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国际社会的诞生

1、至尊法案是什么?起因?为什么要通过?内容?影响?

答:

《至尊法案》是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的一项法案。它是英国自上而下进行的宗教改革,起因是1533年亨利八世为与王后凯瑟琳离婚,公开和罗马教皇决裂,后下令禁止向教廷缴纳岁贡。
《至尊法案》的内容包括: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唯一的最高首脑,对一切宗教事务具有最高的权力,可以任命教会的各种教职,决定教义;将宗教法庭改为国王法庭,由国王来审判教徒;镇压“异端”,改革教会,不承认罗马教廷的最高权力
改革后的教会称为英国国教,它成为都铎王朝实行绝对主义统治的工具

2、《南特敕令》

答:

《南特敕令》产生的背景是1562至1594年间发生在法国的胡格诺战争。战争中,胡格诺教集团的亨利四世登上王位,但他在1593年改宗天主教,虽然因此得以成为全法国公认的国王,却也带来了新的宗教问题。
1598年,亨利四世颁布《南特敕令》,其主要内容是:宣布天主教为国教,同时给予胡格诺教徒以宗教信仰自由,且有权担任国家官职。为了保证胡格诺派贵族的权利,敕令还允许他们维持25000的兵力和保留若干堡寨。巴黎高等法院还由天主教徒和胡格诺教徒担任法官,共同处理宗教争端胡格诺教在法国取得了合法地位。
但是这一法令在1685年被路易十四宣布废除,重新开始宗教迫害,致使20万胡格诺信徒离开法国,对法国的近代化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3、三十年战争与《威斯特伐利亚合约》

答:

起因:

三十年战争是1618至1648年间进行的一场欧洲大战。当时分裂的神圣罗马帝国诸侯与诸侯之间、诸侯与皇帝之间普遍存在着斗争,特别是在宗教改革后,帝国诸侯分裂成“新教同盟”和“天主教同盟”,彼此对立而又各自获得外国势力的支持,这成为战争爆发的深层原因。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皇帝马提亚企图巩固他在波希米亚的权势,遭到波西米亚贵族的反感,结果发生“布拉格掷出窗外事件”,成为战争的导火索。

特点:

战争中,西班牙支持德国的天主教皇帝及旧教诸侯;希望维持德国的封建割据的局面、同时也觊觎德国土地的,法、英、荷、丹麦、瑞典诸国则支持新教诸侯。其中法国是天主教国家,可见在此时的欧洲外交中,宗教已经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三十年战争表面上是围绕德意志新、旧教同盟之间的宗教战争,但实质上却是欧洲各国围绕着霸权的争斗

结果:

1648年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首先,和约保证了胜利者(法国、瑞典、勃兰登堡等)获得大片领土,同时,条约正式承认瑞士脱离神圣罗马帝国,成为独立国,并正式承认40年前荷兰从西班牙获得的独立。其次,和约确定了德意志的宗教关系,规定路德和加尔文教与天主教具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利。第三,和约削弱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权力,同时还承认各诸侯国有独立的外交和内政权力,帝国的重要事务则必须由帝国议会决定。

影响:

长期的战乱使德国遭受惨重破坏。战争及战后和约加剧了德意志政治上的分裂。但战争也为日后英、法争霸埋下了伏笔。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还开创了以国际会议的形式结束国际战争和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确立了国家主权、国家领土和国家独立等国际关系准则,是国际关系史上新时代开始的重大标志。

评价:

催生了现代国际社会:它彻底削弱了神圣罗马帝国,确认了欧洲主权国家体系的存在,同时还有力地促成了现代国际法体系的诞生。

4、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答: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1714)是因为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绝嗣,法国的波旁王室与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为争夺西班牙王位,而引发的一场欧洲大部份国家参与的大战。它的主要战场在意大利、尼德兰和德意志,还蔓延到了美洲。法国在战争中受到了重挫,但也未完全战败。

战后,签订了《乌特勒支和约》,规定路易十四的孙子腓力可以继承西班牙王位,但法、西永远不得合并;法王路易十四称霸全欧的计划破产,法、西的一些殖民地也因此转让给英、奥。相反,英国因此获得了大量的殖民地,成功巩固了海上优势,走上了殖民帝国的道路。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在世界外交史和战争史上的地位在于:它是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也是第一场与宗教完全无关的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由新型职业军队进行,它确定了欧洲政治格局的基本走向

5、现代国际法的创立、鼻祖与代表作

答:

现代国际法研究的鼻祖是荷兰的格老秀斯,其代表作《战争与和平法》一书系统论述了国际法的主要内容,堪称现代国际法的奠基之作。他实现了自然法理论的现代化,而且使之更加神圣化和权威化;在他看来,自然法乃是人类理性或本性的体现,是判断社会是非曲直的标准。格老秀斯的国际法理论强调:国际法的最高宗旨应当是寻求国际和平与尽可能减少战争的破坏。这种高举和平大旗、充满人道主义关怀的国际法理论,为现代欧洲国际社会的健康发展指明了前景。

第二讲 基督教文明的嬗变

1、地理大发现的起因★★★★★

答:

地理大发现的发生是多方面的原因共同促成的。

首先在经济层面,15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的崛起阻断了之前欧洲与东方贸易的通道,致使以香料为代表的东方商品供不应求,寻找通往东方的新商路成为地理大发现的一个经济动因。此外,15-16世纪欧洲商品货币经济的日益发展使更多的货币成为经济发展的必需品,对货币也即黄金的追求成为海外探索的另一个动力。
在精神层面,传播基督福音是推动海外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基督教渗透着“普济主义”的色彩,以拯救全人类为要求,形成一种好战的传教精神。在这一层面上,地理大发现更像是一场“海上十字军”。处在另一面的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思想实际也起到的积极的作用,它号召人们尽力探索、发挥自己的才能创造人世间的幸福,这种个人进取精神成为海外冒险的另一种思想动力。
在技术层面,航海术和造船术的发展海上武器和战术的进步,为地理大发现提供了成熟的技术条件。丰富的航海仪器和结实的多桅大船为地理大发现提供了有利条件,而坚船利炮和先进的作战方法成为西欧诸国在海外成功地征服一个个国家和地区的最直接的原因。
最后在政治层面,专制政府的支持成为新航路开辟的有力后盾。新兴的专制政府为争霸和民族国家利益的需要,支持海上发展,不仅用海军保护本国航运业和海外贸易,还能调动社会上的一切力量进行支持,专制制度成为海上扩张的重要推动因素之一。

2、地理大发现的四大事件★★★

答:

1487年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
1498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抵达印度。
1522年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

3、葡萄牙、西班牙率先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答:

首先,两国都在大西洋沿岸,使他们倾向与海外发展。而在早期对马德拉、亚述、佛得角和加那利等群岛的殖民成功刺激了它们进一步的殖民开拓。
其次,两国都掌握航海技术,尤其是葡萄牙的恩里克王子结合传统经验与理论知识,改进了葡萄牙传播的航海性能,使远洋航行成为可能。
最后,两国人的宗教热情都特别强烈,这是在他们与伊斯兰教的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几个世纪的收复失地运动塑造了他们弘扬基督教的信念,成为开辟新航路的精神动力。

4、葡萄牙殖民活动的过程、特点与成功的原因★★

答:

过程:

15世纪起在非洲西海岸设立了许多据点。16世纪初又占领了东非海岸,并以此为从西欧到东方航线上的补给站。为控制从非洲到印度的航路,又夺取了索科特拉和霍尔木兹。到1509年,葡萄牙在阿拉伯海击败穆斯林舰队,确立了印度洋的海上霸权。虽然没能成功夺取卡利卡特、控制印度,但葡萄牙于1510年攻占果阿,建立了东方殖民总部。随后,又夺取了锡兰、马六甲,印度西海岸的第乌、达曼、孟买,在苏门答腊、爪哇、加里曼丹和摩鹿加群岛建立商站,更控制中国澳门,最终建立了葡萄牙的东方贸易帝国。

特点:

第一,是西欧远洋探险的先驱
第二,以夺取阿拉伯人和威尼斯人在印度贸易方面的传统优势为主要目标;
第三,建立起庞大的贸易帝国,成为垄断欧亚之间及中国、日本和菲律宾之间贸易的霸主;
第四,以控制海洋商道为殖民活动的重点,却缺乏足够的人力来维持,也无力进行陆地作战,没能征服印度次大陆。

成功的原因:

第一,有强大的海军,特别是战舰上的大炮及射击技术举世无敌,能摧毁对方的船只,使得葡萄牙人能打败阿拉伯势力控制印度洋;
第二,葡萄牙人能利用印度内部的弱点,在北部莫卧儿帝国和南部各印度地方势力的互相争夺中坐收渔利。

5、西班牙殖民活动的过程、特点与衰落的根源★★

答:

过程:

1500-1518年对新大陆进行了探险。1519-1521年,科泰斯征服阿兹特克帝国。1531-1532年,皮萨罗征服印加帝国。到1500年为止,西班牙已征服巴西以外的整个南美、整个中美及北美一部分土地。1565年,西班牙又征服佛罗里达,建立了第一个北美殖民地。在征服美洲的基础上,1564-1571年入侵和征服菲律宾群岛。

特点:

第一,仅以少量的兵力,利用印第安人内部的矛盾和宗教信仰,通过阴谋诡计征服并毁灭了美洲的阿兹特克帝国和印加帝国
第二,海外殖民地比葡萄牙的大得多,并且深入陆地,建立起大陆殖民帝国
第三,大肆掠夺金银并建立种植园剥削。1500-1650年从美洲流向西班牙的白银有16000吨,黄金180吨;畜牧业和农业也发展起来,分别使用印第安人农奴和黑人奴隶。

衰落的根源:

首先,西班牙在欧洲占据优势,主要根基是对欧洲以外资源(最明显的就是美洲白银)的垄断控制。一旦这一控制被摧毁或侵蚀,后果也就可想而知;
其次,西班牙对美洲殖民帝国实行杀鸡取卵的短视政策,没有像后来的英国那样实行有系统的榨取;
此外,西班牙国内缺少工业,一方面由于贵族和教士阶级过于强大限制了资产阶级的兴起,另一方面美洲贵金属流入造成通货膨胀,对工业发展也起了消极作用。
最后,由于西班牙本身的航运业落后,致使荷兰、英国两国竟由此发家,经济实力渗透到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几乎垄断了美洲的进出口贸易。
总而言之,西班牙的衰落是其自食疯狂掠夺美洲的恶果,它对于美洲殖民地的榨取,使得自身半封建的、以土地为基础的贵族经济和社会的重组成为不必要的,最终其霸权被1600年以后兴起的近代化国家取代了。

6、荷兰殖民活动的特点★

答:

造船技术高超,商船队的规模在1600年居世界之冠。
与封建专制主义的西、葡不同,荷兰向外发展不是由政府包办,而是通过独占贸易公司进行的。
缺陷:忽略了工业的全面发展,因此根基不牢,后劲不足。
未能建立巩固的海外殖民地。

7、英法殖民活动的特点★

答:

自然资源优于荷兰。
从17世纪中叶开始,两国政府推行打击荷兰商业霸权的政策。
18世纪,荷兰的世界霸主地位为英法取代。

8、重商主义的含义★★★★

答:

重商主义是一种盛行于17、18世纪的政治和经济理论,其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它认为,一个国家金银越多,国家就越富,国力就越强,因此必须努力增加出口,减少进口,促使外国金银流向本国。为此就需要国家干预、控制经济,一方面设立保护关税,对外国工业品和进港船只课以重税,以阻碍商品进口;同时努力发展本国工商业,鼓励出口,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创造贸易顺差。

9、三大现代观念★★★

答:

人文主义观念新教伦理观念主权国家观念

其中,人文主义观念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性贡献。它的实质是个人主义,包括对个人自主自立的强调、对个人隐私的重视和对个人全面发展的追求。这在当时的欧洲具有无可否认的革命性和进步性。

新教伦理观念的出发点是因信称义。在路德宗、加尔文宗和再洗礼派三大新教派别中,加尔文预定主义的宗教观,给正在上升的资产阶级以巨大的精神鼓舞。在英法荷等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国家,加尔文的教义有力地促进了社会进步。

10、新教的三大派别★★★

答:

路德宗加尔文宗再洗礼派

11、主权国家观念的发展,时期、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答:

主权国家观念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重要时期,分别是文艺复兴时期、宗教改革时期和胡格诺战争时期。

其中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有但丁马尔西略马基雅维利。其中,但丁主张通过政教分离实现意大利的统一与繁荣;马尔西略更加系统地论证了世俗政权对教权的独立性,主张俗权至上,并首次提出“人民主权”的原则;马基雅维里的代表作是《君主论》,他提出了功利主义的国家理论,推崇共和制政体和“混合型”的共和国。

宗教改革时期的主权国家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尔西略的学说。其中,路德神学极力主张俗权至上,使世俗政权在理论上成为不受任何限制的绝对权威。另外两个宗教改革派别更为激进:再洗礼派批判了路德派领袖的一些保守主义理论;加尔文派继承并发扬了路德教义中非主流的反抗暴君思想,力图伸张人的自然权利,但不符合当时欧洲历史发展的实际需要。

胡格诺战争时期的代表是让·博丹的主权国家理论,其代表作《共和国》奠定了全部现代国家学说的理论基础,极力主张国家权力世俗化,并从法理的角度论证了专制王权的重要性

第一讲 世界诸传统文明及其关系格局

1、印度文明的三大基本特征

答:

村社制度(农村公社,基本的经济制度和行政单位)、种姓制度(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和印度教

2、欧洲文明

答:

作为传统文明的欧洲文明(公元1500年前的欧洲文明),其本质是西方的基督教文明
基督教文明的主要特点有两个:首先,十分重视“理性”的作用,即使在中世纪最黑暗的年代,基督教的理性精神也不曾完全泯灭;其次,基督徒信奉“普济主义” ,他们以救赎全人类为己任,充斥着改变异端信仰的狂热。
除此之外,基督教文明也是非典型的农业文明,它的畜牧业在经济中占很大的比重。但与其他典型农业文明不同的是,西方文明比较重视工商业,商人在社会生活中有较高的地位。

导论 作为现代文明史的整体世界史

1、文明

广义上的“文明”一词可以指人类社会一切文化成就的总和,包括人类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生产方式等等。狭义上的“文明”一次则指一部分人类文化成就的总和,往往以一个区域、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或一个民族来进行区分。

2、现代文明

现代文明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实存状态,也称工业文明,是传统农业文明的对立物。它有三个基本特征,即科学化(理性化)、工业化和民主化。

三类题:

1、名词解释 5'x4=20' (6选4)【年代、谁、打什么、影响
2、简答题 10'+15'+15'=40'【量大,发挥一下!
3、论述题 30'【多写一点!
4、填空题 10'


导论

·小名词解释

·哥伦布哪一年?1492

第一讲

·印度文明的三大基本特征?【填空

·欧洲文明【重点

·伊斯兰教兴起等【小题目

第二讲

·大国兴衰的过程、原因【简答题

·地理大发现的起因

·地理大发现的四大事件

·各国殖民活动的特点【英法西葡

·重商主义【名词解释

·现代观念(三个)

·新教的三大派别【填空

·主权国家观念的发展,时期、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第三讲

·至尊法案是什么?起因?为什么要通过?内容?影响?

·《南特敕令》

·三十年战争与《威斯特伐利亚合约》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现代国际法的创立、鼻祖与代表作

第四讲、第五讲

·几次浪潮【分阶段讲述重大事件,要充实

·蒂马尔和西帕希

·莱克星顿的枪声、托马斯·潘恩

·拿破仑·波拿巴年谱

·第三次民主革命浪潮的特点

第六讲、第七讲

·英国在海外为什么能战胜法国

·评述马克思所谓殖民的双重性,对印度的影响

一楼张勇安!

你们一整篇文章都是文献综述吗……

658

(7 篇回复,发表在 通宵自习室)

请结合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洞穴”的比喻,阐述柏拉图的“理念论”,并谈谈你对理性及其作用的认识和看法

答:柏拉图的“洞穴”比喻大意是:一群人被关押在洞穴内,身后是真实的理念,然后他们不能回头。理念世界的活动经由洞口的火光投射到这群人面前的墙上,形成多变的影像。这群人终身看这些影像,并以此为这个世界全部的真实。这个比喻的意义在于用一个比较感性直观的模型描述他的“理念论”,在这个理论中,理念型相是理性的认识对象,也是世界普遍的真相;个别事物是能够经由感觉捕捉到的对象,是多数人眼中的世界。后者是对前者的“分有”的“摹仿”。
不过我并不打算借用他的这个比喻来阐发,因为我认为现代技术已经实现了柏拉图关于世界的构想,这个实现的方式就是电子游戏。计算机游戏是一个绝对的二元世界,它显示给我们的是图形界面,其中可能有一些人和怪物,大家用武器作战——这些都是感性直观的信息,它们组合了“物质世界”。但任何一件物品、任何一个怪物在计算机中都有其自身另外的存在方式,即数据。在计算机软件中有许多代码,这些代码控制了图形界面对我们的显现,对柏拉图的学说而言,它就成为“理念世界”。
我平时同样用电子游戏的模型来解释“分有”和“摹仿”的问题。在我眼里,柏拉图的理念论和分离学说是一种主张共相先于殊相且独立存在的唯实论的共相学说,这些共相都存在于理念的世界中。“分有”和“摹仿”是两类不同的共相在殊相中的体现方式,前者如“美”、“丑”、“软”、“硬”等,在语言中多为形容词,后者则是日常语言中的“一般的事物”,多为名词。在柏拉图那里,殊相与形容词性的共相的联系就是个别事物对型相的“分有”,与名词性的共相的联系就是个别事物对型相的“摹仿”。这两种类型以这样的方式体现在计算机游戏中:譬如在游戏进程中,我们可能获得一把具有150点攻击力,可以用来砍砸敌人的大斧。它之所以能够用来攻击敌人,就因为在游戏代码中设计了一种自在的“可砍砸性”,凡是被赋予这条代码的物品就成为武器,可以在游戏中用来攻击怪物;而大斧能够向我们显现出来,也是因为游戏代码中设计了“大斧”这一自在的物品种类,当我们获得这类物品时,图形界面就向我们显现“大斧”的摹样。
然而这种先物共相理论的遗憾在于,如果承认它,似乎就必须取消人的创造性。在柏拉图的时代,当然不可能想象到后世会出现那么多不可思议的事物——譬如工厂、飞机、电子计算机等等。按照柏拉图的理念论,它们之所以能被人做出来,必定是因为理念世界中先有了这些事物的型相,然后我们才有机会把它们摹仿出来。这一点在电子游戏中是理所当然的——在游戏里,我们也许可以做铁匠一类的职业,打造属于私人的武器。但是电子游戏的代码是不会向外延伸的,也即我们在游戏中所有的创造,实际都是游戏代码事先提供给我们的——推而广之,我们在游戏中能做出的一切形式都是受到后台代码约束的,实际上,我们甚至无法作出任何一个游戏制作者没有事先想到的动作。但假使把它引入现实世界,在今天就具有巨大的伦理风险,不可能被现在这个强调创造性劳动的世界所认同。


理性——理智。不是认识的第一途径,而是用来组织感觉材料。是感性的奴隶,因为只有感性能直接影响人的状态让,所有人觉得美好的都是感性的。感性是尺度,理性是手段。不能滥用,因为会使感觉迟钝。理智会通过循环自证欺骗人,是一种精神毒品。

659

(7 篇回复,发表在 通宵自习室)

6、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休谟)

660

(7 篇回复,发表在 通宵自习室)

5、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

答:“存在就是被感知”……(列举各种反驳),但在我看来,这种解释与反驳实际上过于关注了“事物的存在方式”。从古至今的哲学花费了大量时间来讨论这一问题,却并没有解决它,相反,它被弄得越来越模糊了。实际上,事物的存在方式与人的存在方式是一致的,只要认可这一点,我们就可以与事物构成同一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相互感知就可以被当作“近似的存在”,既然我们无法摆脱它,那么把感觉当做真实,又有何妨呢?

661

(7 篇回复,发表在 通宵自习室)

4、我思故我在。(笛卡尔)

答:“我思故我在”是西方近代唯理论开创者笛卡尔的著名命题。这个命题是他普遍怀疑论的终点,也是他全部哲学的新的出发点。它的含义是:思想不能怀疑其自身。因为思想自身是思想的活动,当思想在怀疑时,思想可以怀疑思想的一切对象和内容……

662

(7 篇回复,发表在 通宵自习室)

3、知识就是力量。(弗朗西斯·培根)

答:“知识就是力量”是近代自然科学先驱弗朗西斯·培根的名言。它阐发了实验科学的目的,即: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支配自然,达到人生的福利和效用。所谓认识自然就是对自然的因果规律的了解,了解自然的因果规律之后,就可以改变它、命令它,趋利避害,使自然规律为人类的利益服务。我认为,这种想法与以前的形而上学本体论、认识论有着显著的区别。一方面,它旗帜鲜明地提出结合感觉和理性,要求用理性来组织感觉材料;另一方面,它的终极关怀不是世界本来的模样,而是人类的利益。当然,对于人类的利益究竟为何,神创论和自然论者不同,具备来世信仰者和不具备来世信仰者又不同,这恐怕永久也无法统一起来,那么“知识就是力量”所提倡的原则也不可能被所有人轻易接受。

663

(7 篇回复,发表在 通宵自习室)

2、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

答:“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智者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的名言。它常常在不同的意义上被人转述和解读——如藉以表现人类中心主义、唯我主义等等。但苏格拉底、柏拉图将这句话描述为一个相对主义和感觉主义的认识论和真理观。它的困境在于,不仅每一个人的尺度是不同的,人与其他动物的尺度也是各异的,那么猪、狗、猴都是万物的尺度。但我认为,这种“困境”与“反驳”实际上来自希腊人过剩的自我意识和优越感,一旦把人与其他动物分开,那么许多悖论都将出现,实际上,万物都各有其尺度,如果这个尺度是感觉主义的,那么万物都是对各自而言的“万物的尺度”。

664

(7 篇回复,发表在 通宵自习室)

1、世界是永恒的活火。(赫拉克里特)

665

(7 篇回复,发表在 通宵自习室)

第一题(20'x3) 阅读下列命题,指出是谁提出的,回答如何理解这些命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四题选三题)

1、世界是永恒的活火。(赫拉克里特)
2、人事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
3、知识就是力量。(弗朗西斯·培根)
4、我思故我在。(笛卡尔)
5、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
6、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休谟)

第二题(30') 请结合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洞穴”的比喻,阐述柏拉图的“理念论”,并谈谈你对理性及其作用的认识和看法

第三题 谈谈你对西方哲学智慧的理解和感受,有没有哲学家和哲学理论给你留下深刻的感受,为什么?

666

(0 篇回复,发表在 晴岚馆)

天主颁布十诫(出二十4-5)时,叫人不要拜偶像,也不要造像,但天主在出二十五10-22却叫梅瑟在约柜上造两个革鲁宾天使的像,户二十一8-9又命梅瑟造一铜蛇像,悬在木竿上供人瞻仰。可见,天主根本不是禁止人造像,而是禁止人把那像当成朝拜的对象:天主。

在以前的旧有观念里,人们以为给某个神造了像之后,那个神明就只会在这个像里面。于是,他们认为只要朝拜这个像,便可以左右这个神明,就好像阿拉丁神灯那样的神明会听人指挥,任人摆布。天主叫人不要给他造像,就是要告诉人“他不象阿拉丁神灯那样的神明”受人控制,供人差遣的神明。相反,他是至高无上的、自由的、不受控制的、爱人的天地主宰;另外,天主也在告诉人“自己也不是一个自然的神:雷神、雨神、风神、电神、山神,或其他的神明那样”,而是超越自然的,自己所创造的世界没有一样东西能完全代表他。

天主教对圣母、圣人的敬礼,远不及对天主的崇敬。天主教敬礼圣母,但从来没有将圣母当作天主那样敬拜,也很清楚只有三位一体的天主才是神,圣母只是人而已!天主教每天所举行的弥撒,是向天主表示钦崇和敬拜的大礼。天主教徒若果没正当缘故而故意不参与主日弥撒,与天主十诫的训示相违背。对圣母的敬礼只属“热心神工”,即使没正当理由而不参与,也不是罪。

梵二的《教会宪章》第66条宣称“玛利亚,因为是天主的母亲,参与了基督的奥迹,由于天主圣宠的举拔,她只在圣子以下,高出一切天神世人以上,所以理当受到教会特别的崇敬;天主子民对玛利亚的敬礼,在敬爱、呼求、效法方面,有了惊人的发展,恰如她所言:从今以后万世万代的人都要称我有福(路一48)。这项在教会内经常存在的敬礼,虽具有绝无仅有的特征,但对降生的圣言、圣父及圣神的钦崇礼,仍然有本质上的区别。”

《教会宪章》第53条表示有软弱的玛利亚是亚当的后裔,且需被基督救赎:因靠着天主的救恩和助佑,竟可达致圣人的地步,天主的大能、光荣、宏恩、圣道就更愈发彰显出来,所以,教会批准对圣母的敬礼。

《教会宪章》第66条宣称“其目的是要教人在敬礼圣母之际,也认识、爱慕、光荣基督,并遵行其诫命,因为一切都是为他而存在(哥一15-16)”。

《教会宪章》第67条宣称“宣讲和敬礼圣母的意义”:除使人“体认天主之母的卓越尊位”外,并激励人“以孝心敬爱我们的母亲,效法她的德表。”天主教在圣母像前致敬不是拜偶像的行为,圣母不是偶像。天主教从来,以后也不会将圣母取代天主。

当人透过任何一个可见的形象(圣人、天使、圣母)以“尊重的敬意”进行敬礼时,旨在敬礼形象所描绘的人物,并不是一种崇拜(《天主教教理》第2131-2132#)。当我们朝拜(天主)耶稣像时,不是崇拜那个制品,而是向这个像所代表的本质:天主致以无限崇拜。教会对圣母不是(朝)崇拜,而是以子女的心情敬爱她。教会从来不拜圣母,没有把圣母当成救恩的本身。她只堪接受最崇高的敬礼,只有天主才配得崇拜。所以,教会不是拜圣母的教会。相反,这种敬礼行为可激活旅途中天主子民的信德,感谢主的救赎恩典,并充满得救的希望:如此卑微的人若果不是主耶稣十字架的救赎功劳,又怎可以获救呢?
问:天主教敬礼耶稣像、圣玛利亚像、圣若瑟像,以及许许多多的圣人圣女像,这不是和民间信仰一样,都在拜偶像吗?
    答:这是一个又简单又复杂的问题。在理论上有天主十诫的第一诫(出二十:3;申五:7),并据此,可以下一个定义:凡对任何人或自然物,施与只相称于天主应承受的敬礼,就是拜偶像。但人类能表达的敬礼,对天主和对其他的人或物,表面上是相同的,但施敬礼者的内心却是不同的。这可以用中文“在貌为恭,在心为敬”来解释。比如在大礼弥撒中给天主上香,也给人上香;在殡葬弥撒中,告别式礼仪时,也向棺木中的亡者上香。同是上香,礼仪一样,但涵义不同,却不能解释为给生者亡者上香,等于把他们当成神。不当的解释,能引发的误会,有时难以弥补。由敬祖祭孔的误解,引起的所谓中国礼仪之争,误了福传数百年,实在可惜。现在主教们都是中国人,应该不会再有误解发生,但因现在中国神父缺少,难免出现一些误传误解。天主教对敬礼圣像,也曾有过激烈的争执,在第七世纪又死灰复燃。西方礼谓敬礼圣人圣像,不以代表之圣者为神,不以像本身为神,而只以这些像代表圣者,藉以激发准备效法此圣人或彼圣女之芳踪美表,没有禁止之必要。就如我们现在的照片,可以指说这是某某,那是某某,但任何人都知道照片只是本人的影像,并不是能等同其人。
    天主教对圣像就是这样解释的,绝不是以此像本身为神、且此像所表达的圣者也非是神。所以,圣母以及其他诸圣人圣女,天主教从未以他们为神,他们的像更不是神。至于耶稣像本身、天主教也从未以之为神。天主是无形无像的,但天主第二位降生成人,因为他取了人性,那么他是真天主真人;因此,从教会初期,就有人画“耶稣善牧”,或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西方礼仪的教会从未禁止过。因为耶稣是真人,所以他是有形有像的。天主是无形无像的,但圣子取了人性,又因他的启示,我们得知天主圣三,父、子、圣神。耶稣受洗时,“圣神有如鸽子降下……”(玛三:16)因此,有画家以拟人形把天主圣父画成白胡老翁(造物主),把耶稣画成年轻人,而把圣神画成鸽子形。这样,我们有了天主圣三像。除非画家把圣三画的奇奇怪怪,教会没有禁止。教友们都知道天主圣三绝不是这样,更不会把画家的“圣三”像当作天主!

第二问:但是,我明明看到圣母玛利亚的雕像被人抬着游行,信徒焚香膜拜,和外教人「偶像崇拜」完全一样,这又怎么说?

答:「偶像崇拜」是把被造物当造物主来拜。圣母是被造的女人,是被造物,如果把圣母当天主来拜,就是偶像崇拜;但,如果把圣母当圣母来尊敬,就不是偶像崇拜,而是对「圣人的敬礼」。圣母是最大的圣人,因此,圣母得到圣教会最隆重的「圣人敬礼」。

667

(7 篇回复,发表在 通宵自习室)

cynbss 写道:

我给你的样本里可以找到蛛丝马迹。

你的成果要实时更新!

668

(7 篇回复,发表在 通宵自习室)

不了解一些前面的,要我直接翻后面的很难!你今晚多出一些成果,我明早看了再开工。我一上午没课。

669

(7 篇回复,发表在 通宵自习室)

小三线是什么东西?你这也能听出来?

670

(4 篇回复,发表在 梦轩)

她可能是我这半生里对我最宠溺的女人

671

(4 篇回复,发表在 梦轩)

她可能是我这半生里对我最宠溺的女人

672

(4 篇回复,发表在 梦轩)

那时我的心理有严重的问题

673

(4 篇回复,发表在 梦轩)

高中聊天瑞瑶王曼茜博客班级日志战联老帖高复dota圣斗士大学高数看书

674

(4 篇回复,发表在 通宵自习室)

我操,你难道既有同学叫殷梨亭又有同学叫赵敏!太屌!

19、人殉与人牲

答:

人牲指一种在祭祀时将人和牛羊一样供养给祖先或山川神祗的行为,被杀之人应为战俘和奴隶;人殉指一种侍奉死后有特权之人的陪葬行为,主要的殉人有陪臣、妻妾、亲信、侍者等。

人殉和人牲作为一种制度广泛流行是在商代以后。在商代各个时期的遗址中都有具体的实例,且以殷墟宫殿区和王陵区为最
这种行为在商代早、中期就很普遍,但用人数量较少,盘庚迁殷后盛行,用人数量发展到惊人的程度。但商代后期人数又逐渐减少。 
两周继续推行人殉、人牲制度,诸侯王死后,都用人殉,少则数人、数十人。但实际上已逐渐衰落,而且越来越遭到社会舆论的反对(出现“始作俑者”)。 
秦汉及其以后保留了献俘的传统,但已不同于商周时期的当场杀祭,而是以俘虏及其左耳献祭。典礼后,除被俘的敌酋多数被杀外,其余均获释放。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沿用商代杀战俘祭陵的方式。

此外,中国边疆的少数民族,当他们处于文明早期阶段时,人殉和人牲也很盛行。