多元化趋势。儒学与文、史分途,国家教育也走出传统的单一化的经学模式,各国纷纷设立经学、史学、文学、玄学等科目,并设置专职的学官负责学校教育。隋唐以后,随着经、史、子、集四部图书目录分类方法的确立,史学逐渐成为学术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领域。然而,我国古代的史学不同于现代历史科学,它以研究史书编写体例几历史现象的评论为主,基本不涉及历史发展规律的研究。
17、影响历史研究的主观因素有哪些?
答:
影响历史研究的主观因素主要有以下四点:
1、个人的好恶。每一个历史学家都有自己的爱好,这直接影响他们的历史研究活动,从选题到整个研究过程,几乎处处可以看到个人好恶对历史研究的影响。无论人们如何标榜历史学的客观性,现实中的历史学家都始终无法摆脱个人好恶的影响。
2、偏见或集团意识。现实中的历史学家分属于不同的国家、种族、民族、阶级、集团等,在相同或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个人或利益集团的偏见都会影响到他们的历史研究活动。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历史学家,对同一历史现象的认识也会存在差异。
3、各种相互冲突的历史学说。历史学家的研究活动受一定信念的影响,不同的信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他们的观点,尤其是各种不同的历史学说会从根本上影响历史学家的认识。
4、基本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每一个历史学家都是从他们自己的观点出发看“过去”的。为了体现史学服务现实的功能,史学家们总是从社会现实的需要出发去选择、发现有关过去的真实。但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各不相同,也正因为这一点,每个时代的人才都会感到有必要重新编写属于自己时代的历史。
16、简述历史学与艺术的主要区别
历史学与艺术的区别可以从目的和手段两个层面来分析:
1、历史学家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种没有美学形式的直观,它们除了单纯地重现现实之外没有其他目的;而艺术家重建的是一种具有美学意义的直观,需要在心理上追求美的感觉。
2、艺术可以通过虚构、夸张甚至想象的手段再现社会生活,而历史研究不允许通过这些手段再现人类历史。历史学家通过普通词汇把过去直观地重新显现在我们面前,只能借助于读者的想象力去想象其他事物。
15、简述历史科学的主要思维特点
历史学作为现代科学之一,具有一般科学的思维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历史科学是有方法地获得的并且是系统地加以叙述的一组知识。历史学不只是传授史实的内容,还教导某种确定史实和解释史实的能力与技术。
2、历史科学是由一套普遍的真理所构成的一组知识。历史科学研究总能得出某种经验教训,它们是经得起检验的历史真理。
3、历史科学能使我们作出成功的预言,因而能控制事件未来的进程。解决现实问题往往需要吸收历史的经验教训,历史科学的现实价值正在不断被人们认识。
4、历史科学强调证据的客观性。历史学家必须进行史料考证,在确认证据的真实后才能据此作出结论或判断。
19、两汉经学
答:
两汉经学的问题主要是今、古文经学之争。今文经由文景时代的伏生口述默出,在西汉一直作为官方教材;而古文经为汉武帝时期从孔子祖宅壁中发现,起初密不示人,直到西汉晚期刘向、刘歆整理时发现。刘歆认为左传更接近历史(左丘明年代与孔子更近),希望以左传和古文尚书等古文经为教材,遭到今文经学派抵制,被迫出走。王莽篡汉后为“托古改制”,重新重用刘歆,后者趁机推行古文经。王莽被杀后,东汉建立,今文学派与古文学派围绕立学官的问题又重开战火。最终今文经学重新取得统治地位,但古文经学也在民间得到发展。
两种经学在最初只是文本不同,后来演变为学风也不同。今文经讲究“经典”为孔子原话,至尊,微言大义;今文经学者致力于去解释“大义”;古文经认为“经典”就是历史书,认为孔子不过是一个历史编纂家,最终与今文经学走上不同道路。后来在政府及学者的努力下,两派也逐渐开始融合,兼采众家之长,择善而从。
18、清议和党锢
答:
清议是东汉后期外戚宦官腐朽黑暗统治下,统治阶级中的一部分人,出于对东汉政权的前途感到忧虑,反对外戚宦官转圈,要求改革政治,维系东汉王朝摇摇欲坠的统治的运动。他们以一部分开明的官僚为主体,聚合一些太学生和郡国生徒,议论政治、品评人物,对外戚宦官进行猛烈的攻击。特别是桓灵以后外戚宦官势力完全把持朝政,甚至废立皇帝,政治更加败坏,人民的苦难也越发深重。更多的官僚和知识分子联合起来投入反对外戚宦官腐朽势力的斗争中,却遭到后者的镇压,形成所谓的“党锢”之祸。
第一次党锢始于公元166年,宦官派人诬告李膺与太学生及郡国生徒朋比为奸,“诽讪朝廷,疑乱风俗”。桓帝遂诏令全国,逮捕“党人”二百余,第二年赦归田里,禁锢终身。第二次党锢适于在公元169年,宦官侯览使人诬告张俭结党谋反,曹节又乘机奏捕“党人”。百余人死于狱中,其他因仇怨相牵连,以致于死、徙、废、禁者六七百人。172年,宦官集团借口有人书写反对宦官专权的文字,又一次四出搜捕“党人”及太学生千余人,后又下诏规定凡是“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兄子弟及五服以内的亲属,一律免官禁锢。这次党锢持续十几年,直到黄巾起义后才宣布赦免“党人”,启用他们去镇压农民军。
17、王莽篡汉
1、王莽篡汉与改制
(1)王莽篡汉
1)汉武帝后,农民和地主阶级的矛盾一天天严重
2)王莽以外戚起家,成为道德楷模
(2)王莽改制:即位后,刻意仿照周礼,实施种种改制,主要项目有:
1)实行王田制度和奴婢政策(不可买卖,重视人道)
2)实行“五均赊贷”和“六筦”政策
3)改革币制
4)模仿《周礼》,恢复古代官制
16、武帝轮台之诏
汉武帝末年,由于武帝长期对外征伐、兴师动众、劳民伤财、国力过度虚耗,再加上当时的严刑峻法,使得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起义不断。而汉武帝追求长生不老的迷信行为却造成巨大浪费。在统治集团内部更出现公元前91年的巫蛊之乱,动摇国家根基。在这样的危机中,汉武帝不得不下轮台罪己诏,宣布“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表示与民更始,发展生产,与民休息。汉武帝晚年的悬崖勒马使他“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
15、武帝开通西域
答:
西汉初年的西域主要是指自玉门关、阳关以西至葱岭之间的地区。西域原本小国林立,但公元前2世纪初,匈奴单于冒顿征服了西域,并将其作为匈奴的军事据点和经济后端。
在这样的形势下,汉武帝于公元前138年募人出使曾被匈奴击败的大月氏,准备联合它夹击匈奴。张骞应募出使,但途中被匈奴抓去,拘禁十余年,后来趁机逃走,终于到达大月氏。但大月氏不愿东归,张骞无奈东返,又被匈奴扣留一年多,直到公元前126年方才回到长安。
公元前119年,张骞为对抗匈奴再次出使西域联络乌孙,但又未能达成原定目的。但他访问中亚的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国,扩大了政治影响,最后顺利返回长安。此举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此后中西交通畅通,贸易大盛,天山南北成为中西交通的桥梁,西域各地与中原大大的政治、经济联系日趋密切。
14、武帝时期在政治、文化方面加强统治的措施
答:
武帝时期在政治上加强统治的措施主要有:
1、继续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1)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固定诸侯王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诸子都在王国范围内分到封地,作为侯国。从此分国越分越小,势力大为削弱。除此之外,他还作“左官法”,规定在诸侯王国任官者,地位低于中央任命的官吏,并不得进入中央任职,以此限制诸侯王网罗人才;作“附益法”,严禁封国的官吏与诸侯王串通,以孤立诸侯王。他更找各种借口夺走诸侯的爵位,至此,王、侯虽然还存在,但只能“衣食税租”,不得过问政事,封土而不治民。
(2)汉武帝还打击西汉前期随封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而实力膨胀的地方豪强。他一方面把他们迁至关中,置于中央政府控制之下;另一方面由任用酷吏诛杀豪强,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2、加强中央集权
(1)汉武帝限制丞相权力,亲自过问政务,令九卿不通过丞相直接向他奏事。与此同时,选拔一批中下层官员,作为自己的高级侍从和助手,出谋划策、发号施令,在朝官中形成了“中朝”和“外朝”。其中,皇帝控制的“中朝”成为实际的决策机关,而以丞相为首的“外朝”逐渐沦为执行政务的机关。
(2)汉武帝建立新的选官制度,通过察举、征召和选用博士弟子等措施选拔有识之士,进一步充实和加强了封建统治机构。
3、独尊儒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经过董仲舒改造过的儒学思想作为统治思想。董仲舒的儒家思想主张加强君主集权,非常适合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他还吸收道、法、阴阳五行等学派中有利于地主阶级统治的学说,一面利用道家的天道观为封建政权服务,一面又糅合儒、法两家,强调法治,形成汉家制度“外儒内法”的格局。
13、西汉初年中央和地方封国的斗争
答:
西汉最初的地方国主是楚汉战争时期刘邦为打败项羽分封的一些重要将领,被称为“异姓王”。汉初,受封的异姓王共有7人,他们领地广阔,握有重兵,是中央集权的严重威胁。在公元前202年到公元前195年的7年间,汉高祖借口谋反先后杀死、废黜其中6人,基本剪灭了异姓王的势力。
但汉高祖在总结秦亡教训时,认为其短命的关键是没有分封同姓子弟。所以在剪除异姓王的同时,又陆续分封了九个刘姓子弟为王。汉高祖以为这样可保刘家天下固若金汤,但实际上,封国的存在对中央集权必然是一个离心力。尽管汉高祖也规定王国的重要官吏由中央委派,以限制诸侯王的权力,但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到文景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刘氏诸王的年龄增大、野心增加、势力也日益膨胀,诸王掌握国内政治、经济大权,形成尾大不掉之势,日益骄横,甚至想举兵夺取皇位。文帝时,济北王、淮南王先后反派。吴王也图谋不轨。
面对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势力的尖锐矛盾,许多官吏试图寻求解决的办法。文帝时,贾谊上《治安策》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景帝时,晁错进一步建议削夺诸侯王的封地。景帝采纳后者的建议“削藩”,直接引发了公元前154年的吴楚七国之乱,所幸被周亚夫平定,诸侯王势力也受到致命的打击。到公元前145年,景帝“抑损诸侯,减黜其官”,并把王国的行政权和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从此,王国实际上变成了和中央直接统辖的郡一样的地方政权。
12、西汉初年黄老思想
答:
黄老思想是汉初“无为而治”的统治政策的指导思想。它实际是道家学说中的两派揉合的结果,即黄帝之学和老子之学。黄帝之学是战国时期形成的一个学派,它与老子学说的根本区别是:黄帝之学不仅讲道,而且讲法。
黄老学说的特点是:在政治上肯定大一统王朝的统治秩序、承认君臣关系的前提下,极力主张“无为而治”,认为用少所作为的办法就能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统治秩序,反之则民“难治”、“盗贼多有”。它与老子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不同,维护统一的封建制度,是“无为而治”在更大政治舞台上的发展与尝试。
黄老思想的代表作有陆贾的《新语》和《淮南子》。前者是陆贾总结秦亡教训,提出无为政治主张的名篇;后者由淮南王集结门客千人编成,在黄老思想的基础上又杂糅各家。黄老思想的其他代表人物还有曹参、窦太后等等,它在汉初的盛行促进了封建统治秩序的稳固,为社会生产的恢复创造了条件,但随着政权的逐渐巩固,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如和亲不能根本消除匈奴的骚扰,分封潜伏着分裂的危机。因此,到文景时期,逐渐由无为变成有为,儒家思想开始抬头,为汉武帝独尊儒术提供了有利条件。
11、秦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答:
秦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
1、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
秦王政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王的称号已不能显示他至高无上的权势和地位,因此更改名号,将三皇五帝的称号合二为一,号称“皇帝”。此外,还规定皇帝自称“朕”,“名”称“制”,“令”称“诏”,印称“玺”,并废除子议父、臣议君的“谥法”,规定皇帝按照时代排列,“传之无穷”,显示出皇帝在封建国家中享有神圣的地位和至高的权力。
2、在皇帝之下,设置一整套官僚系统:
(1)在中枢机构中,主要丞相是“三公”——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为皇帝的助手,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协助皇帝掌握军队,是全国武装部队首脑,但秦代一直虚设其位,以便皇帝亲自控制军队,权力更加集中。御史大夫的指责是监察“百官”,又为“副丞相”,实际作用是牵制丞相,防其专权,但职位低于丞相。三公相互分权,又相互牵制,使得最后的大权操在皇帝手中。三公以下,还有诸卿,这些官僚都由皇帝任免,概不世袭。
(2)在地方行政机构上,废除封国建藩制度,将战国后期的郡县制推行到全国。郡设郡守,掌管全郡,直接受中央政府管辖。郡守之下设郡尉,辅佐郡守掌管军事;又设郡御史,负责监察。各郡每年必须定期向中央报告本地的租税收入、户口统计和治安情况。一郡之内辖若干县,万户以上的县设县令,不足万户的设县长,统治全县人民。下设县尉,管全县军事;设县丞,助理县令、县长,并负责司法裁判。一县之内分若干乡,设三老掌教化、啬夫征租税和徭役、游徼负责地方治安。乡之下有里,另有亭、邮等,构成一套严密的地方机构。
10、春秋战国的学术思想文化
七、东周的思想与文化
1、产生的原因:学术下移,私学兴起
(1)学术下移
1)春秋以前,学术包括教育都掌握在官府手中
2)随着宗法制的瓦解,学术资源和掌握者均流散民间
(2)私学兴起
1)“畴人”子弟分散、官学衰微
2)普通庶民亦可接受教育
2、士阶层的活跃
(1)士阶层的产生
1)出身于贵族、庶民、工、商,特点是有知识(西周时期的士是下级贵族贵族,春秋以后的不一定是贵族)
2)具有独立的人格和身份
(2)战国时期在特殊历史环境下士阶层的活跃
1)各国变法的需要和环境,促进学术的百花绽放和百家争鸣
2)稷下学宫:“不治而议论”(齐国研究院,潜心研究,不必急功近利)
3、诸子百家
(1)主要学派:儒、道、法、墨、名、农、杂、阴阳、纵横、小说
(2)孔子
1)作为思想家和教育家很成功,但作为政治家很失败,晚年成为古文献整理家
2)主要思想:
(Ⅰ)复礼(政治理想):“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希望恢复礼制下等级森严、有序的社会
(Ⅱ)正名(恢复礼制的方法):“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希望君臣父子各安其位,遵守自己的本分
(Ⅲ)仁政(实现正名的方法):“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3)孟子
1)同样是伟大的思想家,但作为政治家非常失败;境遇比孔子更惨,在战国时代富国强兵的背景下被斥为迂腐(别的知识分子被称为“先生”,孟子被称为“叟”)
2)主要思想:
(Ⅰ)尊崇孔子,推行仁政
(Ⅱ)性善论:认为“四端”人尽有之,坏人出现是因为善的根苗被摧残
(Ⅲ)“大丈夫”的人格思想:“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
(4)老子:
1)年代略早于孔子,做过管理王室藏书的守藏史,幼年牧牛耕读,晚年在故里陈国居住,后出关赴秦讲学
2)主要思想:
(Ⅰ)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政治理想):“不尚贤使民不争”、“使民不盗”、“使民不X”;“老死不相往来”
(Ⅱ)虚幻混沌的“道”(哲学思想的本源):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但又否定万物的本源是一个客观实在(客观唯心主义)
(5)庄子:
1)战国时期的道家代表,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
2)主要思想:
(Ⅰ)顺乎自然的理想境界(反对违背人性的道德和教化)
(Ⅱ)主观唯心主义的“道”的观念
(Ⅲ)对个人存在的特别关注,重视个人生命在宇宙间的存在意义,向往身心不受羁绊的自由
(Ⅳ)庄周梦蝶的“相对论”
(6)墨子:
1)长期奔走于诸侯国之间,实施兼爱、非攻:“急行十昼夜,止楚攻宋”
2)“墨守”:擅长防守,曾当堂化解鲁班的攻城手段
3)尚贤、尚同:全社会学习贤人
4)非乐、节用、节葬(这一点与儒家区别分明)
5)尊天、事鬼:通过迷信说法劝人遵从规范(赏善罚恶)
(7)韩非子:
1)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2)主要思想
(Ⅰ)坚决反对复古,强调因时制宜
(Ⅱ)攻击仁爱学说,主张法治,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
(Ⅲ)提倡君权神授
(Ⅳ)“法、术、势”结合,以法令为统一全国思想的标准,以权术为国君驾驭群臣的技能,以权势xxx
3)非常现实,有可操作性
9、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方面的深刻变化
社会变化:
1、从分封到郡县
(1)春秋时代大夫的封邑
1)西周时期:天子-诸侯-大夫-士的层层分封,土地所有权下移
2)大夫实力上升后,除分封土地于士,也用邑宰(家臣:只对大夫负责,拿大夫发的俸禄,无视天子与诸侯)治理土地,这种土地事实上还是属于大夫
3)“大夫模式”上升到诸侯层面被普及
(2)郡县制的产生与推广(从拿土地到拿工资)
2、从世官制到官僚制
(1)俸禄制度的改变
1)西周时代给予的“俸禄”是土地和人民(既是守土的对象,也是守土的奖励)
2)后来俸禄演变为谷物等等价物
(2)从世官制到官僚制
1、从分封到均线
政治变化:各国的变法
1、魏国的李悝变法
1)废除奴隶主官爵世袭制
2)推行“尽地力之数”
3)实行“平籴法”
4)创制《法经》
2、楚国的吴起变法
1)均爵平禄:损其有余而继其不足
2)剥夺王室贵族的威权,削减无用的开支
3)新的脱兔殖民形式:以所不足,益所有余
武器之死:出动世袭贵族的政治经济利益
3、秦商鞅变法
(1)前356年的第一次变法
1)实施“连坐法”、“告奸法”
2)强制兄弟分家(增加税收)
3)奖励军功,禁止私斗
4)奖励耕织,排抑商贾
5)限制宗室贵族的特权
(2)前350年第二次变法
1)推行县制
2)改革田制,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人民可以买卖(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
3)统一度量衡,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
8、春秋时期政治新格局
答:
幽王死后,平王继位,于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邑,建立东周王朝。很快,天子的领地、控制诸侯的权力和直接拥有的军事力量就日益丧失,仅剩“共主”的名义和号召力。一些随着地方经济发展逐步强大的诸侯国就利用王室这个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积极发展自己势力。
最初扮演这个角色的位于中原中部、商业比较发达的郑国。后来郑国与周天子交恶,双方交战,王师惨败,天子的威严扫地,从此一蹶不振。随着王权的沦落,诸侯对天子的朝聘、贡献大大减少,王室不仅经济上有求于诸侯,政治上也往往受诸侯的摆布。曾经低声下气地向郑国“请盟”,后来又接受晋侯的召唤,参加诸侯召开的会议。天子共主的地位已经名存实亡。社会进入一个动乱的时代,各种矛盾急剧发展,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继郑之后,齐、晋、秦、楚、吴、越等国先后崛起,励精图治,努力发展自身势力,积极从事霸业活动。
7、西周政治制度
周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分封制和宗法制。
分封制是将被征服地图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自己的亲戚子弟,使这些亲戚子弟连同被征服地区的居民与其本身所带领的族人一起组成一个兼具国家规模与周朝地方组织双重性质的新的共同体。分封制下的地方团体与夏商时代的地方组织有着根本的不同,它为古代国家和社会结构注入了新的内容,从而对我国早期国家向成熟的转变起到重要意义。、
宗法制建立在嫡长子继承制的基础上,是一项使周人家族结构中的血缘亲属关系与政权结构中的尊卑上下关系相互结合的制度。它规定自天子一下的各级贵族,只有嫡长子可以被确立为宗子,他相对于各个支系来说是大宗,各个支系则是小宗,同时在政治地位上相应地归于下一级贵族。
6、西周的建立与史事
答:
周族的先民从很早以前就居住在我过西北部的泾、渭水一带,即陕西中部和甘肃东部的黄土高原地区。传说周人是帝喾的后人,姓姬。虞夏之际的弃是周族的第一个男性始祖,他定都邰,继承和发展了烈山氏以来种植“百谷百蔬”的传统,对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称为“后稷”。
夏初以来,周一直是夏王朝西部的一个重要方国。夏代后期,统治力量削弱,西北黄土高原上的游牧部落不断南下侵扰,渭北平原的农业生产遭到破坏,周人的居住地受到严重影响。首领不窋于是率众北迁至泾水中游,经历数代,直到商初,公刘才在豳又发展起来,周又成为商王统治下的一个方国。
公刘在豳发展农业,周很快成为一个繁庶兴旺之邦,接着扩充武力,活动范围不断扩大。随着生产发展的需要,他们涉过采掘矿石,改进生产工具和武器,振兴周邦,为后来周人的发展奠定基础。再经七八代,到高圉、亚圉时代(约武丁时期),周已发展成为殷西的大邦。
再传两代,到公亶父时期,周人由豳迁到雍、杜之间的岐山之阳,就是后来有名的“周原”。公亶父在此兴建城邑,疆理田地,使周人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军事力量。散居在岐山西北的混夷、西戎诸部落都被击败逃走,附近的一些小邦也纷纷归服。公亶父在岐周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强大势力,开始周人的“翦商”事业,后来被追尊为“太王”。
太王以后,幼子季历继位,展开对西北诸戎部落的进攻,取得很大胜利。商王朝命季历为“牧师”,成为西方强大的方伯之国。然而,周人势力的迅速崛起加剧了与商王朝的矛盾。季历死后,子昌继立,是为周文王。文王初立时,仍以主要力量进攻西北各部,巩固后方后,就全力向东发展,消灭亲商的崇国,先后占据渭南和整个关中平原,号称“西伯”。
周的蒸蒸日上与商内外交困的混乱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周文王勤于政事,亲自督促发展生产,又注意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经济基础、安定人心,稳定了统治秩序。周人的势力扩展到河东地区,又至于江淮之间,南及江汉、西南入于巴蜀,南方的大部分邦国和少数民族部落大都归服于周,“三分天下有其二”。综上所述,文王时期周的社会经济有大的进步,阶级关系急剧变化,军事实力大增,逐渐成为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基本完成了翦商的各项准备。
文王死后,子发继立,是为武王。周武王继位时,殷之叛国越来越多,商王朝内外交困,由周代商的天下形势已经形成。经过几年的准备,武王大会诸侯于孟津,举行“孟津之誓”,从此,众多诸侯都听从周的指挥。不满两年,周武王便兴兵伐商,最终在牧野大获全胜,商王纣自焚身死。
武王攻克殷都,又分兵四出,基本控制商王朝统治的主要地区后便班师回到镐京。他封纣子武庚于殷,统率殷的遗民,以弟管叔、蔡叔和霍叔领兵驻守在殷都周围,就近监视,号称“三监”。但仅仅四年之后武王就去世了,继立的成王年幼,由武王弟周公辅政。管叔、蔡叔等贵族怀疑周公图谋王位,就散布流言。武庚见机拉拢管叔、蔡叔,又联合东方各部起兵反周。周公及时协调好内部关系后,亲率大军东征,集中兵力诛灭武庚,又杀死管叔,流放蔡叔,最终平定东方诸国。这次战争的规模和艰巨程度更胜过武王伐纣,它标志着周的灭商事业最终完成。
后期历史:
成、康时期稳定
昭、穆两代矛盾日趋尖锐,国家走向衰落;与周边各族矛盾、与楚国矛盾;昭王伐楚身死;与犬戎矛盾;
内部矛盾、奴隶主之间矛盾;民众反抗;厉王时期宗周国人暴动、共和行政;宣王“中兴”,但胜利没有缓和社会矛盾,最后失败,面临全面崩溃
王室衰微,诸侯国离心,周宣王又违反嫡长子继承制,干涉他国继承,直接引发西周灭亡
世间已无理想乡 → 由 和月清岚 发表的帖子
Powered by PunBB 1.4.6, supported by Informer Technologies,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