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商王朝史事、王位继承制

答:

传说商人出自高辛氏,是诸夏之族中历史悠久的部族之一。早期主要活动于孟渚泽畔的商丘附近,并在对这一土地肥沃、物资丰富的薮泽地带的开发过程中发展起来。

相传商族的始祖是契,他兴于尧舜之际,辅佐禹治水有功,被舜封于商,赐姓子氏,为商族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业。太康失国时,契的孙子相土开始大力向东发展,其势力可能已达东海之滨,甚至征服过沿海或海岛的部落。契的六世孙冥相传为夏的水正,是一位以身殉职的治水英雄。冥死后,子王亥继位,大约在这一时期,商人驯服牛马,用于交通和生产,使生产力水平有的较大的发展。后来王亥越过河、济之间,向黄河以北发展,结果被有易氏酋长绵臣所杀。后来其子上甲微借助河伯的力量战胜有易,增强了实力,振兴了商族,成为后世商王祭祀的第一位先公。

由上甲微再传六代到汤,此时的商已成为东方的一个强大方国。借夏王朝日薄西山、夏桀重叛亲离之机,汤积极展开灭夏的准备工作。他将商丘旧邑扩建为亳邑,一方面在此积蓄军事力量,一方面大力争取小邦的归顺,还任贤使能,让伊尹、仲虺辅佐自己,逐步展开灭夏的攻势。在消灭葛、韦、顾和昆吾等国后,商汤在公元前1600年兴兵伐夏,在鸣条摧毁夏的主力,正式建立商王朝。

商汤灭夏后,诸侯臣服,又向四面征伐,使商王朝的统治区进一步扩展。商汤死后,因长子太丁早亡,太丁之弟外丙、仲壬先后继位,均由伊尹辅佐。仲壬死后,伊尹立太丁之子太甲为王,但太甲不遵循典则,被伊尹放逐在桐宫,三年后悔过方才恢复王位。太甲复位后励精图治,为商的发展作出较大贡献,后世尊其为“太宗”。

太甲以后,商王朝的统治比较稳定。雍己时一度发生“诸侯或不至”的情况,但太戊继立后,“殷复兴,诸侯归之”。从仲丁以后至盘庚以前,王室先后迁都五次。原因可能与仲丁到阳甲前后五代九王时的“九世之乱”,多次发生“弟子争相代立”的王室内部争斗有关。盘庚继立时,政治混乱、阶级斗争激烈;盘庚为拯救政治危机、缓和阶级矛盾,再次迁都于殷。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以后,商王朝结束动荡岁月,迎来了全面发展的崭新时期。

盘庚迁殷以后,商王朝各个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盘庚死后,其弟小辛、小乙先后继位。1251年,小乙死,其子武丁继位。武丁时期(前1250年~前1192年)是商王朝最为强盛的时期,他提拔傅说为相,大力改革政治,使殷道复兴。面对地方上的威胁,武丁时期因其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发展而武力大盛,有效地阻遏了周边游牧民族和其他方国的侵扰,开拓了疆域,传播了先进的商文化,对各地的开发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武丁以后,子祖庚、祖甲相继当政。从祖甲开始,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复杂,商王朝逐渐出现衰乱的迹象。统治者日益腐败。在社会上层,王权与贵族权势的矛盾一直存在,由此引起了王室内部的混乱,伏下商王朝趋于败亡的危机;在下层,阶级矛盾成为商末社会的主要矛盾,奴隶和平民群众反抗奴隶主贵族的斗争——主要是集体逃亡现象日益严重,加重了统治阶级内部的混乱和社会的动荡。

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在商王纣(即帝辛,前1075~前1046年在位)的时候更为激化。在统治阶级内部,他削弱一些贵族的权势,遭到强烈反对,许多人在他的严厉打击下叛逃,商王室与贵族之间的矛盾加剧,统治机构趋于涣散,大大削弱了统治力量。纣还是一个有名的暴君。他大兴土木、加强搜刮,又滥施酷刑、肆意屠杀,激起平民与商统治阶级为敌。在众叛亲离、四面楚歌的局面下,商的败亡已成定局。在统治危机日益严重的形势下,各地诸侯纷纷叛离,周边各部也乘机内侵。为了转移人民群众和一部分贵族的视线,商王纣决定对周边各部用兵。但穷兵黩武的结果只是招致了自己的灭亡。在各种矛盾打到极端尖锐化的情况下,周武王兴兵伐纣,纣王兵败自焚,商就此灭亡。

商王朝由汤开始建立,到纣灭亡,共传十七代三十王。从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046年,大约存在了554年。

商王世系图参考及解析:

1、商王的继承以父死子继为主,辅以兄终弟及。
2、在早期的王位继承中,弟弟继承了王位的,在死后还要把王位传回给兄长(嫡长)一系。
3、第二十一代小乙之后,弟弟继承王位的再不将王位传回给兄长的子孙。
4、第二十七代武乙之后,再也没有兄终弟及的。
5、由此可见,商的王位继承制度是在实践中不断变化、走向成熟的。最终的结果标明,商王的个人权威日益上升,在王室中的支配力越来越大,从而控制了王位的继承,将后世的王位牢牢掌握在自己这一系手中。

4、夏王朝的建立与史事

答:

夏族,姒姓,是中原地区的古老部落,在禹父鲧时争夺王权失败。然而禹通过治水得到拥护,初步确立王权,并通过征伐三苗等活动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他在中原地区建立都城,主持“涂山之会”,诸部咸来朝贡、臣服,至此,夏王朝正式得到建立。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位。东方偃姓的伯益与西部同姓的有扈氏借维护禅让制度之名起事,都被启击败,由此确立了王位世袭制,开始我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局面。后来夏启在都城阳翟召集天下诸侯,举行“钧台之享”,至此,夏王朝的统治基础确立了。

启死后,太康继位,内有争立之讧,外有武装叛乱。太康挫败政敌取得政权后,沉湎享乐,疏于朝政,统治权为有穷方伯后羿所夺,是为“太康失国”。然而后羿亦非贤能,他只顾田猎游乐,结果又被寒浞所害,政权也被其夺去,

而太康失国不久便死去,其弟仲康虽然建立一个小朝廷,也无力复国而亡。直到仲康之孙少康的时代,才在有虞氏的支持下,联合夏的余众和夏臣伯靡,消灭了寒浞和有穷国重新恢复夏王朝的统治。

少康与随后继位的儿子杼是夏朝中期的两个明君。在少康的时代,社会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及杼时,更彻底肃清寒浞残余势力,重新征服东夷各部,缔造了夏中期的极盛时期。后历五代六王,到胤甲时。夏王朝基本上处于稳定发展时期,其统治势力及影响不断深入中国各地区。

然后到胤甲末年,夏王朝开始衰败。胤甲的继承人孔甲“乱夏”,荒淫暴虐,激起民众反抗,诸侯开始叛离。再三传到桀,其人生性残暴、酷好声色、饮酒无度,他强行征讨有缗,令夏王朝元气大伤,也使得许多诸侯和方国从此离心离德。此外,他还对百姓竭尽暴虐搜刮之能事,使得民怨沸腾。最终在外有诸侯叛离,内有众人反抗的局面下,一意孤行的夏桀被商汤击败,夏王朝从此灭亡。

3、中国传说时代的社会

答:

传统上,我们认为中国传说时代的社会状况是"部落联盟"。该认识来自于郭沫若,而郭沫若的结论又可以上溯自摩尔根《古代社会》中美洲印第安人的社会组织:即“部落联盟”是国家产生前的阶段(这一理论建立在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国家的四段论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很推崇摩尔根的研究,认为摩尔根与己暗合——于是马、恩整合摩尔根的笔记,最终恩格斯写作《家庭、私有制与国家起源》。郭沫若阅读了《家庭、私有制与国家起源》之后,发现没有用中国材料,也没有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内容;于是他就用马恩的理论来处理中国材料(或者说用中国证据补充了恩格斯的理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学界开始反思该理论(如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引进新的国外人类学理论);最有力的反击在于,19世纪以后,美洲许多人类学家又发展出许多新的理论:他们认为摩尔根的结果只是个案,不具有普适性;其中有一个塞维斯,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另一条道路“酋邦理论”(游团->部落->酋邦->国家),其中酋邦是平等社会向不平等社会过渡的阶段。

部落联盟与酋邦的区别在于,前者:没有最高首领,最高权力属于集体而非个人;联盟会议的议事原则是一致通过,没有少数服从多数的概念;参加联盟的各部落保持各自的独立,部落间完全平等;部落联盟的军长有二权制和三权制特征。而后者:酋长有真正的实权;酋长周围有官僚政治机构;官僚有特权;酋长地位具有永久性。

与中国传说时代的社会进行对比之后,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尧、舜、禹部落联合体有最高首领,议事原则是最高首领决断,部落只有最高首领一个权力点,且拥有初步形式化的官僚体系。这样的话,酋邦学说无疑比部落联盟学说更贴近中国传说时代的社会状况。

2、三集团说

答:

徐旭生认为当时社会的单位是氏族,而氏族的名字与个人的名字常相棍淆,无法分辨。因为在氏族中间常常有一个神通广大、半人半神的人物作它的代表。他不惟活着的时候可以代表,就是死以后,经过若干时期还可以代表。名字开始或者属于个人,但如果他这个人能力很大,特别烜赫,他死以后就很可能成为氏族的名字。

而当时的中国存在三个大的集团,分别是以黄帝、炎帝、颛顼、共工、祝融为代表的华夏集团,以大皞(大昊、太昊)、少皞、蚩尤为代表的东夷集团和以三苗、獾兜、梼杌为代表的苗蛮集团。这三大集团的交互关系就构成了传说时代的古史。经过炎、黄两部族的迁徙和华夏集团的三次巨变,华夏国家最终得以建立起来。

1、古史辨派的学说

答:

20世纪,原本的旧史权威遭到质疑,远古史受到冲击,古史辨派就在这样的局面下出现,推翻了千百年来对于历史开端的传统认识。它的创立者是顾颉刚,代表作有《古史辨》七册,主要观点包括以下两条:

1、中国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

顾颉刚通过大量的观察发现,在年代较早的文献——比如《诗经》中,上古人物只出现了禹,还没有其他人。到了战国时代成书的《论语》中,人物却丰富起来,记载的内容也更早,出现尧、舜。时代越后,知道的古史越前;文献越无征,知道的古史越多;古史发生的次序和排列的系统恰是一个反背。由此他得出结论:从战国到西汉,中国的上古伪史是一步步地创作出来的。

2、打破民族、地域向来一统的传统说法

从前人们认为中国向来是一统的,就是出自黄帝;中国疆域从黄帝时已经基本确立。但古史辨派提出,上古时代应有许多小部族存在于中原,各部落不存在统一始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不断融合。但最终疆域的不断扩大和版图的稳固,实际上始于春秋战国。

1、古史辨派的学说
2、三集团说
3、中国传说时代的社会
4、夏王朝的建立与史事
5、商王朝史事、王位继承制
6、西周的建立与史事
7、西周政治制度
8、春秋时期政治新格局
9、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方面的深刻变化
10、春秋战国的学术思想文化
11、秦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2、西汉初年黄老思想。
13、西汉初年中央和地方封国的斗争。
14、武帝时期在政治、文化方面加强统治的措施。
15、武帝开通西域。
16、武帝轮台之诏。
17、王莽篡汉。
18、清议和党锢
19、两汉经学

14、何谓“二重证据法”

所谓“二重证据法”,就是将新的考古资料与传统存世的文献相印证,以此求得真实历史的方法。它一方面用新史料弥补了旧文献的不足,另一方面也通过印证加深了某些文献的可信度。

13、简述梁启超新史学思想的主要理论内容

答:

梁启超新史学思想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历史是研究人群进化的一门科学。他认为新史学的任务是用近代西方史学方法研究历史发展规律,它和地理学、地质学、人类学、政治学、法律学等学科同属科学的一个门类。

2、史料是史学的基础。他认为就像一切科学离不开资料一样,历史学离不开史料。仿佛细胞是生命组织的基础一样,史料是史学的基础。

3、鉴别史料是史学家的本职。在历史研究活动中,他注重史料真伪的辨别,强调正误、辨伪是史家的本职。

4、首要的是史德。在章学诚所谓的“四长”中,他最推崇史德,其次才是史学、史识和史才。他认为,历史学家应该在评价过去时应毫不偏私,善恶褒贬,务求公正;叙述要力求忠实,对所述史迹纯才客观态度,不丝毫参以个人意见;不夸大、不附会、不武断。

12、简述梁启超对中国旧史的批判

答:

梁启超对中国旧史的批判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1、《中国之旧史》系统批判了中国旧史的弊端,历数四弊、二病、三恶果。“四弊”是旧史的四个病源,分别为“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二病”是史书编纂的两个毛病,一是“能铺叙而不能别裁”、二是“能因袭而不能创作”;“三恶果”是指对读者的三个负面影响,即“难读”、“难抉择”和“无感触”。他立足民族危亡,呼吁铲除旧史的弊端,将史学建设成救国图强的利器。

2、《论纪年》批评古代史家以帝王年号纪年的行为,认为那是野蛮时代的做法。他强调纪年应该遵循简易的原则,以孔丘生日作为中国纪元的开始,并列举了四项有点。

3、《论正统》批判了中国封建的旧史家所坚持的正统论历史观,批评旧史家不知朝廷与国家的分别,只知把国家当作君主私产,要借天命论证君主“生而有特别之权利”。他列举旧史家衡量正统的六项标准,并指出其中自相矛盾之处,认为旧史家坚持正统论本身是被奴性所束缚,又在煽动后人的奴性。

4、《论书法》批评古代史著专讲一字褒贬的所谓“书法”。他认为要讲“书法”,只能是研究怎样把历史写得对读者有鼓舞作用、借鉴作用,决不可专务褒贬个人,否则只会被专制者利用去愚民。

总而言之,梁启超关于旧史学的批评虽然难免失之偏颇,但揭示了旧史学的实质,具有深刻的社会影响,对于中国新史学的建立起到了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

11、简述严复《天演论》的历史贡献

答:

严复《天演论》的历史贡献主要有两点:

1、在史学上,严复系统地介绍了西方的进化论史观,从而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历史循环论。在严复以前,中国传统的史观是治乱循环论,既所谓“治乱盈虚,消息盛衰,循环不已”。严复传播了西方的进化论,彻底否定了中国的封建史观。

2、严复对进化论思想的宣传不仅限于针对中国传统的历史观。他还给人们提供了观察世界并认识历史发展的新方法、新视角,从这个意义上说,严复的进化论思想为中国近代历史科学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基础。

10、简述兰克史学的治史思想

答:

兰克史学的治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历史观以人本主义思想为本体论,主张人类历史是自然发展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由各色精英人物创造的。

2、在方法论上,继承实证主义方法,兼收“移情论”,强调运用“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移情方法研究和重建历史,从精心考证过的第一手史料中领悟精英人物的思想、目的、动机,进而对历史人物和事件作出具体的“个别描述”。

3、提倡客观主义的历史认识论,主张在具体的历史研究中“排除自我”,一切结论以第一手史料为依据,用史料精确叙述历史,“让史料说话”。

4、认为历史学家的任务就是弄清历史事实,而史著的任务就是要把过去所发生的事实如实地在文字上再现出来。

9、简述兰克史学的主要缺陷

答:

兰克学派的主要缺陷有三点。

首先,兰克史学的研究领域过于狭窄,它过分专注于政治史、外交史、军事史领域,重视对精英人物的研究,而忽视经济史和社会史研究,忽略民众在历史中的作用。

其次,兰克史学的研究方法存在矛盾,一方面强调用史料说话,另一方面又强调研究者的心理感悟能力,这使得兰克史学难以到达它所标榜的纯粹客观的境界。

再次,兰克史学强调史实的再现,深陷于对史料的烦琐考证,见木不见林,对历史发展规律避而不谈,忽视了历史发展规律的研究。

8、试述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历史科学史上的主要贡献

答:

康德在其代表作《纯粹理性批判》中发现作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共同基础的“因果律”,为历史学步入科学殿堂提供了依据。他揭示了历史遵循因果律的客观事实,认为自然的因果律能够适用于历史学研究的基本规律,这实际上等于把历史学视为科学。

黑格尔在理论方法上确立了历史学的科学地位,他把逻辑原理运用于历史研究,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具有规律可循的特点。他认为,世界历史是一个合理的过程,这一过程受其自身发展规律的支配,人们可以从世界历史的个体现象中寻找到普遍的、内在的精神发展道路。他肯定历史规律的存在,巩固历史学的科学地位,将历史研究发展为一门寻找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综合性的科学研究。

马克思和恩格斯继承黑格尔辩证法思想,创立了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阐明物质生产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等规律和原理,实现了社会科学的伟大革命,使历史学真正成为一门重要的科学。辩证唯物主义又提出:人类社会生活各个不同的方面在任何一个时候都是有机地相联系着的,这一重要观点开辟了历史研究的系统性原则,使得人们能够将政治、经济、文化等历史要素联系起来作综合的考察,从而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它改变了世界历史科学研究的方向,使世界历史研究的重点由先前的政治史转移到了经济史和社会史,丰富了人类历史的内涵。

7、何谓后现代主义

答: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反对欧洲近代科学体系的社会思潮。在全球化趋势下,人类面临空前的生存危机,一些前卫的思想家开始反思近代欧洲形成的科学传统。他们质疑传统科学理论,质疑实证主义的传统方法,试图重新解释人类文明现象,形成了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新哲学思想,逐渐汇集成为一股后现代主义思潮。

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反思与批判,它是一种反传统、反权威、反理性的思维模式。

6、何谓文化形态学派

答:

文化形态学派是由德国历史学家斯宾格勒开创、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发扬光大的20世纪西方重要的史学流派。

该学派打开了人们认识自身历史的新窗口:它强调,全人类的历史并不存在,现实存在的只是各种文化的历史。研究世界历史只能是研究各种文化的历史,每种文化都有其基本的个性和特征,这些基本特征作为文化的灵魂从文化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来。因此,研究世界历史必须采用“文化形态学”的方法,从贯穿每一种文化的基本的特征去把握其形态。

文化形态学派的学者摈弃传统的把民族国家作为历史研究的一般范围的思维定势,批判“西方中心论”的陈旧历史观,将世界上的人类分为若干个文明,并以其为基本单位,从宏大的视角出发,采用“大历史”的叙述手法考察人类史暨各个文明的起源、成长、衰落与解体。

5、何谓历史分析法

答:

历史分析法是依据哲学上历史主义思想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它是一种着眼于历史的联系性,依照历史本身的线索,对历史发展的自然过程进行研究与描述,进而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方法。

一般说来,历史分析方法主要通过分析历史现象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和背景条件以及事件发生的具体过程、事件的影响及其意义认识历史现象,揭示历史规律。

4、何谓兰克学派

答:

兰克学派是一种历史撰述意义上的客观主义史学。它破除了19世纪上半叶欧洲浪漫主义和自由主义以及先验论的观念束缚,将人本主义观念贯彻到历史研究中,将史学建立在科学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促进了历史科学的成熟。兰克史学一向被视为是真正的历史科学。

3、何谓编年体

答:

编年体以时为经,以事为纬,系事于年月,依时间先后记事。

这种体例的优点是叙事先后次序清楚,缺点是叙事平淡,重点不突出。

2、何谓纪传体

答:

纪传体由本纪、列传、表、书(志)、世家五部分组成。因以本纪、列传为主,故名纪传体。该体例以人为主,将人事、政治、社会生活、文化典制汇于一书,内容丰富,纵横条贯,气势宏阔。

其优点是叙事详尽,人物描述生动感人;缺点是记事分散,散见于本纪、书、列传篇目中的事情往往见首不见尾,不能完整地叙述某一件历史事实的全过程,更难明确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且叙事多有重复,叙事的时间性也不明显。

1、简述孔德“历史发展三阶段规律”的主要内容

答:

孔德认为人类心灵在反映现象时,自然而然地要经历三种主要的形态——神学的形态、形而上学的形态和实证的形态。

在神学阶段,科学显得无能为力,人们只能以直觉方式认识自然现象,各种宗教崇拜支配人们的思想;在形而上学阶段,神学的支配地位动摇,理性开始发展,但仍然保留了神学阶段的认识原则,这是一个过渡阶段;在实证阶段,人们用科学方法认识自然现象。

TIP:简答题问啥说啥。论述题适当展开!

1、简述孔德“历史发展三阶段规律”的主要内容
2、何谓纪传体
3、何谓编年体
4、何谓兰克学派
5、何谓历史分析法
6、何谓文化形态学派
7、何谓后现代主义
8、试述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历史科学史上的主要贡献
9、简述兰克史学的主要缺陷
10、简述兰克史学的治史思想
11、简述严复《天演论》的历史贡献
12、简述梁启超对中国旧史的批判
13、简述梁启超新史学思想的主要理论内容
14、何谓“二重证据法”
15、简述历史科学的主要思维特点
16、简述历史学与艺术的主要区别
17、影响历史研究的主观因素有哪些?
18、解释中国古代“史”字的三种含义
19、简述史学的四种基本价值
20、简述爱因斯坦法则中的“三个不能”
21、简述郑天挺史学研究“五字法则”
22、简述王国维治学三境界的内容
23、列举历史研究“直接证据”的主要内涵
24、简述历史研究的一般选题原则
25、历史研究论文“正文”部分有哪些内容?
26、历史论文的“学术综述”部分应该如何撰写?
27、列举论文电子光盘版注释格式中引用期刊论文的注释格式,并举例说明
28、简述鲁宾逊“新史学”的主要思想
29、简述年鉴学派主要思想
30、评述年鉴学派(三个发展阶段及其代表人物)
31、简述汤因比“文化形态史观”四个主要思想
32、“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分别是谁提出的思想?举出他们历史理论的代表性著作
33、列出三位后现代主义代表性人物及其代表著作
34、列出“新文化史”学术流派研究的七类问题

922

(2 篇回复,发表在 通宵自习室)

黑豆 写道:

后面的懒得整理了!

卧槽,弱JJ!

923

(16 篇回复,发表在 晴岚馆)

gǔ dì
ㄍㄨˇ ㄉㄧˋ
鹄的(鵠的)

◎ 鹄的 gǔdì
(1) [bull's-eye]∶箭靶的中心;练习射击的目标
三发连中鹄的
故射者各射己之鹄。——《礼记·射义》
(2) [aim]∶目的

3、对谶纬化经学的怀疑与社会批判思潮
(1)扬雄、换弹对称未经学的批判
(2)王充对孔子的怀疑及其社会思想
(3)东汉后期的社会批判思想
  1)王符
  2)仲长统

三、两汉的社会生活

1、

黄敏兰《从中西“封建”概念的差异看对“封建”的误解》

“封建”或“封建主义”在中国恐怕是概念最为混乱、最为人所误解和滥用的名词。由于它在中国社会中长期和广泛地流行,以致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对它的误解和滥用也就比其他术语引起的混乱更为严重。

------------

诚然。上大学一年以来,“封建”几乎成了我的一个敏感词,每每在课上听到,总是心中一凛。然而,除却有一回在陈志强教授的讲座“拜占庭研究漫谈”上听到的之外,几乎所有的“封建”一词不是用法错谬,就是语焉不详;其在课堂上的错用率,大概只有“哥德巴赫猜想”足以与之媲美。

========================

黄敏兰《从中西“封建”概念的差异看对“封建”的误解》

近年来已有不少学者致力于对“封建”概念的辨析。但是迄今为止这项工作多着眼于区分“封建”的古义和今义,即分析中国西周的“封建”与现代人理解的“封建”有何不同,以及西周的“封建”如何演变成了现在人们所理解的“封建”;对于西欧封建与中国“封建”的区别(即中古“封建”的西义与中义)似乎还未予以足够的关注。

……

因为中国人理解的“封建”这一概念,本是从西欧封建制中抽象出来的。从认识史以及发生学的角度看,首先必须考察西欧“封建”的确切含义,才能理解中国“封建”的真实意义。

------------

这话十分正确。现代“封建”与西周“封建”的相同仅在字面上而已;因为近代翻译和语言学的问题,事实上西周的古典对于我们把握“封建社会”这一词已经没有任何价值(至多只能用来考察近代人将Feudal System译为“封建制度”是出于何种心态)。我国现代学术语言的真正 来源是英文、日文,不是文言文,这点尤当注意。

========================

黄敏兰《从中西“封建”概念的差异看对“封建”的误解》

从对中西“封建性”的历史考察可以看出,那些在中国被视为“封建”的事物与西欧历史上的“封建主义”不仅从根本上毫不相关,而且有许多是背道而驰的。可以说,每一个带有“封建”前缀的名词都是值得怀疑和值得推敲的。

------------

这个结论很好。

========================

黄敏兰《从中西“封建”概念的差异看对“封建”的误解》

历史学的名词辨析

1、“封建专制”:“封建”与“专制”是根本矛盾的,不可能组成一个词

------------

终于听人这么说了!

------------

2、“封建政府”:
(1)西欧没有统一的、同质的“封建”政府;王室与教会、贵族及城市分享权力
(2)中国绝没有西欧式分权的“封建政府”,只有皇帝、官僚集团组成的大一统国家机器

------------

中国有中央政府。

------------

3、“封建政治”:
(1)西欧封建政治,包括:贵族联合市民制约王权,制定《大宪章》,成立议会;王权联合城市,削弱封建主、发展资本主义;城市自治运动等等
(2)中国若有以上“封建政治”,将不会长期停滞、落后

------------

中国有集权政治。

------------

4、“封建王权”及“封建君主制”:
(1)西欧的王权和君主制:
  1)西欧王权只是多元社会中多种权力的一部分,与教权、城市权力、贵族权力相互制约并分享权力
  2)西欧君主具有双重性,即封建性与非封建性,前者表现为封君,后者表现为国君
  (Ⅰ)国王作为最高封君,与其封臣有着直接的个人关系,与其余的人缺少权力关系;国王作为国君,对所有的臣民行使一定的权力
  (Ⅱ)君主制中封建性与非封建性的比重决定了王权强弱的程度,王权的强大即表现为非封建性高于封建性
(2)中国的王权和君主制:
  1)中国皇帝独霸所有的权力,决不与其他势力分享
  2)中国皇帝不具有双重性,他与所有的臣民都是国家关系而无私人关系,即便皇帝的家人也是皇帝的臣属

------------

皇帝“独霸所有权力”一说可以商榷。

------------

5、“封建法律”
(1)西欧从11世纪后期开始产生的法律体系:教会法、封建法、庄园法、商法、城市法和王室法
  1)因为教会部分地处于封建经济体系之中,所以教会的财产法部分地具有封建性质,同时又具有部分的资本主义性质;王室法中也有一些鼓励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容
  2)封建法是调整封君、封臣关系的法,庄园法是调整领主和农奴关系的法,并都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领主也对农奴有义务,农奴也有自己的权利)。严格地说,只有这两种法基本上与“封建”经济基础相对应
  3)城市法和商法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法
  4)即使是具有封建性的庄园法,也不是完全为封建主服务的。西方的法律是一把“双刃剑”:在所谓封建制度下的法律,不仅维护当时通行的领主与农民的权力结构,而且还对这种结构进行挑战;法律不仅是加强而且也是限制封建领主权力的一种工具
  5)西欧中古社会还继承了古代的罗马法和自然法,这些法显然不是什么封建性的法
(2)中国古代法律:
  1)中国中古社会的法律是皇帝、官僚一家的法,它不规定民众的权利,而只是维护皇帝、官僚集团利益的工具
  2)“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封建法律”,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实质,以及法律的精神,都与西欧中古社会中的法律根本不同

------------

这里对中国古代法律的批评有些过于苛刻。

------------

6、“封建军队”
(1)西欧中古时期的军队:
  1)早期的封建军队是封君给封臣分封土地换取军役组成的军队,主要是骑士自备武装,为封君服军役
  2)从14世纪初起,国王们力图摆脱封建军队,建立自己的军队,如雇佣军、民军(包括城市武装和王国临时征招的军队),以及中古后期国家建立的常备军,其中仅有常备军可与中国军队相比
(2)中国的军队:
  1)常备军规模更大,时间更久

7、“封建社会”:不是有了地主剥削农民的制度,就有了封建社会
(1)西方“封建社会“:多元结构,由多种社会实体构成,如领主与农奴结合在一起的社会、神权社会、领土国家为中心组织起来的社会、贵族社会以及城邦社会,这些社会实体并非都具有封建性
(2)中国:从秦至晚清的社会是皇帝、官僚统治的一元的国家、社会从结构到组成要素都与西方社会根本不同

------------

这里对西方社会的解释太牵强。封建社会也不是一定都要具有什么“封建性”的。我们造出封建社会这个符号和观念用来简明扼要地归纳以封建制度为代表的一套社会体系。世界上当然没有任何一个社会可以只用一个词就完整地概括出来,但却无碍我们出于研究或表达的方便用少数的词来指代它;至于“封建社会”,如果我们只用它来 指代封建制度本身,那还要造这个新的语言符号做什么呢?

------------

8、“封建关系”:以往历史学对“封建关系”的认定仅限于地主和农民(西方则是领主与农奴)这一层关系。然而,这一种关系并不能代表全部的社会关系
(1)西欧:
  1)最重要的一层关系是教会与俗界的关系,包括教权与王权、教会与贵族及其全体教民。没有教会,西欧“封建社会”是难以成立的。仅仅凭着分散的庄园,是无法组织社会的
  2)贵族内部的结合也是重要的社会关系,其中有封建性(封君——封臣关系)的贵族关系,也有非封建性的贵族关系。这从各国内部凝聚了社会
  3)最基层的才是庄园及其所属的领主农奴关系。各自孤立和分散的庄园需要贵族、教会和国家作为组织者和粘和剂才能组成社会共同体。以往以为只要有了庄园,有了领主剥削农奴,就形成了西欧的封建社会,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2)中国:
  1)教俗关系显然并不重要。中国是国家统治社会,所以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最主要的关系。地主与农民的关系也是次要的
  2)尽管地主与农民的关系与西方领主与农奴的关系有相似之处,即都是个人关系,但是却缺乏西方那种领主对下层保护的关系和双向互惠原则

------------

同上,封建关系也不必一定代表封建时代的所有关系,只要代表使封建时代成为封建时代的关系就足够了。除此以外,其他的分析是不错的。

------------

9、“封建经济”
(1)西欧:
  1)封建经济是个人经济。按照封建制原则,国王要“靠自己过活”,以自己的领地为生。如果国王需要征收非封建性的收入,则必须取得纳税人的同意
  2)封建经济的特点是公私分明,封建制的原则就是严格划分封建的个人经济与非封建的公共经济或国家经济的界限
(2)中国:
  1)国家经济占据主要的和支配的地位。皇帝、官僚集团通过国家权力取得大量的财富,供他们挥霍、享用
  2)不仅不是公私分明,反而是假公济私,以公养私。中国社会恰恰因为没有西欧封建经济和封建的原则,所以对社会的征收毫无限制

------------

这个“封建经济的原则”,其实还是古代罗马的财产私有制。

------------

10、“封建地主”:
(1)西欧的“领主”与“地主”:
  1)以往学界基本将地主制作为“封建性”的重要标志,认为地主与农民的矛盾构成封建社会主要矛盾;但是笼统地将地主和领主当作是同一种性质的阶级,认为他们只是形式上不同,两者是大同而小异的做法,恰恰是造成“封建”概念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
  2)英国的地主(landlord)与领主(lord)产生的历史条件和阶级属性不同。领主是庄园化和政治多元化,即封建化的产物;而地主在时间上晚于领主,他们起源于农业生产中新的经营方式。后来庄园制瓦解,地主完全取代了领主,地主实际上是农村资产阶级
  3)所以说,在西方,领主并非是“地主阶级”中的一个类型,领主和地主是性质、身份和作用都不同的两个阶级
(2)中国的“地主”:
  1)中国的中古社会不仅没有西方式领主、没有西方式地主,也没有“地主制”理论所认定的抽象的“地主阶级”。中国只有两种具体的和性质不同的地主,一种是具有贵族身份的官僚地主,另一种是庶民身份的地主
  2)与欧洲领主不同,官僚地主主要用政治权力取得财富,他们对政治权力的追求超过了对地产的经营。庶民地主也与西欧的领主不同。他们没有领主所有的个人领地,和从领地中派生出来的种种权利,更没有欧洲领主所有的独立人格。他们时时遭受官僚地主的欺压和剥夺。这种地主剥夺地主的现象,也是中国中古社会所特有的
  3)用抽象的地主论来解释中国历史,许多问题得不到合理的解释。例如中国历史上频繁出现的周期性社会动乱,是皇帝、官僚集团残酷剥削编户民(编户民中既有编户农民,也有编户地主)的结果。以往人们一直以为这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造成的,这实际上是混淆了概念

------------

其实还是国家权力的问题。如果说中国一直不存在严格的财产私有制,那么是否存在地主土地所有制就更值得商榷了。此外,西欧的阶级是静止的,中国的阶级是流动的,这其中应该多作区别。最后,就我个人的感觉而言,中国中世纪王朝比起封建主义,或许更贴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也说不定。

------------

11、“封建思想”
(1)西欧:
  1)最重要的是神权至上观念,其次才是真正的封建思想,即封君与封臣之间的效忠
  2)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是个人关系,是非强制性的。不仅封臣要向封君效忠,封君也要向封臣效忠
  3)这种效忠并不是对个人的无条件服从,而是以相互的义务为条件。这种封建义务关系高于人们对国王和国家的臣服关系,也高于家族的利益
(2)中国:
  1)“封建思想”主要是忠与孝两字。首先是忠君思想和君尊臣卑观念,其次则是孝敬父母和为家族利益服务的观念。尽忠尽孝,成为传统中国社会的最高行为准则
  2)中国的忠(君)和孝(父)思想实际与西方神权至上的思想和封建思想是相抵触的

------------

中国本没有“封建思想”,因为强行引入了“封建社会”,于是“封建时代”的“儒家思想”也就成了“封建思想”。

------------

12、“封建特权”
(1)西欧的特权:实质是权利,它保障个人和团体的自由。一旦授予,就不能随意剥夺,特权享有者随时为保护这些权利而奋斗;人民也经常自己争取特权,由此而维护人民的利益
(2)中国的特权:是皇帝恩赐给官僚的种种个人待遇,而非真正的权利。既是恩赐,就可随时剥夺

------------

其他都说得乱七八糟,都被我略去了。这是决定性的区别。

------------

13、“反封建”
(1)西欧:是“封建社会”中各种群体共同的政治、经济行为,如作为封建主首领的国王联合城市资产阶级反对封建贵族、教会限制封建主的权力,反对封建主之间的私斗等等。“封建主”本身也会“反封建”
(2)中国:仅指现代社会中人民反对地主、军阀及其政府的政治行为

------------

我想“反封建”云云纯属为美化革命需要而作的宣传。

========================

黄晓兰《从中西“封建”概念的差异看对“封建”的误解》

日常生活中的名词辨析

1、举例:“封建迷信”、“封建军阀”、“封建大家庭”、“封建包办婚姻”、“封建脑瓜”

2、评价:都是滥用“封建”一词的结果,实际与封建社会没有联系,加上后更语焉不详,难以理解其意义

------------

其实平日里最怕听到的“封建”,莫过于此类。

========================

黄晓兰《从中西“封建”概念的差异看对“封建”的误解》

中西“封建”的差异与西欧封建主义的积极面

1、概述:中西中古的差异不仅在于各个具体的方面,还在于其根本的精神或原则

2、西欧封建主义的原则与内涵:
(1)西欧封建主义的实质是明确规定各等级的权利和义务,而不是以往简单认定的领主剥削、压迫农奴的阶级对立
  1)权利和义务对等,享受权利就得尽义务,同样,尽义务就应享有相应的权利。议会制即根据此原则建立
  2)无论上下,都既有权利,也有义务,非一方独享权力和权利

------------

周礼与经典儒家中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主张也部分体现了这样的精神。

------------

(2)西欧封建主义包括了契约的原则、互惠的原则、等级内相对平等的原则、分权制约的原则

3、西欧封建主义的影响:
(1)对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2)为社会留下了相当充裕的空间,使得新生力量有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4、对中国历史的反思:中国“大一统”的国家、社会中,新生力量难以产生和发展。中国恰恰是因为没有西欧的封建主义,才长期停滞、落后

----------------

最后一点以往也隐隐约约地有所察觉。譬如在日本史的研究中时常可以体会到,它与中国的貌合神离以及它对西欧近代化的强大适应力都是与它经典的封建制度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