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1

(0 篇回复,发表在 晴岚馆)

1、中国人的审美观是“一白遮百丑”

中国人的种族歧视态度十分明显。但若你对中国人这样说,十个中国人里有九人以上坚决反对这种指责,他们还会激烈地反驳说白人才有种族歧视呢,我们中国从不存在种族歧视这种事。 果真如此吗?凡在中国生活过的老外,一提起中国百姓对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人的势利眼态度,每个老外都能道出几则真实的段子来。一位中国姑娘对我提及种族歧视问题时,发表了如下宏论:“我们中国不存在种族歧视,虽然我们看不惯黑人,不过谢天谢地中国没有黑人民族。”

许多次听过一些中国朋友愤愤不平地发感慨:“有些中国女孩真下贱,为了出国竟然与黑鬼睡觉。”发表这些言论的有大学教师、媒体记者甚至国家干部和公安人员,都是些受过良好教育的文化人。每每耳闻如此种族歧视的人身攻击,我都难过惊讶得瞠目结舌。并且这也太具讽刺意味了吧,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曾坚定不渝地支持非洲人民的民族独立解放斗争。亚、非、拉美这些发展中国家一直都是中国的老朋友,然而中国百姓竟然如此鄙视和谩骂自己的盟友。这种明目张胆的种族偏见态度如今在西方都是很罕见的,在西方这几十年来不以肤色看待人的种族平等观念已深入人心。而且我特别要指出的是,中国人动辄以黑鬼来称呼非洲人,而西方人则多会用非洲人或非洲裔美国人这种尊称。在西方个别没教养的右翼白人纳粹血统论狂,通常他只能将其种族歧视的心态暗藏于内心里,从事一些暗地里的勾当,而警察和人民随时都在严密监视着这些坏份子的一举一动,遇有种族歧视言论的苗头,社会舆论以及法律就会毫不留情地给予迎头痛击。

然而在中国若非亲眼目睹我简直不敢相信,中国人居然能随时随地、肆无忌惮地脱口攻击非洲人及其他深肤色人种。有天晚上在北京参加一位法国人的晚会,整个晚上最惹人注目的要算是一对异国夫妻,丈夫是在北京留学的非洲黑人,妻子则是位北京姑娘。大陆目前嫁给西方白种人的姑娘已不罕见,不少中国人甚至艳羡她们一夜间即可移民到富裕的西方世界。不过若是嫁给一位黑人那可就非同小可了,这个姑娘需要有极大的勇气去面临社会世俗的偏见。这不眼下我就注意到晚会上很少有中国人与这对夫妇搭讪,他们也是最早离去的。待他们出门后我听到一个刺耳的声音:“嫁给谁不好,总不至于困难到非得找个黑鬼不可。这到了晚上黑乎乎地不见人影,光瞧见一排白牙在眼前乱舞多恐怖呀。”随即周围人一阵不怀好意地哄堂大笑。如果这话出自一个白人之口,大家一定会立即警觉到这是一个明目张胆的白人种族歧视狂,自傲生为白人优于有色人种,白人至上观念如今已普遍被世人唾弃不齿。然而说这句话的恰恰是中国人,这就不好理解甚至悲哀了,中国人自己身为有色人种,在西方白人世界里多少年来同样是种族歧视的受害者。可以说在此意义上,中国人、黑人及其他有色人种有着“同病相怜”的命运,大家理应是同一条反种族主义战线上的难友。如果中国人再看不起比自己肤色稍深一些的民族,岂不是同类人之间自己鄙视自己的悲剧吗?简直就是五十步笑百步。

一位非洲人讲起在中国的经历时感叹:“在外国留学生圈子里,不少人都羡慕我。我认识几个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美国人、德国人,他们总跟我说:‘你多好啊,懂法、中、英三门语言,又念到了研究生,找工作也容易。哪像我们,没文化,口袋里也没几个钱。’我自己感觉也不错。可我跟他们几个一起上街时,遇到的中国人往往会对他们更殷勤。大概中国人以为白人就是比黑人有钱、有文化。街上的中国人常常手指着我喊道‘看,黑人!’据我的观察,白人走在街上,人们会说:‘看,老外。’不会说:‘看,白人!’前几天在北京一个地铁站附近,一个男人看到我特别兴奋,赶紧拽身边的小男孩,手指点着我说:‘看,黑人!’那个小孩子本来在看别的东西,他脑子里没有黑人、白人的区分,可悲的是大人硬把种族的观念灌输给小孩子。刚开始听到这样的话时,我会反击一下,比如用地道的汉语冲着他们说:‘看什么看?没见过啊。’对方一般会很不好意思地走开。时间长了,我就不这么说了,看我的人太多,我一个一个地教育忙不过来。”

事实上,中国百姓的种族歧视态度比西方人公开和明目张胆。比如一个英籍印度裔学生就发誓永不再回中国去了,原因是那棕黑色的皮肤为他招惹来许多歧视烦恼。在北京乘出租车,司机竟公然对他说:“这个世界上,白人第一,黄种人第二,棕色人种第三,黑人第四。”乘公共汽车时,他刚落坐而身旁的那位中国姑娘却立即起身躲开了。同他一起去北京留学的同班英国白人们,每个人轻而易举地都交上了中国朋友,唯独他因是印度人始终没有中国人愿与他私下交朋友。最后这位棕肤印度人无可奈何地感慨道:“中国人的概念是‘一白遮百丑’,如果肤色黑一些便就不怎么讨人喜欢了”。

2、中国人的恐黑症

我自己身为西方发达国家的白种人在中国还是很受礼遇的,愿意主动和我交朋友的中国人比比皆是,几乎每天都有相识或仅偶然在街上见过一次面的中国人,不请自来地登门拜访。我有位来自非洲贝宁的黑人朋友,当中国人见到我和这位黑人朋友在一起时,诧异地发问:“你怎么和黑人来往呀?”。我真是大吃一惊,我在西方也不曾听过有人这般公开地责问为何与黑人交朋友。

中国人对黑人还存在着恐惧心态。我的一位深圳朋友,她的新邻居是位黑人,每次她与黑人邻居在楼道里碰面时,她立即将脸扭到一旁不敢看那张可怕的黑脸。有时黑人主动与她打招呼,她也吓得不敢回答而仓惶跑掉。我们学校招待所里有位黑人访问学者,那些受教育程度不高的服务员,居然互相推三推四地谁都不敢进黑人的房间打扫。说是那张黑脸已经够吓人的了,哪里还敢碰黑人用过的杯子。服务员还说这个黑人特友好常送礼物给大家,但谁都不敢吃黑人买来的水果、糕点,因为黑人的手已经碰过这些食品了,而他的手黑呼呼地看着就太赃。我解释说他的手不是赃,只是因为黑肤色。我去漓江旅游时投宿一间廉价招待所,服务员们对一个星期前曾在此留宿的一位非洲客人,仍旧喋喋不休地议论着。她们形容那个非洲人长得跟大猩猩一样丑陋,一位小姐嚷嚷道:“那天晚上我在楼道里撞见黑人回来,我的妈呀,好吓人,黑影中只能瞧见他的眼珠在转,真跟遇见了鬼一样。”非洲人退房后,谁也不愿意去收拾“大猩猩”的房间,因为“说不定会得传染病。”

一位英国人说了如下的经历。他曾就读于中国南方一所大学,该大学附近另还有一所农业大学,那里有许多来自非洲的黑人留学生。这些非洲人举办的周末舞会以其独特的土风爵士音乐,吸引着本城里五湖四海的老外们,一到周末外国留学生们便聚集到农大,享受狂欢舞会的乐趣。    这天下午,英国人就读学校的外事办公室领导召集全体留学生开会,并通知此会议内容重要不得缺席。会上学校的一位女负责人为洋人们宣布了一条新纪律,即严禁留学生周末赴农大参加非洲人的舞会。那位女士尤其指出这项规定是从大家的身体健康利益出发,因目前全世界都在警惕和预防爱滋病,而和非洲黑人接触就有感染上爱滋病的危险。众洋人哗然起来惊愕之余开始议论纷纷,有人指责这是公然歧视非洲黑人的态度。更有留学生询问她:“你知道爱滋病是通过何种途径传染的吗?”女负责人干脆利落地回答:“跳舞时身体和黑人接触就会被传染”。留学生们顿时目瞪口呆起来,接下来会议变成为有关爱滋病医学知识扫盲课。一位美国人自告奋勇耐心地向这位女干部解释:“爱滋病只可能通过性交或血液才有感染的危险。”说得那位女士难为情地脸红了起来,但她并不愿意讨论爱滋病的科学知识,仍坚持强调不与黑人接触,是预防爱滋病防患于未然的最佳策略。

3、歧视深肤色人种,两岸三地中国人都一样

歧视比自己肤色深的民族,此心态两岸三地的中国人都一样。一晚我去一位香港朋友家吃晚饭,他家里的印尼女佣将做好的饭菜端上台面。来此串门的一位香港女士见了后,拒绝吃黑手送上来的饭菜,抱怨那么赃的黑手指碰过的饭菜她无法咽下去。因周围朋友们不敢上门来吃饭,这位香港人只得把印尼女佣赶走,换来一位肤色稍微白晰一点的菲律宾女佣。朋友家的传真机常会收到一些广告,有次吐出来一张家佣代理公司的广告,上书:“我们公司特为阁下推荐‘白肤色’的菲佣。”并极其详细地描述如下:“保证绝对没有印尼人那般黑,我们特别精挑细选了一些令您喜出望外的‘白种菲佣’。”

香港生活着一大批印度居民,他们抱怨起所遭遇的歧视来就满肚子委屈。一位印度先生投书媒体讲述了自己的一些亲历。他曾从报刊上查到租房广告,电话联络那家房东时,对方一听是讲英语者便热情地约其上门看房。印度先生如约而至叩开房门后,房东见是位棕色皮肤的印度人先是一愣,随即连房门都没让他进,堵在门口冷冷地表示:“这房子已经租出去了。”有天印度人去街市摊档买袋装冻鸡,他瞧见前面一位港妹拎起一只付了38元。于是他也拿起来一只奉上40元,摊主训斥他说:“60元。”他表示刚看见那位女子递上的是38元。摊主不耐烦地叫道:“你这只就是60元。”印度先生放下冻鸡气愤地走开了,香港摊主居然还冲着其背影骂骂咧咧。另一次印度先生在尖沙咀扬手打的士,车子停下来后,一对香港男女从对面马路抢先冲过来,拉开车门坐了进去,司机旋即一溜烟地开跑了。留下傻呆呆的印度先生在原地惊鄂。

大陆和台湾街头的英文补习班成千上万,但两岸人同样热衷聘用白种人当外教。尽管有的白种老外其母语并不是英语,但他们金发碧眼的“高贵”模样,及“地道的英语”就能吸引学生。我曾分别在中国大陆和台湾教授英文,我身边的一些白人朋友也总不断有学校请他们去教英语,有几次英语补习班请我过去任教,由于我已经兼了好几处的课无法分身,便推荐了澳州华裔、印尼裔、美籍华裔、美国非洲裔朋友去应聘。意外的是,这些有色人种包括华裔在内,皆被悉数退货,而校方仍坚持来拜访我反复劝我出山。我不解地询问,为何介绍过去的朋友不能胜任呢?他们的英语也都是Native Speaker (母语者)呀?对方笑了笑回答:“你不懂中国国情,我们打出的广告是由真正的老外任教。所谓‘真正的老外’,指的就是像你这样金发碧眼的洋人。黑人、华人、印尼人当然不行,学生希望的是有机会与真正西方人交往。其他学校请的可都是白人,若我们请不到白人,那等于我们在竞争的起跑线上就输掉了。如今英语补习学校多得如五月开满大地的蘑菇花,互相间拚得你死我活。”我顿时鄂然。

中国人对自己同胞的歧视也是不闻不知道,一闻吓一跳。一位英国先生提起一则亲历。那天下午他在一间五星酒店的咖啡座上等太太,华人太太从外面进来后径直坐到了洋先生对面。服务小姐扭头看到一位中国女人坐在洋人桌子上闷头看报纸。 便走过去不友善地训斥她说:“外国人最讨厌中国人挤到自己的桌子上,国外的规矩是,你不能坐到别人的桌子上。”在中国的饭店、商店里,若有白人、日本人、华侨、国内人以及黑人顾客凑在一堆,那么你就会见识到服务员首先去招待白人,其次是日本人和华侨。深为讽刺的是,日本人、华侨在中国的地位,虽低于白人但明显地高于国内人,这情景犹如日本人、华侨在前南非种族政权下的“名誉白人”地位等同。黑人则是最受冷遇的一族,他们不仅黑了叭唧还都是从“水深火热”落后国家来的,无论从财力上还是肤色上都令中国人懒得睬他们。

4、中华文化在亚洲最文明

中国人的爱国情绪有时太过分狭隘。记得有次我在英国观赏来访的中国羽毛球队与英国队打比赛,中国领队询问我身旁的华侨朋友:“中英两国比赛,你支持哪一方?”那位华人先生答:“谁打的精彩,我就支持谁。”领队女士脸色不悦地给其扣了一顶政治帽子:“你怎么没有爱国心。”

有天我在大学里上华侨史课,老师讲东南亚国家那些热带民族都很懒惰,所以勤奋的华人在这些国家里都发家致富了,有些国家甚至一半的财富都控制在华人手中,而且渊源悠久的中华文化在亚洲也是最文明的,所以华人在东南亚的地位优越是高出当地人的头等公民。我听着刺耳,觉得如纳粹雅利安人种是优等民族一个论调。于是我忍无可忍地发言说:“我不同意这种种族歧视言论。首先不存在一种文明高于另一种文明,这就如同美国白人绝不能说自己的文明高于土著印地安文明,因为世界上所有不同民族的文明都是平等的。再者,你也不能诽谤任何一个民族是懒惰的民族,这是不公平的。最后,中国人在东南亚是头等公民这就更荒唐了,中国人一直严厉地谴责白人种族优越论,可私下里中国人却得意自己优越于其他民族,这不是文明人的态度”。我的话音刚落,顿时课堂里掀起一片声讨热浪。中国人纷纷痛斥我诬蔑、侮辱华人,他们说华人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能够在异国他乡显赫起来的,这当然说明中国人比当地人勤奋、智商高。如今华人在一些国家里不仅控制着其经济命脉,而且还在积极从政。新加坡就是华人治理最有声有色的地方。于是我又问他们:“照你们的说法,若有一天西欧、北美的华侨在其侨居国财大气粗起来后,是否意味着这些国家里的唐人街文明将会凌驾于当地的西方文明之上?华侨也将成为优越于当地人的头等公民了呢?”有人回应道:“毫无疑问,中国强大起来后,海外华侨的腰杆才能硬气,其社会地位就会显著提高。”我惊呆了,中国人动不动就巴望自己民族优越于其他民族,忽略不讲全世界民族、种族平等的观念。我相信,若在西方一个教师于课堂上公然宣扬自己的种族优越论,同时贬低其他民族,那么他的这番“失言”定会为其职业生涯蒙上阴影,甚至会被解聘。但中国人经常冲口而出什么农村人素质差、非洲人丑陋、东南亚人懒惰等等,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种族歧视态度,这才是最可悲的。

5、内宾小便五角,外宾小便一元

至于西方白人,在中国虽说不存在肤色上被歧视的困扰,但我们仍然抱怨另一种意义上的种族歧视。最简单的例子,有次我在深圳罗湖口岸买一听可乐,售货员开口就要40元。我愤怒地冲着他骂了句:“去你妈的。”我离开时,听见围观者声援那个敲诈鬼道:“卖老外理所当然要价高点。”这一切令西方人怨声载道。我在中国的另一则滑稽经历是,西部一个风景区的公共厕所,门前墙壁上挂着一块木牌,上面明码标着入厕价格:内宾小便五角、大便一元;外宾小便一元、大便二元。腹涨忍耐多时的我瞧见厕所便一个冲刺地奔了进去,窗口售票的老太太急得大叫要我先付钱而后入厕。我一边脚不离地往里奔,一边冲着老太太许诺:“出来马上付钱”。待我露面时,一直恭候于男厕门口的老太太张口就要我交出二元钱来。我瞪大眼睛审视着价目表,不服气地申辩:“为何内外宾价格不同,入厕也要厚此薄彼,这明明是对外国人搞种族歧视嘛”。于是乎,我只愿意按内宾价格交五角钱。老太太恼了反反覆覆念叨一句说辞:“外宾就得多交费,这是规定”。并一脸严肃地警告我,她的职责只管看门收钱,如果我不交足二元钱就不能放我走。

我在中国时常听到这样一个词叫:“内外有别”,但我知道中国另外还有一句成语那就是:“一视同仁”,我希望有朝一日中国能以“一视同仁”取代“内外有别”。尽管大家都知道,种族问题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里,迄今为止都是未能根除的一个老而又老的难题。

……

世界通史课上黄薇老师推荐看的论文。

954

(3 篇回复,发表在 琵琶湖酒馆)

另外一篇:

工作中,我们经常要给客户或企业发邮件,总是会用到“顺颂商祺”这样一句话,大致意思大概是祝生意兴隆之类。

近来收到很多的邮件,电邮的结尾总是会有祝福的话语,有好多都是我平常没有见过和听过的,比如 “秋安”、“文祺”等等。今天查了一下资料,将信息稍加整理,与各位一起学习。

“顺颂商祺”的意思——顺:顺便 ;颂:祝愿 ;商:经商 ;祺:吉祥 ;顺颂商祺:顺便祝你工作顺利的意思,过去多用于信函的结尾.祺有吉祥之意。对商人(也指生意人、做买卖的人等)的祝愿一类的意思(但一般不是祝贺)。类似的,还有如“师祺”“文祺”,“近祺”,等。

问候祝颂语

书信中说完正事之后,向对方表示问候与祝颂,皆属礼貌之举。常见的问候祝颂语有很多,现代的如“向您全家问好”、“祝身体健康”、“祝你进步”、“祝你成功”等等。传统的如给长辈写信用“敬请×安”或“敬颂崇棋”;如果给平辈写信,一般则用“即请大安”、“顺颂时棋”,假如给晚辈写信,只用“即颂”、“顺问”即可。

一、请安
祖父母及父母: 恭叩金安、敬请福安、肃请金安
亲友长辈:   恭请福绥、敬请 履安、敬叩崇安 、只请提安、敬请颐安、虔清康安
老师:   敬请尘安、恭请道发、肃请海安、虔请讲安
亲友平辈:  敬候佳祉 并候近安、顺颂起居、顺侯大安、敬颂台安 顺颂时绥
亲友晚辈:  即询近佳、即问近好、附颂清安
夫妇同居者: 敬请俪安、顺颂双安、敬颂 俪祉(祺)
政界:   敬请勋安、恭请钧安、只请政安
军界:   敬请戎安、恭请麾安、肃请捷安
学界:   只颂撰祺、只请著安、顺请文安、并请学安、即颂文绥、即候文祺
商界:   即请财安、敬候筹安、顺颂筹祺、顺颂筹安、顺颂商祺
旅客:   敬请旅安、藉颂旅祺、顺询旅祉
家居者: 敬请潭安、并颁潭福、顺颂潭祺
贺婚:  恭请燕喜、恭贺大喜、恭请喜安、敬请俪安、恭贺燕喜、顺贺大喜
贺年:  恭贺年禧、恭贺新禧、即颂岁禧、顺贺新祺、顺贺新禧
吊唁:  此候孝履、顺问苫次、专候素履
问病:  敬请愈安、即请卫安、敬祝早痊
时令问候: 敬请春安、顺颂春祉、敬请夏安、并颂暑祺、敬请秋安
                 并候秋绥、敬请冬安、此请裘安、敬请炉安
当日问候: 即颂晨安、即请早安、此请午安、即颂晚安
                 即请刻安、顺候日祉、即候时祉
季节:     敬请春安、即颂春祺、并颂春禧、顺候夏址
              此颂暑安、即候夏安、即请秋安、顺颂秋祺
              并请秋安、敬颂冬绥、此请炉安、即请冬安

二、署名下的敬辞
祖父母及父母:   叩禀、敬禀、拜禀、肃禀、谨禀、叩上
尊长:     谨禀、谨上、拜上、谨肃、敬肃、敬启、谨启
平辈:     谨启、谨白、手启、手上、顿首、拜启、上言、拜言、启、上、白
晚辈:     手谕、手示、手泐、手草、草示、谕
复信:     肃复、手复、谨复、复
不具名:  名正肃(另具名片)、各心肃、各心印、知恕具、两知
补述:   又启、又及、又陈、再及、再陈

三、附候语
问候尊长:  令尊(或令堂)大人前,乞代叱名请安。某伯前未及另禀,乞即叱名请安
平辈:  某兄弟前:  祈代致候不另。 某兄处:  未及另函乞代致意
晚辈:  顺候令郎佳吉。并问令郎等近好
代长辈附候 : 家父嘱笔问候。某伯嘱笔问候
代平辈附候 : 家兄附笔请安,某兄附笔道候
代幼辈附候 : 小儿侍叩。小孙随叩。某某禀笔请安

第二章 传说时代

本章以史记记载为本作介绍

一、五帝时代
(1)黄帝
  1)出身:“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
  2)描述:“生而神灵,弱而能言……”(一通赞美)
  3)生活年代:“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黄帝击败诸侯,“诸侯咸来宾从”
  4)两场重要战役:阪泉之战(炎帝)、涿鹿之战(蚩尤)
  5)疆域:东至海;西至空桐(甘肃);南至长江;北至涿鹿(河北)
  6)其他特征:
  (Ⅰ)“迁徙往来无常处”(推测:没有开始定居)
  (Ⅱ)“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
(2)帝颛顼(高阳)
  1)出身:黄帝次子昌意之子
  2)描述:“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一通赞美)
  3)施政:“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洁诚以祭祀”(推测:原始宗教可能已经得到发展)
(3)帝喾(高辛)
  1)出身:黄帝长子玄嚣之孙
  2)描述:“生而神灵,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于其身”(一通赞美)
(4)帝尧(放勋)
  1)出身:帝喾之子
  2)描述:“其仁如天,其知如神”,“百姓昭明,合和万国……”(一通赞美)
  3)事迹:
  (Ⅰ)信饬百官,众功皆兴:制订历法,并派各种官员到各地教百姓四季如何耕种
  (Ⅱ)挑选继任者
    Ⅰ)放齐推举丹朱,尧否定
    Ⅱ)獾兜推举共工,尧否定
    Ⅲ)四岳推举鲧,尧先否定,但无其他候选人,只得任命鲧;考察九年,但鲧治水失败
    Ⅳ)后来众人又推举舜,尧进行考察:嫁女、使掌管刑罚、使接待来宾、使走进深山不迷路;终于让舜登基
(5)帝舜(重华)
  1)出身:颛顼六世孙,父顽,母嚣,弟傲
  2)事迹:
  (Ⅰ)时期一:帝尧老,舜摄政,“以观天命”
    Ⅰ)巡狩,制作刑法,惩罚分明
    Ⅱ)流放共工、獾兜、三苗和鲧
  (Ⅱ)时期二:尧死后,践天子位
    Ⅰ)尧“终不以天下只病而利一人”,禅位于舜
    Ⅱ)舜先让辟丹朱于南河之南,后因众望所归登帝位
    Ⅲ)立百官:命禹平定洪水,弃(周祖)为后稷,播种庄稼,契(商祖)为司徒,执掌教化……此二十二人“咸成厥功”
    Ⅳ)舜崩禹立:舜的儿子商均“不肖”,于是舜“预荐禹于天”;后来禹也让避,“诸侯归之”,才终于继位

司马迁对于上古历史的说明——“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印证文献”:
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着为本纪书首。

二、古史辨派

原本的权威在上世纪20世纪遭到质疑,远古史受到冲击;古史辨派推翻千百年来对于历史开端的传统认识

1、创立者:顾颉刚
2、代表作:《古史辨》七册
2、主要观点
(1)“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
  1)年代较早的文献中,只有禹,没有出现其他人。例如:

《诗经·商颂·长发》(商人对自己祖先的歌颂):
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

《鲁颂·閟宫》(周人对自己祖先的记忆):
弥月不迟,是生后稷。降之百福……奄有下土,缵禹之绪。

  2)论语成书于战国时期,比诗经晚,人物却丰富起来,内容记载得更早。出现尧、舜,例如:

《论语·尧曰》: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

  3)伪造的过程:

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
从战国到西汉,伪史充分的创造,在尧、舜之前更加上了多少古皇帝。于是春秋初年号为最古的禹,到这时真是近之又近了。自从秦灵公于吴阳作上畤,祭黄帝(见《汉书·郊祀志》。秦国崇奉的神最杂,名目也最诡,秦文公梦了黄蛇作鄜畴,拾得了一块石头作陈宝祠,实在还是拜物教。黄帝之祀起于秦国,说不定黄帝即是“黄龙地螾”之类),经过了方士的鼓吹,于是黄帝立在尧、舜之前了。自从许行一辈人抬出了神农,于是神农又立在黄帝之前了。自从《易·系辞》抬出了疱牺氏,于是疱牺氏又立在神农之前了。自从李斯一辈人说:“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于是天皇、地皇、泰皇更立在疱牺氏之前了。自从《世本》出现,硬替古代名人造了很像样子的世系,于是没有一个人不是黄帝的子孙了。自从《春秋命历序》上说。天地开辟,至《春秋》获麟之岁,凡二百二十六万年”,于是天皇十二人各立一万八千岁了。自从汉代交通了苗族,把苗族的始祖传了过来,于是盘古成了开天辟地的人,更在天皇之前了。

  4)结论:时代越后,知道的古史越前;文献越无征,知道的古史越多;古史发生的次序和排列的系统恰是一个反背
(2)打破民族、地域向来一统的传统说法

从前人们认为中国向来是一统的,就是出自皇帝;中国疆域从黄帝时已经基本确立

  1)上古时代应有许多小部族存在于中原,各部落不存在统一始祖
  2)各民族不断融合,疆域不断扩大、稳固始于春秋战国
3、对疑古派的评价
(1)正面评价
  1)钱玄同:“真当精妙绝伦”
  2)胡适:“真是今日史学界的一大贡献,是治古史的重要工具”
  3)郭沫若:“的确是个卓识”,“他的识见是有先见之明,在现在新的史料尚未充足之前,他的论辩自然并未能成为定论,不过在旧史料中凡作伪之点大体是被他道破了”
(2)负面评价:来自钱穆、王国维、徐旭生、张荫麟等
  1)古史辨派将传说与神话进行了混淆
  (Ⅰ)因为传说中蕴含的神话成分(如怀孕24月等)一概否定传说是不妥当的(清岚:参考所谓“谬误谬误”)
  (Ⅱ)传说尽管失真,但一定有历史的质素在内,然后才有在外不断加上的后人的臆想,不能因为流传过程中加入了创造,就完全否定
  2)方法论的不严谨:“默证法”(在某一时代现存的历史文献中没有出现某个历史人物,就认为这个历史人物在这个历史时期是不存在的)的无限度使用

思考:为什么不严谨?
我课上的想法:
1、疑古派用一种或然代替全部的或然。而实际上,我们现存的文献不是全部的文献,文献中所提的人物也不是全部的人物。
2、我们现今没有的材料,古人(司马迁)未必就没有;据此断定他们胡编乱造,未必正确。比如殷本纪的事情,可以为鉴。
3、甚至还有一种可能:从上古至春秋,战乱频仍,古史文献已逐渐佚失;秦汉统一后,这类或者东西又逐渐发掘,或者经司马迁等人从民间搜集,重新整理入自己的著作。
老师的解答:
1、疑古派没有提出所谓的“造假者”和“造假时间”的强有力的证据
2、较早的古书中没有出现人和物的现象,有可能是以下两种原因
(1)可能早期时代中原本有更早的人物传说,但当时的古书认为无记载必要,就没有记载下来
(2)可能早期文献中原本有更早的人物记载,但在流传的过程中信息丢失了;因为古书需要手工传抄,这种可能性并不低

  3)钱穆的观点:古史研究要有限度,不可太详细落实地追求(不切实际);但可以把活跃于古书中的人物进行归纳,推出族群的迁徙路线,冲突等等,这样的结论是可靠的

三、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三集团说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说到这里顶重要需要声明的一事,就是在当时社会的单位是氏族,而氏族的名字与个人的名字常相棍淆,无法分辨。因为在氏族中间常常有一个神通广大、半人半神的人物作它的代表。他不惟活着的时候可以代表,就是死以后,经过若干时期还可以代表。名字开始或者属于个人如果他这个人能力很大,特别烜赫,他死以后就很可能成为氏族的名字。

1、三大集团
(1)种类:
  1)华夏集团:
  (Ⅰ)代表:黄帝、炎帝、颛顼、共工、祝融
  (Ⅱ)位置:黄河中游
  2)东夷集团:
  (Ⅰ)代表:大皞(大昊、太昊)、少皞、蚩尤
  (Ⅱ)位置:山东、河南东北部、河北东南部、江苏等地
  3)苗蛮集团:
  (Ⅰ)代表:三苗、獾兜、梼杌
  (Ⅱ)位置:长江流域;湖南、湖北、江西
(2)意义:三大集团的交互关系就构成了传说时代的古史
2、过程
(1)传说时代的开端

《国语·晋语》:
昔少典娶于有蛟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

(2)两部族的迁徙
  1)黄帝向北、炎帝向东(证据:当地留有许多姬姓、姜姓的小国)
  2)炎帝在东部作为外来族群,可能与蚩尤部族发生冲突
  3)炎帝向黄帝求助,黄帝出兵,路遇炎帝部族发生冲突
  4)战胜炎帝部族后,黄帝继续向南战蚩尤;传说有应龙、女魃与大风伯、雨伯的战斗,最终无法送回女魃(旱神),发生大旱;黄帝又请来叔均把魃移到河西走廊,结果此地终年不雨(猜测:可能该战争持续时间很长;先遇大雨,又遇旱;于是创作了此传说,而且时人已经知道西北地区少雨,故在描述中送神至此)
(3)第一个巨变:黄帝确立天子地位
  1)经过许多场战争后,氏族林立的局面变成若干大氏族并立的局面
  2)蚩尤败后,东夷可能开始与华夏融合相处
(4)第二个巨变:颛顼时代

《国语·楚语下》:
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无有要质。民匮于祀,而不知其福。烝享无度,民神同位。民渎齐盟,无有严威。神狎民则,不蠲其为。嘉生不降,无物以享。祸灾荐臻,莫尽其气。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

  1)本来每家每户都有巫师可以与上帝鬼神沟通,神灵没有什么威信可言,社会混乱
  2)颛顼“绝地天通”,任命“南正”处理神灵的事务;“火正”处理百姓的事务;使宗教人员专职化
  (Ⅰ)他们也进行观测天象,制订历法,指导农业等活动
  (Ⅱ)许多早期文明的历法等往往与宗教相关,由宗教人员制订
(5)第三个巨变:尧舜时代
  1)这一时期气象异常,洪水泛滥

《孟子·滕文公上》: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

《墨子·非攻》:
昔者三苗大乱,天命殛之。日妖宵出,雨血三朝。龙生于庙,犬哭乎市。夏冰,地坼及泉。五谷变化,民乃大振。高阳乃命玄宫,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

  2)在治水等公共事务的处理中,国家机构复杂化;禹都阳城成为一个政治中心,君主世袭制度开始确立
  3)从文献中看出,华夏集团与苗蛮集团的融合开始时间可能比东夷集团晚

四、传说时代的社会组织状况
(1)中学时代的认识:社会状况是"部落联盟"
  1)该认识来自于郭沫若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导论》:
种社会是没有私有财产的。一族内的财物都是共同享受,一族人都是相互扶持,但有一种民主的组织来管理族内的共同事务。大抵一姓(Gens)有一姓人的评议会,由评议会共选出一个酋长以掌理一姓的事务;遇有战争时更选出一个临时的军长。合数姓而为一宗(Phratrie),宗又有评议会,由各姓的酋长或军长组织而成,以共裁一宗中各姓相关的事务。合数宗而为一族(Stamm),族亦有族评议会,其组织成分完全相同。合数族而为一大同盟,盟有同盟大评议会,无单独之元首,而有二人平列之军长。

  2)郭沫若的结论又可以上溯自摩尔根《古代社会》中美洲印第安人的社会组织:“部落联盟”是国家产生前的阶段(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国家)
  3)马克思、恩格斯很推崇摩尔根的研究,认为摩尔根与己暗合——于是马、恩整合摩尔根的笔记,最终恩格斯写作《家庭、私有制与国家起源》
  4)郭沫若阅读了《家庭、私有制与国家起源》,发现没有用中国材料,也没有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内容;郭沫若就用马恩的理论来处理中国材料(或者说用中国证据补充了恩格斯的理论)
  5)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学界开始反思该理论(如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引进新的国外人类学理论);19世纪以后,美洲许多人类学家又发展出许多新的理论:认为摩尔根的结果只是个案,不具有普适性;其中有一个塞维斯,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另一条道路“酋邦理论”(游团->部落->酋邦->国家),其中酋邦是平等社会向不平等社会过渡的阶段
(2)部落联盟与酋邦的对比:中国古代社会是哪一种性质?
  1)何谓部落联盟?
  (Ⅰ)没有最高首领:最高权力属于机体而非个人;有一个50人组成的首领全权大会,各部落首领的级别和权威平等;氏族中酋长的性质不具备个人权利,酋长完全为人民服务
  (Ⅱ)联盟会议的议事原则是一致通过:没有少数服从多数的概念
  (Ⅲ)参加联盟的各部落保持各自的独立,部落间完全平等
  (Ⅳ)部落联盟的二权制和三权制特征(军长属于个人职位,掌管对外作战)
  2)何谓酋邦?
  (Ⅰ)酋长有真正的实权:酋长具备决策权力
  (Ⅱ)酋长周围有官僚政治机构
  (Ⅲ)官僚有特权
  (Ⅳ)酋长地位具有永久性
  3)中国传说时代的社会情况
  (Ⅰ)尧、舜、禹部落联合体有最高首领
  (Ⅱ)议事原则是最高首领决断:以前用部落联盟解释时,有学者说“尧的时代选择继承人时召开了联盟大会,要大家推举候选人”,但其实最后还是尧个人作出了决定
  (Ⅲ)只有最高首领一个权力点:帝可以任命官员
  (Ⅳ)初步形式化的官僚体系:黄帝以来有各类官员管理各种事物

五、禅让制的可疑之处

禅让制在先秦诸子(儒家、墨家)及其后的学者心目中,是一个完美的制度

1、禅让制是所谓“圣人把地位传贤不传子”的制度;但早期文献中的记载,最初的传承都是传位于子的
2、舜、禹为什么要避让?可见在当时人的礼法观念中,一定是传子为先,然而可能因为某些特殊原因(如儿子不肖),才进行了“禅让”
3、古代文献中已有许多怀疑

古本《竹书纪年》:
尧之末年,德衰,为舜所囚。

《史记·五帝本纪·正义》:
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山海经·海内北经》
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四方,在昆仑东北。

《韩非子·说疑》:
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而天下誉之。

《韩非子·忠孝》:
尧为人君而君其臣,舜为人臣而臣其君,汤、武为人臣而弑其主、刑其尸,而天下誉之。

4、禅让是否是儒家、墨家的教化工具?
(1)为民求贤是行仁政的表现,是故儒家以此传说为强有力的论据,大肆宣扬
(2)墨家主张帝王要节俭,事必躬亲;舜于是下地耕作,自制陶器,因有支持理论的作用,于是也作宣扬

六、史前时期的考古欣赏(略)

七、史前时期的文化风俗
1、拔牙之俗:凿齿、獠民、獠牙蛮
2、颅骨改形、穿孔与开颅术
3、剥头皮:代表战胜者的勇猛和对敌人的愤恨
4、儋耳:聂耳之国、大耳国

啊!好屌!

xiaosheng 写道:

小建議:
一、
1、
(1)
  1)
最後兩級符號太像,不妨:
一、
(一)
1.
(1)
A.
a.

我在梦轩随录里用了几十篇这样的了,现在改我倒要不习惯了……

958

(0 篇回复,发表在 通宵自习室)

实训地点:南区8号楼宿舍
实训人员:张亦唯
实训时间:2012年2月23日

------------------------------------------------------------

1、ping环回地址,验证本地计算机上TCP/IP及其配置是否正确。

答:直接ping 127.0.0.1。

Pinging 127.0.0.1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127.0.0.1: bytes=32 time<1ms TTL=64
Reply from 127.0.0.1: bytes=32 time<1ms TTL=64
Reply from 127.0.0.1: bytes=32 time<1ms TTL=64
Reply from 127.0.0.1: bytes=32 time<1ms TTL=64

Ping statistics for 127.0.0.1:
    Packets: Sent = 4, Received = 4, Lost = 0 (0% loss),
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
    Minimum = 0ms, Maximum = 0ms, Average = 0ms
   
结果分析:环回地址通畅,本地计算机上的TCP/IP配置正常。

2、ping同一子网内计算机IP地址,验证是否正确地添加到网络。

答:先通过ipconfig得知本机IP地址:

Ethernet adapter 无线网络连接:

        Connection-specific DNS Suffix  . : shu.edu.cn
        IP Address. . . . . . . . . . . . : 59.79.41.50
        Subnet Mask . . . . . . . . . . . : 255.255.254.0
        Default Gateway . . . . . . . . . : 59.79.41.254

Ethernet adapter 本地连接:

        Media State . . . . . . . . . . . : Media disconnected
       
尝试ping 59.79.41.51:

Pinging 59.49.41.51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quest timed out.
Request timed out.
Request timed out.
Request timed out.

Ping statistics for 59.49.41.51:
    Packets: Sent = 4, Received = 0, Lost = 4 (100% loss),
   
毫无反应。

结果分析:据说学校对交换机作了端口隔离,同网段网络不通不能说明问题。

3、ping不同网段计算机的地址,验证是否正确地添加到网络。

ping室友IP地址58.199.135.233:

Pinging 58.199.135.233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58.199.135.233: bytes=32 time=6ms TTL=127
Reply from 58.199.135.233: bytes=32 time=7ms TTL=127
Reply from 58.199.135.233: bytes=32 time=7ms TTL=127
Reply from 58.199.135.233: bytes=32 time=6ms TTL=127

Ping statistics for 58.199.135.233:
    Packets: Sent = 4, Received = 4, Lost = 0 (0% loss),
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
    Minimum = 6ms, Maximum = 7ms, Average = 6ms
   
反应良好,通过128-127=1个路由器网段,证明确实属于外网。

结果分析:能正常问不同网段计算机,证明本机已经正确添加到网络。

4、ping默认网关的IP地址,验证默认网管是否运行以及能否与本地网络上的本地主机通信。

ping 59.79.41.254:

Pinging 59.79.41.254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59.79.41.254: bytes=32 time=7ms TTL=64
Reply from 59.79.41.254: bytes=32 time=3ms TTL=64
Reply from 59.79.41.254: bytes=32 time=3ms TTL=64
Reply from 59.79.41.254: bytes=32 time=3ms TTL=64

Ping statistics for 59.79.41.254:
    Packets: Sent = 4, Received = 4, Lost = 0 (0% loss),
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
    Minimum = 3ms, Maximum = 7ms, Average = 4ms

反应正常。

结果分析:默认网关路由器运行正常。

5、ping远程主机的主机名,验证能否进行域名解析及通过路由器通信。

ping hyqinglan.net:

Pinging hyqinglan.net [96.44.172.209]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96.44.172.209: bytes=32 time=280ms TTL=42
Reply from 96.44.172.209: bytes=32 time=262ms TTL=42
Reply from 96.44.172.209: bytes=32 time=300ms TTL=42
Reply from 96.44.172.209: bytes=32 time=308ms TTL=42

Ping statistics for 96.44.172.209:
    Packets: Sent = 4, Received = 4, Lost = 0 (0% loss),
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
    Minimum = 262ms, Maximum = 308ms, Average = 287ms
   
延迟较大,经过路由较多,但访问无问题。

结果分析:DNS解析及路由器通信畅通。

6、使用ping的不同选项进行测试:

对hyqinglan.net发送8192B的数据包:

Pinging hyqinglan.net [96.44.172.209] with 8192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96.44.172.209: bytes=8192 time=348ms TTL=42
Reply from 96.44.172.209: bytes=8192 time=273ms TTL=42
Reply from 96.44.172.209: bytes=8192 time=297ms TTL=42
Reply from 96.44.172.209: bytes=8192 time=328ms TTL=42

Ping statistics for 96.44.172.209:
    Packets: Sent = 4, Received = 4, Lost = 0 (0% loss),
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
    Minimum = 273ms, Maximum = 348ms, Average = 311ms
   
通信依然能够正常进行。

对hyqinglan.net发送10组数据包:

Pinging hyqinglan.net [96.44.172.209]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96.44.172.209: bytes=32 time=323ms TTL=42
Reply from 96.44.172.209: bytes=32 time=316ms TTL=42
Reply from 96.44.172.209: bytes=32 time=358ms TTL=42
Reply from 96.44.172.209: bytes=32 time=479ms TTL=42
Reply from 96.44.172.209: bytes=32 time=300ms TTL=42
Reply from 96.44.172.209: bytes=32 time=319ms TTL=42
Reply from 96.44.172.209: bytes=32 time=351ms TTL=42
Reply from 96.44.172.209: bytes=32 time=361ms TTL=42
Reply from 96.44.172.209: bytes=32 time=384ms TTL=42
Reply from 96.44.172.209: bytes=32 time=406ms TTL=42

Ping statistics for 96.44.172.209:
    Packets: Sent = 10, Received = 10, Lost = 0 (0% loss),
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
    Minimum = 300ms, Maximum = 479ms, Average = 359ms
   
10组都得到正常回复。

对hyqinglan.net发送数据包并记录9个路由主机:

Pinging hyqinglan.net [96.44.172.209]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96.44.172.209: bytes=32 time=308ms TTL=42
    Route: 10.105.3.133 ->
           172.31.1.59 ->
           202.120.116.1 ->
           202.120.127.3 ->
           202.112.27.102 ->
           202.112.27.130 ->
           202.112.6.70 ->
           202.112.53.90 ->
           202.112.53.89
Reply from 96.44.172.209: bytes=32 time=388ms TTL=42
    Route: 10.105.3.133 ->
           172.31.1.59 ->
           202.120.116.1 ->
           202.120.127.3 ->
           202.112.27.102 ->
           202.112.27.130 ->
           202.112.6.70 ->
           202.112.53.138 ->
           202.112.53.137
Reply from 96.44.172.209: bytes=32 time=499ms TTL=42
    Route: 10.105.3.133 ->
           172.31.1.59 ->
           202.120.116.1 ->
           202.120.127.3 ->
           202.112.27.102 ->
           202.112.27.130 ->
           202.112.6.70 ->
           202.112.53.90 ->
           202.112.53.89
Reply from 96.44.172.209: bytes=32 time=384ms TTL=42
    Route: 10.105.3.133 ->
           172.31.1.59 ->
           202.120.116.1 ->
           202.120.127.3 ->
           202.112.27.102 ->
           202.112.27.130 ->
           202.112.6.70 ->
           202.112.53.138 ->
           202.112.53.137

Ping statistics for 96.44.172.209:
    Packets: Sent = 4, Received = 4, Lost = 0 (0% loss),
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
    Minimum = 308ms, Maximum = 499ms, Average = 394ms
   
部分经过的主机被得到记录。

设置“不分段”标志并ping hyqinglan.net: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ping -f hyqinglan.net

Pinging hyqinglan.net [96.44.172.209]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96.44.172.209: bytes=32 time=376ms TTL=42
Reply from 96.44.172.209: bytes=32 time=283ms TTL=42
Reply from 96.44.172.209: bytes=32 time=268ms TTL=42
Reply from 96.44.172.209: bytes=32 time=290ms TTL=42

Ping statistics for 96.44.172.209:
    Packets: Sent = 4, Received = 4, Lost = 0 (0% loss),
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
    Minimum = 268ms, Maximum = 376ms, Average = 304ms
   
不知道有啥区别……

结果分析:部分命令看不出效果,总之横竖还是联通了……

实训心得:ping是最常用的检测网络连通性及网络延迟的手段。早在初中时候,我们打CS,就知道ping一下服务器查看latency,但对原理不甚了解。现在终于知道了更多。

959

(0 篇回复,发表在 通宵自习室)

请注明复习资料的学期,如[11-秋]、[12-春]等等!数字取小的那个,如“2012-2013学年”就写成“12”。

960

(0 篇回复,发表在 晴岚馆)

@薛蛮子:#热博重温#贵族是指一种精神,先是文化的教养,抵御物欲主义诱惑,不以享乐为人生目的;二是社会的担当,严于自律,珍惜荣誉,担当起家庭与国家的责任;三是自由的灵魂,独立的意志,在权力与金钱面前敢于说不。具有知性与道德自主性,能够超越时尚与潮流,不为强权与多数人意见所奴役。(@雾满拦江)

大意觉迷:看多了历史自然知道贵族是神马。贵族精神操之在我,不干他人何事。

8重云:回复@大意觉迷:即使贵族个个都是硕鼠都是坏人,你们还一口一个贵族精神对吧,奈何拿破仑不称帝啊。

大意觉迷:回复@8重云:取其艺术性,天皇可金身塑之,可流放之,断不可崇拜之。

和月清岚:把这个精神贴在贵族这俩字上,属于牵强附会。但革命时代确有一小撮贵族具有这种精神。

纲帝-压力山大诺维奇:你又想起你的拉法叶特了。

和月清岚:回复@纲帝-压力山大诺维奇:我老婆也有这种想法,认为“真正的贵族”如何如何。我想,那一时代优秀的贵族是多了去啦,但也只能说明贵族受的教育好,跟贵族本身毕竟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大意觉迷:主要还是科学素质以及所处的位置使他们见多识广。稍微聪明点就能获得广泛赞誉。中国传统的文人或者知识分子虽然见多识广,但做事力不从心,所以很羡慕西方的贵族。

和月清岚:也许还有一点:贵族的财富使它们有物质条件搞“自由的灵魂”,不为凡尘俗事折腰。

大意觉迷:可能在上几代中,某些人要扮演吸血鬼守财奴的角色积累原始资本,然后下几代不糟蹋钱,搞点像样的东西出来,这个贵族的牌子就立住了。中国在这一块一方面是世俗诱惑太多,另一方面是社会动荡严重,所以这个牌子不好立。

8重云:西方封建社会,第一代为上位不择手段,第二代在宗主面前装得很乖很驯良,第三代开始头痛控制附庸的问题,于是以身作则,树立道德楷模。天朝,第一代科举或举孝廉啥的,人品好,饱读圣贤书;第二代没考上,第一代倒退休了;第三代开始被新冒出来的官僚欺压。

纲帝-压力山大诺维奇:欧洲中世纪的贵族们嘴上说的都好听,但是做起来就要多龌龊有多龌龊了。不过他们的龌龊并不影响骑士精神和贵族精神的价值。

8重云:1、贵族是阶级,要改善形象,搞死一批传道士和吟游诗人,捧红另外一批。这事儿犹太人和布尔乔亚做不到,于是都人渣了?2、暴发户和贵族的区别在于后者有几代人的时间洗bb,绝损友。2、骑士精神是娘炮教会和害怕抢婚的女贵族发明的。3、所以准确讲,应是“骑士精神和贵族精神不影响贵族的龌龊”才对。

8重云:回复@和月清岚:这一小撮贵族里面的大多数可能也是为了争夺民望,从同侪中脱颖而出,在新政府里面谋肥差吧。

和月清岚:回复@8重云:一般来说,我不同意把对荣誉的渴求看作纯粹的利己。看见革命的烟火,如同嗅到了青史垂名的机会,于是奋不顾身、竭尽全力,这并无不好;当然,投机取巧,争权夺利,就不可取了。

8重云:为青史垂名而奋起的人难驾驭啊,如果是好人固然善莫大焉,万一是价值观偏狭的狂热分子就贻害无穷了。

和月清岚:回复@8重云:这是对的,所以我只在观察逝者时敢说这种话。因为他的影响已弱,而且行为可知,实在不错的,应该还他清白的名声。至于当代人,假使如此,我一定敬而远之,避之不及,逃之夭夭……

8重云:喏,方舟子老师……

和月清岚:回复@8重云:嘘,我什么都没说过……

后续零星:

纲帝-压力山大诺维奇:回复@和月清岚:所谓理想中的贵族绝大多数都是文艺复兴之后产生的理想主义分子。

大意觉迷:电视剧《东周列国志春秋篇》要离刺杀庆忌,庆忌死前问要离,把老婆孩子牺牲掉,费了一只胳膊来杀我图个啥。要离答曰:雁过留声,人死留名!

下载地址: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 … =168249409

包括:
For the Glory 1.1硬盘版:为了方便升级,附带了注册表文件。可以修改路径后导入。
For the Glory 1.2升级补丁:没什么好说的,解压至游戏根目录。
For the Glory 1.2汉化补丁:打在根目录就行,我已经重新整理过了。

【汉化补丁原作者注】
在原1.1版移植汉化基础上汉化,采用52的破解补丁,汉化了原版事件、省份,对国名、文化的翻译基本大陆化了,增加了大部分国家的说明和剧本说明(基于1.09版汉化),教程仅汉化了第一个,欢迎达人完善修改。
能力、时间有限,对比修改工作比较粗燥,欢迎细心的童鞋修正。
注:所有汉化仅对原版,mod未动(这个mod也没玩过)。
另,ww的中文译法感觉很不爽,不过只修改了小部分,大部分仍是让人不爽的ww译法。
游戏字型、大小方面请自行调整。
另外,将领、君主及剧本初始文件的拉丁字母未修改,相关内容可能造成一些显示乱码。

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30122&uk=168249409

包括:
For the Glory 1.1硬盘版:为了方便升级,附带了注册表文件。可以修改路径后导入。
For the Glory 1.2升级补丁:没什么好说的,解压至游戏根目录。
For the Glory 1.2汉化补丁:打在根目录就行,我已经重新整理过了。

【汉化补丁原作者注】
在原1.1版移植汉化基础上汉化,采用52的破解补丁,汉化了原版事件、省份,对国名、文化的翻译基本大陆化了,增加了大部分国家的说明和剧本说明(基于1.09版汉化),教程仅汉化了第一个,欢迎达人完善修改。
能力、时间有限,对比修改工作比较粗燥,欢迎细心的童鞋修正。
注:所有汉化仅对原版,mod未动(这个mod也没玩过)。
另,ww的中文译法感觉很不爽,不过只修改了小部分,大部分仍是让人不爽的ww译法。
游戏字型、大小方面请自行调整。
另外,将领、君主及剧本初始文件的拉丁字母未修改,相关内容可能造成一些显示乱码。

中文名称: 为荣誉而战
英文名称: For the Glory
游戏类型: RTS 即时战略游戏
资源格式: 压缩包
版本: 硬盘版
发行时间: 2009年11月10日
制作发行: Crystal Empire
Paradox Interactive
地区: 美国
语言: 英文
简介:
http://image-7.verycd.com/70ea974bce77cd5f9df534d1ce02833d214272(600x)/thumb.jpg

RIPPED: DirectX
Install Notes:
1. Unpack the release with WinRAR or equivalent
2. Run setup.bat to unpack it
3. Import glory.reg
4. Start game with FTG.exe
5. Enjoy!
引用
System requirements
Operating system: Windows 2000 / XP/ Vista
Processor: Pentium II 266 MHz
Memory: 256 Mb RAM
Hard disk space: 1 GB Free Hard Drive Space
Video: 2 Mb Video Card DirectX Compatible
Sound: DirectX compatible Sound Card
DirectX®: DirectX 8 or higher

游戏名称:为荣耀而战
英文名称:For the Glory
制作厂商:Crystal Empire
游戏发行:Paradox Interactive
游戏语种:英文
游戏类型:Real-Time Strategy 即时战略
游戏平台:PC
游戏容量:1CD
发售日期:2009年11月10日
官方网站:http://forum.paradoxplaza.com/forum/forumdisplay.php?f=444

【游戏简介】

Paradox 于2009年8月19日宣布殖民时代历史策略游戏For the Glory开发项目,预计2009年第4季度发售,“由玩家主导开发”(也就是AGCEEP的制作者们!发布版会直接附带新的AGCEEP),基于开放源码的Europa游戏引擎,这是“2D版的EU2续集”。

游戏特色介绍
• 可选择超过180个不同国家,起止年份从1419到1819
• 总计超过10000个历史事件
• 超强MOD支持,可不限起止年份,国家数量上限超过1000
• 改善界面易用性
• 符合真实历史的统治者性格设定

【游戏截图】
http://image.com.com/gamespot/images/2009/306/971441_20091103_790screen001.jpg

http://image.com.com/gamespot/images/2009/306/971441_20091103_790screen002.jpg

http://image.com.com/gamespot/images/2009/306/971441_20091103_790screen003.jpg

http://image.com.com/gamespot/images/2009/306/971441_20091103_790screen004.jpg

http://image.com.com/gamespot/images/2009/306/971441_20091103_790screen005.jpg

http://image.com.com/gamespot/images/2009/306/971441_20091103_790screen006.jpg

964

(2 篇回复,发表在 晴岚馆)

措辞很不严谨,但不失为日常思维的一个参照。

965

(2 篇回复,发表在 晴岚馆)

互联网拉近了人们的距离,但并没有同化人们的思想,网络辩论硝烟弥漫,热点话题层出不穷。但嘈杂背后的真相,却是情绪释放的帖子远多于冷静讲理的帖子,即使试图讲理的帖子,也有很多是逻辑混乱的,以致于各说各话,难获共识。特别是在微博,四处起火,一地鸡毛,而乱相丛生最主要的原因是网友的逻辑能力欠缺。根据多年的辩论经验我总结了七条辩论逻辑,供您参考。

1、有“证伪性”才有意义

你是一个战士,连长的战前动员称“只要冲锋跑得快,就不会受伤”,你拼尽全力冲了出去,被人血肉模糊地抬了回来,你质疑连长,连长的回答是“那是因为你冲得不够快,否则就不会受伤。”你喷过一口血后慢慢明白了,连长的那句动员根本没有潜在的可以被证明不对的可能性,简单地说就是没有“证伪性”,解释权完全由他,这是句永远正确的骗人鬼话。若动员改为“只要冲锋速度达到每秒5米,就不会受伤”,这就有“证伪性”了,只要有人冲锋速度超过每秒5米还受了伤,就可以证明连长的动员是错的。

在选择一个辩题时,首先要核实的是此问题有没有“证伪性”,例如有人拿出“天人合一”来跟你辩论,你就不必理会,因为这个问题没法证伪,怎么个合法全由对方的两片子嘴说了算,你称“三才天地人,为什么只有天人合了,凭啥把地落下呢?”人家可以说“地太低级,不与丫合。”你也没法证明他不对。所以,在辩论过程首要的就是要检验对方观点的“证伪性”,无法证伪的说法没有意义。

2、“无”不需要证明

你说“如意金箍棒”是存在的,我说不存在,你让我证明不存在,那我还真证明不了,即使我掘地三尺没有找到,那也不能排除掘地四尺能找到的可能,即使我满头大汗地把地球都掘遍了,然后你来了一句“会不会在火星上呢?”

与边界清晰的数学问题不同,现实生活中的“无”是没法证明的,也是不需要证明的,持“无”观点的一方可以什么都不用干就是默认正确的一方,直到持“有”观点的一方拿出了“有”的证明为止。你说手机辐射存在着引发脑瘤白血病的危险,我说不存在,这时应该由你来举证。全球科学界曾做过上百项手机辐射与脑瘤白血病相关性研究,结论不支持其中的相关性,你求证“有”不能成立,而我的“无”就是继续成立的。

很多坚持“有”的一方在举证不能的情况下会抛出“潜在的可能性”的说法,窃以为这是个最扯的说法,没有之一。您读完此文地球就毁灭的潜在可能性也不能说完全没有,但这种没有证据的想象中的可能性有意义吗?跟打输了架,跑前撂下一句“有种你等着”一样,“潜在的可能性”就是一句找场子的废话,根本不必理会。

3、肯定性指控拿证据,否定性指控有界线

肯定性指控说的是声称对方做过某事的指控,例如你指责我偷了钱包,那就应该由你来拿出物证人证,并公布时间地点等信息,而不是由我自证没偷过,其逻辑的根源就在于“无”没法证明。

否定性指控说的是声称对方没做过某事的指控,例如你指责我没有上过大学,是靠欺骗得到的教职,因为你所声称的“无”不需要证明,那举证责任就轮到我了。但在我举证之前,你先要明确你这个指控的“证伪性”在哪里,比如说你同意了只要我亮出大学文凭你就认输,然后我才会举证。否则,我亮出了文凭,你又否认文凭的真实性,待我证明了文凭是真的后,你又不认可文凭上的人是我本人……这是精通逻辑的人常用的损招,他总是提出否定性指控,逼得你不断地自证,直到你崩溃为止。否定性指控必须要有可证伪的界线,否则就是耍流氓。

4、慎用排除法

飞碟爱好者观察到了天空中的异物,分析如下:不是飞机,不是流星,不是飞艇,不是气球,不是……所以只能是飞碟!但最终被专家论证是西北某基地未公开的一次导弹发射。排除法本是一个很好的分析方法,但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集合及元素必须明确。数学领域里集合及元素往往很明确,排除法就很好使,例如一个集合里有三个数,除了A数B数那就只能是C数了,但现实生活里的集合及元素往往是不明确的,元素有很多甚至还有未知的,再使用排除法就非常危险了。

我跟一个姑娘独处一室,你听到姑娘的哭声后闯进来为姑娘抱不平,质问我“屋里没有别人,你还有什么可说的!”其实,我还真的有很多可说的,例如姑娘失恋后呆呆地要寻死,被我开导后哭出来不想死了,姑娘终于找到了长年资助她读书的好心人,激动得痛哭……我真是比窦娥还冤啊~

5、相关未必因果

你每次感冒都喝板蓝根,十天就好,太多次毫无例外的证据令你相信板蓝根对治愈你的感冒很有效。其实你错了,感冒是自愈性疾病,你喝不喝板蓝根,十天左右都会好的,不信您下次可以试试喝萝卜汤,效果是一样的。喝板蓝根和感冒病愈,只是时间先后相关,并不是因果关系,很多人习惯先入为主地把相关性当作因果性,这也是辩论中常见的逻辑错误。

要得到因果关系是很困难的事,要做很多随机样本的对照性检验,轻率给出的因果关系往往是不靠谱的。例如,“喝红酒有益健康,法国曾有过科学统计,每天喝杯红酒的人更长寿。”有统计结果也未必是因果关系,更有可能是每天喝得起红酒的人,其饮食和卫生条件更好而长寿的原因,而与红酒无关。更极端的例子,现在每天抽两包烟的大烟鬼,也比烟草引进之前的古人寿命长,这能说明吸烟有利于长寿吗?

6、非此未必即彼

非此即彼只有在互斥关系时才成立。一颗围棋子,我说不是黑的,你就有理由认为我的判断是白的,因为围棋子是非黑即白的互斥关系。在客舱里一个壮汉与一个姑娘发生了冲突,姑娘有受伤证据,因为我觉得证据不足而对壮汉殴打的说法表示怀疑,充满正义感的你对我喊“难道你认为姑娘身上的伤是自伤的?!”虽然自伤可能性不能排除,但这并不是我所相信的,因为还有是其他人造成的可能性啊。这就好比一张扑克牌,我猜可能不是黑桃3,于时你气冲冲地对我喊“难道你认为是草花9。”

给对方扣上一个显然错误的观点来批判是可以的,对方若是肯定性判断,你可以拿这个判断的逆否命题来批判,因为一个命题与其逆否命题等价,无论你批倒哪个都成。对方若是否定性判断,你可以通过否定其所否定的论断的互斥论断来驳倒他,听着很绕,其实很简单,正如上面围棋子例子,我所否定的论断是“此子为黑”,其互斥论断是“此子为白”,你只要否定了“此子为白”,就把我对“此子为黑”的否定给否定了。关键的问题在于互斥,若对方拿出非互斥逻辑的一对事件并通过非此即彼的方法诘难你,你就要给他来一句“你说的两件事互斥吗?”

7、证人证词不能选择

我在做科学实验,根据我的独创理论,实验结果数据应该是8,可我第一次实验结果是2,再做结果是19,继续做……好不容易有一次得到8了,我高兴地宣称“虽然有很多误差干扰了实验,但终于得到正确结果了,这就是我理论成立的铁证!”你一定认为这种根据立场选择证据的实验很滑稽,但这却是辩论中很常见的做法。只要你有耐心不停的搞,只要你总是对不利结果视而不见,你想证明什么就能证明什么,而且证据都是“铁证”。

你有了一个立场,有个证人出现了,他的某些说法证实了你的立场,于时你宣称这个人可信,并将其说法作为了自己的证据。但对立面拿了此人说的对你不利的话来质疑,你称“谁能保证一点错误不犯啊,个别细节他没看清楚的可能也是有的。”这就是有意选择证据了,本来你认可了证人,就不能对其说法厚此薄彼,除非你有了证明“厚此薄彼”合理的证据,否则跟我那个可笑的科学实验有什么两样呢?

我曾给学生谈过这些辩论中应遵循的逻辑,学生的回答是“若是每句话都过这些逻辑筛子,我就张不开嘴了。”其实感到张不开嘴就是进步,暂时闭着也比天马行空不讲逻辑激情四射的乱喷要强。逻辑有时跟本能相悖,需要长期训练才能运用自如,等到运用自如时,你的见解会更加深刻,在辩论中也可立于不败之地了。即使做不到这点,熟悉了这些逻辑,至少也可以在辩论中不被欺负。明明是自己有理,却被别人挤兑,气得要死,相信很多人有过这种感受,这时拿出这些逻辑往他的言论上套一套,然后引出此文,告诉他犯了第几条逻辑错误,让他去郁闷反省吧。

2. Social and Political Structure
2、社会和政治结构

Athens was a democracy.
雅典是一个民主国家。
Democracy means "exercise of power by the whole people", but by "the whole people" the Greeks meant only the adult male citizens, and citizenship was a set of rights which a man inherited from his father.
民主的含义是:“”

1. The Historical Context
1、历史背景

In a remote period of Greek history, probably around 1200 B.C., a war was fought between Greece and Troy, a city on the Asiatic side of the Aegean, ending in the destruction of Troy.
在希腊历史很遥远的一个时期——大约公元前1200年左右,一场战争在希腊和爱琴海亚洲一侧的城市特洛伊之间爆发了,战争的结果是特洛伊城毁灭了。
This is the war that Homer refers to in his epics.
这就是荷马在他的史诗里提到的战争。

Greek culture reached a high point of development in the 5th century B.C.. This was marked by the successful repulse of the Persian invasion early in the century, the establishment of democracy and the flourishing of science, philosophy, literature, art and historical writing in Athens.
希腊文化在公元前5世纪达到了其发展的巅峰。它的标志是:在世纪初成功地击退了波斯的入侵,以及在雅典产生的民主制建立和科学、哲学、文学、艺术的繁荣。

The century closed with civil war between Athens and Sparta.
这个世纪以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的内战告终。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4th century B.C., all Greece was brought under the rule of Alexander, King of Macedon.
在公元前4世纪的后半叶,所有希腊人都被置于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统治之下。
His armies went out to conquer large areas of Europe, Asia and Africa, spreading Greek culture wherever they found themselves.
它的军队离开国土征服了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大片地区,在他们力所能及的任何地方传播着希腊的文化。

In 146 B.C. the Romans conquered Greece.
公元前146年,罗马征服了希腊。
By that time Greek culture had firmly established itself in much of eastern and western Europe and northern Africa, with flourishing centres of Greek learning, such as Alexandria with its famous library, around the Mediterranean.
到那时,希腊文化已经坚定地确立在多数的东西欧和北非地区,地中海沿岸涌现了一批像有着著名的图书馆的亚历山大里亚一样的、繁荣的希腊文化学习中心。

Introduction
引言

1. Uses of the Subject
1、这门课的用途

Why should Chinese student of English bother about Eruopean culture?
为什么中国英语专业的学生要费心去学习欧洲文化?
Well, English culture is a part of European culture and language cannot be learned without some knowledge of the culture behind it.
好吧,英国文化是欧洲文化的一部分,而且,如果不掌握一些语言背后的文化知识,我们也无法学习语言。
Further, European culture itself is a part of world culture.
更进一步地,欧洲文化本身也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Some knowledge of it is necessary to us as citizens of the world, particularly so when our country is going ahead with modernization and taking an active part in world affairs.
作为这个世界的公民,特别是当我们的国家正继续着现代化进程、并积极投身于全球事务时,这其中的一些知识对与我们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2. Two Major Elements in European Culture
2、欧洲文化中的两个主要成分

European culture is made up of many elements, which have gone through changes over the centuries.
欧洲文化由许许多多的成分构成,它们已经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变化。
Two of these elements are considered to be more enduring and they are: the Greco-Roman element, and the Judeo-Christian element.
这些成分中的两个被认为是更持久的,它们是:希腊、罗马的元素和犹太教、基督教的元素。
However, there has been a complex interplay between the two, which adds to the richness of the culture.
然而,这两者之间还经历了复杂的相互作用,使这个文化变得更加的丰富。

969

(2 篇回复,发表在 琵琶湖酒馆)

塑芬 写道:

壓制后4g rmvb格式 草榴取

好厉害!

970

(2 篇回复,发表在 琵琶湖酒馆)

什么煽情?

971

(0 篇回复,发表在 晴岚馆)

前言

几天前,香港中学生、家长和教师发起了大规模的公民行动,督促香港政府撤回9月份即将推行的国民教育科。三天前,香港中学生组织「学民思潮」宣布绝食抗议。昨天晚上,两位年逾六旬的中学老师宣布加入绝食。一部分香港高校教授、演艺界人士和文化界人士亦加入声援。由于兹事体大,不少内地同学必有所耳闻,亦生出不少争论和非议。其一,因「国民教育」这几个字实在很好听,很容易引起粗暴的感情(「不接受国民教育,你还是中国人吗?」);其二,因为今年以来中港矛盾几度升温,前尘往事、新仇旧恨……交织在一起,也助长了不少成见。但就事实而言,很多细节并非大家想当然的那样。比如我会告诉你,在香港关于中国历史的教育,在港英时代做得比回归后还要好。容后再述。

关键材料


香港市民争取撤回的「洗脑」「国民教育」,全称「德育及国民教育科」,是香港政府将在今年九月顺应新高中课程推广的一门必修课。而引起最大争议的,是两份有关的材料:

一是香港教育局公布的《「德育及国民教育科」课程指引(小一至中六)咨询稿》 (下称《咨询稿》)

二是由香港政府资助国民教育服务中心编写的现行德育及公民教育科的参考材料《中国模式(国情专题教学手册)》 (下称《手册》)

文件不短,洋洋洒洒二百多页,诸公可自行细阅。当中固然有不少「正常」和「官腔」的部分。而以我的个人观点,这两份文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将国民教育与公民教育混为一谈

国民教育(national education)和公民教育(civic education)在西方被认为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但教育局编发的咨询稿一直试图将两个概念并排/交替使用,不做区分,有混淆视听之虞。比如《咨询稿》第63页说「就推行德育及国民/公民教育的课时,不同国家和地方各自有其安排」,随后把中国大陆的「思想政治」和「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国家的「公民教育」一同列举。

http://fmn.rrimg.com/fmn057/20120902/0600/b_large_8qfY_6145000011e61263.jpg

港府官员一再推行国民教育的说辞是:「每个国家都有国民教育」——这说法倒也未必不符合事实(虽然,即使同为国民教育,其细节也可大相径庭。参看:吴凯宇《每个国家都有国民教育?——简述美国、英国、澳洲、德国的制度》)。然而,即使要以此为理据,亦不应偷梁换柱,将其他国家的公民教育(civic education)与中国式的思想政治课混同,以显其正当。须知此二者的内容可谓天壤之别。

2、渲染情绪式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

《咨询稿》从第131页开始列举了一系列由教育局编写的 「教学事例」。其中第173页列举了事例「我为国家队打气」。该事例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为国家队的胜利而欢呼,为国家队的落败而沮丧,并从中体验国民身分认同感。在给教师参考的注意事项中,有如下一句:「教师如发现学生对国家民族的感情不太强烈时,不要批评,并接纳其表现,但仍请学生为此作自我反省。

http://fmn.rrimg.com/fmn063/20120902/0630/b_large_L8Pn_6903000018a71262.jpg

在《咨询稿》同页推荐的另一则事例「国旗下的讲话」中,更以「同学心声」为题记载以下感想:

在国旗升起时,我确实是激动了。这一刻,我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此时的国旗显得特别庄严高贵,国歌亦是多么的激动人心,我的眼眶一下子红了,多么振奋人心的时刻!我的眼光随着那五星红旗上升,心里也火热起来了!我紧紧握着手中的国旗,似乎感受着过去中国烈士的风采,感受着国民身份的深刻认同。

3、偏向性褒扬

市民对国民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是其是,非其非。纵观《手册》全书36页,只有第27页以「反思『中国模式』」为题概述了近年发生在内地的几件负面事件(我爸是李刚、动车追尾、毒奶粉、绿坝),对当代史上的几次重大敏感事件只字不提(如敏感词、敏感词和敏感词),其余内容均对现执政集团不吝溢美之词。其中第10页称现执政党是「进步、无私与团结的执政集团」。

http://fmn.rrimg.com/fmn065/20120902/0645/b_large_8gY9_7e5a000013b21262.jpg

4、攻击别国政治制度

在「进步、无私与团结的执政集团」同页,《手册》又以「政党恶斗,人民当灾」为题攻击美国的政治制度。这样一个充满争议的结论(我猜当然会有人认同,但它至少远未至一个被普遍承认的结论),以如此毫无异议的方式写入课本,严重违背了关于政治教育的《博特斯巴赫共识》的第一、第二原则(见后文)。而对别国的现行政治制度进行定点攻击(而且理据也简陋得可笑),更非国民教育应有之义。

http://fmn.rrimg.com/fmn062/20120902/0700/b_large_GYtx_6145000012611263.jpg

有趣的是,《手册》的编者近日终于在官网上承认「『进步、无私与团结的执政集团』标题确有不足之处」,并解释说这只是指该制度的「理想形态」。(却为何写别国多党制的时候没有想到理想形态呢?)

文件中诸如此类者比比皆是,恕不一一。荧幕前的诸位大可抚心自问,若膝下有儿郎,可愿意送他去学习如此课程?

港英时代的教育

对于某些特定的人群来说,对于别人争取权利的行为总有一些特定套路的指责,比如「女王洗得,我(党)洗不得?」——虽然这种阿Q式逻辑本身不值一驳,但究其本身也不符合事实。让我们从港英时代的教育说起——

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

港英时代有爱英国、爱女王教育吗?

没有。

港英时代有爱中国、爱民族教育吗?

也没有。

如果要概括英治时期香港教育的最大特征,那就是「只有公民教育而无国民教育」。如果说这种特征造就了香港人回归后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低下,还未尝没有道理。但若说殖民政府教导香港人效忠女王,恐怕既不公道也不真实。

香港青年不了解国情,责任在谁?

有一种反对反国民教育的意见认为,现时香港青少年对中国历史、国情认识不深,所以应当推行国民教育,加深其认知。这个命题的出发点是非常好的,但结论却站不住脚。要认识国情,想必应先熟悉国史。我们可以看看香港中学的另一门课程——「中国历史」课的离奇遭遇:

港英时代,「中国历史」是中学必修课。

香港回归后,港府将「中国历史」降格为选修课。

2012年,港府推行必修课「国民教育」,「中国历史」依然是选修课。

何汉权出席一个电台节目时说,曾经向行政长官曾荫权反映有关问题,但曾荫权的态度令他觉得是浪费时间,何汉权期望新的行政长官拨乱反正,将中史列为独立必修科。

——2011年10月《教评会批评港府不重视中史》

《中国模式》手册不过是把话题推向风口浪尖,反映出教育主事者思路的混乱不清:政府推行国民教育,却在新高中课程中将中史降格为选修课程。让香港新的一代,对中国历史一窍不通。香港大学博物馆总监曾对我说,到博物馆参观的中学生,有的连「唐宋元明清」的历史常识都不懂。

——香港大学新闻系教授陈婉莹 《国民教育之争是「一罐机缘」》 

我们不要忽略,很多学生和家长在打出「反对国教」(国民教育)的口号同时,也呼唤「还我中史」(中国历史)。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国民教育(如果它有的话)不是建立在熟习本国历史的前提上的。而港府一边淡化中史课,却一边强推国民教育,可谓本末倒置,如此行事,实乃旷古奇谈。这样的国民教育到底意欲何为,简直是匪夷所思。借用我一个香港朋友的评论,更可看清此间脉络:

「我是96年读初三的, 中国历史好好的写到1984年, 最近回香港找来看看, 依学术角度来说还是精简而严谨,对共产党也不褒也不眨, 只是直说其施政得失引起的后果. 同类的大陆教科书就显得不伦不类先入为主了. 现在的香港小孩对大陆不熟悉不是没有国教问题, 而是中史教育的忽视。」

《博特斯巴赫共识》

1976年,在曾深受纳粹之害的德国,政治教育家齐聚博特斯巴赫,达成了政治教育的最低共识——《博特斯巴赫共识》。该共识包含三个原则:

第一,禁止灌输。不允许教师用任何手段对学生进行灌输,因为这会妨碍学生独立判断的形成。这是“政治教育”和“灌输”的区别所在,因为“灌输”与民主社会的教师角色不相匹配,也与被普遍认可的、学生独立使用自己的理性的教育目标不相符。

第二,保持争议。在科学和政治上有争议的一切内容,在教学中也必须保持争议。这与第一个原则密切相关,因为如果打击争辩,压制不同的观点,就会重回灌输的老路。人们经常担心,教师的政治观点会以各种形式对学生产生影响,比如教师处理当前政治问题的方式,特别是在讨论有争议的问题时,给学生下明确的结论。这就要求教师的个人立场,无论是政治观念还是科学观点,都必须是中立的、客观的,与其本人观点对立的观点也应该被探讨。

第三,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维护个体利益的能力。政治教育必须使学生能够分析政治形势以及他自己的相关利益,能够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寻求影响既定形势的手段。这种原则强调学生需掌握一种操作性的能力,是前两个原则的逻辑结果。

参考:

彭正梅《德国政治教育的里程碑:〈博特斯巴赫共识〉研究

德国汉堡大学蒂尔曼•格雷莫教授访谈《德国公民教育的历史、经验与趋势

(作者放弃本文一切版权。)

972

(0 篇回复,发表在 晴岚馆)

注:我见到令同学写了一篇总结逻辑谬误的文章,感觉他整理这样文章的想法是很好的,文章也很受欢迎。当然,我觉得,经过适当的排版,和语言上的调整,可以使得这样的文章更有实用性。所以我整理了这篇东西。本文内容基本都来自于英文网站http://yourlogicalfallacyis.com



===============================

本文的使用方法

本文一共列出了二十四种常见的逻辑谬误。你可以保存本文的地址,当你在和别人的交谈中发现对方出现了本文所涉及的逻辑谬误,但是又懒得亲自向对方解释他的谬误的时候,你就给你给出本文的链接和谬误序号。

使用示例:

你犯了《请对照这二十四条逻辑谬误自行打脸》一文中第十七条“没有真正的苏格兰人”谬误,请自行打脸。http://blog.renren.com/blog/228537234/866912499

===============================







目录:

第一条:稻草人
第二条:错误归因
第三条:诉诸感情
第四条:谬误谬误
第五条:滑坡谬误
第六条:人身攻击
第七条:诉诸虚伪
第八条:个人怀疑
第九条:片面谬误
第十条:诱导性问题
第十一条:举证责任
第十二条:语义模糊
第十三条:赌徒谬误
第十四条:乐队花车
第十五条:诉诸权威
第十六条:合成谬误
第十七条:没有真正的苏格兰人
第十八条:基因谬误
第十九条:非黑即白
第二十条:窃取论点
第二十一条:诉诸自然
第二十二条:轶事证据
第二十三条:德克萨斯神枪手
第二十四条:中间立场

===============================







第一条:稻草人

你歪曲了别人的观点,使你自己能够更加轻松的攻击别人。

你夸张、歪曲,甚至凭空创造了别人的观点,来让你本身的观点显得更加合理。这是一种极端不诚实的行为,这不但影响了理性的讨论,也影响了你自己观点的可信度。因为如果你可以负面的歪曲别人的观点,你就有可能从正面歪曲自己的观点。

例子:小明说国家应该投入更多的预算来发展教育行业,小红回复到:“想不到你这么不爱国,居然想减少国防开支,让外国列强有机可乘。” 小红就犯了稻草人谬误。

--------------------------------------------------------------






第二条:错误归因

你从两个事物可能存在相关性,就得出一个事物是造成另一个事物的原因。

你看到了两个事物同时存在,就觉得其中一个事物是另一个的起因。你的错误在于,同时存在的两个事物未必有因果关系,可能这两个事物有共同的起因,或者两个事物根本没有因果关系,它们直接的共存只是巧合。一个事情比另一个事情先发生同样不能说明两个事物肯定存在因果性。

例子:小红指出,过去几个世纪全球海盗数量减少,全球温度在升高,从而得出是海盗的数量的减少造成了气候变化,海盗能够降低全球温度。小红犯了错误归因的谬误。

--------------------------------------------------------------








第三条:诉诸感情

你试图通过操作别人的感情来取代一个有力的论述。

你操作的感情可能包括恐惧、嫉妒、怜悯、骄傲等等。一个逻辑严谨的论述可能激起别人的情感波动,但是如果只用感情操作而不用逻辑论述,那你就犯了诉诸感情的错误。每个心智健康的人都会受感情影响,所以这种谬误很有效,但这也是为什么这种谬误是低级和不诚实的手段。

例子:小红在饭店看到小明吃狗肉,于是上前训斥:“你怎么可以吃狗肉,小狗多么可爱,就像小朋友一样,你忍心伤害小朋友吗?” 小红犯了诉诸感情的谬误。

--------------------------------------------------------------








第四条:谬误谬误

你看到别人的论述水平很低,或者别人的论述里面有谬误,就认为别人的观点一定是错误的。

很多时候,辩论的赢家获胜并不是因为观点正确,而是因为辩论技巧更好。作为一个理性的人,你不能因为别人的论述中存在谬误或者错误,就认为别人的观点一定是错误的。

例子:一个提倡健康饮食的人在电视上发表了很荒唐的饮食理论来推广健康饮食理念,小红看后觉得健康饮食就是骗人的,于是开始每天暴饮暴食。小红犯了谬误谬误。

--------------------------------------------------------------






第五条:滑坡谬误

你搞得好像如果A发生了,那么Z也一定会发生会,以此来表示A不应该发生。

你不讨论现下的事物(A),而是把讨论重心转移到了意淫出来的极端事物(Z)。因为你没能给出任何证据来证明A的发生一定会造成极端事物Z的发生,所以这是一种诉诸恐惧的谬误,也影响了人们讨论A时候的客观性。

例子:小红反对同性恋婚姻,因为她认为如果我们允许同性恋结婚,那么就会有人想要和桌子、椅子结婚。小红犯了滑坡谬论。

--------------------------------------------------------------







第六条:人身攻击

你讨论时针对对方的人格、动机、态度、地位、阶级或处境等,而进行攻击或评论,并以此当作提出了理据去驳斥对方的论证或去支持自己的论点

人身攻击时不一定是直接进行攻击,也可能是通过背后捅刀子、暗示听众等等方式来造成对对方人格的质疑。你试图用你对别人人格的攻击来取代一个有力的论述。更多关于人身攻击。

例子:当小明提出了一个很合理的关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提议的时候吗,小红说她不相信任何小明说的话,因为小明不爱国,经常批评政府,不懂得感恩。小红犯了人身攻击的谬误。

--------------------------------------------------------------






第七条:诉诸虚伪

你不正面回应别人对你的批评,而是用批评别人作为你的回复——“你不也曾经.....”

你想要把通过用批评回应批评的方式,免去你为自己辩护的责任。你通过这种方法来暗示对方是个虚伪的人,但是不管别人虚伪与否,你都只是在回避别人对你的批评。

例子:小明在和小红争论的时候指出小红犯了一个逻辑谬误,小红不正面捍卫自己,反而回应:“你之前也犯了逻辑谬误。” 小红在这里犯了诉诸虚伪的谬误

--------------------------------------------------------------






第八条:个人怀疑

你因为自己不明白或者知识水平不够,就得出一个事物可能是假的。

一些很复杂的概念,比如生物进化等等需要一些基本的理解和知识。有些人因为不理解这些复杂的概念,而觉得这些东西是错误的。

例子:小红指着块石头说:“你说进化论是真的,那你让这块石头进化人给我看看。”小红犯了个人怀疑的谬误。

--------------------------------------------------------------








第九条:片面谬误

当你的观点被证明是错误的时候,你用特例来给自己开脱。

人类都不喜欢被证明是错的,所以当他们被证明是错的时候总会想办法给自己开脱。人总是觉得自己以前觉得正确的东西必须是正确的吗,所以总能找到理由让自己阿Q一下。只有诚实和勇敢的人才能面对自己的错误,并且承认自己犯错了。

例子:小红说自己有特异功能,能用塔罗牌算出未出生小孩的性别,但是孩子生下来后发现猜错了,于是她就说是算命的人缺乏信仰。小红犯了片面谬误。

--------------------------------------------------------------






第十条:诱导性问题

你在提出问题的时候加入了诱导的成分,使得对方只能按着你的意思来回答。

你试图用诱导性的问题来逼对方回答你提出的低级问题,从而破坏理性的讨论。

例子:小红怀疑自己的丈夫孙越搞外遇,为了一探究竟,于是就问他:“陈轩的屁股上是不是有个胎记?”小红使用的就是诱导性问题。

--------------------------------------------------------------






第十一条:举证责任

你认为举证责任不在提出观点的人,而在于质疑观点的人。

当有人提出一个观点结果被人质疑后,你认为举证的责任不在提出观点的人,而在质疑者。不能证伪一个事物,或者举出反例,并不能证明这个事物的合理性。当然,如果只因为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一个事物是合理的并不能肯定的说明它是不合理的。

例子:小红说他相信宇宙是一个叫KengDie的全知全能神创造的,因为没有人能证明KengDie不存在,所以KengDie是存在的。小红犯了举证责任的谬误。

--------------------------------------------------------------






第十二条:语义模糊

你用双关语或者意思存有歧义的语言来歪曲事实。

你使用双关语或者意思存有歧义的语言,当你被别人批评的时候又利用这些有歧义的语言作为自己的挡箭牌。

例子:地上一个猴,树上qi个猴,一共几个猴?

--------------------------------------------------------------






第十三条:赌徒谬误

你认为随机事物的发生和之前发生的事情是有相关性的。

有人在看到独立的随机事件(比如抛硬币)时,总觉得会和前面的事情有相关性(前面连着五个正面,下一个肯定要是反面了。)

--------------------------------------------------------------







第十四条:乐队花车

你试图说明因为很多人都在做同一件事情/相信同一件事物,这件事情就是对的。

一个事物/观点的流行程度和它本身是否合理没有关系。地球是球形的,在人们相信地球是平的时代地球也是球形的,地球才不管你信不信它呢。

例子:看到《货币战争》怎么那么畅销,小红相信一定是罗斯柴尔德和共济会在背后操纵着整个世界。小红犯了乐队花车谬误。

--------------------------------------------------------------






第十五条:诉诸权威

你利用一个权威人物/机构的观点来取代一个有力的论述。

要证明一个观点,只是摘录别人的观点是不够的, 至少要知道所提到的权威为什么有那样的观点。因为权威人物/机构也是会犯错误的,所以不能无条件的假设合理性。当然,权威人物/机构的观点有可能是对的,所以不能只因为对方使用了诉诸权威的谬误就认定这个观点肯定是错的。

例子:小红不知道怎么反驳进化论,于是就说:“我老公孙越是大科学家,他觉得进化论是错的。”小红犯了诉诸权威的额谬误。

--------------------------------------------------------------







第十六条:合成谬误

你认为一个总体的组成部分所具有的特性,对于这个总体的其它部分也是普适的。

很多时候,对于一个组成部分存在合理性的事物,对于其它组成部分并不具有合理性。我们常能观察到事物之间的一致性,所以当一致性不存在的时候也会偏见的认为有一致性。

例子:小红买了辆自行车,当她看到自行车的车座是人造革的时候,她就觉得自行车的其它部位也是人造革的。

--------------------------------------------------------------






第十七条:没有真正的苏格兰人

你提出了一个观点,并收到了别人的批评,你试图用“诉诸纯洁”的方式来捍卫自己的观点。

你试图通过马后炮和修改标准的方式来维护自己那有缺陷的观点。

例子:
小红:“所有荷兰人都喜欢喝胡辣汤”。
小明:“孙越就是荷兰人,他就不喜欢喝胡辣汤。”
小红:“好吧,所有【真正的】荷兰人都喜欢喝胡辣汤。”<——小红这里就犯了“没有真正的苏格兰人”的谬误

--------------------------------------------------------------







第十八条:基因谬误

你通过一个事物的出身来判断它的好坏。

你试图逃避正面的讨论,而转而讨论事物的出处。这种做法和本文第六条“人身攻击”类似,都是想试图通过已有的负面印象来从侧面攻击对方,却不能正面的回应对方的论述。

例子:
小明:“孙越不喜欢喝胡辣汤。”
小红:“孙越是荷兰人,怎么会不喜欢喝胡辣汤?”<——小红这里就犯了基因谬误

--------------------------------------------------------------






第十九条:非黑即白

你把黑和白作为仅有的可能,却忽略了其它可能性的存在。

你使用了简单粗暴的假二分法,来掩盖其它可能性的存在。你想通过非黑即白的选择来误导讨论,破坏辩论的建设性。

例子:在谈到反恐战争时,总统说如果你不支持反恐战争,你就是支持恐怖分子。总统这里犯了非黑即白的谬误。

--------------------------------------------------------------






第二十条:窃取论点

你采用循环论证的方法来证明一个被包含在前提里面的观点。

这是一种逻辑智商破产的谬误,因为你把你的前提假设默认为真的,然后利用循环论证的方式来证明它。

例子:KengDie教的经文《KengDie Sutra》里面说的东西都是真理,因为在《KengDie Sutra》第一章第二段里面提到了“KengDie所述都是真理。”

--------------------------------------------------------------






第二十一条:诉诸自然

你认为一个事物是“自然”的,所以它是合理、必然并且更好的。

一个事物是自然的并不一定代表它就更好。互相杀戮是大自然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大多数人都认为我们不应该互相屠杀。

例子:小红认为吃草药肯定比吃人工制造的药有效,因为草药更加“自然”。小红犯了诉诸自然的谬误

--------------------------------------------------------------






第二十二条:轶事证据

你试图用个人经验或者单独事例来取代逻辑论述或者有力的证据。

比起复杂而确凿的证据来说,轶事证据更容易获得,但是却要粗浅很多。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量化衡量的科学数据/确凿证据比个人经验/轶事要更加可信。

例子:小红爷爷是个30年的老烟枪,现在80多岁身体还很健康,小红依次得出吸烟对身体无害的结论。小红犯了轶事证据的谬误。

--------------------------------------------------------------






第二十三条:德克萨斯神枪手

你在大量的数据/证据中小心的挑选出对自己的观点有利的证据,而不使用那些对自己不利的数据/证据。

你先开了一枪,然后在子弹击中的地方画上靶心,搞得自己真是个神枪手一样。你先决定了自己的立场,然后才开始找证据,并且你只找对自己有利的,而对于那些对自己不利的就选择性忽略。

例子:红X字会为了证明自己尽到了职责,到处宣传自己拨出了XXXX的善款,却只字不提自己公款消费的奢侈无度。红X字会犯了“德克萨斯神枪手”谬误

--------------------------------------------------------------






第二十四条:中间立场

你觉得两个极端观点的妥协,或者说中间立场,肯定是对的。

虽然大多数时候,真理确实存在于两种极端的中间地带,但是你不能轻易的认为只要是处于中间立场的观点就一定是正确的。谎言和实话的中间地带依然是谎言。

例子:小红认为疫苗会造成儿童自闭症,孙越从科学研究的结论中得出结论认为疫苗不会造成儿童自闭症,小明认为两者观点的妥协——疫苗会造成儿童自闭症,但不是全部的儿童自闭症——才是正确的。小明犯了中间立场的谬误。

===============================









本文的使用方法

本文一共列出了二十四种常见的逻辑谬误。你可以保存本文的地址,当你在和别人的交谈中发现对方出现了本文所涉及的逻辑谬误,但是又懒得亲自向对方解释他的谬误的时候,你就给你给出本文的链接和谬误序号。

使用示例:

你犯了《请对照这二十四条逻辑谬误自行打脸》一文中第十七条“没有真正的苏格兰人”谬误,请自行打脸。http://blog.renren.com/blog/228537234/866912499

===============================

973

(3 篇回复,发表在 琵琶湖酒馆)

塑芬 写道:

禮節繁冗。。

我跟教授写信经常用的,转过来方便复制粘贴。

·基本信息
->教师:曹峻
->邮箱:xmcaojun@163.com
->期末考试:一般为闭卷考试
->课件不允许拷

========================

第一章 绪论

鼓励质疑教材,发现问题,并阅读课外材料加以解决

一、本课程讲授的时空范围
1、时间范围:先秦、秦汉史
(1)先秦的定义:
  1)秦统一以前的历史阶段,以往一般指春秋战国时期(因为直到这一时期文献才开始大量出现)
  2)20世纪以来,考古学蓬勃发展,材料日渐丰富,先秦史的范畴被拓宽;现在的先秦史上溯远古,已不再局限于春秋战国
2、空间范围:中国
(1)基本特征:
  1)由西向东的三级台阶,从南到北的多种气候,造成文化多样
  2)不同历史时代版图不同,中国人的组成也不同
(2)“中国”一词最近受到的质疑:
  1)存在稳定、同一的“中国”概念吗?
  2)中国是一个想象的政治共同体,还是一个实际的政治单位?
  3)“中国”能否承担人们赋予它的沉重意义?
(3)对“中国”一词的认识:
  1)现代以前的中国学者,几乎先验地使用“中国”一词,从未有过疑义

石介《徂徕石先生文集》卷十《中国论》:
夫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四夷外也,中国内也。天地为之平内外,所以限也。
夫中国者,君臣所自立也,礼乐所自作也,衣冠所自出也,冠昏祭祀所自用也,縗麻丧泣所自制也,果瓜菜茹所自殖也,稻麻黍稷所自有也。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西方曰日戎,被发衣皮,有粒食者。北方曰狄,毛衣穴居,有不粒食者。其俗皆自安也,相易则乱。

陈亮《陈亮集》卷一《上孝宗皇帝第一书》
臣窃惟中国,天地之正气也,天命之所钟也,人心之所会也,衣冠礼乐之所萃也,百代帝王之所以相承也,岂天地之外夷狄邪气之所可奸哉!

------------
好像跟古希腊人对自己和周边民族的认识差不多。
------------
  2)从今天再审视,中国已不居中,四夷也不存在,农业不再为本,旧“中国”内涵已经无法延续
  3)即便以前,“中国”的概括意义也十分有限;东南地区的海洋文化与中原正统的农耕文明存在很多差异,根本无法通过那些旧史书来统一认识;二十四史是站在中原立场上的史书,其对于周边地区的认识,我们应当警惕

二、先秦、秦汉史的大致梳理
(1)史前时代(传说时代)
  1)三皇五帝时期
  (Ⅰ)三皇说法一(无人名):天皇、地皇、泰皇(人皇)
  (Ⅱ)三皇说法二(有人名):
    Ⅰ)遂人、伏羲、神农
    Ⅱ)伏羲、神农、祝融
    Ⅲ)伏羲、女娲、神农
  (Ⅲ)三皇年代:约旧石器时代
  (Ⅳ)五帝(依史记说法):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
(2)夏
  1)禹->启->……->桀:历17个君主、14代
  2)年代:约前21世纪~前17世纪
(3)商
  1)商汤->……->纣:历31个君主、17代
  2)年代:约前17~前1046
(4)西周(都镐京)
  1)武王->……->平王
  2)年代:前1046~前771
  3)重要事件:厉王时共和行政(前841年),从这一年开始中国历史有明确纪年
(5)东周(都洛邑)
  1)春秋
  (Ⅰ)起止年代:
    Ⅰ)前771-前481(依《春秋》)
    Ⅱ)前771-前475(依《史记》★)
    Ⅲ)前771-前468(鲁哀公统治结束)
    Ⅳ)前771-前403(三家分晋)
  (Ⅱ)得名原因:孔子《春秋经》(所述历史:前722-前481)
  (Ⅲ)春秋五霸:说法有八种
  2)战国(?-前221)
(6)秦(前221-前207)
  1)始皇帝->胡亥->子婴:三世而亡
(7)西汉(前202-前9)
  1)特点:是汉民族文化发展的高峰
(8)新(前9-23)
  1)王莽改革:复辟周代礼制
(9)东汉(25-220)
  1)同样相当重要,很多事件影响中外历史进程,如:蔡伦发明纸、佛教传入

三、中国古代史的分类
(1)通史
(2)断代史
(3)专门史(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等)
(4)专题研究(某制度、某场战争、某人物)

四、学习先秦、秦汉史的史料与方法
1、文献史料
(1)先秦史:
  1)政治文诰汇编:
  (Ⅰ)《尚书》:记录从“虞”至秦穆公时期王室发布的命令等,分今文版和古文版

今古文之争经过:
1、今文经由文景时代的伏生口述默出,成为汉代官方教材;古文为汉武帝时期从孔子祖宅壁中发现,起初密不示人,直到刘向、刘歆整理时发现
2、刘歆认为左传更接近历史(左丘明年代与孔子更近),希望以左传和古文尚书等古文经为教材,遭到今文经学派抵制,被迫出走
3、王莽篡汉后重新重用刘歆,后者趁机推行古文经
4、王莽被杀后,东汉今文经学重新取得统治地位,古文经学也在民间得到发展,此后历代不断争斗、融合,直到清代康有为重揭旧案

今古文经学之区别:
1、两种经学最初只是文本不同,最后学风也不同
2、今文经讲究“经典”为孔子原话,至尊,微言大义;今文经学者致力于去解释“大义”
3、古文经认为“经典”就是历史书,认为孔子不过是一个历史编纂家,最终与今文经学走上不同道路

  (Ⅱ)《逸周书》(记71篇,据说是孔子编《尚书》时遗漏的部分)
  2)礼书:
  (Ⅰ)《仪礼》;又作“礼经”、“士礼”,是战国儒家学者编写的记载周代礼仪规则之书
  (Ⅱ)《礼记》:西汉戴胜所编,是孔门弟子讨论“礼”的意义和行“礼”规则的记录,并解释了晦涩的《仪礼》
  (Ⅲ)《周礼》:又作“周官”,分天(宫廷)、地(民政)、春(宗族)、夏(军事)、秋(刑罚)、冬(失传,汉代补录《考冬记》,介绍营造和手工业)六篇,是周代官职制度的记载

“礼”是行为规范,规定各阶层的权利与义务

  3)诗歌集:
  (Ⅰ)《诗》:分为风(民歌)、雅(周人传统的乐曲)、颂(周人和商人歌颂祖先的诗篇),价值主要在文学方面,但也反应了时人的生活
  4)史书:
  (Ⅰ)《春秋》经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Ⅱ)《国语》:记载周、鲁、齐、晋、楚、郑、吴、越八国历史
  (Ⅲ)《纪年》:西晋从战国墓葬中出土,记载从黄帝至西周->晋->魏襄王(前299)的历史,由此可见,实际是魏国的史书
  (Ⅳ)《世本》:一部资料汇编,包括帝王世系、本纪、世家、姓氏、营建都城的方法
  5)《周易》:周是周而复始之意,易通蜴,取变易之意,喻“世间万物都在一般地不断变化,但世间也有亘古不变的事物”;此外,也有“简易”之涵义
  6)先秦诸子著作:在思想史上有重要价值,也有一般的史料价值(从诸子的例证中可以了解古代事物)
(2)秦汉史
  1)史书:
  (Ⅰ)司马迁《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130卷,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上启黄帝,下至汉武帝
  (Ⅱ)班固《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Ⅲ)范晔《后汉书》:纪传体
  (Ⅳ)荀悦《汉纪》:编年体
  (Ⅴ)袁宏《后汉纪》:编年体
  (Ⅵ》《东观汉记》:东汉官修的史料总汇
  2)正典制度类
  (Ⅰ)《汉官七种》
  (Ⅱ)《汉律摭遗》
  (Ⅲ)《三辅黄图》:描述汉代长安城的情况
  (Ⅳ)桓宽《盐铁论》:记录汉昭帝时知识分子对于盐铁专卖制度存废的辩论
2、考古材料
(1)考古发现和传世的历史遗迹、遗物,包括居住遗址、墓葬、建筑、工具、器物、钱币等
(2)带有文字的遗物及古文字资料,主要有甲骨文资料、金文资料、刻写在石质材料上的古文字资料(秦石鼓文、春秋晋国大夫和其他公卿的盟誓)、简牍帛书文字(战国时楚国为主)资料等[特别重要,优先级远远高于一般考古遗物禹历史文献]
(3)王国维《古史新证·总论》提出二重证据法,点明考古学之重要
  1)王国维以此证明了《史记》是可靠的:“百家不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

与文献史料相比,考古资料可靠得多,使用时一般不必过于小心翼翼地考证真伪

五、教材与参考书
1、教材
(1)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
2、参考书
(1)张荫麟:《中国史纲》,商务印书馆,2003年
(2)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2002年
(3)吕思勉:《先秦史》、《秦汉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4)姜义华主编:《中国通史教程·先秦两汉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其中思想比较新]

975

(3 篇回复,发表在 琵琶湖酒馆)

彭教授向学生介绍了书信的格式和方法。他说,书信的成分有称谓语、提称语、思慕语、正文、祝愿语和署名六个部分。
据彭教授介绍,书信中敬称称呼对方表明尊重。可以用古代的爵称,君、公等,也可在称谓前加敬字,或者称字和号。对于一些我们非常敬仰的有一定学术地位的长者,比如社科院的庞朴先生,学术界一般都称他为庞公。夫人这个词是专用来称对方或他人妻子的,绝对不能称呼自己的妻子为我夫人。称呼对方的儿子为令公子,也称令息,息就是子息的意思。称对方为贤兄、仁兄、台甫、台鉴。一般来说称对方的字号比称名字尊重。他还举例说,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纪昀和纪晓岚混称是错的。
彭教授还特别强调了书信中绝对不能出现我你他字样,如果非要用就需要用一些词代替。比如“你”可以称为某某仁兄,某某砚兄或称阁下。他举例说,他有一位同学是北大的博士,和女朋友第一次鱼雁传书,那女孩在信封上也称他为某某砚兄。在信中称自己应该为在下、小弟。信中的“他”应该用“渠”来代替。
彭教授说,古人“自谦而敬人”的做人原则在书信中表现为对别人用敬称的同时自己用谦称。比如古代皇帝都称孤道寡,这就是谦称。称自己的妻子为内子、内人、拙荆,绝对不能说夫人。称自己给别人的东西应该用“菲”、“芹”、“寸”、“薄”。比如薄酒一杯,聊表芹献。请人家吃饭叫做略具菲酌。
常用书信套语
提称语,用在对方称呼后面,表示尊敬——
父母:膝下、膝前、尊前、道鉴
长辈:几前、尊前、尊鉴、赐鉴、道鉴
师长:函文、坛席、讲座、尊鉴、道席、撰席
平辈:足下、阁下、台鉴、大鉴、惠鉴
同学:砚右、文几、台鉴
晚辈:如晤、如面、如握、青览
女性:慧鉴、妆鉴、芳鉴、淑览
-祝愿语——
父母:恭请福安 叩请金安
长辈:恭请崇安 敬请福祉 敬颂颐安
师长:敬请教安 敬请教祺 敬颂海安
平辈:顺祝
署名——
对长辈:叩禀 敬叩 拜上
对平辈:谨启 鞠启 手书
对晚辈:字示 白谕
-礼仪作用
E-mail该有传统书信礼仪
学习中国传统书信礼仪,可以使我们在不能见面的时候,从字里行间体现出揖让进退。此外,虽然现在很多人都不注重书信礼仪,但在我国港台、韩国日本以及华侨地区依然保留着最传统的书信礼仪,掌握基本的书信礼仪不仅有助于提高个人文化礼仪素养,而且还有助于增进交流。
彭教授收到过很多韩国和日本友人或者我国港台学者的来信,他们都非常讲究书信礼仪。比如一位韩国朋友写信中有“将命考”的字样,彭教授问他的学生,他们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其实就是一种自谦,不敢给您写信只好给传命的人,“将命”是指传命的人,“考”是副手,这句话的意思是给您传达室的人的副手,可谓谦而又谦。彭教授珍藏一封钱穆先生夫人给他的信,除了抬和阙以外,还有很多传统的书信格式。她写道,匆匆不及所言,并候双安,又称他们夫妻为俪,这封信充分体现了传统书信礼仪。此外我们还可以看看鲁迅写给母亲的信和毛泽东写给老师的信,可以体会出中国传统礼仪的魅力所在。
现在人写信的机会越来越少,大多数人都用E-mail,但其实一些基本的原则比如书信的结构敬语称呼等还是应该和传统书信一样的。学会写信是一种文化素质和个人涵养的最基本体现。
原来我不会写信
人文学院一位女生:我学了这么多年中文,现在才发现其实我连一封信还都不会写,也不知道写信原来有这么多讲究。我平时很少写信,最多不过就是发个EMAIL,也不讲求格式。不过现在觉得书信礼仪还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好好学习一下,有的时候我读到名人书信中有些地方看不懂也没有注意,其实这些细枝末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另外,一封措词得体恰当的信也反映出个人修养。连一封信也写不好,会让人笑话我这个学中文出身的人。\u0013
-不用完全照搬
经管学院一位男生:我觉得很长知识,书信是一种礼仪和文化,学习书信礼仪可以增加个人修养和文雅气质。我觉得了解书信礼仪是很重要的,但并不说明我们就要完全照搬,因为真的完全写旧式书信会有掉书袋的嫌疑。有一些过于复古的东西不太适用了就应该被改进或者抛弃,只要有一套大家都接受和认可的书信礼仪就可以了。在书信礼仪这个问题上,我们保持尊敬别人和谦虚的传统是最重要的
-去信别让人“跪启”
彭林老师举了很多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有一个学生给父母写信:“敬爱的爸爸妈妈我钱不够用了。”一点拐弯都没有,应该先委婉问候一下,说,“敬爱的爸爸妈妈天气暖和了,可是有的时候还很凉,一定要注意增减衣服,保重身体”等等,然后再说“我的钱不够用了”。
一个男孩收到一封女孩来信,很激动,但一看提称语,上面写某某跪启,本来还想说一句有文彩的话,可是让别人跪着看信,实在是欺人太甚。
-名人书信
鲁迅致母亲:
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日前寄上海婴照片一张,想已收到。小包一个,今天收到了。酱鸭、酱肉,昨起白花,蒸过之后,味仍不坏;只有鸡腰是不能吃了。其余的东西,都好的。下午已分了一份给老三去。但其中的一种粉,无人认识,亦不知吃法,下次信中,乞示知。上海一向很暖,昨天发风,才冷了起来,但房中亦尚有五十余度。寓内大小俱安,请勿念为要。海婴有几句话,写在另一张纸上,今附呈。
专此布达,恭请
金安。
男树叩上广平及海婴同叩
一月十六日

毛泽东致老师符定一(澄宇)先生

澄宇先生夫人道席:
既接光仪,又获手示,诲谕勤勤,感且不尽。德芳返平,托致微物,尚祈哂纳。世局多故,至希为国自珍。
肃此。敬颂
教安。
不具。

书信是人们生活中最为普通、最为古老的一种沟通方式。
书信和格式:信文由称谓、正文、敬语、落款及时间四部分组成。
称谓:应在第一行顶格写,后加冒号,以示尊敬。称谓应尊循长幼有序、礼貌待人的原则,选择得体的称呼。
正文:正文是信函的主体。可以根据对象和所述内容的不同,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文笔和风格。
1、问候语:问候语要单独成行,以示礼貌。有“你好”、“近好”、“节日好”等。
2、先询问对方近况和谈与对方有关的情况,以表示对对方的重视和关切。
3、回答对方的问题或谈自己的事情和打算。
4、简短地写出自己的希望、意愿或再联系之事。
敬语:写信人在书信结束时身对方表达祝愿、勉慰之情的短语。多用“此致、即颂、顺祝”等词紧接正文末尾。下一行项格处,用“敬礼、X安、安康”等词与前面呼应。
落款及时间:在信文的最后,写上写信人的姓名和写信日期。署名应写在敬语后另起一行靠右位置。一般写给领导或不太熟悉的人,要署上全名以示庄重、严肃;如果写给亲朋好友,可只写名而不写姓;署名后面可酌情加启禀词,对长辈用“奉、拜上”,对同辈用“谨启、上”
信封:信封上应依次写上收信人的邮政编码、地址、姓名及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和邮政编码。
邮政编码要填写在信封左上方的方格内,收信人的地址要写得详细无误,字迹工整清晰。收信人的姓名应写在信封的中间,字体要略大一些。在姓名后空二、三字处写上“同志、先生、女士”等称呼,后加“收、启、鉴”等字
寄信人地址、姓名要写在信封下方靠右的地方,并尽量写得详细周全一些。最后填写好寄信人的邮政编码。

称谓后附提称语,用于文言书信,如,
运使学士阁下(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
虹生十四兄亲家年大人情右(龚自珍《与吴虹生书》);
再如,某公道席
、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现将常见提称语列表如下:
这里再对较常见的提称语约略作些解释。
足下 古代最初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
膝下 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人幼时常依于父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
垂鉴 赐鉴 钧鉴 尊鉴 台鉴 鉴,即古代镜子,有审察的意思。用作书信提称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垂,含居高临下之义。赐,上给予下叫做赐。钩,古以钩陶喻国政,后称宦官多冠以钩宇。
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韶者的信中。
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乎辈。
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
勋鉴 道鉴 大鉴 英鉴 伟鉴 雅鉴 惠鉴
对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可用“ 勋鉴”。
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可称“道鉴”。
大、英、伟、雅,含高尚、美好、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来书信。“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分量较“赐鉴”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也可用此客套。
慈鉴 爱鉴 双鉴 芳鉴
致母亲,可称“慈鉴”。
夫妻,或情意亲密的男女之间,可用“爱鉴”。
给友朋夫妇二人之信,可用“双鉴”。
女子间往来书信,可用“芳鉴”。
礼鉴 给居丧者信,用“礼鉴”。如,爱国之士李公扑遇害后,周恩来等致其
夫人唁函即称“张曼筠女士礼鉴”。
公鉴 共鉴 同鉴
用于致团体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书“诸先生共鉴”等。 
道席 讲席 教席 撰席 著席 史席
席,席位。
道席,多用为学生对师长的尊称。
讲席、教席,也是对从事教育、讲学者的敬称,但用于平辈间,写信人与受信人不必有师生关系。
撰席、著席、史席,都用作对文士的敬称,文人间也常互用。撰,即著述。史,指有著作传世垂史。
览 阅 知 悉 一般用于长对幼、前辈对晚辈的称呼之后。 
启辞
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启辞理应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旧时尺牍中,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语,在现时书
信中还常可以看到,所以将此单独提出,分两类举例以供参考:
(1)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信人阅读信文。如:
敬禀者 写信人自称是恭敬地禀陈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禀告的话,用于致父母尊长的信,如“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跪禀者 义同“敬禀者”,用于子孙对尊长。
即禀者 同上。
敬启者 写信者自谦为恭敬地陈述事情的人,表示请对方允许自己告诉下面所写的内容。既可用于同辈,也可用于下对上。
谨启者 谨,是谨慎、郑重的意思。用于同辈。
径启者 径,这里是直截了当的意思,一般公私书函通用。
拜启者 拜,表敬词。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敬呈者 与“谨呈者”,皆用于下对上的公私书函。
恳启者 用于平辈,表示下面信文将写求助于对方的内容。
兹启者 兹,这里,现在。兹启,意即今在此陈述。态度客观平和,不含明显敬意。
哀启者 向亲友报丧的书信用此。
复禀者 用于对尊亲或上级的回信复禀。对平辈可用“再启者”。
专启者 用于专谈某实事的书信。
(2)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喧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如:
顷诵华笺,具悉一切。
忽奉手教,获悉一是。
奉诵钧谕,向往尤深。
顷获大示,井所赐物。
惠书奉悉,如见故人。
幸承明教,茅塞顿开。
披诵尺素,谨表葵私。
数获手书,至感厚爱。
展读琅函,甚感盛意。
接阅华简,幸叨莫逆。
捧读德音,喜出望外。
手教敬悉,词意深美,一启蓬心。
正切驰思,顷奉华翰,快慰莫名。
顷得手示,欣悉康泰,至为宽慰。
蒙惠书并赐大著,灿若河汉,拜服之至。
迭接来示,因羁琐务,未及奉复,深以为歉。
台函奉读多日,未即修复,万望海涵。
大札敬悉,稽复乞谅。
欣奉惠书,敬聆喜讯,不胜忭贺。
接读手书,知君抱恙欠安,甚为悬念。
久慕鸿才,今冒昧致书,以求教诲。
别来无恙 久不晤见,甚念贤劳。
暌违日久,拳念殊殷。
久疏通问,时在念中。
一别经年,弥添怀思。
日前曾奉一函,谅已先尘左右。
前此一函,想已达览。 
其实,写信也是写文章,此类启辞套语,虽可采用,却不必拘泥,尽可以千变万化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启辞套语也是可以省略的。比如,现在不少人写信,习惯于一开头即用“你(您)好”二字,似乎不如此,这封信就没法往下写似的。先向收信者问候致意,原是不错的,然而如果封封信都是如此格局,则未免呆板单调了。
正文
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
正文从信笺的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字。如果启辞单独成行,正文可在启辞的下一行空两宇开始书写。
书信的内容各不相同,写法上也无需一律,以表情达意准确为原则。一般
说来,应先谈谈有关对方的事情,表示关切、重视或谢意、敬意,然后再谈自己的事情。
正文写好后,如发现内容有遗漏,可补充写在结尾后面;或写在信右下方空
白处,并在附言之前加上“另”、“又”等字样;或在附言的后面写上“又及”或
“再启”字样。

结语
结语,即信文的结束语,理应属正文的一部分。但与“启辞”相仿,旧
式书信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常用结语套辞,现时各界文化人士的书简中,仍频见使用。这里不妨胪列若干,供参考。
书短意长,不一一细说。
恕不一一。
不宣。
不悉。
不具。
不备。
不赘。
书不尽意。
不尽欲言。
临颖不尽。
余客后叙。
余容续陈。
客后更谭。

请对方回信:
盼即赐复。
翘企示复。
伫候明教。
时候教言。
盼祷拔冗见告。
万望不吝赐教。
敬祈不时指政(正)。
敢请便示一二。
尚祈便中见告。
如何之处,恭候卓裁。
至盼及时示下,以匡不逮,无任感祷。

告诉对方不用劳神回信:
谨此奉闻,勿烦惠答。
敬申寸悃,勿劳赐复。

答复对方询问:
辱蒙垂询,略陈固陋,聊博一粲而已。
远承下问,粗述鄙见,尚希进而教之。
上述陋见,难称雅意,亟祈谅宥。
姑道一二,未必为是,仅供参考。
不揣冒昧,匆此布臆,幸勿见笑。

请人应允:
所请之事,务祈垂许。
以上请托,恳盼慨允。
诸事费神,伏乞俯俞(允)。

表示关切:
伏惟珍摄。
不胜祷企。
海天在望,不尽依迟(依依思念)。
善自保重,至所盼祷。
节劳为盼。
节哀顺变(用于唁函)。

表示感谢之情:
诸荷优通,再表谢忱。
多劳费心,至纫公谊。
高谊厚爱,铭感不已。

祝辞
祝辞,就是书信结尾时,对收信人表示祝愿、钦敬或勉慰的短语,如“即颂近安”、“此致敬礼”、“祝你进步”之类。
其中,“即颂”、“此致”、“祝你”等词,紧接正文末尾书写;“近安”、“敬礼”、“进步”等词,另起一行,顶格书写。
如果祝颂语的文字较多,也可独立占行,空两字写起,不必分拆成两部分。如果信笺下方余地充分,或者为了突出祝辞,也可将“祝”、“颁”、“此致”
等宇样独占一行,空四格书写,而将“安”、“好”、“敬礼”等另行顶格书写。顶格书写的祝辞后一般不加标点符号。
祝辞应根据具体情况恰当择用。
以下为常见祝辞:
书信内容主要是谈一件事的,可用:
专此,致 专此,祝 专此即请 专此布达,即颂 专此奉复,并祝(复信用)
一般书信,用于平辈、友朋之间:
即颂 即请 顺效 顺祝
或为:
此候 此请 顺致 顺颂 即候
或为:
祝颂请 问致候
对尊长,可选用:
恭叩 恭淆 恭颂 恭候 敬叩 敬祝 故请 敬颂

平辈间,为强调敬意,也可用:
恭颂 恭请 恭候
为强调郑重其事:
谨祝 谨贺
对晚辈:
此询 顺祝 即问 祝(你)愿(你)盼 望
对祖父,颂祝;
起居永福
对父母辈,颂祝:
金安 福安
对尊长:
康安 钧安 崇安 履福 颐安
对女长辈:
慈安 懿安 坤安 玉安
平辈友朋间,可按四时颂祝:
春社 暑安 秋棋 冬馁
逢年尾岁首,可贺:
新禧(元旦)春禧(春节)年禧 岁祺 节禧(节日通用)新年快乐新春愉快
常时可颂:
近祺 日祉 时吉 时绥 起居安吉 行止佳胜 工作顺利 台安 大安
当日可达之信,颂:
晨安 早安 午安 晚安 刻安
对女性可颂:
淑安 妆安 阃安
对未婚女子,颂:
闺安
对父母健在而承欢膝下的平辈,可颂:
侍安 侍祉

对晚辈后生,祝愿:
学业锐进 工作好 生活愉快 幸福 健康 进步 侍棋 课祉
祝收信人全家:
阔府康泰 全家幸福
祝收信人夫妇:
双安 俪安 俪祉
贺有喜庆事者,道:
喜安 庆祺
贺新婚者:
燕安 燕喜
贺生子者:
麟安
对家居者,颂:
潭安 潭祺 潭祉
对行旅者:
客安 行祺 旅 一帆风顺 旅居康乐
唁丧,请候:
礼安 孝履
问病,祝颂:
早日康复 痊安
对蒙遭意外不幸者,祝祷:
否极泰来
对知识界,可泛颂:
文安 道安 研安 文祺 雅祺
对编辑:
编祺 编安
对写作者:
著祺 撰安 笔健
对教师:
教祺 教安 诲安
对军界:
勋扯 戎安
对政界
政安 勋安 升安 公祺 钧祺 崇祺
对工商实业界:
筹祉 财安 吉利 赢祺 盈祺 发祺 运祉 事业昌隆 宏猷大展 行止佳顺 万事顺遂 百事称心 诸事如意 盛利久发 财源茂盛 日进斗金
古时书信,颂祝语大都融贯在正文中,至近代才逐渐形成祝辞独立一栏。所以
,书信正文中如已包含祝福内容,或者本身就是祝贺信函,那么视辞一项便可省去
。还有,信一开头就称“你好”的,如果信末再写祝好之类,便显得累赘了,应注
意避免。
署名 署名,就是在正文结尾的右下方签署写信人姓名。如果是写给熟识的亲
属友人的,可只写名字,不必写姓;或在名字前面,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弟、侄
、晚等。称呼与名字之间,可略空半字地位;或者将称呼用小字写在名字的左上方。 
署名的后面,可加写启禀词,也可不加。常用启禀词如下:
对尊长:
叩 叩上 叩禀 敬禀
对平辈:
上 敬上 谨启 鞠启 顿首 亲笔 手肃 
对晚辈:字 示 白 谕 手白 手谕 
在署名或启禀词后面,写上撰信的年月日,也可把日期写在下一行署名的右下
方。另外,还可以在日期之后,写上撰信时的处所、氛围、心境等,如“舟中”、
“灯下”、“万籁俱寂”之类。附候或致意 如写信人的家属、近处朋友也和收信人熟悉,署名后一行或加上
这些人的附候,如“某人嘱笔问候”。如应向收信人的家属、近邻亲友问候的,可
加上“请向某某致意”,倘是长辈,可作“请在某某前四名问安”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